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第六册第课荷花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pdf
-
资源ID:35299103
资源大小:87.0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人教版第六册第课荷花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pdf
人教版第六册第 3 课荷花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执教:渔溪中心小学陈章绣指导:渔溪中心小学黄明亮、武朝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正确读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4、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展开想象的描写事物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想象,感受荷花的美丽和语言文字的优美。学习描写事物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美的事物,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一幅活的画”指的是什么?理解描写荷花美的词句及“我”看着荷花展开的美妙想象。【教学时数】 两学时【教学具准备】 课件第一课时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师生共同介绍荷花。2、初读课文,整体感悟。3、教学生字新词,掌握、记生字。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意思。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直观感知。1、师:同学们,荷花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歌颂和赞美的对象。自古以来赞美荷花的文章数不胜数。因为它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它是是那么无瑕、美丽。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一课。大家想不想到荷花池边去亲眼看一看荷花。认真观察,等下告诉陈老师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荷花?2、师播放课件视频,学生观察。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 - - - - - - - - - 3、学生汇报观察后的感受。二、品读语句,感受“赏花美”1、师:同学们,你们口中的荷花是多么美丽。那么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形容这一池的荷花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二、三两段,看看作者用什么来形容这一池荷花的。2、学生汇报, 师出示“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引导质疑:同学们,读了这一段话,你们有什么疑问吗?把握质疑重点:为什么作者会把这一池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3、师导学:是啊,作者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它一定有它的活力所在。现在陈老师请同学们自己品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从这一段的哪些句子中能够体会到这是一幅活的画。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好好体会体会。4、学生悟读,体会。5、学生小组讨论交流。6、全班交流。A、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抓住“不少”体会荷花开得数量很多。(荷花已经开了,开得那么热闹,那么兴旺。 )B、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1) 、抓住“挨挨挤挤的”体会荷叶很多,很亲密,一片挨着一片。可以组织学生同桌表演“挨挨挤挤”的样子。2) 、抓住打比方手法,体会荷叶的形状和大的特点。 (荷花挨挨挤挤的, 多么亲热呀,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孩子)C、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 、师:同学们,作者观察得非常认真,细致,描写得也很美,请大家再仔细读这几句话,想想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2) 、学生体会读。谈体会。重点抓住三种形态的不同;结合上课时看的录像谈体会。“露”字体会小莲蓬的可爱。“饱胀”体会花骨朵儿即将开放的美丽。3) 、体会读。指名读,有选择地读,全班齐读。(一池的荷花各有各的特点。 )D、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重点体会“冒”字的巧妙之处。1) 、师:同学们, “冒”用得好,好在哪呢?美的词要用心去琢磨才能体会其美妙之处。请大家自由读这一句话,想想,如果我们要把“冒”字换掉,你们觉得可以换成哪些字?2) 、师: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 - - - - - - - - - 那为什么作者不用这些字呢,是他没想到吗。学习文章除了要在句子中学习,还要把文章联系起来学习。请大家读一读整段话,好好体会,白荷花从这些挨挨挤挤的荷叶中怎样地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3) 、学生汇报,体会白荷花长出来时的迫不及待、勃勃生机等。 对于一些学生好的回答, 让他们把词语带入中读一读。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冒出来” (课件出示引导读) 4) 、师:是啊,同学们,作者不用“ 长” 、不用“ 伸” 、不用 “ 钻” ,就用了 “ 冒” 这个字眼。为什么?因为,“ 冒” 让我们嚼出了荷花的急切、荷花的激动、荷花的争先恐后、荷花的迫不及待、荷花的心花怒放。想不想看一看这样冒出来的荷花?师播放“ 白荷花冒出来的图片 ” 启发想象:同学们,这些白荷花这样急切地、激动地冒出来,他们想干什么呀?它们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5) 、学生想象说话。 (师小结:多么可爱的荷花呀,多么富有活力的荷花,让人止不住想多看看它们,止不住想夸一夸它。你们想不想赞美赞美这些美丽可爱的荷花呢。一起来读一读。)7、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8、师:这些荷花的姿势真是太美了!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其实,荷花的姿势还不止这些! (出示荷花图,)你喜欢哪一种?把它的美说也来。你能说说他们是怎样的姿态?或者想象一下他们仿佛在做什么?可以模仿第二段中作者的写法。引读;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是啊,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难怪作者会说,如果把这一池的荷花师:同学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到底是谁呀?师小结:的确,不用纸,不用笔,就给我们描绘出这么美丽的画卷,就给我们带来如此美的享受,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让我们好好地把这一段读一读,夸一夸这位了不起的画家。齐读第三自然段。三、启发想像,感受“想花舞” 。1、师:多美的荷花啊,我们不禁沉醉了。同学们,你们想变成一朵怎样的荷花呢?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抓住你喜欢的语句反复地读,看谁读得美。 边读还要边想像:这时,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2、学生读书,体会。3、汇报朗读。师采访: 1) 、翩翩起舞的荷花们,你们的心情怎样?2) 、停止舞蹈的荷花们,你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3) 、蜻蜓飞过来告诉飞行中有什么快乐呀?小鱼告诉你昨夜做了什么好梦了?4) 、除了小鱼和蜻蜓,还有谁会过来告诉你什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 - - - - - - - - - 么呢?(真是快乐的荷花,看大家多喜欢你呀,大家都想把快乐与你分享呢。)4、师:同学们,我们明明是在看荷花,他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7、师:是啊,这一池的荷花多像一幅活的画,多么美丽,多么引人入胜,令人陶醉啊。请大家再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话。四、总结,布置作业: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叶圣陶爷爷的的带领下,一起欣赏了一池美丽、生机勃勃的荷花。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请大家也回家欣赏一下自己喜欢的花,学着作者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写一写你喜欢的花。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 - - - - - - - - - 乘 法 分 配 律 教 学 设 计执教:渔溪中心小学凌云指导:渔溪中心小学翁道诚【教学目标】1、 经历发现归纳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并能正确的进行表述。2、通过探索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规律,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归纳。【教学具准备】 课件,作业纸【教学过程】一、比赛激趣、引入新课1、男女生计算比赛(男生完成题女生完成题)208+1058 (20+105) 8 (40+4) 25 4025+425 2、第一轮比赛汇报计算结果,每组算式用“=”连接。说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3、第二轮比赛宣布比赛结果,提问: “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1、课件出示例题,指名读题。(1)师: “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3)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两种算式。(4)师:比较两个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否具有这样特点的 2 个算式结果都相等呢?(5)师:你们能举个例子进行验证吗?学生举例后进行计算,验证自己的发现。(6)学生汇报自己所举的例子,观察板书。(7)师:左边的算式都有什么特点,右边的算式呢?从同学们举的大量的例子中,可以确定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 - - - - - - - - - (8)师: “那么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呢?小组内互相交流。”小组代表发言。2. 课件出示乘法分配律,学生齐读,找出关键字词,加深理解。3. 师: 你能用更简洁的方式来表示乘法分配律吗?学生写在本子上 , 指名汇报 . 课件出示字母表示法 .(a b)c=acbc师:如果老师是这样表示的a(b c)= 你们会填吗 ? 三、拓展练习1.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1) (12+40)3_3_3 (2)15( 408)15_15_(3)78202220(_)20 2. 连线 3 17+517 (2244)30 (184)6 186+46 22 30+4430 6020+6030 60 (2030)(35)17 3. 判断:2(65)265 ()(25+7)425474 ()3593535(91)()66(53+2)=665+663+662 ()四、本课总结1. 师: “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2. 出示上课时的比赛题,问: “这两组算式运用了什么知识呢?”说明:根据数字的特点可以灵活的运用乘法分配律,能更简便一些。我们在下节课继续研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1 页 - - - - - - - - - 乘 法 分 配 律 教 学 设 想执教:渔溪中心小学凌云指导:渔溪中心小学翁道诚“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定律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以后的速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 , 学生的认知基础与年龄特点, 在设计本课时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比赛激趣,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一上课就组织男女生进行两轮计算比赛,既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两组算式的特点,为下面乘法分配律的探讨奠定基础。2、在注重规律探讨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速算。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数学有明确的要求,即淡化笔算,重视口算,加强速算。乘法分配律是学生继续学习速算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乘法分配律的归纳还是一个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本课我力求把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融入教学,把重点放在探索,表述和理解乘法分配律上。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根据数字特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能使计算更简便。3、以观察、分析、比较、探索为主线,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并归纳规律。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引导学生有步骤地观察、分析、比较,就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和交流的教学活动中来。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4、重视学生间的评价,渗透猜测到验证的数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加以评价,加强反思。当学生初步感知两个算式的特点后,引发学生思考:是否具有这样特点的两个算式结果一定会相等?进而鼓励学生自己举例并计算,验证自己的发现,从而得出规律。5、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学生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并逐步归纳出乘法分配律。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表述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评论他人的观点,从而丰富学生的认识,同时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潜在的创造力。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1 页 - - - - - - - - - 美 术 石 头 说 话 教 案执教: 虞阳小学陈新英指导:渔溪中心小学综合科【教学目的】1、通过石头的独立成型或组合造型、彩绘,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 训练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与表现能力,利用石头的形状、 特征,大胆拼摆,想象添画。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美化生活的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利用石头间的平面拼摆或立体组合进行想象组合造型。【教学难点】利用石头的形状、特征来合理想象,掌握彩绘的基本着色技巧。【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学具:水粉颜料、石子、AB胶、毛笔、调色盘、小桶【教学过程】一、欣赏感受1、请大家欣赏两幅图片,课件出示仙桃石、 猴子观海2、揭示课题:石头说话二、联想造型 1、课件出示:一块石头,让学生观察想象。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面前的石头并想象。小结:可以根据石头本身的色彩、形状加以想象,形成各种造型。 3. 课件出示“一只鞋”,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单块石头作品的制作方法。 4.课件出示:单块石头作品与多块石头作品,并通过比较了解多块石头的平面组合造型和立体造型。5、教师讲解组合的制作方法(课件出示)(1) 随意组合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1 页 - - - - - - - - - (2)从各个角度进行想象 , 确定造型后用 AB胶粘牢石头(3) 添画, 装饰完成 6 、制作步骤 . A 、学生讨论并回答。 B 、教师小结并板书第一步 : 构思第二步 : 添画第三步 : 装饰 7、作品欣赏 . 课件展示 , 组织学生欣赏不同材料和方法创作的石头作品. 三、动手制作(1) 作业要求:选择合适的石头,根据石头的特点进行添画或拼摆成一个有趣的形象。(2) 以小组为单位 , 请同学们根据石头的特征, 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 进行石头造型设计制作。四、作业展评 . 1、在这些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件?你能说说理由吗? 2、教师启发:你做的作品是什么?你能帮他说句心里的话吗?3、 师小结:其实, “世界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 。只要我们关注生活,仔细留心身边的事物,相信从自然界中就能不断的发现美,甚至创造美。五、拓展知识教师课件出示: 通过今天的学习, 同学们也可以收集一些树枝、铁丝、小块的石头,装饰身边的事物,如做项链的坠子、发夹的装饰造型等等希望大家回去也去尝试制作。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11 页 - - - - - - - - - 石 头 说 话 教 学 设 计执教: 虞阳小学陈新英指导:渔溪中心小学综合科按照省级课题“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研究” 的实验要求,在美术课石头说话教学中,我运用了现代农远教育研究“模式二”的教学尝试,充分发挥教学课件资源,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尝试,师生、生生互相评价,让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尽情地发挥想象,努力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本课内容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小学美术教材第十册第八课的石头说话 。这堂课是“手工制作” 。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石头的造型作品,让学生了解单块石头独立成型的制作方法与组合造型的比较,鼓励学生动手制件出各种事物等作品的造型,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在感兴趣而且全身放松的时候,才会尽情的发挥想象力,才会体会到创造带来的成功感觉。为此,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出示两幅图片,并强调大自然里有一种很不起眼的东西,路旁、河边、山上随处可见。但是,如果你留心过,你会发现,这些东西里藏着很多秘密。例如我国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位于安徽省南部,景色秀丽神奇,尤其那千奇百怪的石头, 像 猴子观海、仙桃石,并分别出示图片课件,提出问题:这块石头它像什么?它们好像在说什么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带着问题仔细地观察图片。通过观察,找出图片中石头的开关,使学生对不起眼的石头另眼相看。在此基础上,我提出目标,这节课我们就是一起来学习“石头说话”。“石头说话”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的想象能力、发现能力,即如何在保留石头作品原样的基础上进行添画,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作品。所以,上好这堂课的关键是先要启发学生想象,想象的前提是发现。在课堂中,教师结合了黄山奇石,给学生看其中两张石头的照片,让他们说说像什么, 然后公布石头的其名。 因为介绍的石头具有明显的特性,学生进行想象没有多大的困难。初尝想象乐趣的学生这时一定会对着自己的石头进行联想,课的进行也就顺理成章了。美术的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最忌讳学生作业只有一种模式,一种风格。解决好想象的问题后,就要解决好如何绘画的问题。在课堂中,通过教学课件我主要选择了欣赏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11 页 - - - - - - - - - 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展示单块石头画与多块石头组合造型的认识和制作步骤,让学生自主发现,引领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去思考创作,从添画、涂色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为了使这节课达到预期的效果,我首先出示一块形态普通的石头及从这块石头制作成的不同作品。通过石头摆放的角度不同,让学生明白,要使石头更像自己所联想到的事物,就必须着眼于一个“巧”字。即巧妙利用石头的形状、色彩,进行想象,为创作时做好铺垫。然后让学生自己根据石头的形状看一看、摸一摸,说说自己对石头认识,并讲一讲自己会如何处理,怎样来设计制作,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开阔学生的创作思维。接着我通过单块石头和多块石头组合的作品的课件让学生了解单块石头独立成型的制作方法与组合造型的比较,引导学生了解利用石头造型的方法,可以独立成型也可以组合造型,包括可以平面拼摆,也可以立体组合。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想像,鼓励学生用多种造型和装饰的手法来塑造所表现的物象,使其物体的形象更具个性和创造的特色。在小结石头作品的制作方法和步骤的同时,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 训练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学生动手制作前,我又出示了课件让学生欣赏一组石头作品,通过对作品的造型欣赏来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寻找创作的灵感增添催化剂。在学生开始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合作完成作品时,我着重强调要根据石头的特点进行添画或拼摆 ,使作品更具有趣味性。学生在合作制作过程中,互相指点、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这样培养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发挥集体的智慧,迸发创作热情,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动手能力也很强,短短十几分钟时间,看,这些不起眼的石头经过同学们的巧手点缀就成了情趣盎然的小艺术品。我把学生的作品用实物投影展示,让学生自己欣赏和评价自己的作品。感受创作带来的愉悦感,再一次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 ;只要我们关注生活, 仔细留心身边的事物, 相信从自然界中就能不断的发现美,甚至创造美。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1 页,共 11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