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安全制度.doc

    • 资源ID:35201998       资源大小:78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安全制度.doc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安全制度一、 作业现场采样和检测工作中的安全健康环境对策( 1 ) 在进行现场调查、采样及检测等现场工作时,现场工作负责人应在进入作业现场前对所有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说明,并接受委托企业的安全培训。( 2 ) 现场工作中,检测人员必须遵守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听从企业陪同人员的安排,不得随意活动。( 3 ) 现场工作严禁吸烟,不得携带任何危险品进入现场。( 4 ) 进入有毒有害或存在危险性的作业现场时,须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有第二者陪伴。( 5 ) 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检测仪器说明书、作业指导书及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等进行操作,严禁违章冒险作业。( 6 ) 检测人员所携带的仪器设备,应做好运输中的防震、防尘、防潮工作,对于特殊要求的仪器设备,应小心搬运,防止仪器设备人为损坏。( 7 ) 废弃的采样介质材料、试剂、电池等耗材应收集后分别进行相应处置,不得在现场随意丢弃。二、实验室检测工作中的安全健康环境对策(一)管理制度实验室应建立相关的安全健康环境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规范检测工作中的操作和行为,培养和提高检测人员的安全健康环境意识和知识技能,并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护和个体防护措施,确保其运行有效,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程序,并定期进行演练。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操作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气瓶管理、事故应急预案、内务卫生管理、废弃物管理、放射源管理等。 (二)实验室环境秩序 ( 1 ) 实验区域应及办公区相对隔离,并设明显分区标志。实验区域应保持安静、整洁,严禁喧哗和吸烟等,可设相关标志予以提示或警示。( 2 ) 检测人员进人实验室时,须按规定穿戴工作服,长头发要扎起来,不能光脚或穿拖鞋进入实验室。 ( 3 )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进食、喝茶饮水、嚼口香糖等,禁止明火取暖和热饭,禁止将食物储藏于储有化学药品的冰箱或储藏柜,或盛放于实验器皿。检测人员不得在实验室做其他及检测工作无关的事。( 4 ) 实验室应建立外来人员进人实验区域参观的登记管理制度,不得允许客户进入正在进行检测工作的实验室,无关人员不应在实验室久留。( 5 ) 每日工作完毕后,检查水、气、窗等是否关闭,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锁门,离开实验室时应用肥皂洗手。(三)检测人员的知识及技能( 1 ) 检测人员须认真学习检验规程、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 2 ) 检测人员应了解设备性能及操作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了解检测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方法,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作业管理的相关规定。 ( 3 ) 检测人员应熟悉安全用电、防火防爆、灭火、预防中毒及中毒救治等基本安全常识。 ( 4 ) 检测人员应了解相关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知识。检测工作过程中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腐蚀性酸碱或其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等时,须穿戴防护用具(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具等)。进行高温实验操作时,须穿戴防高温手套。 ( 5 ) 检测人员应熟悉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处理方式和紧急联络电话。检测人员进行某些危险操作时,如危险试剂的取样、易燃易爆物的处理、某些燃烧试验、使用极毒物质等均应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应能清楚地看到操作地点,并观察操作的全过程。( 6 ) 检测人员应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检测过程中的废弃试剂、过期药液或废弃物(特别是某些易燃易爆液体)必须依据其化学物理性质分类存放并标示清楚,按照规定定期移交废弃物专业处理机构,废液严禁倒人水槽或水沟,应分类放入专用收集容器中回收。(四)日常安全管理检测实验室的日常安全管理内容应包括用电安全、防火防爆、防中毒、防烫伤灼伤、防腐蚀、防辐射、防盗等。1安全因素及隐患的识别( 1 )高压电线路。 ( 2 )明火设备、电器设备:如电炉、电热板、酒精灯、干燥箱等。( 3 )压力容器:如储存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溶解气体的气瓶等。( 4 )有毒及危险化学品:腐蚀性物质(如酸、碱)、有毒物质、可燃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易爆和不稳定物质、放射性物质等。2用电安全在实验室使用各种电气设备时,要注意安全用电,以避免触电和用电事故。( 1 ) 实验室内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管理,必须符合安全用电的管理规定。( 2 ) 每间实验室都应有电源总闸,结束检测工作时,须把总电闸关掉。( 3 ) 大功率实验设备(如马弗炉、烘箱、电炉、电热板)应使用专用电线,严禁及照明线共用,谨防因超负荷用电着火。大功率电气设备的电路要分开安装,并有各自的熔断器。 ( 4 ) 电器插座不要接太多插头,以防引起电气火灾。严禁使用无接地设施的电气设备,以免产生触电。 ( 5 ) 新购电器使用前需由厂家或专门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及调试,确认没有问题并接好地线后方可用于检验作业。另外,新购仪器设备操作之前,首先应了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不要盲目接电源。启用长时间搁置不用的仪器设备,应预先仔细检查其绝缘情况,发现有损坏的地方,应及时修理,不能勉强使用。 ( 6 ) 实验室电气设备和电路的检、修、拆、接作业,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测人员不得私自拆动及任意修理实验室的电气设备和电路,不得私自拉接临时供电线路,也不能自行加接电气设备和电路。( 7 ) 实验区域不可有裸露电线,保持电器及电线的干燥,必要时安装漏电保护器。一切电源的裸露部分都应配备绝缘装置,电开关应有绝缘匣,电线接头必须用绝缘胶布或套胶管包裹。 ( 8 ) 实验室内可能产生静电的部位、装置要有明确的标记和警示,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要有妥善的预防措施。 ( 9 ) 禁止高温热源靠近电线。 ( 10 ) 电炉周围严禁有易燃物品。干燥箱周围严禁放置可燃、易燃物及挥发性易燃液体,干燥箱不能烘烤会产生易燃蒸气的物料。( 11 ) 使用干燥箱和高温炉时,必须确认自动控温装置可靠。条件允许时还应定期进行人工温度监测,以防止温度过高发生安全隐患。( 12 ) 使用高压电源作业时应穿绝缘鞋,须穿上胶鞋、戴绝缘手套并站立在绝缘垫上,或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同时现场至少有两名作业人员。 ( 13 ) 手上有水或潮湿时不能接触电器用品或电器设备,严禁使用水槽旁的电器插座(防止漏电或感电)。严禁使用湿布擦拭正在通电的设备、电门、插座、电线等,严禁在电气设备和线路上洒水。3防火防爆( 1 ) 实验室应配备灭火用具、急救箱和个人防护器材,并定期确认其有效性。检测人员应熟知这些器材的位置及使用方法。所有安全和消防设施不得随意拆除和搬移。 ( 2 ) 可燃气体(如煤气、氧气、乙炔气)的泄漏检查应用肥皂水,严禁使用明火。禁止把地线接在可燃气体的输气管道上。( 3 ) 易燃液体的操作、倾倒时应远离火源,瓶塞打不开时,切忌用火加热或贸然敲打。加热易燃液体必须在水浴锅上或密封电热板上进行,严禁用火焰或电炉直接加热。( 4 ) 使用酒精灯时,灯内酒精液量不得超过其容量的2 / 3 , 不足l / 4时,应灭火后再添加;酒精灯焰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防止引起灯内酒精起燃。( 5 ) 不能在木制可燃台面上使用较大功率的电器,如电炉、电热板等,也不能长时间使用煤气灯和酒精灯。( 6 ) 身上、手上、台面、地面沾有易燃液体时,不得靠近火源,同时应立即清理干净。( 7 ) 易燃易爆物品应限量、分类、低温存放,并远离火源。加热含有高氯酸或高氯酸盐的溶液,应防止蒸干和引进有机物,以免产生爆炸。检测人员应熟知表1中所列举常见的易燃易爆混合物。表1 常见的易燃易爆混合物主要物质互相作用的物质产生结果主要物质互相作用的物质产生结果浓硝酸、硫酸松节油、乙醇燃烧硝酸盐酯类、乙酸钠、氯化亚锡爆炸过氧化氢乙酸、甲醇、丙酮燃烧过氧化物镁、锌、铝爆炸溴磷、锌粉、镁粉燃烧钾、钠水燃烧、爆炸高氯酸钾乙醇、有机物爆炸赤磷氯酸盐、二氧化铅爆炸氯酸盐硫、磷、铝、镁爆炸黄磷空气、氧化剂、强酸爆炸高锰酸钾硫磺、甘油、有机物爆炸乙炔银、铜、汞()化合物爆炸硝酸铵锌粉和少量水爆炸4防中毒( l ) 检测人员应了解常用有毒物质及其摄入途径、中毒症状和急救办法。( 2 ) 在检测工作中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减少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事故,主要措施包括: 改进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尽量采用低毒品替代高毒品; 打开通风设施,以便有毒有害气体的顺利排出; 减少有毒蒸气的溢出及有害物质的散落、泼溅,消除二次污随意乱扔。 进行有毒实验必须选取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按要求正确佩戴,如护目镜、防护油、防毒面具、防护服装等。(五)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 1 ) 化学药品或试剂要根据其化学性质分类存放并注意保持标签的完好。( 2 ) 试剂柜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暖气热源,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贮于棕色瓶中或用黑色纸包好存放于暗柜中( 3 ) 强氧化性物质及强还原性物质不能混放,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4 ) 腐蚀性试剂宜放在塑料或搪瓷的器皿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5 ) 挥发性化学药品应放置于有抽气装置的药品柜,高挥发性或易于氧化的化学药品必须存放于冰箱或冰柜中。( 6 ) 易燃易爆试剂应贮于铁柜中,柜顶部应有通风口。严禁在实验室存放大于20L 的瓶装易燃液体。易燃易爆物质不要放在冰箱内。( 7 ) 剧毒药品或试剂应锁在专用毒品保险柜中,并实行领用审批制度和双人双锁的管理。( 8 ) 注意化学试剂的存放期限,避免某些试剂超期存放变质形成危害。( 9 ) 领取化学药品时,应确认容器上标示的中英文名称及纯度。看清楚药品危害标示和图样,确认是否有危害。( 10 ) 检测人员使用危险化学品前,应获取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充分了解其理化特性、危害及防护措施等。( 11 ) 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应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意乱扔。(六)气瓶的安全使用及管理1气瓶内装气体的分类( 1 ) 压缩气体。临界温度低于 -10 的气体经加高压压缩后,仍处于气态者称为压缩气体,如氧、氮、氢、空气、氩、氦等气瓶的气体。这类气体钢瓶设计压力大于12 ,称为高压气瓶。( 2 ) 液化气体。临界温度10 的气体经加高压压缩,转为液态并及其蒸气处于平衡状态者称为液化气体,如二氧化碳、氧化亚氮、氨、氯、硫化氢等。 ( 3 ) 溶解气体。单纯加高压压缩可能产生分解、爆炸等危险的气体,必须在加高压的同时,将其溶解于适当溶剂中,并由多孔性固体填充物所吸收。在15 以下压力达0.2 以上者称为溶解气体,如乙炔。2气瓶的颜色和标志气体钢瓶的颜色和标志见表2 。表2 气瓶的颜色和标志气瓶名称外表面颜色字样字样颜色乙炔白乙炔红氩气灰氩绿氮气黑氮黄甲烷棕甲烷白3气瓶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 1 ) 气瓶必须存放于通风、阴凉、干燥、隔绝明火、远离热源(如阳光、暖气、炉火)、防曝晒的房间内,使用中的气瓶要直立放置,并采取防止倾倒的相关措施。要有专人管理,有醒目的标志,如“乙炔危险,严禁烟火”等字样。可燃性气体气瓶一律不得进人实验楼内。可燃性气体钢瓶必须及氧气钢瓶分开存放,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易燃物品,易燃气体严禁接触火种。 ( 2 ) 乙炔等可燃气瓶不得放置在橡胶等绝缘体上,以有利于静电释放。可燃性和助燃性气体气瓶及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m ,不准在露天日晒雨淋。易起聚合反应的气体钢瓶,如乙烯、乙炔等,要在贮存期限内使用。 ( 3 ) 搬运气瓶要用专用气瓶车,要轻拿轻放,防止摔掷、敲击、滚滑或剧烈震动,乙炔气钢瓶严禁横卧或滚动。气瓶搬运前一定要戴上气瓶安全帽,以防不慎摔断瓶嘴发生爆炸事故。用手移动容器,应直立移动,不可卧倒滚运。钢瓶身上必须具有两个橡胶防震圈。 ( 4 ) 气瓶外表颜色应保持明显易于辨认,确认气瓶的用途无误时方能使用。气瓶及其减压器应定期进行耐压试验。盛装剧毒或高毒介质的气瓶,在定期技术检验的同时,还应进行气密性试验。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严重腐蚀或其他严重损伤应提前进行检验。气瓶瓶体有缺陷、安全附件不全或已损坏,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切不可再送去充装气体,应送交有关单位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 5 ) 气瓶减压器要专用不得混用。安装时螺扣要上紧,不得漏气。不同工作气体气瓶配有不同的减压器。减压器外表应涂以及气瓶相同的颜色加以标示。 ( 6 ) 在装卸减压器时,须注意防止支管接头上丝扣滑牙,以免装旋不牢而漏气或被高压射出。卸下时要注意轻放,妥善保存,避免撞击、振动,不要放在有腐蚀性物质的地方,并防止灰尘落入表内以致阻塞失灵。( 7 ) 阀门或减压器泄漏时,不得继续使用;阀门损坏时,严禁在瓶内有压力的情况下更换阀门。 ( 8 ) 开启气瓶开关阀时应站在气压表的一侧,不准将头或身体对准气瓶总阀,以防阀门或气压表冲出伤人。易燃气体气瓶减压阀一般是左旋开启,其他为右旋开启。开、关减压器和开关阀时,动作必须缓慢,不能猛开阀门,以减少气流摩擦,防止产生静电,操作时严禁敲打撞击;使用时应先旋动开关阀,后开减压器;用完后,先关闭开关阀,放尽余气后,再关减压器(若不关减压器,则调压螺杆弹簧长期受压,将使减压器压力表失灵)。切不可只关减压器,不关开关阀。开瓶时阀门不要充分打开,乙炔瓶旋开不应超过1.5 转,要防止丙酮流出。( 9 ) 气瓶使用期间,应定期(如每月)检查气瓶及连接气路的气密性,确保气体无泄漏(可用皂液检漏)。 ( 10 ) 瓶内气体不得全部用尽,一定要保留0.05 以上的残留压力(减压阀表压),可燃性气体如乙炔应剩余0.20.3 ,以防倒灌。( 11 ) 绝不可使油或其他易燃性有机物沾在气瓶上(特别是气门嘴和减压阀),也不可用棉、麻等物堵住,以防燃烧引起事故。( 12 ) 氮气瓶排放余气时要打开门窗,注意空气流通,防止发生窒息事故,余气排放要缓慢进行;氩气瓶注意事项及氮气相同,但是因为它的密度比空气大,易在低处浓缩所以排放时要注意把门打开。4实验室常用气体性质及其安全处理( 1 )乙炔 ( C2H2 ) 乙炔气瓶是将颗粒活性炭、木炭、石棉或硅藻土等多孔性物质填充在钢瓶内,再将丙酮掺入,通入乙炔气使之溶解于丙酮中,直至15 时压力达1.52 。 乙炔是极易燃烧、爆炸的气体。含有7 13 乙炔的乙炔空气混合物和含有大约30 乙炔的乙炔氧气混合物最易爆炸。乙炔和铜、银、汞等金属或盐接触,会生成乙炔铜(2C2和乙炔银(2C2)等易爆炸物质。因此,凡供乙炔用的器材(管路和零件)都不能使用银和铜的合金。乙炔和氯、次氯酸盐等化合物相遇会发生燃烧和爆炸。因此,乙炔燃烧着火时,绝对禁止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乙炔气瓶应放在通风良好处,不能存放于实验室大楼内,应存于大楼外另建的贮瓶室内,室温要低于35 。如发现乙炔气瓶有发热现象,说明乙炔已发生分解,应立即关闭气阀,并用水冷却瓶体。原子吸收法使用乙炔时,要注意预防回火,管路上应装阻止回火器(阀)。在开启乙炔气瓶之前,要先供给燃烧器足够的空气,再供乙炔气。关气时要先关乙炔气,后关空气。当乙炔气瓶内压力降至0.30.5 时,须停止使用,另换一瓶,否则钢瓶中丙酮会沿管路流进火焰,致使火焰不稳,噪声加大,并造成乙炔管路污染堵塞。( 2 ) 氩气 ( ) 氩气是惰性气体,它的性质十分不活泼,既不能燃烧,也不助燃。氩气瓶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处,室温不宜超过30 。充满的气瓶应远离明火高热,瓶内气体不得用尽,须留有0.05 的剩余气体压力。开启和关闭气瓶阀,动作要缓慢。氩气瓶每5 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使用期不得超过30 年。 ( 3 ) 氮气 ( N2 ) 氮气为不可燃气体,本身不燃烧,但盛装氮气容器遇明火、高温可使容器内压力急剧升高直至爆炸。 氮气瓶储存于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气瓶应有防倾倒措施。( 4 ) 甲烷 ( 4 ) 甲烷为易燃气体,及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及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如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甲烷瓶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处,室温不宜超过30 ,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及氧气、压缩空气、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 ( 5 ) 氢气 ( H2 ) 无色无臭,无毒无腐蚀性气体。密度小,易泄漏,扩散速度很快,易及其他气体混合。极易燃烧,遇明火、高热或及氧化剂接触,即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氢气及空气混合物的爆炸范围很宽,当含氢气4.0%75.6 % (体积)时,遇火即会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由于氢气的危险特性,在贮存和使用氢气过程中必须注意防火防爆。氢气瓶应单独存放,最好放置在室外专用的小屋内,以确保安全,严禁放在实验室内,严禁烟火。不准及强酸、强碱及氧化剂等化学危险物品同库存放,须及易燃、易爆、氧化性气体的气瓶(如氧气瓶、氯气瓶、氟气瓶等)隔离存放。 贮存和使用氢气的场所须保持良好通风(30 以下,相对湿度80 % 以下),地面不易发生火花,远离火种、热源,不可太阳直晒,防止雨淋、水湿。而且通风口应设置在屋顶的最高部位,屋顶内平面要平整,不要凹凸不平,以防氢气在凹处积聚。在接近屋顶的上部不能有火源和电源,在设置电源时应尽量考虑布置在下方。 H2气瓶压力降至2 时,应更换气瓶重新充气。气相色谱仪 检测器使用氢气瓶时,须防氢气泄漏,切勿让氢气漏入色谱柱恒温箱中,以防爆炸。预防措施如下: 在未接色谱柱和色谱柱未进行试漏之前,切勿通氢气; 在卸色谱柱前,要检查一下,氢气是否已关;如果是双 ,但现仅用一个 工作,这时务必要将另一不用的用闷头螺丝堵死。灭火方法: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灭火剂或1211 灭火剂灭火,直至灭火结束。泄露应急处理:撤离立即受影响的区域,移走所有可能引起燃烧的物品并进行最大限度的防爆通风。如有可能切断气源。若从钢瓶内泄漏或从阀门泄漏,请拨打气体公司的应急电话。可用展开的扫帚小心地接近,使火焰可见,从而检测氢气火焰的存在。( 6 ) 氧气( O2 ) 氧气是强烈的助燃烧气体,高温下,纯氧十分活泼;温度不变而压力增加时,可以和油类发生急剧的化学反应,并引起发热自燃,进而产生强烈爆炸。 氧气瓶一定要远离并防止及油类或盛过油类物质的容器接触。氧气瓶禁止放于阳光曝晒的地方。氧气瓶要及氢气等可燃性气体的钢瓶隔开。并绝对避免让其他可燃性气体混入氧气瓶;禁止用(或误用)盛过其他可燃性气体的气瓶来充灌氧气。 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时,要查明在其附近不会引起火灾等危险后,才可排放。(七)事故的急救和处理1火灾( 1 )扑灭火源。一旦发生火情,实验室人员应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及时采取灭火措施,防止火势的扩大。先立即切断电源,有煤气的地方,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移走可燃物,用湿布或石棉布覆盖火源灭火。若火势较猛,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并立即及有关部门联系,请求救援。若衣服着火,不可慌张乱跑,应立即用湿布或石棉布灭火,如果燃烧面积较大,可躺在地上打滚灭火。 实验室内的灭火器材要定期检查和更换药液,不得使用过期的消防器材。灭火器的喷嘴应畅通,如遇堵塞应用铁丝疏通,以免使用时造成爆炸事故。 ( 2 )灭火材料。发生火灾时,针对起火区情况、燃烧物质性质,选择相适应的灭火器材灭火。常用灭火器的类型和适用范围见表3。表3 常用灭火器的类型及适用范围类型药液成分适用范围酸碱式H24 、23非油类及电器类失火的一般火灾泡沫式A12(4)3、3油类失火二氧化碳液体2电器失火四氯化碳液体4电器失火干粉灭火粉末主要成分为2C03等盐类物质,加人适量润滑剂、防潮剂油类、可燃气体、电气设备、精密仪器、文件记录和遇水燃烧等物品的初起火灾12112油类、有机溶剂、高压电气设备、精密仪器等失火水是常用的灭火材料。但是,实验室发生火灾时要慎重选择是否用水来灭火。凡遇水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和热量的物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否则可能扩大燃烧面积从而造成更大的火灾;比水轻且不及水混溶的易燃物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否则易燃物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扩大燃烧面积,起不到灭火作用;由电器原因而引起的火灾,在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也不可用水灭火,以防因水能导电而造成触电事故。2触电( 1 ) 遇到触电事故,首先应当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可拉下电源开关或用绝缘物将电源线拨开,不能徒手拉触电者,以免抢救者自己被电流击倒。 ( 2 )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抬至空气新鲜处,如情况不严重且能在短期内自行恢复知觉。若已停止呼吸,应立即解开上衣,进行人工呼吸或同时给氧,并迅速及医院联系。抢救要有耐心,有时需连续进行数小时。抢救触电者,不应注射强心兴奋剂。3实验室外伤实验室常见的外伤有切割引起的外伤,加热灼烧引起的烫伤,化学药品等引起的腐蚀、灼烧性伤害,爆炸引起的炸伤等。( 1 ) 割伤切割引起的外伤,若有玻璃碎屑混入伤口能自行取出的,须立即取出。将伤口清理干净后,在伤口上涂抹红药水或龙胆紫药水。伤口消毒后可用止血粉外敷,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对外伤引起的出血,关键是保持创面清洁,进行压迫止血。 伤口清理应用消毒镊子或消毒纱布把伤口清理干净,并用3.5 的碘酒涂在伤口四周。碘酒是消毒药物,也可使毛细管止血。 实验室对于创伤的处理,只能做一些进医务室前准备。除小伤外,一般都应由医务人员处理为宜。 ( 2 ) 烧伤 烧伤包括烫伤和火伤。按其伤势的轻重可以分为三级:一级烧伤,皮肤红痛或红肿;二级烧伤,皮肤起泡;三级烧伤,组织破坏,皮肤呈现棕色或黑色,烫伤有时呈白色。对四肢及躯干二级烧伤,面积又不大者,可以用薄油纱布覆盖在已清洗(可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洗后,再用1:2000 新洁尔灭冲洗)拭干的伤面,并用几层纱布包裹,隔天即须更换敷料。最好也应去医院处理。凡烧伤面积大,三级烧伤的患者,尽可能采用暴露疗法,不宜包扎,应由医生在医院进行治疗。急救的主要目的是使受伤皮肤表面不受感染。当伤及身体表面积较大时,应将伤者衣服脱去(必要时应用剪刀剪开衣服,防止伤及皮肉), 用消毒纱布和洁净的布被单盖好身体,立即送医院治疗。烧伤患者身体损失大量水分,因此必须及时补给大量温热饮料(可以在100 水中加食盐0.3g、碳酸氢钠0.15g 、糖精0.04g)或盐开水,以防患者休克。对正在休克期的伤员,不能未作处理即送往医院,这样会加重休克。最好请医护人员前来抢救。送伤者至医院时要防寒、防暑、防颠,必要时还要输液或止痛。( 3 ) 化学灼伤化学灼伤时,应迅速解脱衣服,清除皮肤上的化学药品并用大量干净的水冲洗。再用清除这种有害药品的特种溶剂、溶液或药剂仔细处理(见表4) ,严重的应送医院治疗。表4 化学灼伤的急救或治疗单质和化合物急救或治疗方法碱类: 、 、3 、23 、K23立即用大量的水洗涤,然后用醋酸溶液(20)冲洗或撒硼酸粉。的灼烧伤,可用任一植物油洗涤伤口碱金属氰化物、氢氰酸先用4 溶液洗,再用(4)2S 溶液漂洗溴用1体积25的氨水l体积松节油10 体积95 乙醇混合液处理铬酸先用大量水冲,然后用(4)2S 溶液漂洗氢氟酸先用大量冷水冲洗至表面发红,然后用50的3 溶液洗,再以2:1 甘油和氧化镁悬浮剂涂抹,并用消毒纱布包扎磷不可将创伤面暴露于空气或用油质类涂抹。应先用10 4溶液洗净残余的磷,再用(1:1 000 ) 4湿敷,外涂以保护剂,用绷带包扎苯酚先用大量水冲,再用4 体积70乙醇和1 体积氯化铁( 0.3 )的混合液洗氯化锌、硝酸银先用水冲,再用50 03 漂洗,涂油膏及磺胺粉酸类: H24。、 、3 、H34 、甲酸、草酸、苦味酸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的饱和溶液冲洗硫酸二甲酯不能涂油,不能包扎,应暴露伤处让其挥发假如是眼睛受到化学灼伤,应立即用洗涤器的水流洗涤,洗涤时要避免水流直射眼球,也不要揉搓眼睛。在用大量的细水流洗涤后,如果是碱灼伤,再用20 硼酸溶液淋洗;如果是酸灼伤,则用3 碳酸氢钠溶液淋洗。 ( 4 ) 中毒 检测工作中接触到的化学药品,很多是对人体有毒的。有些气体、蒸气、烟雾及粉尘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如、 、2 、酸雾、3 等;而有些则可经未洗净的手,在饮水、进食时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如氰化物、汞盐、砷化物等;还有些是触及皮肤及五官黏膜而进入人体,如汞、S02 、S03 、氮的氧化物、苯胺等。有些化学药品可由几种途径进入人体。有些毒物对人体的毒害可能是慢性的、积累性的,例如汞、砷、铅、苯、酚、卤代烃等,当它们起初进入人体时,量很少,症状不明显,往往被忽视,直到长期接触以后,才出现中毒症状,因此必须足够重视。 对于急性中毒者的抢救,主要是在送往医院或医生来到之前,立即将中毒者从中毒区域救出,并设法排除其体内毒物,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场所并给予吸氧,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及时冲洗皮肤,对于可能引起化学性烧伤或能经皮肤吸收中毒的毒物更要充分冲洗,时间一般不少于20 ,并考虑选择适当的中和剂中和处理。 必须保护中毒者的呼吸道通畅,防止梗阻。密切观察中毒者意识、瞳孔、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误吞毒物时应立即给中毒者先服催吐剂,如肥皂水、芥末和水、面粉和水、鸡蛋白、牛奶和食用油等缓和刺激,然后用手指伸入喉部使其引起呕吐。(八)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办法检测工作中,不能随意将液体或固体废弃物当一般垃圾丢弃,不能随意将有害、有毒废液倒进水槽及排水管道,特别是含重金属的废液,不论浓度高低应全部回收,非经许可不得携带任何废弃物或废液出实验室。实验室须指定专人负责监督检查有毒有害废弃物的管理工作。实验室须按规定设置收集容器,随时分类收集、分别贮存各种有毒有害废液、固体废弃物(或称废固)等,做到定点存放,专人负责安全保管。 废液、废固收集贮存容器应无破损并不会被废液、废固腐蚀,容器本体及其存放地点必须张贴危险标志、警告牌和告示等。贮存位置应绝对禁止烟火及渗水,以防意外发生。贮存容器在装填、贮存过程中或搬运时应避免受损。 在常温常压下易爆、易燃及排出有毒气体的危险废弃物必须进行预处理,使之稳定后贮存,否则,按易爆、易燃危险品贮存。 对于过期固体药剂、浓度高的废试剂,必须以原试剂瓶包装,并定期回收。 剧毒物品(含药品)的残渣或过期的剧毒物品由各实验室统一收存,妥善保管,报当地环保和公安部门统一处理。具体剧毒物品种类可查 剧毒化学品名录 。盛装、研磨、搅拌剧毒物品的工具必须固定,不得挪作他用或乱扔乱放,使用后的包装必须统一存放、处理。带有放射性的废弃物须在指定的具有明显标志的容器内封闭保存,并报当地环保和公安部门统一处理。贮存期间,严防泄漏、丢失和被盗。不同废液在倒进废液桶前须确认或检测其相容性,按标签指示分门别类倒入相应的废液收集容器中,禁止将不相容的废液混装在同一废液容器内,以防发生化学反应而爆炸。 储存或处理废弃物之前,如果方便可行,应在实验室内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或降低危险危害程度的前处理,要积极考虑废液的二次利用,如可将废铬酸混合液用于分解有机物,以及将废酸、废碱互相中和。因为在实验室内,废液性质是最明确的,如若排入管道后再分析处理,或搬运到较远的地方处理,难免会造成处理时间、人力、物力以及费用的增加。

    注意事项

    本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安全制度.doc)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