AA区创建D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方案.docx
-
资源ID:35126349
资源大小:36.06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AA区创建D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方案.docx
AA区创建D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方案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统称慢性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同时也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调查显示D省高血压粗患病率为YY%、成人糖尿病粗患病率为YY%,200Y-201Y年前7位死因均为慢性病,占总死因构成近Y%。为促进我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根据D省卫生厅关于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的通知的通知(D卫办发201YY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创建四川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在我区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行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并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等措施,以减少慢性病的社会负担和个体风险,遏制慢性病的上升趋势。(二)工作目标1.通过示范区创建工作,逐步完善我区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在201Y年创建成为四川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2.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与体制。 3.进一步完善慢性病综合监测体系和网络。4.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干预和评估,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 5.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主要指标1.知识知晓率:人群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到Y%以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Y%;腰围体重知晓率达到Y%;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Y%。 2.健康行为形成率:成年男性吸烟率控制在Y%以下;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Y克;平均每天运动量Y步以上的成年人的比例达到Y%以上。 3.慢性病早期发现率: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率不低于当地调查患病率或全国平均患病率的Y%;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不低于Y%。 4.慢性病管理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不低于Y%和Y%。 5.慢性病控制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Y%和Y%。 二、工作内容(一)收集基础资料,开展慢性病相关社区诊断收集、整合并分析示范区基础信息和资料,建立示范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分析本地主要慢性病与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二)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监测系统1.建立和完善全人群死因监测系统。根据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开展全人群死亡病例监测工作,动态反映社区居民死亡情况、死亡原因和死亡谱的变化。2.开展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点慢病的发病登记报告工作。3.每3年开展一次居民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动态监测。4.建立慢性病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发布和上报示范区慢性病预防控制相关信息。(三)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开展三个活动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围绕控制烟草消费、推动合理平衡饮食、促进健身活动等重点内容,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建立长效运行机制。1.开展“人人知体重(腰围),人人测血压”活动。当地主要媒体要设置固定宣传专栏,广泛开展慢性病预防宣传教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免费提供测体重、血压活动,让示范区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体重、血压、腰围等。2.开展“人人知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活动,区疾控中心每年要为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模板和信息,满足其慢性病防控的基本需求,做到人人都收到过至少一份慢病防控宣传资料。3.开展慢性病主题宣传日活动。政府组织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并参与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无烟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全国爱牙日等宣传日活动。4.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每年至少2次为居民开展健康讲座和咨询,设立慢性病综合防控知识宣传栏,发放慢性病防治相关宣传材料,普与慢性病防控知识和理念。5.辖区内中小学和幼儿园,开设有慢性病防制、伤害预防等相关健康教育课,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合理膳食、口腔保健、伤害预防等知识讲座。(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面向全人群,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广简便技术和适宜工具,提高居民自我管理健康的技能。基本要求如下:1.政府组织,多部门参与,广泛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鼓励群众广泛参与健身运动。示范区内构筑居民10分钟即可步行到达的健身场所,并且制定职工工间操制度,职工每天运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2.推广食品营养成分标签,鼓励并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开发和生产低糖、低脂和低盐等有利于健康的食品,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合理膳食的知识,科学指导人群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在机关、学校、企事业食堂和公共餐厅推广健康饮食宣传制度。3.政府部门带头,全社会开展控制吸烟行动,创建无烟场所、单位。示范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需达到无烟单位标准,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要完全禁烟。 4.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或示范餐厅。(五)重视慢性病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1.各类单位定期为职工提供体检,与早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在有条件的场所建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提供体格测量简易设备。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提供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糖等服务。3.对超重肥胖、血压正常高值、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和现在每日吸烟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建立档案、实施管理和健康指导。4.在有条件地区开展以儿童为重点的口腔龋齿检查,对检查中发现患有龋齿的儿童与早进行充填,开展适龄儿童窝沟封闭。(六)加强基层慢性病防治,规范慢性病患者管理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对慢性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率。建立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慢性病管理效果评估。强化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作用,推广“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等模式。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康复期等慢性病人,以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工作场所为单元,组织患者学习慢性病知识,交流防治经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三、保障措施(一)组织领导区政府对示范区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发展改革、财政、卫生、教育、民政、体育、文化、团委、妇联、社会保障、工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创慢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卫生局(简称以下创慢办),负责工作规划与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根据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督促落实相关部门的职责,统筹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技术支持在创慢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由临床、公卫、健康教育、体育健身等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办公室设在区疾控中心。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目标,负责技术指导和决策咨询。(三)经费保障慢病示范区工作纳入区政府的议事日程,列入政府工作的任务。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地方和中央、省级配套经费比例2:1的比例安排专项经费。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长久可持续发展。(四)政策保障区政府与相关部门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包括媒体公益宣传,推动合理膳食,低盐饮食,促进身体活动,加强烟草控制,方便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早诊早治和双向转诊等。(五)能力建设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区疾控中心设立慢性病防控专业科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专人负责慢性病防控工作。区直医疗机构承担慢性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任务。建立指导和培训制度,区疾控中心定期为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规范化培训和技术指导。区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对口帮扶指导关系,提高基层卫生人员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和诊疗技术水平。(六)逗硬考核该项目工作纳入责任单位201Y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实行倒扣分制(目标分值3分),对未完成任务的单位按未完成比例逗硬扣减目标分。四、督导与评估省级慢病示范区工作是201Y年国家卫生城市复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区目标办要将创省级慢病示范区工作纳入201Y年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区政府督查室将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各项工作时间进度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现场督导检查,适时将督导与评估结果进行通报,对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将严格问责,以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五、示范区的验收和管理省卫生厅负责组织专家对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考核、验收。对考核合格者,授予“D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并予以公布,有效期三年。对创建成效显著、成绩突出的,将推荐申报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县)实行动态管理,对命名的示范区(县)进行定期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将限期改进,超出改进期限仍未达到要求的取消其示范区称号。六、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1Y年Y月Y月)1成立AA区创慢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分解目标任务。 2召开全区创建动员会。第二阶段:创建实施阶段(201Y年Y月Y月)1各单位按照各自职责与D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内容的内容开展工作,并巩固完善。2区创慢办组织力量对各单位开展创建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3区创慢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阶段:自查阶段(201Y年Y月)1、各单位对照D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内容的内容进行自查,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2整理创建工作档案和图片资料;第四阶段:验收阶段(201D年Y月D月)迎接D省卫生厅的检查验收工作。第五阶段:巩固提高阶段(201Y年与以后)进一步深化我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的慢性病的综合防控体系,达到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指标要求。附件1.AA区创建D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 2.AA区创建D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任务分解表附件2AA区创建D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考核指标大类项目工作指标要求评分标准基本分附加分责任部门备注一、保障措施(250分)(一)组织保障(80分)(1)由示范区所在地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工作。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20分,卫生行政部门主要领导任组长10分。20区政府办*核心指标1(2)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落实各部门解决慢性病防控措施。满足要求得15分。15区政府办(3)建立卫生、文广、体育、财政、民政、教体、文化等多部门工作协调制度,各部门有明确职责与履行情况记录,设有联络员。多部门合作达到2-4家10分,5家与以上20分。20区政府办*核心指标2(4)示范区办公室每年至少召开4次联络员会议,协调并解决慢性病防治重点问题。满足要求得15分,联络员会议不足4次不得分。15区卫生局(5)有专家技术组指导示范区工作计划与工作记录。满足要求得10分。10区卫生局(二)经费保障(50分)(1)示范区所在地政府按照中央投入提供配套项目经费。地方提供配套得20分,不提供配套经费不得分。地方和中央配套比例在1:1和2:1之间(含1:1)附加10分,2:1与以上附加20分。2020分区财政局*核心指标3(2)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经费达到业务总经费的10%与以上。无慢性病经费不得分,10%以下每减少1%扣2分。20区卫生局*核心指标4(3)慢性病防控经费专款专用,可查实。满足要求得10分。10区卫生局(三)政策保障(70分)(1)示范区所在地政府有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内容。将慢性病防控工作列入政府具体工作计划得25分,列入多部门工作计划得15分,列入卫生部门工作计划得10分。25区政府办(2)示范区有慢性病防控规划。政府出台20分,多部门出台得15分,卫生行政部门出台得10分,疾控机构出台得5分。20区政府办*核心指标5(3)至少出台1项慢性病防控相关政策。政府出台政策并落实得25分,多部门出台并落实得20分,卫生行政部门出台并落实得15分。每年出台2项与以上政策附加20分。2520区政府办相关部门(四)队伍保障(50分)(1)区/县疾控机构有慢性病防控机构设置。有独立慢性病科且人员达到3人与以上得20分,1-2人得10分;无独立慢性病科但慢性病人员达到3人与以上得10分,1-2人得5分。20区委编办*核心指标6(2)区/县疾控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培训每年达到4次与以上。4次以下者每次技术指导和培训2.5分。10区卫生局(3)接受省、区疾控机构技术指导和培训每年达到2次与以上。2次以下者每次技术指导和培训5分。10区卫生局(4)区/县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培训每年达到4次与以上。4次以下者每次技术指导和培训2.5分。10区卫生局二、社区诊断(50分)(五)社区诊断(50分)(1)从社会学、流行病学以与管理学角度出发,针对社区人群健康问题开展社区诊断工作。1-2年开展1次得20分,3-4年开展1次得15分,5-6年开展1次得10分,7年与以上开展1次或从未开展均不得分。20区卫生局(2)完成社区诊断报告。报告包括:当地人口、社会、经济、政策与环境等基本情况,当地居民慢性病患病、死亡与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结合社区诊断结果提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慢性病防控重点人群、优先策略、目标、行动措施和评价标准。社区诊断报告应反映三部分内容,包括当地人口、社会、经济、政策与环境、当地卫生资源配置等基本情况;当地居民慢性病患病、死亡与危险因素流行情况;提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慢性病防控重点人群、优先策略、目标、行动措施和评价标准。其中对每一部分而言,反映辖区1-2年情况得10分,3-4年情况得8分,5-6年情况得5分,7年与以上或未完成社区诊断报告不得分。30区卫生局区统计局*核心指标7三、监测(155分)(六)死因监测(45分)(1)县级与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覆盖率100%,漏报率小于5%,审核率达95%以上。(2)全人群居民粗死亡率6以上,不明原因。各项指标分别为5分。覆盖率小于80%不得分,80%-89%者3分,90%-99%者4分;漏报率、审核率不达标者不得分;不明原因疾病死亡率5%以下,编码错误率5以下(10分)15区卫生局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各街道办各乡镇(2)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5%以下,编码错误率5%以下。两项指标分别为5分,每增加1%减1分。10区卫生局(3)至少每年开展1次覆盖示范区所有街道或乡/镇的漏报调查,出具漏报调查报告至少应涵盖漏报死亡病例信息等相关重要内容。每年开展1次漏报调查10分,2年1次6分,3年1次3分。10区卫生局(4)每年度开展监测综合分析与报告,出具分析报告至少应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每年出具1次报告10分,2年1次6分,3年1次3分。10区卫生局(七)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45分)(1)每年完成1次有代表性的慢性病与危险因素核心指标(包括体重、腰围、血糖、血压)监测调查。每年完成1个监测的核心指标为5分。20区卫生局(2)每3年完成1次辖区全人群抽样调查,调查方案全面、科学、合理,所得数据可反映当地实际情况。每3年完成1次辖区全人群抽样调查得15分,行为危险因素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3类指标各5分。15区卫生局(3)撰写监测报告,报告至少应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信息。满分为10分。10区卫生局(八)肿瘤登记(45分)(1)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100%,恶性肿瘤死亡发病比(MI Ratio)在0.6和0.8之间,病理诊断率(MV%)大于66%,仅有医学死亡证明书比例(DCO%)低于15%,发病率与前一年比较浮动在10%以内。覆盖率未达到100%的不得分。覆盖率达到100%,但四项指标一项不达标20分,二项不达标15分,三项不达标10分,四项均不达标5分。25区卫生局(2)每年度开展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的分析。年度报告分析应涵盖背景、目的、信息来源、收集流程与步骤、登记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包括发病率、死亡率、生存率、变化趋势)、主要发现和建议等信息满分为20分。20区卫生局(九)心脑血管事件报告(20分)(1)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100%,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报告发病率不低于死亡率。覆盖率小于80%不得分,80%-89%者6分,90%-99%者8分,100%者10分。10区卫生局(2)每年度开展监测综合分析,出具报告。报告至少应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信息。满分10分。10区卫生局四、健康教体与健康促进(160分)(十)媒体宣传(35分)(1)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传播计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具每年度传播计划得5分,否则不得分。5区文广局(2)当地主流大众媒体(受众多、覆盖面广)设置宣传专栏,定期传播防治知识和技能。在当地主流大众媒体(受众多、覆盖面广)设置健康教体宣传专栏,定期传播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设置1个宣传专栏得10分,否则不得分。设置2个与以上宣传专栏附加20分。1020区文广局AA周刊*核心指标8(3)每半年在电视台宣传达到1次与以上。每半年在电视台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达到1次与以上得10分,否则不得分。10区文广局(4)每年在公共场所设置2块与以上户外广告牌。每年设置2块与以上慢性病防治相关户外广告牌或电子显示屏等得10分,设置2块以下得5分。10区城工局(十一)宣传资料技术支持(40分)(1)每年提供印刷资料和宣传栏模板分别达到8种与以上。分别达到1-3种3分,4-7种6分,8种与以上10分。10区卫生局(2)每年提供6次与以上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核心信息,每次核心信息覆盖不同内容。1-2次4分,3-5次7分,6次与以上10分。10区卫生局(3)每年提供3种与以上音像资料模板。1-2种5分,3种与以上10分。10区卫生局(4)每年提供8次与以上健康知识讲座的核心信息与参考教案。1-3次3分,4-7次6分,8次与以上10分。10区卫生局(十二)社区宣传和支持性环境(40分)(1)健身场所和健康教体活动室在当地社区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50%以下不得分,50%-90%者5分,90%以上者10分。10区住建局区教体局各街道办(2)社区健康讲座每年达到4次与以上,每次不少于50人。4次以下每次2.5分,4次与以上10分。10区卫生局各街道办(3)宣传栏社区覆盖率达90%以上,至少2个月更新1次。50%以下不得分,50%-90%者5分,90%以上者10分。10区卫生局各街道办(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至少12种宣传材料,且每星期播放宣传视频至少3次。每年提供至少12种宣传材料,其中至少6种覆盖慢性病防控内容,且每星期播放宣传视频至少3次得10分。宣传材料少于12种、慢性病防控内容的宣传材料少于6种或每星期播放宣传视频少于3次者得5分。10区卫生局(十三)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25分)(1)中小学校开设慢性病健康教体课覆盖率达到60%与以上,3年内达到100%。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课程不少于2学时。60%以下不得分,60%-79%者5分,80%-99%者10分,100%者15分。15区教体局(2)幼儿园开设健康讲座覆盖率达到60%与以上,3年内达到100%。60%以下不得分,60%-79%者3分,80%-99%者7分,100%者10分。10区教体局(十四)宣传日活动(20分)每年至少3场,每次参与活动人数不少于300人。每年开展宣传日活动至少3场,且每场活动人数不小于300人的得20分,否则不得分。每年4场与以上附加20分。2020区文广局区卫生局五、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135分)(十五)工作场所干预(20分)机关、企事业单位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每人每天不少于20分钟,达到要求的覆盖示范区企事业单位30%与以上。覆盖率10%以下不得分,10%-19%者10分,20%-29%者15分,30%与以上20分。覆盖50%与以上附加20分。2020区总工会区教体局(十六)群众社区健身活动(25分)(1)开展多部门组织的集体性健身活动每年至少1次。多部门组织5分,非多部门组织3分。5区教体局区总工会(2)社区有3个与以上群众性健身活动团体,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活动。有1-2个群众性健身活动团体5分,3个与以上10分。10各街道办(3)平均每天运动量达到6000步以上成年人比例达到35%与以上。5%以下不得分,5%-14%者3分,15%-34%者7分,35%与以上10分。10各街道办(十七)平衡膳食(20分)(1)示范区出台推广食品营养标签相关政策,销售企业执行食品营养标签的加工食品比例不低于50%,人群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不低于30%。加工食品比例20%以下不得分,20%-49%者3分,50%与以上5分;知晓率10%以下不得分,10%-29%者3分,30%与以上5分。10区质监局区药监局(2)利用5年时间将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至10克,10年降至8克(每年降低0.5克)。2011年度以基线调查(社区诊断、监测或专项调查数据)数据评分,能够提供该辖区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得10分,没有数据不得分。10区卫生局区药监局(十八)烟草控制(30分)(1)1年内示范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率为60%,2年内达100%。1年覆盖率50%以下不得分,50%-59%者5分,60%与以上10分;2年未达到100%不得分。10区爱卫办(2)每年至少新创建2家卫生系统外的无烟单位。创建1家5分,2家与以上10分。每年创建5家与以上的附加20分。1020区爱卫办(3)到2015年,示范区成年男性人群吸烟率在现有基础上下降5%。2011年度以基线调查(社区诊断、监测或专项调查数据)数据评分,能够提供该辖区居民成年男性人群吸烟率得10分,没有数据不得分。10区爱卫办(十九)示范创建(40分)根据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创建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和示范餐厅,每年完成各类示范创建不少于2家。每年完成各类示范创建不少于2家得40分,其中每完成创建1家示范得5分。每年每类完成创建5家与以上的附加20分。4020区卫生局区城工局区药监局各街道办*核心指标9六、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130分)(二十)高危人群发现(70分)(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率达到90%与以上。60%以下不得分,60%-74%者10分,75%-89%者15分,90%与以上20分。20区卫生局*核心指标10(2)每2年1次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提供体检的单位覆盖率达到50%。覆盖率30%以下不得分,30%-39%者10分,40%-49%者15分,50%与以上20分。达到80%与以上的附加20分,发现高危人群且实施管理的附加20分(建立档案且有随访管理记录)。2040区政府办区总工会(3)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等设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1年内建立至少10个,且逐年递增。可检测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每个自助检测点2分,提供全部5种自助检测服务1分。30区卫生局各街道办(4)实施社区主动筛查高危人群。20区卫生局各街道办(5)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达到50%与以上。20区卫生局各街道办(二十一)高危人群干预(60分)(1)与基线调查相比,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逐年递增30%。2011年度以基线调查(社区诊断、监测或专项调查数据)数据评分,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为1%-9%得5分,10%-19%得10分,20%-29%得15分,30%与以上得20分。没有该数据不得分。20区卫生局各街道办各乡镇(2)示范区人群体重知晓率达到70%与以上。30%以下不得分,30%-49%者5分,50%-69%者7分,70%与以上10分。10区卫生局各街道办各乡镇(3)人群腰围知晓率达到70%与以上。30%以下不得分,30%-49%者5分,50%-69%者7分,70%与以上10分。10区卫生局各街道办各乡镇(4)人群血压知晓率达到70%与以上。30%以下不得分,30%-49%者5分,50%-69%者7分,70%与以上10分。10区卫生局各街道办各乡镇(5)人群血糖知晓率达到30%与以上。10%以下不得分,10%-19%者5分,20%-29%者7分,30%与以上10分。10区卫生局各街道办各乡镇(二十二)口腔卫生(加40分)(1)幼儿园和小学儿童龋齿充填率在2010年基础上,逐年增加30%。增加1%-9%得5分,10%-19%得10分,20%-29%得15分,30%与以上得20分。机构覆盖率达到60%与以上得20分。20区卫生局区教体局(2)符合适应症儿童窝沟封闭率达到50%以上。达到1%-9%得5分,10%-29%得10分,30%-49%得15分,50%与以上得20分。20区卫生局区教体局七、患者管理(120分)(二十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60分)(1)高血压患者登记率达到当地调查患病率或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与以上。糖尿病登记率达到60%与以上。高血压患者登记率30%以下不得分,30%-44%得4分,45%-59%得7分,60%与以上得10分。糖尿病登记率30%以下不得分,30%-44%得4分,45%-59%得7分,60%与以上得10分。20区卫生局各街道办各乡镇(2)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35%与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30%与以上。高血压管理率15%以下不得分,15%-24%者4分,25%-34%者7分,35%与以上10分。糖尿病管理率10%以下不得分,10%-19%者4分,20%-29%者7分,30%与以上10分。20区卫生局各街道办各乡镇*核心指标11(3)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达到30%与以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达到25%与以上。高血压控制率10%以下不得分,10%-19%者4分,20%-29%者7分,30%与以上10分。糖尿病控制率5%以下不得分,5%-14%者4分,15%-24%者7分,25%与以上10分。20区卫生局各街道办各乡镇(4)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实现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动态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实现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动态管理附加20分。20区卫生局(二十四)患者自我管理(60分)(1)1年内完成活动的自我管理小组达到10个,逐年增加。1个自我管理小组得1分,每个小组每年完成6次与以上活动2分,3-5次活动1分,2次活动与以下不得分。30区卫生局各街道办各乡镇(2)社区患者自我管理小组覆盖率达到30%与以上。30%以下每1%为1分。.30区卫生局各街道办总分1000分280分*核心指标必须完成。考核内容包括7 大项、24个类别、67个工作内容、11个核心指标、总分1280分。省级示范区总分需在700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