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15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6页).doc
-
资源ID:35281636
资源大小:555.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上海市第15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6页).doc
-上海市十五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2001第1至40题每小题3分,第41至46题每小题5分,共150分,时间90分钟。1甲、乙两人分别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各自以自己为参照物,甲看见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他们运动的状态是()(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B)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快(C)甲、乙都在下降,但甲比乙快,(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2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以40千米 / 时的速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此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出向甲地进发,且以后每隔15分钟乙地均有一辆车发出,车速都是20千米 / 时,则从甲地发出的那辆车一路可遇到从乙地发出的汽车共()(A)15辆,(B)10辆,(C)8辆,(D)无法确定。3重约3牛的物体可能是()(A)一枚1元硬币,(B)一本练习本,(C)一只鸡蛋,(D)一听可乐。4在下列各种摩擦中,有害的摩擦是()(A)人走路时脚与地面间的摩擦,(B)电动机运转时各转动部分间的摩擦,(C)皮带转运中皮带与皮带轮间的摩擦,(D)自行车后轮与地面间的摩擦。5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已知甲图中的液重大于乙图中的液重,因此可以肯定()(A)甲图中的液体密度小于乙图中的液体密度,(B)甲图中的液体密度大于乙图中的液体密度,(C)甲图中的液体密度等于乙图中的液体密度,(D)上述三种答案都可能出现。6把一块金属放入盛满酒精(r酒精0.8´103千克 / 米3)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8´103千克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A)大于8´103千克,(B)等于8´103千克,(C)小于8´103千克,(D)大于10´103千克。7有三个质量相等、球外半径也相等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已知r铜r铁r铝,如果在三个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灌满水后,三个球所受重力G铜、G铁和G铝的关系应是()(A)G铜G铁G铝,(B)G铜G铁G铝,(C)G铜G铁G铝,(D)G铁G铜G铝。8如图所示,圆台形玻璃杯开口直径为10厘米,底面直径为6厘米,总高度为15厘米,内装290克水,水面高7.5厘米,现向杯内投入一质量为29克的木块,木块浮在水面上,水面上升了0.5厘米,这时杯底内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加了()(A)0.28牛,(B)2.62牛,(C)0.14牛,(D)2.26´103牛,9如图所示,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把量筒向上提起,在筒口离开水面前,筒内露出水面的部分()(A)是空的,(B)充满水,(C)有水但不满,(D)无法确定。10把一只空杯的杯口向下按入水中,开始状态如图所示,现将杯子往下按,则()(A)杯中气体的体积不变,(B)杯中气体的体积变大,(C)杯中气体的压强变大,(D)杯中气体的压强变小,11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在水桶逐渐提离水面的过程中,关于人所用力在大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力变大,因为水桶所受重力变大,(B)用力变小,因为水桶排开水的体积变小,(C)用力变大,因为水桶受的浮力变小,(D)用力不变,因为水桶所受的重力不变。12密度为0.6´103千克 / 米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露出的体积是V1,漂浮在密度为0.8´103千克 / 米3的煤油中,露出的体积为V2,那么V1和V2的关系是()(A)V1V2,(B)V1V2,(C)V1V2,(D)3 V14 V2。13一块冰漂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已知r冰0.9´103千克 / 米3,r浓盐水1.1´103千克 / 米3,如果冰块完全熔化后,液面将()(A)下降,(B)上升,(C)不变,(D)无法确定。1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已知重物G1500牛,重物G21200牛,在不考虑摩擦和动滑轮重力的情况下,使重物G1保持平衡的拉力F应等于()(A)500牛,(B)600牛,(C)1200牛,(D)250牛。15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为了提升重物A,用一个跟杠杆始终保持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黑心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C)杠杆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杠杆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16如图所示,一根均匀木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一端伸出桌面的外面,伸到桌面外面的部分长度是木尺长的1 / 4,在木尺末端的B点加一个作用力F,当力F3牛时,木尺的另一端A开始向上翘起,那么木尺受到的重力为()(A)3牛,(B)9牛,(C)1牛,(D)2牛。17现有甲、乙、丙、丁四个通草球,已知甲、丁相互吸引,乙、丙相互排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如果甲、丙相互吸引,则乙、丁一定相互排斥,(B) 如果甲、丙相互排斥,则乙、丁一定相互吸引,(C) 如果甲、乙相互吸引,则丙、丁一定相互吸引,(D) 如果甲、乙相互排斥,则丙、丁一定相互排斥,18在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K,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小,则()(A)灯L可能变暗,(B)灯L亮度可能不变,(C)电阻R可能断路,(D)电阻R可能短路。19某房间墙上挂着0.5米高的平面镜(镜面足够宽),对面墙上挂着1.5米高的中国地图,两墙面之间的距离为3米,欲从镜子里看到全部地图,人需要站在距离挂地图的墙至少()(A)1米,(B)1.5米,(C)2米,(D)2.5米。20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离开平面镜越远时像就越小,(B) 只有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都能在平面镜中成像,(C) 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形成完整的像,(D) 某人通过平面镜能观察到自己的像,当他靠近平面镜时,反而有可能看不到自己的像。21某人决定自己给自己照一张手拿相机拍照的像,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对着穿衣镜照相,当他距镜面2米时正准备按下快门,突然为调焦犯起愁来,你应该告诉他把相机的距离标志调到()(A)2米,(B)略大于2米,(C)4米,(D)略小于4米。22如图所示,把一反射面向上的凹镜置于容器内,有一束平行光线以凹镜反射后会聚在A点,如果向容器内加一些水,将凹镜恰好浸没在水中,则该光束的会聚点A的位置将()(A)向下移动一些,(B)保持不变,(C)向上移动一些,(D)与水的浓度有关,无法判断。23从放大镜里能看清课本中的字样,如果保持课本与眼睛的距离不变,要使看到的字样范围大一些,则应该将()(A)放大镜略向眼睛处靠近一些,(B)放大镜略向课本处靠近一些,(C)无论如何移动,看到的范围不变,(D)无法确定。24现有两个用电器,上面分别标有“6V,0.2A”和“12V,0.5A”的字样,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起来,为了使其中的一个用电器正常工作,那么加在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应该是()(A)9.4 V,(B)10.8 V,(C)18 V,(D)27 V。25如图所示,A、B为质量均为m的两条形磁铁,置于台秤的托盘上,忽略台秤与磁铁间的磁力作用,当平衡时B对A的弹力为F1,台秤的示数为F2,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F1mg,F22 mg,(B)F1mg,F22 mg,(C)F1mg,F2mg,(D)F1mg,F22 mg。26 当物体和屏幕的位置固定后,在它们之间放一凸透镜,但无论怎样移动凸透镜,屏幕上都找不到物体的像,这有可能是()(A) 凸透镜的焦距太短,实像成不到屏上,(B) 物体和屏幕之间距离大于4倍焦距,即使能成实像,实像位置也在屏幕以外,无法观察到,(C) 凸透镜的焦距太长,物体只能成虚像而不能成实像,(D) 物体和屏幕之间距离正好等于4倍焦距,所以不成像。27物、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如透镜是凸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只要把透镜右方的光屏移到适当位置,一定能在屏上得到物体的像,(B) 如透镜是凸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去掉光屏而用眼睛从右向左沿主轴直接观察,一定看不到物体的像,(C) 如透镜是凹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只要把光屏移到适当位置,一定能在屏上得到物体的像,(D) 如透镜是凹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只要去掉光屏而用眼睛从右向左沿主轴直接观察,一定能看物体的像。28一个密度计,其刻度部分的A、B两点,分别是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这个密度计的测量范围是1.00´103千克 / 米31.60´103千克 / 米3,把这个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液面的位置恰好在AB的中点C,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A)小于1.30´103千克 / 米3,(B)等于1.30´103千克 / 米3,(C)大于1.30´103千克 / 米3,(D)无法确定。29如图所示,杠杆AB可绕O转动,绳AD连在以A为圆心的弧形槽MN上,D可以在MN上自由滑动,在绳的D端从N向M滑动过程中杠杆仍保持平衡,则绳对杠杆的拉力变化情况是()(A)变大,(B)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30平面镜MN前有一物体AB,不透光的屏CD放在AB和平面镜之间,二者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如图所示,并且屏的下端与AB的中点等高,那么()(A)平面镜中只有AB下半部的像,(B)平面镜中只有AB上半部的像,(C)平面镜中仍能成AB完整的虚像,在平面镜前任何位置都可以看到,(D)平面镜中仍能成AB完整的虚像,但在平面镜前一定范围内才可看到。31如图所示,一冰块下面悬吊一物块A,正好悬浮在水中,物块A的密度为r,且1.4´103千克 / 米3r2.0´103千克 / 米3,冰块熔化后,水面下降了1厘米,设量筒的内横截面积为50百米,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 / 米3,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 / 米3,则可判断物块的质量可能为()(A)0.05千克,(B)0.10千克,(C)0.15千克,(D)0.20千克。32某物体放入水中,有1 / 5的体积露出水面,该物体放入某液体中,有1 / 6的体积露出液面,则()(A) 物体的密度为0.80´103千克 / 米3,液体的密度为0.96´103千克 / 米3,(B) 物体的密度为0.80´103千克 / 米3,液体的密度为0.90´103千克 / 米3,(C) 物体的密度为0.90´103千克 / 米3,液体的密度为0.96´103千克 / 米3,(D) 物体的密度为0.90´103千克 / 米3,液体的密度为0.90´103千克 / 米3。33S1和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两根弹簧,k1k2,a和b表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个小物块,mamb,将弹簧与物块按图示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A)S1在上,a在上,(B)S1在上,b在上,(C)S2在上,a在上,(D)S2在上,b在上。34在空的易拉罐内装入少量清水,放在煤气灯上加热,直到罐内的水沸腾,用带着手套的双手将易拉罐迅速翻转,使其三角形开口浸没在装有冷水的浅盆内,此时()(A) 由于热水重力的作用,罐内的热水将会流入浅盆内,(B) 由于热水的密度较小,冷水的密度较大,热水将不会流进浅盆,冷水也不会上升,(C) 由于存在压强差,浅盆内的部分冷水将会被易拉罐吸入,(D) 无法确定。35某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4°C,当冰熔化后,水温度升高到某一数值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与真实温度相等,让水温再增加10°C,而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9°C,那么,当用此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变为()(A)92°C,(B)94°C,(C)96°C,(D)98°C。36在光学中,折射率是这样定义的,让光线从真空(空气)射入某介质发生折射,如果入射角是I,折射率是r,则该介质的折射率为nsin I / sin r,图为某光线通过三棱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2a)的光路图,则该三棱镜的折射率为()(A)tg a,(B)ctg a,(C)tg 2a,(D)ctg 2a。37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相互垂直竖直放置,点光源在平面镜内成三个像,现让点光源S在水平面内沿圆周顺时针运动,则可以观察到镜子内的三个像()(A)全都做顺时针运动,(B)全都做逆时针运动,(C)一个顺时针运动,另外两个逆时针运动,(D)一个逆时针运动,另外两个顺时针运动。3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2R2,R0为定值电阻,当电键K接a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则电键接b点时,电流表示数应该是()(A)I,(B)大于I,小于2I,(C)2I,(D)大于2I。39在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现将电阻R1与R2对换后,发现电流表示数不变,如将R1与R3对换,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I2,且I1:I23:2,则可判断R1: R2: R3为()(A)1: 1: 2,(B)2: 2 : 1,(C)1: 2 : 1,(D)2: 1: 2。40现有10欧、20欧、30欧的电阻若干,假设这三种电阻的成本与它们的电阻值成正比,现在需要得到另外一些新电阻,并且只能利用现有电阻采用串、并联的方式得到以下电阻中,最便宜的是(不考虑导线等费用)()(A)7.5欧,(B)12欧,(C)15欧,(D)18欧。41如图所示,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现在右盘内斜面上有一电动玩具小车匀速上行,则天平()(A)左端下降,(B)右端下降,(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42已知有红、黄、蓝三种密度依次增大的材料,选这三种材料近视眼不同的比例做成体积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如图所示),其中,构成甲物体的三种材料质量相等,把它们放入水中后,发现甲物体的红色部分、乙物体的黄色部分、丙物体的蓝色部分均恰好浮在水面上,而且这三部分的体积也正好相等,比较甲、乙、丙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含有红色物质最多的是甲物体,最少的是丙物体,b含有黄色物质最多的是乙物体,最少的是丙物体,c含有蓝色物质最多的是丙物体,最少的是甲物体。()(A)a、b正确,(B)b、c正确,(C)a、c正确,(D)a、b、c均正确。43第一次在试管里注入温度为20°C的水,将试管底部浸入温度为60°C的大量水中,试管内的水经过时间t1被加热到60°C,第二次在试管里注入温度为60°C的等量的水,将试管底部浸入温度为20°C的大量水中,试管内的水经过时间t2冷却到20°C,不考虑水和空气间的热交换,则()(A)t1t2,(B)t1t2,(C)t1t2,(D)无法确定。44 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处,垂直光轴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平面镜,镜面相对,每个平面镜都关于凸透镜的光轴上下对称,现在左侧平面镜的中心处挖去一个圆孔,在凸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一个点光源,则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所成的虚像个数为()(A)一个,(B)两个,(C)无数个,(D)一个也没有。45图为某均匀金属薄板,现测得接线柱A、B间的电阻为R,如果将该电阻板均匀分成9块,并挖去其中一小块,则此时A、B间的电阻变为()(A)8R / 9,(B)7R / 6,(C)9R / 8,(D)6R / 7。46图为一个电阻暗盒,盒内有三个电阻,A、B、C、D分别为四根引线,现在用万用电表测量电阻得到:RAD2欧,RCD5欧,RAC3欧,若用导线把B、D端连接后,测得A、C两端间电阻RAC2欧,如果不用导线把B、D端连接,则RBD的大小为()(A)10欧,(B)9欧,(C)8欧,(D)7欧。参考答案:1C,2B,3D,4B,5D,6A,7A,8,9B,10C,11C,12,13B,14-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