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实词句子翻译汇总.docx
目录X世说新语派2论语十二章4诫子书6X狼X7派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派9孙权劝学10派卖油翁派12陋室铭15X爱莲说派16X河中石兽X18X三峡X20X答谢中书书X22记承天寺夜游23与朱元思书24X富贵不能淫X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8X愚公移山X29X周亚夫军细柳X31X桃花源记X33X小石潭记X35X核舟记XP6037X北冥有鱼派39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41X虽有佳肴派42X大道之行也派44马说46岳阳楼记47醉翁亭记50X湖心亭看雪X52X鱼我所欲也派(2007年考)54派唐雎不辱使命X56X送东阳马生序(2010年考)58X曹刿论战派60邹忌讽齐王纳谏62出师表X64X陈涉世家 史记派(新增12年考)676七下孙权劝学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字君实,编年体通史,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 一、解释以下词语(共10空):1 .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当涂:当道,当权。2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务:事务孤岂欲卿治经于博士邪孤:古代王侯的自称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邪:语气词,后写作“耶”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3 .但当涉猎3 .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4.见往事5 .及鲁肃过寻阳但:只,只是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及:到,等到。 过:经过。6 .卿今者才略才略:才干和谋略。7 .非复吴下阿蒙8 .即更刮目相待今者:如今,现在 非复:不再是更:重新。刮:擦拭。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见事:知晓事情。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二、翻译句子: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后写作“耶”)?我难道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3.士别三日,即更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七下孙权劝学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 么晚啊!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书名替:单音节词,双音节词掉、补、删(无实在意义的词)三、提问文言简答题:(文言简答题提纲第3页,第4课)1 .吕蒙从不愿学到非复吴下阿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 .课文是如何表现吕蒙的学习进步的?P22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 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7七下卖油翁归田录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一、解释以下词语(共16空):1 .陈康肃公善射2 .公亦以此自矜善射:擅长射箭矜:自夸。3 .尝射于家4 .释担而立r=i子。5 .睨之久而不去6 .但微颔之7 .但手熟尔8 .康肃忿然9 .安敢轻吾射释: 睨: 但: 颔: 熟:放下。尝:曾经释担:放下担子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只。点头。熟练。尔:同“耳”,相当于“罢了”10 .以我酌油知之11 .以钱覆其口12 .徐以杓酌油沥之忿然:气愤的样子。 然:表示“的样子” 安:怎么。轻:轻视。以:凭、靠。酌:舀取,这里指倒入。覆:盖。徐:慢慢地。13 .康肃笑而遣之 二、句子翻译沥:下滴。杓:同“勺”遣:打发。遣之:让他走L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见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2 .无他,但手熟尔。没有别的(微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3 .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4 .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射箭这个道理。(是凭手熟的道理。).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7七下卖油翁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 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三、提问文言问答题(文言简答提纲第3页卖炭翁)1、卖油翁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文章是怎样表现卖油翁技艺的高超的?P69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 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日无他,但手熟尔J康肃忿然日尔 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庖丁解牛、轮扁斫轮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埼,假设然向然,奏刀晓然,莫 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日:“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日:“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 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 大郤,导大森,因其固然,技经肯繁之未尝,而况大甄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 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假设新发于硼。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假设新发于硼。虽然,每至于 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言桀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日:“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 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 经首乐曲的节奏。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 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 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 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 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 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 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 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 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 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 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 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 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J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庄子7七下卖油翁原文: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日:“敢问,公之所读者何 言邪? ”公日:“圣人之言也。”日:“圣人在乎? ”公日:“已死矣。”日:“然那么君之所读者, 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日:“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那么可,无说那么死! "轮扁日: “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那么甘而不固 ,疾那么苦而不入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 而应于心,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 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那么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选自庄子译文: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 来,问齐桓公说:“请问,您所读的是什么书呀? ”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J 又问:“圣人还在吗? ”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既然这样,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 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 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 轮子,(桦头)做得过于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我 做得)不宽不紧,从手中做出的活儿,正符合心中摸索出的规律。这种火候嘴里说不出来, 但是有个规律存在其中。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 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单独)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 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8七下陋室铭陋室铭刘禹锡集一、解释以下词语:1、有仙那么名名:有名、知名2、有龙那么灵灵:灵验3、斯是陋室斯:这4、惟吾德馨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 这里指德行美好。5、谈笑有鸿儒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6、往来无白丁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7、可以调素琴调素琴:弹琴倜:倜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8、金经:指佛经9、无丝竹之乱耳丝:指弦乐器 竹:指管乐器10、无案牍之劳形案牍:指官府文书 形:形体、躯体 劳:使劳累二、翻译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3、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4、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5、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P95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西蜀子云亭(扬子云 在西蜀的屋舍)。孔子云:何陋之有?9七下爱莲说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太极图说通书一、解释以下词语:1 .可爱者甚蕃14、予独爱莲之2 .出淤泥而不染3 .濯清涟而不妖4 .濯清涟而不妖5 .濯清涟而不妖6 .不蔓不枝7 .不蔓不枝8 .香远益清9 .亭亭净植10 .亭亭净植11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蕃:多独:只染:沾染(污秽)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濯:洗涟:水波清:清水妖:过分艳丽蔓:横生枝蔓,名词用作动词枝:旁生枝茎,名词用作动词益:更加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亵:亲近而不庄重 亵玩:靠近玩弄1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隐逸者: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12.陶后鲜有闻鲜:少15、噫:叹词,表示感慨13.宜乎众矣宜:应当二、翻译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一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1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枝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 清芬。2 .亭亭净植(净植:洁净地挺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4、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人应当很多了。9七下爱莲说P96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三、文言文提问(文言简答提纲第4页16课爱莲说1、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有哪些美好的品质?2、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朱敦颐所言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的看法是什么?10七下河中石兽X河中石兽X阅微草堂笔记,纪的,字晓岚,清代,文言笔记小说一、解释以下词语:1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河干:河岸.山门圮于河山门:佛寺的外门圮:倒塌.阅十余岁阅:经过,经历2 .求二石兽于水中求:寻找.竟不可得竟:终了,最后3 .棹数小舟棹:划(船)划着几只小船7、曳铁耙 拖着铁耙曳:拖铁耙:农具,用于除草,平土等8 .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设帐:设馆教书.尔辈不能究物理究:研究、探求 尔辈:你们这些人 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9 .是非木柿这不是木片是:这木柿:削下来的木片.湮于沙上湮:埋没12、不亦颠乎颠:颠倒,错乱. 一老河兵闻之河兵:巡河、护河的士兵.凡河中失石失石:丧失的石头,这里指落入水中的石头.其反激之力反激之力: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啮沙为坎穴 坎穴:坑洞 啮: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13 .转转不已不已:不停止.遂反溯流逆上矣 遂:于是 溯流:逆流可据理臆断欤? 臆断:主观地判断二、翻译句子1.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4 .众服为确论。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5 .然那么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 理就主观地判断(臆断)呢?P148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 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钿,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10七下河中石兽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大凡、但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 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 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那么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 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三、文言文提问(文言简答提纲第4页24课河中石兽1、河中石兽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1七上世说新语X世说新语X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志人小说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言谈逸事,言语方正 一、解析以下词语(共14空):1 .谢大付寒雪日内集内急: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 .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子女, 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文义:文章的义理.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3 .俄而雪骤骤: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5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假设柳絮因风起6 .未假设柳絮因风起.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太丘舍去7 .太丘舍去何所似:像什么差:大体。拟:相比。.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未假设:不如,不及。因:趁、乘。 因风:乘风 期:约定。.期行:相约同行 日中:正午时分 舍:舍弃。舍去:丢下(他)而离开去:离开。12.乃至尊君在不13.相委而去乃:才不:同“否”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令尊在不在?委:舍弃。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下车引之引:拉,牵拉。14 .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11八上三峡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江上流重庆奉节到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水经注,以水经为纲,广为扩充开展,有关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古代地理名著,较高 文学价值。由于南北分裂,记北方河流,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结果。涉 及南方河流,博采他人记述,进行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一、解释以下词语:1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2 .略无阙处3 .自非亭午夜分4、不见曦月5 .至于夏水襄陵6 .沿溯阻绝7 .沿溯阻绝8 .虽乘奔御风9 .素湍绿潭10 绝礴多生怪柏阙:同“缺”,空隙、缺口 略无:完全没有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曦月:日月襄:冲上、漫上沿:顺流而下陵:山陵水漫上山陵11 .清荣峻茂12 . 良多趣味溯:逆流而上奔:这里指飞奔的马湍:急流绝礴:极高的山峰荣:茂盛良:甚,很12 .每至晴初霜旦13 .林寒涧肃14 .属引凄异15 .空谷传响晴初:天刚放晴霜旦:下霜的早晨肃:肃杀,凄寒属:连接引:延长属引:接连不断凄异:凄惨悲凉响:回声绝:消失哀转:声音悲凉婉转16.哀转久绝二、翻译句子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6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没有这么快)。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坐船快。7 .春冬之时,那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1八上三峡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 的各种景物的影子。8 .悬泉瀑布,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其间。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5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6 .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7 .高猿长啸: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啸。8 .空谷传响: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三、文言文提问(文言简答提纲第4-5页9课三峡1、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P5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有时)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那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碱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 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2八上答谢中书书X答谢中书书X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陶隐居集 一、解释以下词语:1 .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2.四时俱备四时:四季3.四时俱备俱:都4 .晓雾将歇歇:消散5.夕日欲颓颓:坠落6.沉鳞竞跃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7.欲界之仙都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8 .欲界之仙都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人间仙境9,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10.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复:再二、翻译句子1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2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3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三、文言文提问(文言简答提纲第5页10课答谢中书书1、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 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3八上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贬黄州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文学家。苏轼文集一、解释以下词语:1 .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2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于是.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3 .相与步于中庭中庭:院子里.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4 .盖竹柏影也盖:大概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5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二、翻译句子1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2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3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三、文言文提问(文言简答提纲第5页10课答谢中书书1、结合文章,体会作者的心境,并谈谈你对“闲人”的理解。P.55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泛指门),欣然起行。念无与为 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 中藻、昔交横,盖(大概是)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14八上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吴均,字叔庠,南朝梁 一、解释以下词语一1、天山共色共色:同样的颜色2、从流飘荡从:跟、随 (乘船)随着江流漂荡3、任意东西东西:向东或向西意思是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4、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许:表示约数5、水皆缥碧缥碧:青白色6、急湍甚箭甚箭: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7、皆生寒树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8、负势竞上负:凭借9、互相轩邈轩:高,向高处伸展9、互相轩邈邈:远,向远处伸展10、争高直指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泉水激石激:冲击,撞击12、泠泠作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13、嘤嘤成韵嘤嘤:鸟鸣声14、蝉那么千转不穷转:同“喈”,鸟鸣,这里指蝉鸣千:表示多 千转:长久不断地叫15、莺飞戾天戾:至、到达莺鸟飞到天上,比喻极力追求名利莺,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16、望峰息心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17、经纶世务者经纶:筹划、治理治理国家大事18、19、20、二、窥谷忘反横柯上蔽疏条交映反:同“返”,返回横柯:横斜的树枝 柯:树木的枝干 上:在上面交映:互相掩映译句子1.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2 .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像莺鸟一样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14八上与朱元思书的心。3、负势竞上:4、互相轩邈:5、千百成峰:6、嘤嘤成韵: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远处伸展。形成千百座山峰鸣声嘤嘤,和谐动听。三、文言文提问(文言简答提纲第5页11课与朱元思书爱莲说1、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情感?你如何理解?归隐林泉,享受美景,劝朱元思放下公务,一起欣赏,自然美景净化心灵P56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那么千转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5八上富贵不能淫X富贵不能淫X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滕文公下孟子孟子及其弟子言行,孟子及其弟子公孙丑、万章共同编著一、解释以下词语。1.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2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3 .丈夫之冠4 .父命之5 .戒之日6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7 .丈夫之冠8 .父命之9 .戒之日焉:怎么,哪里冠:行冠礼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命:教导、训诲 父亲给以训导戒:告诫必敬必戒10 .往之女家无违夫子11 .以顺为正者12 . 与民由之13 .富贵不能淫14 .贫贱不能移15 .威武不能屈戒:谨慎女:同汝,你女家:这里指夫家 夫子:这里指丈夫正:准那么,标准由:遵从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天下熄:指战争平息,天下太平。二、翻译句子1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该住进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得志,与民由之。: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9 .不得志,独行其道。:不得志的时候,单独走自己的道路。穷者独善其身,达那么兼济天下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P126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 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15八上富贵不能淫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 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大丈夫。”三、文言文提问(文言简答提纲第6页21课富贵不能淫)1、在孟子心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16八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一、解释以下词语:1、舜发于吠亩之中发:兴起,指被任用 吠亩:田地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选拔、任用 版筑: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 用杵夯实。筑:捣土用的杵3、管夷吾举于士 士:狱官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4、百里奚举于市市:集市5、空乏其身空乏:财资缺乏6、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 舌L:扰乱7、曾益其所不能 曾益:增加8、衡于虑 衡:同“横”,梗塞、不顺9、而后作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10、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征验、表现发:显露、流露喻:了解、明白11、入那么无法家拂士 入:指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12、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 出:指在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曾:同"增”敌:匹敌、相当二、翻译句子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空乏其身:使他身处贫困之中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动心忍性: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恒过:常常犯错误衡于虑:思虑堵塞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现在脸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P127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这)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那么无法家拂 士,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7八上愚公移山X愚公移山X列子汤问一、解释以下词语:1 .方千百里年且九十2 .惩山北之塞3 .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且:将近。惩:苦于。塞:阻塞迂:曲折、绕远。室:家集合全家来商量置:放置、安放。.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汝:你、你们,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毕:尽、全指通豫南指:直一直通向豫州南部4 .达于汉阴 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到达汉水南岸6.杂然相许杂然:纷纷地许:赞同。纷纷表示赞同其妻献疑日 献疑:提出疑问其如土石何?其: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诸:相当于“之于”8.荷担者三夫荷:肩负、扛。三个能挑担的人10.叩石垦壤叩:敲、打。敲石头,挖泥土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竹蔑、柳条等编织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 土石的意思。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孀妻:寡妇遗男:死了父亲的男孩京城:复姓.9.始批7.且焉置土石且:况且.焉:哪里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寒暑易节冬夏换季1L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始:才、刚龊:换牙。刚刚换牙,指七八岁易:更替节:季节反:同:“返”,往返。焉:语气词叟:老年男子甚:严重1七上世说新语二、翻译句子:L未假设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2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你父亲)跟我约定一起走,却丢下我先走了。3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的友人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的手(跟他握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 的大门。三、提问文言简答题:(文言文简答题提纲第1页,第8课).把大雪纷飞的场景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你认为哪个更好?1 .你怎么看待元方直斥父友,不顾入门的行为?2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世说新语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文 中哪些地方能够表达陈元芳的“方正”?17八上愚公移山你也太不聪明了惠:同“慧”,聪明。以残年余力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剩余的气力5.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指草木。北山愚公长息曰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13 .虽我之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14 .固不可彻长息:长叹彻:通达,这里指改变不假设:不如、比不上弱子:幼儿,小孩虽:即使。穷匮:穷尽彻:通达,这里指改变。15 .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16 .惧其不已也害怕他不停干下去帝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17 . 一厝朔东一座放在朔方东部.18 .无陇断焉苦:愁苦,这里指担忧。亡以应:没有话来回答已:停止。帝:神话中的天帝夸娥氏:神话中的大力神 厝:放置,安放。陇:同“垄”,高地断:隔绝。陇断:山岗阻隔二、翻译句子1以君之力,曾(用在“不”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可以为“连都”)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如 何?把怎么样)?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11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12 .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抓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告之于帝。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三、文言文提问(文言简答提纲第6页八上22课愚公移山1、愚公移山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说说你对“愚公”这个人物的看法。3、说说愚公移山中比照和衬托手法的运用。18八上周亚夫军细柳X周亚夫军细柳X史记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纪传体通史,黄帝到汉武帝(一千三 百多年)一百三十篇,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一、解释以下词语。1 .周亚夫军细柳.匈奴大入边2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驻军、驻扎入边:侵入边境宗正:掌管皇族事务的官员4 .军霸上.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5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6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1。毂弓弩.天子先驱至11 .天子且至军霸上:驻军霸上守:郡守,汉代郡一级的行政长官 劳:慰问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军:军营己而:不久被:同“披”,毂:张开弩之:到,往穿着:用机械发箭的弓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且:将要13.军门都尉日:“将军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诏:皇帝发布的命令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低于将军。14 .居无何居:经过 无何:不久.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16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按辔徐行持节:手持符节壁:营垒按辔:控制住车马18.持兵揖日揖:拱手行礼 持兵揖:手持兵器行礼19、20、21、甲胄: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之土天子为动±:将领为动:被感动22.改容式车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18八上周亚夫军细柳23.曩者霸上先前2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固:必,一定。L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毂弓弩,持满。军中官兵都穿戴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把弓拉满。2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于是文帝就派遣使者手持符节去告诉将军。3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用军礼参见陛下。4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天子被他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三、文言文提问(文言简答提纲第7页23课周亚夫军细柳)1、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请结合文章,谈谈这些手法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19八下桃花源记X桃花源记X陶渊明一、解释以下词语1 .缘溪行缘:沿着,顺着2 .芳草鲜美鲜美:新鲜美好3 .落英缤纷缤纷:繁多的样子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4 .渔人甚异之异:惊异,惊讶,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5 .欲穷其林穷:尽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6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7 .仿佛假设有光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8 .才通人才:仅仅、只仅容一人通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