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09年成都工业发展报告.docx

    • 资源ID:35163992       资源大小:35.3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09年成都工业发展报告.docx

    2021年成都工业开展报告2021-08-10 10:23:53   来源:成都全搜索   网友评论 0 条     2021年,是成都工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构造调整与战略转型的关键之年。面对机遇和挑战,全市工业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活动为契机,努力克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振兴支柱产业、灾后重建、试验区建立等机遇,奋力拼搏,实现了全市工业经济止滑提速、平稳较快开展,工业增幅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新兴产业开展、重大工程推进、企业开展、要素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2021年成都工业开展报告?对各项重点工作进展了全面回忆;为增强参考价值,?报告?增加了假设干附件。    本?报告?付梓之际,正值“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尽管成都工业取得了长足开展,但与新时期建立适应“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要求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的奋斗目标相比,成都工业转型跨越的大戏才刚刚开启,成都工业开展还任重而道远!    目   录     第一章 成都工业开展总体情况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二、工业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第二章 重点产业开展    一、新兴产业    二、高技术产业    三、现代制造业    四、特色产业    第三章 重大工程建立和重点企业开展    一、重大工业工程建立    二、重大存量招商工程实施    三、大企业大集团培育    四、中小企业开展    第四章 工业集中开展区建立与开展    一、工业集中开展区规划    二、工业集中开展区建立    三、工业集中开展区管理    四、工业集中开展区效劳    五、工业集中开展区主要特点    第五章 工业构造调整    一、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    二、工业技术创新     三、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    四、灾后恢复重建    第六章 生产要素保障    一、资金保障    二、用地保障    三、能源保障    四、名优产品扶持    五、人才保障     附件1 2021年成都市工业经济运行主要指标    附件2 2021年全市区市县工业主要指标    附件3 市级产业功能区一览表    附件4 区市县产业功能区一览表    附件5 2021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大企业大集团统计表    附件6 成都工业2021年主要文件    第一章 成都工业开展总体情况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21年是成都工业开展史上面临重大困难和艰巨挑战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成都工业战线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活动为契机,努力克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振兴支柱产业、灾后重建、试验区建立等机遇,奋力拼搏,实现了工业经济止滑提速、平稳较快开展。2021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8.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21.5%,增幅列副省级城市第1;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21.3%;利税亿元,增长14.1%;工业投资亿元,增长32.9%;技改投资亿元,增长34.7%。全年经济运行走势和运行特点如下。    一运行走势    在世界金融危机和灾后重建的双重压力下,从2021年后几个月开场,工业增长速度出现持续下滑,到2021年1月,增幅跌至2021年下半年以来最低点。随着一系列“保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的落实到位,以及工业经济“开门红各项措施效果的显现,从2月开场全市工业生产形势逐步好转,呈现触底上升、平稳上行态势。2021年下半年,在全国经济回暖的大背景下,成都市工业生产增幅逐月提高,四季度进一步提速,12月份增幅到达全年最高水平35.5%,呈明显的“翘尾态势,累计增幅曲线年初与2021年间距较大,下半年后趋于平行,四季度后两曲线加快靠拢,到12月,累计增幅到达全年最高点,高出年初近10个百分点。见图1-1、1-2。图1-1 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增幅示意图 二运行特点    1、工业止滑上升且增势良好    从月度增幅走势看,上半年呈现触底上升、平稳上行态势;下半年,在全国经济回暖的大背景下,工业生产增幅逐月提高,至12月当月增幅到达全年最高水平35.5%。    2、经济效益增长相对平稳    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围绕20%上下波动;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下降,工业产品价格长期走低,我市工业企业利润增长较慢,全年利润增幅围绕10%上下波动。见图1-3、1-4。 图1-3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累计增幅示意图  图1-4 2021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走势示意图     3、重点产业开展良好    全年六大重点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占全市的76.4%,同比增长19.8%。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幅最高,达28.5%,比六大重点产业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生物医药产业生产增幅提速最快,比上半年提高个百分点;食品饮料、机械汽车和冶金建材产业增长比拟平稳,全年增幅波动不大;石油化工产业因天然气供给紧张和化肥出口政策性限制的影响,增幅比上半年回落个百分点。家具、鞋业两大特色产业保持快速增长,生产增幅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见表1-1。表1-1 2021年重点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表     二、工业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重点产业开展取得新进展    新兴产业方面,出台了新能源、新材料开展规划、电动汽车产业化行动方案、LED照明产品应用规划;光热示范电站工程取得国家复函,获批了国家高性能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4个新能源、20个新材料重大工程分别完成投资亿元、亿元,分别占年方案的120.4%、109.7%;国家光伏产品监视检验中心主体工程完工,组建了天威新能源光热研发中心,研制出三款电动汽车;引进了总投资达亿元的20个新能源工程,促成了中国建材集团与四川阿波罗公司重组,投资40亿元建立500兆瓦碲化镉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线。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京东方代TFT-LCD面板实现量产,中建材投资27亿元的液晶玻璃基板工程开工建立。汽车产业方面,一汽-群众35万辆成都轿车工程开工建立,吉利成都轿车工程新车正式下线,四川一汽丰田搬迁扩能工程根本建成。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推进了康弘赛金生物制剂出口生产基地等一批亿元以上重大工程,全年完成投资亿元,50余家企业、130种药物进入国家根本药物目录。石化产业方面,1000万吨炼油和80万吨乙烯工程全年完成投资56亿元,累计投资达亿元。    二重大工业工程实现新突破    进一步健全重大工程逐级负责制、专人负责制、部门联动和问责制以及市领导、市经委、区市县三级协调效劳制等工作机制,加快重大工程推进。2021年,全市408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工程完成投资亿元,177个工业重大产业化工程完成投资499亿元,占年方案的134%。其中,神钢“创百亿迁扩建等120个工程投产达产;天马代TFT-LCD生产线等224个工程加快建立;军民两用核动力研发基地等110个工程开工建立。促成了中建集团、中节能公司等企业的相关工程落户成都,全市39个亿元以上工业存量招商工程开工建立,完成投资亿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亿元。399个工业灾后重建工程完成投资94亿元,竣工投产350个工程,竣工率达87.7%。    三工业集中集约水平进一步提升    工业园区方面,编制了园区产业开展规划、控制性详规和能源配套规划,出台了?优化工业布局规划促进产业集约集群开展的通知?,将区市县主导产业深化到三级产业门类;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园区建立,组建了29家园区开发建立公司,实现融资212亿元,全市园区完成根底设施投资亿元,修建标准厂房458万平方米,11个园区被列入全省“1525培育工程,高新区被列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区域合作,成都-资阳、成都-眉山、成都-阿坝共建园区全年融资亿元,完成根底设施投入亿元,开发土地平方公里,引进工程38个;完善了园区“一站式效劳、代理效劳等企业效劳体系,出台了?严格限制工业园区外新上工业工程管理方法?,积极推进园外企业向园内调迁。全年全市园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22.8%,集中度达70.2%。节能减排方面,完成了省控12家、市控40家工业污染企业的限期治理以及省政府下达的27户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出台了?工业技术改造工程节能评估方法?,加强了工业高耗能工程监管;支持青白江区创立全国低碳经济试点城市。全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10.2%。    四重点企业培育力度不断加大    2021年,全市88户大企业大集团实现销售收入亿元、上缴税金亿元,分别增长24.6%、23.2%,其中,62户工业大企业大集团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增长25.2%,川渝中烟、科伦药业等10户培育企业新增税金超过5000万元。科伦药业、成都烟草销售收入首次跨过百亿元,过百亿企业累计达5户。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开展的假设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加快中小企业开展。2021年,全市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1997亿元,增长19.9%;规上工业企业达3879户,较上年增加315户;成功培育创业板上市企业3家,中小板上市企业1家。    五企业技术进步取得积极进展    技术改造方面,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开展假设干政策的意见?,重点推进了四川普什宁江数控机床等249个亿元以上重大技改工程建立。全年全市完成技改投资亿元,增长34.7%;川化一化合成节能优化技改等120个工程获亿元国家、省、市技改资金支持。技术创新方面,重点推进了光明光电低软化点光学玻璃产业化等132个省重大技术创新工程,争取到3620万元省专项资金支持,对45个市级创新工程提供贴息支持2589万元。新增科伦药业、成发集团2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14户省级、45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年全市完成技术创新投资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22.5%。    六运行保障平稳有序    能源保障方面,全年全市电网建立完成投资亿元,4个灾后重建工程全部投运,500千伏双环网的形成有效解决了全市电网的电力送入瓶颈;新建燃气管线70公里,改造管线25公里,建成投运CNG加气站8座;积极帮助企业争取直购电试点和特殊时段电价扶持,制定落实天然气供给“有保有压应急方案,确保了重点企业和重大工程的用能需求。全年全市用电亿千瓦时,增长13.4%,供给天然气亿立方米,增长4.8%。融资担保方面,认真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专项行动,帮助600户企业落实贷款亿元;强化中小企业融资效劳长效机制建立,19个区市县成立了中小企业助贷机构,为2566户中小企业融资亿元;积极推广“信贷工厂等融资模式,111户中小企业通过“信贷工厂获取贷款亿元;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区市县政策性担保机构已全部建立并开展业务,全市中小企业在保余额总量居副省级城市第2。截止2021年底,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255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的33%。名优产品扶持方面,出台了?扶持地方名优产品促进灾后重建和经济开展的试行意见?,发布了地方名优产品推荐目录,积极促进我市企业为80万吨乙烯等重大工程、政府投资工程配套,帮助10余个本地鞋业品牌在我市大型商场设立了专柜,全市政府投资工程、政府采购、医药及医疗器械领域共采购地方产品亿元,政府投资工程配套率达92.9%。    七其他工作扎实推进    民营经济方面,积极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开展环境,全年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亿元,增长17.1%,占GDP的53.1%。平安生产方面,大力开展“平安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共出动检查组102个,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528个,排查隐患825个,完成整治714个。煤炭行业改革方面,全面实施煤矿关闭退出,全市9个煤矿11对矿井全部关闭,依法组织实施跃进煤矿破产。行政效能方面,协调解决了攀成钢等重点企业工程备案、核准手续,为24户企业提供进口设备免税、工程招标等效劳,全年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02件、市领导批交办事项876件,承办人大代表建议18件、政协委员提案49件。整规方面,大力开展灾后重建建材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出动执法人员万人,查获案件万件,捣毁窝点313个,罚没款9792万元,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治乱减负方面,对17个政府部门107个涉企检查事项进展标准,清理涉企报表33种,停顿和取消收费工程67项,降低收费标准3项,检查中介组织476家,查处违法案件32件,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第二章 重点产业开展    一、新兴产业    一新能源产业    、根本情况    1概述    2021年,全市新能源产业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户,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31.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25.6%。其中:太阳能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39.5%;核能产业受国内大规模核电建立市场的带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2.2%;风能产业保持平稳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7.5%;半导体照明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6%。    2工程推进    2021年,全市重点推进亿元以上工程14个。其中太阳能工程7个,核能工程3个,风能工程2个,半导体照明工程2个。14个工程当年方案投资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亿元,超年方案20.4%。其中,天威四川硅业3000吨高纯多晶硅等6个工程投产达产,完成投资亿元,预计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亿元。天威新能源多晶硅电池片等8个加快建立工程,完成投资亿元;光热示范电站工程已取得国家正式复函,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3龙头企业培育    太阳能产业龙头企业天威新能源控股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占新能源产业的22.5%;三洲川化机、川开电气、川锅锅炉3户核能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19.3%;德能科技公司、天马轴承公司两户风能企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9%、12%;新力光源、东骏激光、华体灯业3户半导体照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96%、22.5%、63.7%;中科来方、宝生能源两户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00万元。    、主要特点    1产业推进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出台了?新能源产业开展规划?及其工作方案、?加快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化行动方案?、?LED照明产品应用规划?。积极申报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制定了重点企业工程“一企一策帮扶方案,大力推进重大工程建立和重点企业开展。虽然受国际太阳能市场疲软和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全市太阳能产业盈利减少,但整体上工业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仍然呈快速增长态势。以天威新能源、天威硅业、阿波罗太阳能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正加快做强做大,半导体照明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也正加快市场拓展,进入快速开展期。随着?成都市LED照明产品应用规划2021-2021年?的实施,预计2021年全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将呈现加快开展的态势。    2产业研发能力明显增强    国家光伏产品监视检验中心主体工程完工,组建了天威新能源光热研发中心,新光多晶硅工程技术中心及加工基地加快建立;加强与清华大学、中核能源公司、中广核公司的合作,抓紧研制核岛关键设备;成功研制出新式高效立式风电机组和纯电动含气电混合城市公交客车、F99城市越野车、M72微型车三款电动汽车。    3引进了一批优势企业    举办了“2021中国成都新能源论坛暨太阳能展览会,引进了13个总投资亿元的新能源工程。促成了中国建材集团与四川阿波罗公司重组,投资40亿元建立500兆瓦碲化镉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线。全年共引进汉能、恒基伟业等20个协议总投资达亿元的新能源工程。    4新能源汽车开展前景看好    2021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工业产值尽管较少,仅有宝生新能源和中科来方两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了产出,但川汽集团、成客公司等企业已积极做好批量上马新能源汽车的前期工作,并相继成功组装纯电动公交客车、城市越野车、微型车和混合动力公交车等整车。预计2021年,在电动公交车示范线路以及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网络系统建立的推动下,成都电动汽车销售收入将会实现较大突破。    二新材料产业    、根本情况    1概述    2021年,全市新材料产业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户,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4%;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15.7%。其中,增长最快的是硅材料类产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亿元,增长68.2%;稀土及其他材料类产品增长33%。    2工程推进    2021年,重点推进亿元以上工程20个,全年方案投资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亿元,占年方案的109.7%。其中:投产达产工程9个,完成投资亿元,预计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125亿元;加快建立工程11个,完成投资亿元。截至2021年底,环球特种玻璃公司250吨超白玻璃等工程竣工,中蓝晨光新材料基地1000吨芳纶II主体工程完工、50吨芳纶等工程开工建立,航天拓鑫1500吨玄武岩纤维产业化基地厂房主体完工。    3龙头企业培育    全市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23户,其中2021年新增1亿元以上企业2户四川新力光源、成都普什医药塑料包装、2亿元以上企业1户蓝星新材料公司。成都东骏激光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新力光源等企业增长均在50%以上。    、主要特点    1对新材料产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在“加快新兴产业开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部署下,市政府2021年11月出台了?成都市新材料产业开展规划2021-2021?,建立了相关统计体系和联席会议制度,成功申报了国家高性能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制定了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帮扶方案,协调落实了玄武岩纤维复合筋、短纤维应用于成都市道路施工以及生产要素保障等问题,将7个新材料工程列入省、市技改和技术创新专项。    2产业根底比拟薄弱    目前,全市新材料企业数量少且规模偏小,仅有54户规模以上企业。新材料企业中,其新材料产品所占比例也较小,如成都光明光电新材料镧系玻璃销售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10%,川化股份新材料三聚氰胺销售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20%。天威四川硅业公司的多晶硅、成都玉龙化工公司的三聚氰胺等新产品尚未投产达产。    3产业开展存在一定制约因素    2021年,局部新材料企业由于融资困难、抵押贷款条件有限、资金链紧张等原因难以做强做大。受国际环境及生产本钱影响,局部新材料产品特别是玻璃纤维、工程塑料等新材料产品的销售价格、利润、利税均大幅下降。受天然气供给缺乏影响,局部企业的用气无法满足,致使企业生产处于非正常状态。由于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和实验数据的支撑,局部新产品尚未得到市场认可,市场拓展存在一定困难。    三节能环保产业    、根本情况    1概述    2021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2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29.6%;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44%;利税亿元,增长42.3%见图2-1。从细分产品看,一是新型建材类产品完成工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35.9%,占工业节能环保产业的41.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28.2%。二是资源综合利用类产品完成工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59%,占工业节能环保产业的35.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22.6%。三是环保设备类产品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36.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44.6%。四是干净节能类产品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41.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43.3%。 图2-1 2021年与2021年工业节能环保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比照示意图     2工程推进    2021年,全市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工程23个,方案总投资6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79亿元。其中竣工投产工程11个,完成投资44亿元;加快建立工程12个,完成投资35亿元。23个工程中:重大产业化工程14个,方案投资4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64亿元,4个工程竣工投产;新建工程和技改工程8个,方案1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6亿元,2个工程竣工投产。    3龙头企业培育    2021年,新增了都江堰拉法基水泥1户主营业务收入上10亿元企业;新增3户主营业务收入上1亿元企业,分别是成都东方凯特瑞环保催化剂公司、大邑西岭显明水泥厂、四川金科环保科技公司。从细分产业看:环保设备产品产业方面,格林兰特环保科技公司、东方凯特瑞环保催化剂公司、成都阿斯特克国龙公司等企业技术水平位居行业前列,开展态势良好;新型建材产业方面,国家对建筑节能、新型墙材的扶持政策拉动了该行业的开展,同时灾后重建的需求和房地产市场的升温,也为新型建材产业提供了广阔开展前景,成都南玻公司、立邦涂料成都公司、崇州市岷江塑胶公司等企业开展形势较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方面,成都博磊资源循环开发公司、成都银帆希尔拜欧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干净节能产品产业方面,四川新力光源公司、成都东骏激光公司等实力较强的半导体照明企业实现了较快开展,同时多晶硅、新能源电池的陆续投产也将为干净节能产品产业的生产效益增长发挥较大的助推作用。    、主要特点    1节能环保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    全市工业节能环保企业主要分布在崇州、新津、彭州、青白江、金堂、龙泉驿等区市县。截至2021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节能环保企业达122家;年总产值82亿元,占全国节能环保制造业的0.8%;从业人员万人。    2产业开展较快    2021年,我市编制了?工业节能环保产业开展规划2021-2021 ?。2004年到2021年,全市工业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8%,增速居西部第二。我市环保制造业中,少量产品技术居全国领先水平:高速铁路声屏障在国内名列前茅;汽车尾气净化器已通过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定,为东风集团、长安铃木公司、奇瑞汽车公司等7家汽车生产企业的90余款整车发动机提供配套。此外,从事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数量较多。    3产品构造不尽合理    全市从事资源综合利用、干净节能和新型建材生产企业97家,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占总量的88%。但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作为国家当前乃至今后开展重点的大气污染设备制造、水污染设备制造和环保药剂制造的企业仅有25家,这25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仅占总量的12%,且企业规模小,主要生产常规产品,成套化程度低。    四物联网产品制造业    2021年,全市物联网产品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60亿元,利税约8亿元,利润约5亿元。全市涉及物联网产品制造的企业约2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10家,在微电子、RFID标识与读写器具设计制造、数字视频、温度传感、红外传感、卫星导航定位终端等方面具有国内行业领先水平,2021年,RFID产品销售占全国市场10%。2021年,全市物联网产品制造业亿元以上重大工程3个泰格微波的无线通信及导航/制导应用微波核心器件、科陆洲的智能网络电表生产线、国腾的IT实训基地及实验室,全年完成投资亿元。    我市物联网产品制造业规模较小、重大工程少、缺乏核心企业,现有20余家涉及物联网的企业生产的物联网产品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也不高;高端传感器领域生产企业缺乏;多数企业所用技术属国内成熟技术,存在产品同质化现象,创新竞争力缺乏。 二、高技术产业    一电子信息产业    、根本情况    1概述    2021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6户,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28.5%;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29.9%;利税亿元,增长7.57%。见图2-2。 图2-2 2021年与2021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比照示意图     虽然电子信息产业也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但在投资拉动、扩大内需等国家政策措施推动下,各细分行业仍然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见图2-3,增幅较大的是广电设备121.23%、计算机108.59%和电子元件106.62%行业,电子测量仪器0.95%、雷达设备6.22%和电子信息材料7.96%行业增速较低。局部产品产量受产业大环境影响明显。光缆产量在国家内需拉动的影响下,经过2021年年底及2021年上半年的低迷期后,6月份开场快速增长,全年光纤产量约307万芯千米,同比增长100.1%;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生产受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硅周期谷底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年初即面临严峻形势,产量急剧下滑,6月份后略有上升,全年产量分别为17818万只和203万块,同比分别下降7.9%和40.8%。 图2-3 2021年与2021年细分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照示意图     2工程推进    2021年,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重大工程投资稳步跟进见图2-4,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领域工程建立情况良好。其中,光电显示产业开展迅速,京东方代TFT-LCD面板实现量产,中建材投资27亿元的液晶玻璃基板工程开工建立。 图2-4 2021年亿元以上重大电子信息工程投资进展示意图     全市列入方案的创新工程竣工41个、技改工程竣工43个,40个重大工业工程顺利推进。其中,亿元以上重大工业工程40个,年方案投资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亿元,占年方案的145.08%,20个工程顺利实现投产,20个工程加快建立见表2-1;重大产业化工程22个,年方案投资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亿元,占年方案的163%,12个工程顺利实现投产,10个工程加快建立。 表2-1 电子信息产业亿元以上重大工业工程投资完成情况表单位:亿元     3龙头企业培育    2021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上亿元的企业有122户,新增30户,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7亿元,占全产业的66.1%,利润34亿元,占全产业75.8%;10-50亿元企业8家,新增1家,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亿元,占全产业23.8%,利润12亿元,占全产业26.7%,龙头企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主要特点    1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市重点开展产业,近几年开展迅猛,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30%以上。2021年,尽管受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产业仍然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增速到达29.9%,高于全国增速,是全市工业行业中开展形势最好的行业之一。主营业务收入在副省级城市中名列9位,较2021年上升1位。    2产业构造调整加快    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正加快由传统电子工业向现代电子信息产业转型,产业构造调整和优化升级步伐明显加快。集成电路制造、新型显示、光电光伏、LED照明、汽车电子、航空电子以及种类繁多的新型消费电子技术促使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快速开展,成为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3产业集聚开展能力增强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对于国际知名企业的吸引力正在增强。亚洲最大的计算机代工制造龙头企业富士康公司签约投资10亿美元设立成都产业基地,IT龙头企业思科公司与成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投资设立合作绿色实验室、展开智能城市合作工程,西门子全球IT运营中心工程签约落户成都,素有中国电子行业晴雨表之称的中国电子展CEF也于2021年8月首次登陆成都,国内外400余家企业参展,展位总数突破500个,我市天奥、亚光等近30家企业参展。    二生物医药产业    、根本情况    1概述    2021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8户,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0%;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14.6%;利税亿元,增长25.38%。见图2-5、2-6。 图2-5 2021年1-12月份医药工业增加值走势示意图  图2-6 2021年1-12月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走势示意图 2工程推进    2021年全市医药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同比增长7.9%。亿元以上医药重大产业化工程共29个,其中投产达产工程4个,加快建立工程18个,促进开工工程2个,储藏工程5个,工程方案总投资亿元。2021年方案投资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亿元。支持医药技术改造工程6项,创新工程7项,完成投资亿元,其中贷款亿元,市财政贴息万元。    3龙头企业培育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比2021年增长15%,企业数和产业规模均名列中西部第一。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53户,1-10亿元企业51户,10亿元以上企业2户科伦药业股份、地奥集团,科伦药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百亿。    、主要特点    1产业盈利能力较强    2021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向好的带动下保持稳定增长,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呈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利税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个百分点;入库税金亿元,增长16.6%;销售利税率达19.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个百分点,表现出良好的盈利能力。    2中药产业快速安康开展    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中,中药产业处于优势地位,近年来始终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21年全市中药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22.2%,占全市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3.2%。全年29个医药重大工业工程中,中药产业9个,总投资亿元,占2021年方案投资比例的1/3左右。随着重大工程投产达产以及小包装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等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预计未来几年我市中药产业仍将继续快速增长。    3医疗器械行业高端化开展    以体外诊断试剂、医用新材料和磁共振成像系统为代表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进程加快。诊断试剂企业中,成都永安制药公司研发的新型结核病诊断试剂实现准确快速诊断结核,添补了国内外空白,已获PCT国际专利;迈克生物科技公司开发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医用新材料骨干企业运营态势良好,迪康中科、普什医塑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35%,国纳科技公司销售额较上年翻了一番。随着“新医改的实施,我国基层医疗建立将会得到不断加强,磁共振成像系统等高端医疗设备在中小医疗机构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依托研发生产方面的优势,医用植入材料和磁共振、X射线机等产品有望成为未来成都医疗器械设备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4地方优质产品培育成效显著    2021年8月,国家卫生部公布?国家根本药物目录?,据统计,全市共有50余户医药工业企业的130种药物进入了?目录?,占总品种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生化药品93种,中成药37种,地奥集团的心血康胶囊、康弘药业集团的松龄血脉康胶囊成为入选独家品种。生物制品方面,成都生研所23价肺炎疫苗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WHO疫苗出口认证工作顺利推进,预计将于2021年通过WHO认证,之后将成为国际疫苗市场稳定的供给商。    5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2021年,科伦药业集团企业技术中心成为我市继华神集团和康弘药业集团技术中心后的第三家医药行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百利药业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目前,全市医药行业共有16家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6家、市级7家,为提升全市医药产业技术水平发挥了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    三航空航天产业    、根本情况    1概述    2021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户,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利税亿元。见图2-7。 图2-7 2021年与2021年航空航天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比拟示意图     2工程推进情况    2021年,着力推进了7个重大产业化工程,总投资亿元,完成投资亿元;新建工程2个,总投资亿元,完成投资亿元;技改工程2个,总投资亿元,完成投资亿元见表2-2。成飞民用飞机公司大飞机条件建立工程的综合装配厂房已于2021年8月正式开工,其他的转包工程专业化厂房、零件制造厂房、喷漆厂房和民机研发中心等均开场建立,预计2021年投入使用。 表2-2 航空航天产业重大产业化工程推进情况表单位:亿元    3龙头企业培育情况    2021年,成飞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成发集团202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27.8%,各项业务呈现快速增长势头;5719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14.4%。    、主要特点    1中型飞机整机研制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成都造机头和前机身具有较高知名度,已取得大飞机机头和前机身制造生产的国家定点资格。2021年12月成飞公司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机头工程样机在上海正式交付,作为中国大型客机研制的关键工程之一,成飞公司仅用半年时间就设计制造出C919大型客机机头工程样机,标志着中国大型客机工程研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2初步建成较为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    目前,我市已初步建成涵盖飞机整机和大型关键零部件研制、国内大型民机机头和前机身制造、中型直升机制造维修、飞机发动机制造、航空电子和飞机机载设备研制、航空地面控制系统及设备研制等航空工业关键领域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三、现代制造业    一汽车产业    、根本情况    1概述    2021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市汽车产业增速放缓。全市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168户,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3.3%,占机械工业的35%;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17.5%,占机械工业的33%;利税亿元,增长6.4%,占机械工业的39%;入库税金亿元,增长12.1%,占机械工业的62%。见图2-8。 图2-8 2021年与2021年全市汽车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比拟示意图     2工程推进    2021年,全市汽车产业亿元以上投资工程26个,年方案投资3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1亿元,占年方案的145.4%,其中:投产达产工程10个,方案投资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亿元,占年方案的105.8%;加快建立工程5个,方案投资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亿元,占年方案的196.5%;储藏工程11个。见表2-3。 表2-3 亿元以上汽车产业重大工程投资完成情况表单位:亿元     3龙头企业培育    2021年,全市汽车产业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33户,其中50亿元以上1户,10亿元以上2户,5亿元以上5户。其中,四川一汽丰田汽车公司年产COASTER客车5248辆、PRADO越野车11888辆,实现销售收入亿元;成都王牌汽车公司、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成都分厂分别生产载货车30661辆和17068辆。    、主要特点    1汽车产业竞争力较强    目前全市拥有德国群众和日本丰田两大世界知名品牌企业,为成都汽车产业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一汽丰田汽车公司的“COASTER客车、“PRADO越野车已成为“成都造汽车名片,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2产业链不断完善    一汽-群众35万辆成都轿车工程开工,带动零部件工程向经开区聚集。一汽-群众首批22家零部件企业与一汽-群众汽车、成都经开区签署了一汽-群众零部件工程三方协议。22个工程总投资亿元,产品涉及车身冲压件、保险杠和仪表盘等,将使

    注意事项

    本文(2009年成都工业发展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