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本科教学评估校长报告.doc

    • 资源ID:35153861       资源大小:75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本科教学评估校长报告.doc

    目 录一、办学历史与现状11、办学历史12、学校现状2二、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定位和办学格局41、办学指导思想52、发展定位53、校区格局6三、教学中心地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成果61、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62、努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93、教育教学成果11四、办学特色131、承扬“双严”传统,强基础,重实践,求创新,培养优秀轨道交通人才132、竢实扬华,厚德树人,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15五、本科教学评建工作181、评建工作回顾182、今后努力方向19六、规划与展望19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2007年11月19日)西南交通大学校长 陈春阳尊敬的教育部专家组王亚杰组长、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莅临我校考察和指导,这对于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此,我再次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专家和领导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向专家组汇报工作。一、办学历史与现状西南交通大学坐落于天府之国,是中国近代创建最早的大学之一,是以轨道交通为鲜明特色、设有研究生院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1、办学历史西南交通大学始建于1896年,曾先后定名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1972年内迁四川峨眉,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1986年,在成都扩建总校;2002年又在成都犀浦建设新校区。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始终以教育兴国为己任,形成了“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和“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优良办学传统,不仅为国家培养了近二十万名毕业生,而且为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轨道交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他们中间,有以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等为代表的43位院士,有姚桐斌、吴自良、陈能宽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有全国政协副主席、一批省部级领导以及为数众多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行业领军人物和优秀企业家。特别是在轨道交通领域,从詹天佑主持修建的我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和施工的京张铁路,到牵引供电电压制式的确定和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的建设;从举世公认的地质条件最复杂、工程难度最大的成昆铁路建设,到有“天路”之称的青藏铁路建设;从解放后我国第一台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成功研制,到世界首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试验车的诞生;从我国第一条万吨重载列车大秦线运行试验成功,到我国第一条载人磁悬浮列车工程示范线的联调成功;从茅以升主持设计和建造的钱塘江大桥,到世界最大跨度公路铁路两用桥天兴洲长江大桥以及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苏通长江大桥的设计与建造;从举国关注的六次铁路大面积提速,到举世瞩目、即将开工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工程;从北京第一条地铁线建设,到我国所有城市地铁、轻轨的设计与施工,无不饱含着我校师生和校友的智慧与心血。2、学校现状历经百余年创业,西南交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学校目前总占地约5000亩,总建筑面积150余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约7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6亿元,图书馆藏书近700万册(含电子文献)。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437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教授393人,副教授53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6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5人。学校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和优良的教学科研条件。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0470人。设有23个院系、69个本科专业,134个硕士点,8个一级、5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建)以及在世界交通领域有着重大影响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并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2004年,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列全国榜首,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学科均位居全国前列。此外,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先后与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了交流与合作,并成为教育部“中法4+4”合作院校之一。近些年来,学校紧密围绕国家轨道交通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取得了以“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铁道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微动摩擦学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高温超导磁悬浮试验车”(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并产生了6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国家科技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不仅如此,学校还坚持利用自身优势服务社会,贡献西部。在对口支援工作方面,学校帮助西藏大学在工科学科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四个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两度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先进集体”。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加强了与四川省成都、绵阳等十余市(州)的合作,在人才培养、交通规划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中,学校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和理论研究力量。二、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定位和办学格局西南交通大学承扬一个多世纪的优良办学传统,把握高等教育规律,坚持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学校定位,使学校从研究教学型大学向着具有交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迈进。1、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弘扬“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精神,确立“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承扬“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优良传统,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坚持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有交通特色的应用研究型人才”。2、发展定位立足校情,着眼于学校中长期发展,学校作出了如下定位: 目标定位:具有交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类型定位:研究教学型大学,逐步实现由研究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学科定位: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层次定位: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应用研究型人才;服务面向定位: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为国家交通事业和西部大开发服务。3、校区格局学校现有成都九里、成都犀浦和峨眉三个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分布格局。其中,成都九里校区的功能定位于筹建中的国家实验室及主要支撑学科的研究生和继续教育基地;已基本建成的成都犀浦校区将作为我校的主校区和机关总部所在地。峨眉校区原是学校从河北唐山迁至四川的办学所在地,在成都扩建总校后成为一个校区,上世纪90年代初主要围绕铁路建设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专科人才。1998年,按照四川省政府、省教育厅为四川经济建设培养急需工科专门人才的要求,学校开始招收二本学生。近年来,在教育部、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峨眉校区得到快速发展,立足于通过适应性调整,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类型、特色上与成都两校区形成互补;通过战略性调整,巩固和发展与成都两校区互补的学科和专业,发挥资源优势,努力开创与学校其它两校区协调发展的办学新格局。三、教学中心地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成果西南交通大学始终把本科教学视为立校之本,充分发挥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优势,积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1、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形成了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教学改革是学校各项改革的核心的共识,以制度机制促进本科教学,以经费投入保障本科教学,以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本科教学,以管理服务支持本科教学,全方位确保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完善制度机制。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形成了由校长分管副校长职能部处院系的分级管理组织机构,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两级督导,教师、院系、学校三级保障的机制;坚持每两年召开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完善了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院系教学负责人例会制度、教学督导与评价制度等一系列本科教学工作制度,形成了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队伍建设。学校积极应对本科招生规模扩大、划转教育部后服务面拓宽和新专业增多对师资需求的挑战,克服地处西部的不利影响,遵循提高水平与扩大规模并举、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工作思路,完善了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选拔的激励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以及高水平创新团队。近三年来,学校生师比逐步降低,达到16.8;师资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年龄、学历、学衔、学缘结构趋于合理;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持续上升,目前已达30.1%,并有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300余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预计在2008-2010年将有望分别达到39.3%、43.7%、46.1% 。“十一五”期间,学校还将投入经费6500万元实施“西南交通大学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系列计划”,目前已按年度落实,力争尽快建设一支符合研究型大学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保障经费投入。学校坚持优先保证教学经费投入,实现了四项教学经费支出和生均四项经费的持续增长,2006年四项教学经费支出达到4600余万元,占当年学费收入的31.27%。学校自2005年启动实施“323实验室工程”(即利用3年左右时间,多渠道筹集2亿元左右资金,在重点建设一批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实验中心的基础上,通过调整重组建设30个左右具有特色的专业实验中心),目前已总计投入资金1.4亿元,建设了一批既满足本科教学需要,又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高水平实验平台。近年来,学校平均每年投入600万元用于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2005年以来,还先后四次共投入资金6300余万元用于近110个评建项目,极大的改善了本科教学的软硬件条件。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面,积极推进岗位设置,逐步建立起了适合教师特点的分配制度、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在分配、住房、提职、晋升、评优等方面坚持向教学一线倾斜,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在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不断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强化管理服务。机关各职能部门自觉为院系、教师和学生服务,通过一系列措施保障本科教学的需要,比如:及时通报、报道教学工作动态及成果,大力宣传教学科研先进典型,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优先保证本科教学方面的条件投入;不断强化大学生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教育;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校领导带头签署了师德师风承诺书等等。2、努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学校不断创新培养途径,着力探索与构建学分制管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年及多方面的努力,基本形成了以优化学科布局和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推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主渠道,以搭建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为平台,以创造优良办学条件、建立激励机制为支撑的新型人才培养格局,有力推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优化学科布局和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使人才培养植根于深厚的工程和人文背景的沃土中,着力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培养计划个性化的教育观念。百十年来,学校不仅建成了具有现代化交通运输特色的优势专业体系,形成了一批品牌专业,而且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适应学科发展需要,适应学校自身文理交融、综合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设置并建设了一批新专业,肥沃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土壤。同时,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实施人格教育、成才教育、专业教育三位一体的通识教育。学校从1995年起就积极探索并实施按大类专业培养人才。2004年又对全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着重体现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培养计划个性化的教育观念。通过课程属性的科学划分,加强实践教学,实现了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可以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目标,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建构合理知识结构,促进全面发展。以推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主渠道,使学生基本理论扎实、基本功过硬。多年来,学校通过课程基地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主持和参加教改项目、加强多媒体建设、积极培养双语教学师资队伍以及一系列政策的支撑,切实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切实加强教材建设,切实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切实推进双语教学,使理论教学的成效显著提高。同时,学校承扬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办学传统,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优秀本科生开放个性化实验,特别是通过30个特色专业实验中心及200余个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学习,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支持学生个性发展。以搭建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为平台,点燃学生创新的智慧火种。学校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统揽,为大学生搭建素质拓展平台,与主渠道有机结合,繁荣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学校成立了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了40个科技创新活动基地。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16个国家级科技竞赛为龙头,以“扬华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17个校级科技竞赛为重点,以“土木科技月”等21个院系级科技竞赛为基础,构建了三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以创造优良办学条件、建立激励机制为支撑,形成了有力的创新保障。学校一贯重视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造优良办学条件。目前,校舍、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馆、校园网、运动场等基本设施配置齐全,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支撑。学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向本科生开放重点实验室,并不断加大对本科生开放的程度。学校还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对部分创新实验、个性化实验和创新比赛给予学分,对教师指导学生创新活动计算工作量等等。3、教育教学成果学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加强专业与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培养途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在教学改革与管理方面,着力探索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模式,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管理创新研究与实践,加强管理队伍建设。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7项、二等奖14项。近几年来,我校教学管理人员参与的各种教改项目累计35项;我校教务处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务处。在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学校形成了一批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拥有11个四川省特色品牌专业;建成了国家精品课程15门、四川省精品课程57门、校级精品课程86门;有42种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有24种教材获得省部级优秀教材奖。在创新教育方面,相继开办了旨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茅以升班”和“詹天佑班”,首届“茅以升班”毕业生升研率超过90%。近几年来,我校参加了14项全国性学科竞赛,获得了一等奖31项、二等奖45项、三等奖75项,还获得了省部级一等奖40项、二等奖70项、三等奖103项。其中在“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中,获最高奖(一等奖第一名)。在团队和基地建设方面,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和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相继建成了机械基础、力学2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1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1个个性化实验室等74个各级各类实验室(中心)和200余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此外,学校还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在毕业生质量方面,自1989年以来,尤其是1999年扩大本科生招生规模以来,我校本科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在2006年学校组织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中,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基本功过硬、文字表达能力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强、学风朴实、踏实肯干”;对所录用的我校历届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满意度为98.3%。四、办学特色西南交通大学秉承“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传统,致力于培养“强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轨道交通高水平人才,坚持厚德树人,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心理素质教育,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深化和创新原有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两个富于时代精神的办学特色。1、承扬“双严”传统,强基础,重实践,求创新,培养优秀轨道交通人才在111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以培养优秀轨道交通人才为己任,坚持“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优良传统,强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矢志育人报国。因路而建,因路而强,矢志于国家轨道交通事业。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铁路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新中国成立后,学校长期隶属于铁道部,以满足国家铁路和轨道交通事业发展需要为宗旨,被誉为“铁路工程师的摇篮”。2000年划归教育部管理后,尽管服务面向进一步扩大,学校仍然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思路,致力于为国家铁路建设特别是高速铁路、城市地铁等轨道交通建设领域输送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被国际同行称道的“沈氏理论”、公认的“翟-孙模型”,电气化铁道供电远动控制理论和技术、高速动力车转向架,以及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的三项重大科研成果等等,都是交大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形成了富于轨道交通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学校始终服务于铁路现代化建设主战场,不断开设新的学科和专业,形成了以桥梁、隧道、铁道工程、机车车辆、铁道电气化、交通运输等为主干的、特色鲜明的轨道交通优势学科专业。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四川省特色品牌专业以及国家、省级、校级精品课程也大部分集中在与轨道交通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领域。不仅如此,为切实满足和谐铁路建设、大规模客运专线建设和高速铁路建设的需求,学校主动以轨道交通优势学科专业为依托,与铁道部开展战略合作,采用校企合作的“3+1”培养模式(前三年采用大类培养,后一年与企业共同制定特殊培养计划)培养“高层次研究型”和“高级应用型”人才。“双严”为支撑,强基础,重实践,求创新。以铁路为代表的轨道交通,具有沿线多个单位、工种、岗位相互之间“严谨”、“严格”地高度协调配合的要求,学校由此在办学中形成并升华为“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我们坚持以“双严”为支撑,强基础、重实践、求创新,始终致力于铁路和轨道交通人才培养事业。强基础,形成了由国家、省级、校级教学名师领衔的基础课教学师资队伍,建立了系统的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推出了材料力学、画法几何学等一批国家级、部级优秀基础课教材。此外,在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学校始终强调“中西结合”、“文理渗透”,通过开设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选修课,举办“外国文化月”、“校园文化节”等系列举措,使学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学校不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推动工、理、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使学科结构更加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学生成长。重实践,以厂校联合培养毕业生、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结合工程实际和建设项目、建设大批校内外实习基地、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等一系列措施,强化实践环节。求创新,积极倡导“启发式”、“交互式”、“案例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努力让学生实现学习方法的根本性转变;专门开设了“创造学”、“知识经济与创新”等选修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成立了大学生创造学会等科研创新社团,为学生提供创新活动平台;坚持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历尽世纪风雨,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轨道交通优秀人才,除茅以升学长等老一代优秀毕业生外,汪菊潜院士、沈志云院士、施仲衡院士、钱清泉院士等都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我校校友中还有现任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副部长彭开宙、卢春房,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以及现任铁道部和中铁系统五大总公司司局级技术和管理干部400余位。2、竢实扬华,厚德树人,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竢实扬华,厚德树人”,就是贯彻落实德育为先的理念,对“大德育”思路和“一体两翼”育人方针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把弘扬“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以“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精神立交大学子爱国至上、求真崇实之志。1916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举办全国工科高等学校学生作业展评,学校以94分的优异成绩在参评的74所院校中名列第一。时任教育总长的近代教育家范源濂先生书赠“竢实扬华”匾额一方,以示特别嘉奖。此即“竢实扬华”的来源。交大人以自己的办学实践将“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内涵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育人报国。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西南交通大学虽历经18次迁址、18次更名,备尝八国联军侵略、抗日战争颠沛流离、唐山大地震之苦,但始终把学校的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从“五四”运动时期创办救国报,到抗日战争时期成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从新中国成立后曹建猷、孙训方等众多海外学者回国报效国家,到抗美援朝战争中组建全国高校中唯一的工程队赴朝参战,一代代交大人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爱国至上,求真崇实,谱写出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奋斗之歌。以思想政治教育铸交大学子信念坚定、积极向上之魂。学校素有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传统,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渠道,着力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积极发挥朱铃教授(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名师的教学示范和传、帮、带作用,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敬业爱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大力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听、看、读、思、议、写”课堂互动,让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狠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大工程”,以“旗帜工程”推进大学生党建,以“磐石计划工程”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以“三大民心工程”推进大学生就业服务与教育、贫困生资助与诚信教育和学生园区思想政治教育,以“1351网络工程”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经过长期以来的不懈追求,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连续两年保持在100;学校大学生入党比例接近30%;近几年来,我校共有571名学生成为国防生,投身国防建设;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达到50%,到艰苦行业及基层就业的比例达到70%以上。以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修交大学子朝气蓬勃、动感阳光之身。早在20世纪30年代,交通大学就颁布了“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成为历代交大人思想、品质和行为的规范。在新时期,学校更加重视修身教育,切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早、范围广、作用大,基本形成了咨询、研究、课程、网络、干预相配套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交大学生在关爱与温暖中,更加健康、更加快乐、更加自信。以扎实的文化素质教育增交大学子博学多才、全面发展之韵。学校构建了面向全校的文史哲和审美教育系列课程群,促使学生提升文化修养和精神气质。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依托,积极发挥人文艺术类专业优势,强力打造大学生艺术团等大学生社团,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精心培育“博雅教育”品牌,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素质教育的引导和校园文化的浸润,全校形成了青春、高雅、理性、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更加身心和谐、博学多才、全面发展。五、本科教学评建工作西南交通大学始终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视为难得的机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促进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本科教学工作和学校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1、评建工作回顾2000年,我校主动申请参加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并以优异成绩成为当时全国16所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之一,成为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成果之一。以此为新起点,学校下力气巩固评估成果,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并开始积极探索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2005年5月,学校启动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准备工作。两年多来扎实的评建工作,使得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思路进一步明确,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实验与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教学条件极大改善,教学中心地位更加突出。2、今后努力方向通过近十年的两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与评估,学校清醒地看到本科教学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进行衡量,还有一定的差距。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体系;瞄准学校定位目标,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本科教学工作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六、规划与展望当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高校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西南交通大学必须顺应新的形势,进一步发挥好铁路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知识库、成果库、思想库、人才库的重要功能。为此,学校深刻总结“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两年来实施的情况和经验,结合学校客观实际,提出了“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办学方针,下功夫探索和解决好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特色等诸多课题。并根据以上办学方针,进一步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近两年,切实加强管理,制定和谐校园发展规划,认真抓好本科教学评估、国家实验室建设、院士为龙头的人才队伍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申建四件大事,为建设研究型大学夯实基础。第二步,到2012年,在完成“211工程”三期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一期建设、“质量工程”一期建设、推进“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工作基础上,建设一批全国领先的优势学科,和谐校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第三步,从2013年到2020年,经过进一步努力,把学校建成国际知名,在交通领域具有明显优势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同志们:本次评估是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一次全面检查和指导,也是学校进一步完善管理、推进建设和提高水平的又一契机。学校将以这次评估为新的起点,在评估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谢谢大家!

    注意事项

    本文(本科教学评估校长报告.doc)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