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工艺.doc
浅析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工艺浅析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工艺 摘要:论文以实用为目的,结合施工实际,详细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工艺。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锚索抗滑桩 Abstract: paper with practical, for the purpose of combination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anti-slide pile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Key words: prestressed anchor; Anti-slide pile; Anchor cable anti-slide pile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21) 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场使用抗滑桩治理滑坡,由于抗滑桩具有开挖面小、圬工体积小、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很快在全国推广应用,至今仍在大规模使用。但随着需要治理的滑坡规模的增大,抗滑桩截面积与长度也越来越大,材料消耗量变的非常庞大,人们便逐渐认识到其构造的缺陷;抗滑桩是大悬臂受力,主要靠滑动面以下的桩身所受的地基反力来平衡滑坡推力,受力机制不合理,需要的桩长截面大,材料消耗多,工程造价昂贵。为了改善抗滑桩的这种受力状况,减少桩截面,缩短悬臂长度,增大抵抗力矩,工程技术人员不断研究新的抗滑构造,经过不断摸索与实践,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便逐渐在滑坡治理中得到了应用,同时随着炼钢工艺的不断开展,高强度钢材特别是高强度钢绞线的广泛应用,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推广提供了技术与物质保证。 根本构造与抗滑机理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具有“主动支护、柔性支护、概念明确、经济合理的特点,其构造主要由抗滑桩、预应力锚索、锚具等组成。位于滑面以下稳定基岩内的锚索称为锚固段,其余为张拉段。对锚索施加预应力后,通过锚具将锚固段与抗滑桩相连接,彻底改变了一般抗滑桩大悬臂受力的受力机制,改变了抗滑桩单一靠嵌固段地基抗力平衡滑坡推力的机理。这样作用的结果,使得桩内弯矩大大减少,桩径变细,桩的埋置深度变浅,到达了构造受力合理、节省投资、节约工期的目的。从桩的受力机制看,普通悬臂抗滑桩是“被动型的受力状态,施工后在滑坡推力的继续作用下发生位移,桩才能逐渐具备抗滑能力,这对保护滑体上的已有建筑物非常不利。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主动型,施加预应力后,滑体受到反推力,这样就可以立即起到止滑的作用,使滑体上已有建筑物不再继续变形,个别情况下原有变形裂缝还会逐渐弥合。 施工方法 抗滑桩施工方法 抗滑桩的施工顺序为:测放桩位坑口开挖与锁口盘制作开挖桩坑封底绑扎钢筋浇注桩身混凝土。 锚索施工方法 锚索施工包括以下工序:锚索钻孔、清孔;钢绞线编束成型;锚索安装;孔内压浆;浇筑钢筋混凝土反力墩或地梁及框架;施加预应力;封锚。 工程实例 工程概况 永利大滑坡位于重庆市万州区,该段采用锚索抗滑桩工程治理,桩径为1.5m×2.2m、2.0m×3.0m两种,桩到桩的间距根据滑体厚度不同而不同,有6m,5m,4m,三种。 施工方法 抗滑桩及锚索的施工采用了如下的方法与步骤,首先采用人工跳槽开挖形成挖孔桩,待全部挖孔桩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75%后,开场分阶段开挖桩前土至桩上部第一排锚索位置,钻孔施工形成第一排锚索,待第一排锚索孔中锚固锚索的砂浆强度到达一定强度后,对第一排锚索进展初张拉,每根锚索的初张拉力为200KN,并进展锚定与封锚。然后继续开挖桩前土至第二排锚索孔的位置,在此台阶上施工第二排锚索如此重复,形成全部锚索。每排锚索施工工期约为20d。下文将挖孔桩及锚索的施工工序与工艺进展阐述。 挖孔桩 挖孔桩采用人工挖孔形成,每孔每班4人。由于挖孔桩间距较小,为使工程在施工期间能够平安,挖孔桩实行了跳槽开挖,在挖孔桩的孔口进展锁口,桩孔每米进展钢筋混凝土护壁,护壁厚度为20cm或30cm,待护壁到达一定强度后,才继续向下开挖。当开挖至滑动面附近时,如出现孔壁垮塌,对孔壁采取加厚护壁或内撑模板进展临时加固。挖孔桩在挖孔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其垂直度与孔的净断面尺寸。 锚索施工 钻孔工艺 锚索孔按设计要求的角度钻斜孔。选用的钻机要具有这方面的能力。 钻孔要到达设计直径与深度要求,还要保证钻孔斜度要求,个别达不到者,应经设计人员同意后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进展调整。一般锚索孔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位置与设计之差不超过10cm,锚索孔斜度不应大于设计值的3%,孔深应超过锚索设计长度0.30.6m。 钻孔所穿过的地层,要有详细的描述与记录。在锚固段的钻孔岩芯采取率要到达60%以。探孔数量与深度视地质情况由设计人员确定。 钻孔在基岩内的深度,要根据设计的锚固力确定。由于岩石风化、节理裂隙发育等现象,嵌固深度要有可靠的试验数据。 锚索制作与下锚工艺 .用于岩土工程的预应力锚索,目的是控制桩头弹性位移,改善桩身的受力状态。钢绞线可采用强度1400KN/mm2以上的任何产品。由于强度是其主要的控制指标,应尽量选用强度大者,同时注意钢绞线的可弯曲性,宜选易弯曲的钢绞线。 .预应力锚索锚具的外锚头、承压板等都可用A3钢或45号钢制作的成品或自制品。 .承压板的尺寸不小于20cm×20cm,承压板中预留孔直径不应小于钻孔直径本工程为13cm。 .锚索在锚固段需要定位环与铅丝定位与绑扎,在锚索的头部应有安装导向帽。在锚索的张拉自由端应进展防腐处理并在每根钢绞线上套上塑料管。 压浆工艺 .为保证压浆的可靠性与密实度,要求采用孔底排气排水压浆法。 .压浆标号不得低于M30,要求采用52.5级水泥与河砂或其他优质中粗砂配制。 .压浆压力要求300500Kpa。 锚索张拉工艺 .张拉设备与相关机具均应进展标定与检验。锚具要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展过抽样检验测试,必要时应进展锚索张拉试验。张拉前,应检查张拉台座承压面的平整性以及与锚索是否垂直;锚固段锚固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70%前方可张拉。 .一根桩上设有多根锚索时,张拉顺序为:先下排后上排,先两边后中间。 .当桩与桩之间有联系梁或预应力设计张拉力大于200KN时,锚索预应力应逐级张拉,每级张拉吨位不能超过200KN,且每级张拉的油压表稳压时间不得少于3min。 .每次张拉时,不仅要记录张拉吨位,还要记录油缸伸长位移量,一样吨位的位移量不应超过30%。 .张拉时应通过试张拉确定锁定时的张拉力的损失量,以便后面通过超张拉来实现设计张拉力。在超张拉时张拉控制应力不能超过钢绞线锚索强度标准值的0.85倍。在锁定工程工及随后,假设发现预应力损失明显,应进展补张拉。 .张拉完后,应立即灌浆,直到砂浆外溢为止。 .最后对外锚头进展防腐处理与封锚。 完毕语 从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工程实践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4.1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挡构造物,技术上具有明显优越性。通过调整锚索作用点位置使得抗滑桩内力分布更趋合理,从而到达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 4.2.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较普通抗滑桩而言,能承受更大外力,因此它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4.3.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因预应力锚索的约束,使得抗滑桩的变位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桩前土体强度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郑颖人等.?边坡与滑坡工程治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凌天宇;憎德荣等.?公路支挡构造?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王恭先等.?滑坡学与滑坡防治技术?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4尉希成;周美玲.?支挡构造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云万高速公路施工设计图?.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2004.-最新【精品】范文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