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习题—群体心理(11页).doc

    • 资源ID:35326558       资源大小:5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习题—群体心理(11页).doc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不属于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群体”的是(   )A. 夫妻二人组成的两口之家B. 喜欢看肥皂剧的观众C. NBA的休斯敦火箭队D. 保险公司中的营销团队2美国社会学家研究犯罪问题时发现,在犯罪率较高的社区内,一些男孩子自幼就模仿犯罪团伙中大男孩子的行为,认为他们勇敢、大胆,是真正的男子汉,视他们为楷模,直至最后堕落成犯罪团伙成员。这类犯罪团伙在该社区内成了许多小男孩子心目中的(   )A. 非正式群体B. 越轨群体C. 正式群体D. 参照群体3以下对群体规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群体规范都是由群体领导人根据该群体的情况制定的B. 群体规范可能是与社会主体文化规范相一致的,但也可能是反社会规范的C. 群体规范可能是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自然形成的D. 群体规范能起到维系群体、行为定向等作用。4“某人在近期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报酬,那么该报酬的任何追加单位对此人而言,就越来越没有价值”。这句话是对G.C.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中哪一个命题的解释(   )A. 刺激命题                   B. 剥夺满足命题C. 攻击赞同命题         D. 理性命题5以下不属于影响群体成员竞争与合作的因素是(   )A. 成员之间的沟通程度 B. 群体的规模大小C. 群体存在时间的长短D. 相互性,即群体成员彼此间能否相互妥协、彼此让步6下列对群体压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群体压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约束力,它直接影响着群体成员行为的一致程度,影响着群体效力的发挥。B. 群体规范形成后,群体成员会自动地、不加思考地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   C. 群体压力和权威命令完全相同,都具有强制性D. 群体规范是群体内多数人的一致意见,是个体难以违抗的7有一种观点认为,群体比个体更容易作出冒险决定,是由于决定的责任广泛落到了每个成员身上,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必对错误的决定承担全部责任,所以群体比个体更大胆。这一对“冒险性转移”的原因的理论解释,被称作(   )A. 文化价值论                   B. 责任扩散论C. 去个性化理论                 D. 领导者影响论8按照群体内权利的类型来划分,领导方式可分为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类。日本广岛大学的几位学者在一家服装厂研究了领导方式与生产量、士气之间的关系,下列情况中,是由放任型领导所带来的结果的是(   )A. 生产率高,群体士气高B. 生产率低,群体士气高C. 生产率低,群体士气低D. 生产率受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群体士气低9布雷克(R.R.Black)和莫顿(J.S.Mouton)用管理方阵来说明注重任务型领导方式和注重关系型领导方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A、B、C、D、E分别代表了领导方式的不同类型,其中被称为“乡村俱乐部领导”的类型是(   ),比较理想化的类型是(   )  领导方式关系图示 10在上图中,领导者只关心工作成绩,不关心群体成员的领导方式被称作(   )A. 无能型领导B. 中间路线领导C. 连队领导D. 任务型领导11参照第9题的图示,以下哪个答案是对“中间路线型领导”的准确叙述(   )A领导者既关心成员间的关系,又注重工作成绩B领导者高度关心群体成员的需要、友谊、人际关系等,不注重工作效率C领导者既不关心群体成员,也不顾及工作任务,只是维持现状D领导者对群体成员的需要及工作任务的完成力求平稳,维持一定的满足程度(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1一般来看,要构成一个群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 成员间要有频繁的互动        B. 成员间有生活、学习或工作上的交往,有信息、思想、感情上的交流       C. 有共同的目标与利益  D. 具有群体意识       E. 其成员必须在三人以上(包括三人) 2以下对“群体”这一概念理解中,正确的有(          )A群体作为社会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范畴,是指那些成员间相互依赖、彼此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B群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很多,家庭是群体,围在路边看热闹的人群也是群体C群体是一种社会内部关系的结构或体系,是权力的表示,是社会秩序的基础D群体内的成员间必定具有业缘、地缘、血缘或姻缘关系E群体可以有不同的持续时间,可像家庭那样数代延续下去,也可以在数天或数小时内          解体   3以下群体中,属于非正式群体的有(          )A机关的科室B大学老乡会C联谊寝室D绘画兴趣小组E工厂的班组4群体可分为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其中,参照群体通常包含以下含义(          )A. 作为比较的标准   B. 指望晋升期间的群体C. 个体为其正式成员的群体D. 个体以其他群体的价值和观念为行为准则E. 个体无法加入的群体5德国著名社会学家G.齐美尔,在对2人群体和3人群体进行比较后发现(          )A在2人群体中,任何一人的退出都可导致群体的解体,这一事实迫使2人群体成员的    不断参与,相互依存A 在3人群体中,即使一个退出,群体仍然存在,彼此间的亲密感、责任感都没有那么           强烈B 3人群体成员间的关系不像2人群体那样面对面和公开,有了一定的匿名性和隐私性C 2人群体中,任何人都无法扮演中间人的角色,不存在多数派、少数派问题D 3人群体不仅可以居间调停,还会出现少数服从多数的局面6以下对群体规模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 群体规模的大小,会影响成员的参与程度B. 群体规模的扩大,不仅使成员参与机会减少,还可能导致机会分配的平衡C. 群体规模的扩大,可能会增强成员的拘束感,进一步影响成员的参与程度D. 群体规模越大,成员间沟通的机会越是减少,人际关系开始转向群内群的沟通,成员间更多以间接方式交往E. 群体规模扩大超过一定限度,将影响群体功能的发挥7下列对群体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包括(          )A群体的功能可分为对个人的功能和对组织的功能B执行任务、创造成就与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是群体功能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C一个正式群体功能的最重要体现就在于它是否能有效地完成其基本任务,充分调动其成员的积极性,使群体为完成任务而有效地运转D一个较高层次的组织要想有效地达到其目标,必须依赖于较低层次群体的分工协作E较高层次的组织只能通过正式群体的消息传递路线获取信息8社会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霍曼斯(G.C.Homans),从斯金纳的心理学理论中借用了以下命题来解释人类的各种交换行为(          )A成功命题(the Success Proposition)B刺激命题(the Stimulus Proposition)C价值命题(the Value Proposition)D剥夺满足命题(the Deprivation Satisfaction Proposition)E攻击赞同命题(the Aggression Approval Proposition)9蒂博特(J.W.Thibaut)和凯利(H.H.Kelly)在对群体中的社会交换行为进行研究后指出,在以下三种情况下,群体中容易出现结盟现象(          )A在群体中,强者与强者之间最容易结成同盟B具有相容或一致目标的人最容易结成联盟C特殊资源是极具吸引力的,拥有某些特殊资源的人最容易与他人结成联盟D拥有相同特殊资源的群体成员之间最容易结成同盟E拥有特殊资源的人要尽可能地获得最大比例的利益,因此,在保证能获得成功的结果的前提下,他更可能要与群体中最弱的人结成联盟10下列对“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的理解中,正确的有(          )A. 心理契约的内容与书面合同或口头协议相关联,是对客观约定的主观感知B. 心理契约还以对方的行为作依据C. 契约双方认可的通行做法或惯常做法(类似于契约法中的惯常约定)也是判断心理契约内容的依据D. 心理契约涉及群体(组织)双方相互关系中必须为对方付出什么,同时对方又必须为自己付出什么的一种主观信念E. 心理契约的核心内容是群体成员对物质利益的划分11莱维特(H.J.Leavitt)分析了群体压力的形成过程,将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A. 辩论阶段B. 劝解说服阶段C. 沉默思考阶段D. 攻击阶段E. 心理隔离阶段12群体压力的积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群体成员的一致行为有助于群体任务的完成B群体压力使得其成员能够随心所欲地展现其个性,发挥其才能C群体成员的一致行为有助于群体组织的存在和发展D群体成员的一致行为有助于增加个体的安全感E群体压力促使个体与他人行为一致,增加了个体被群体接受的可能13对群体凝聚力的高低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A群体的目标B群体成员的同质性或互补性C满足成员需要的程度D群体成员的性别比例E群体的成熟程度14一般来说,与个人决策相比,群体决策具有以下优点(          )A. 可以减少偏见B. 群体决策可以满足成员的自尊心并增强责任感  C. 群体决策可以加强成员间信息的沟通   D. 较个人决策,准确性更高  E. 较个人决策,效率更高15按照群体内权力的类型来划分,领导方式包括以下类型(          )A. 关注任务的领导方式B. 关注关系的领导方式C. 专制型领导D. 民主型领导E. 放任型领导(三)判断题(正确划“”,错误划“×”)1群体可以有不同的持续时间,可像家庭那样数代延续下去,也可以在数天或数小时内解体。(   )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作为群体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相互排斥,独立存在。(   )3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是在群体规范中进行的,同时,成员之间的互动也产生着群体规范。4群体规范是由群体领导人根据该群体的情况制定的。(   )5“对于人们进行的所有活动来说,一个人的某种行动越是经常得到报酬,则该人就越可能采取该行动”。这句话是对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的“价值命题”的解释。(   )6群体效率是表明群体效力的唯一指标。(   )7群体凝聚力既包括群体成员与整个群体的内在聚合力,也包括群体成员间的内在聚合力。(   )(四)填空题1群体规模的下限是人。2有很多种群体分类方法,较常见的方法是将群体划分为群体和群体,群体和群体,大群体和小群体等等。3正式群体按其存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4通过对2人群体和3人群体的比较,德国社会学家最先揭示了群体规模问题。5对群体规范的研究,始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6群体内成员的互动方式主要有两种,即与。71960年,和克劳斯(R.M.Krauss) 进行了一项名为“运输竞赛”的经典研究,用以说明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8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形成的。9对群体的效力,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衡量,一是,二是。10凝聚力形成过程由三个基本层次组成,三个层次体现了三种不同的发展水平。第一层次是以为特征的表层。第二层次是以为特征的中层。第三层次是以为特征的深层。11原来倾向于谨慎从事的个体集合成群体后,倾向于冒险的现象便被称为。(五)名词解释1群体(group)2正式群体3非正式群体4成员群体5参照群体6群体规范7竞争8群体压力(group pressure)9群体士气10群体决策(group decision)11领导(leadership)(六)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不同分类中群体的类型。2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3运用所学理论,对“冒险性转移”的原因进行解释。(七)综合分析题1请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不同的领导方式对群体效力的作用和影响。二、答案要点(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喜欢看肥皂剧的观众不能归为群体之列,因为其成员间不存在依附关系,不发生互动,在多数情况下,彼此间无丝毫影响。2D3A4B5C6C【解析】群体压力与权威命令不同,它非明文规定,但它是群体内多数人的一致意见,虽不具强制性,却是个体难以违抗的。群体压力的影响,有时比权威命令更具效力。7B【解析】文化价值论认为,要看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中推崇冒险行为还是谨慎行为;领导者影响论认为,在小群体中恰恰有一些极富冒险精神的领导型人物,其他成员受到他们的影响,也倾向于冒险。8C【解析】A和D分别是由民主型领导和专制型领导带来的结果。9C;D【解析】D答案为“连队领导”。10D11D【解析】A、B、C答案分别是对连队领导、乡村俱乐部型领导和无能型领导的叙述。(二)多项选择题1ABCD【解析】两个人也可以组成群体,譬如夫妻二人组成的家庭就是最小规模的群体。2AE【解析】组织是一种社会内部关系的结构或体系,是权力的表示,是社会秩序的基础。3BCD【解析】A和E都属于正式群体。4ABD【解析】C是成员群体。5ABCDE6ACDE【解析】社会心理学课本第318页倒数第6行印刷有误,应为“还将导致机会分配的不平衡”。7ABCD【解析】研究表明,较高层次的组织利用非正式群体的消息传递路线,可以获得许多通过正式群体途径无法得到的信息8ABCDE【解析】霍曼斯相信,行为主义心理学足以解释人类的一切交换行为,为此,他从斯金纳的心理学理论中借用了以上5个相互关联的命题;从这5个命题中,他又总结了“理性命题(the Rationality Proposition)”。参见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钧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96199页)9BCE10ABCD【解析】心理契约的核心内容是双方相互的责任和义务。11ABDE12ACDE13ABCE14ABC【解析】群体决策解决复杂问题比个人决策效果好,准确性高;从整体效果而言,面对多步骤问题的解决,群体决策效果常高于个人决策;并非在任何情况下,群体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都优于个人决策。15CDE【解析】A和B答案是按照领导者注重的目标来划分的类型。(三)判断题12×【改正】非正式群体普遍存在于正式群体中。【解析】特别是在正式群体的目标与其成员的需求与愿望不一致,正式群体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缺乏合理的领导机构时,非正式群体更容易产生。34×【改正】群体规范可能是由群体领导人根据该群体的情况制定的,也可能是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自然形成的。5×【改正】成功命题【解析】在霍曼斯看来,成功命题是其理论的最基本的公理6×【改正】群体效率(group effect)是表明群体效力的重要指标,但非唯一指标。【解析】群体的功能不仅在于完成任务,还在于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7(四)填空题1二2正式、非正式;成员、参照;初级、次级;内群体(“我群”)、外群体(“他群”)。从以上几种划分形式中,任选两种即可。3永久性、暂时性4齐美尔(G.Simmel)5谢里夫(M.Sherif)6竞争、合作7道奇(M.Deutsch)8群体压力9群体任务的完成情况,群体成员需要满足的多寡程度10群体成员彼此感情依恋,价值取向的统一,群体活动的目标统一11“冒险性转移”(risk shift)(五)名词解释1群体作为社会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范畴,是指那些成员间相互依赖、彼此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2正式群体是指那些有明确规章,成员地位和角色、权利和义务都很清楚,并具有稳定、正式编制的群体。3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自发产生的,无明确规章的,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都不确定的群体。4成员群体是指个体为其正式成员的群体。5参照群体是令其他群体成员向往的一类群体,当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感到不满时,往往会寻找其他群体为参照,有时甚至在心目中树立起两个以上的参照群体。6群体规范在群体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有一种群体成员共同认可并遵循的行为标准,这就是群体规范。7竞争是指每个人都在努力,以求达到自己获得最高报酬而不给其他人任何好处的互动方式。8群体压力群体借助规范的力量形成了一种对其成员心理上的强迫力量,以达到对其行为的约束作用,这种力量就是群体压力。它直接影响着群体成员行为的一致程度,影响着群体效力的发挥。9群体士气是指成员对群体组织的满足感及对群体目标的态度。它代表了成员在群体内需求满足的状态及为群体目标而奋斗的自愿程度。10群体决策是群体成员的主张和意志对群体行为的作用过程。11领导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领导的本质在于一个人(领导者)与群体的人际关系,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包括人与工作、人与群体目标之间的关系。领导行为实质上是协调群体内人际关系,以求群体目标的完成。(六)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不同分类中群体的类型。【答案要点】 群体的含义; 分类之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分类之二: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分类之三:大群体和小群体。2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答案要点】 群体凝聚力的含义; 影响因素之一:群体的目标; 影响因素之二:群体成员间的同质性或互补性; 影响因素之三:满足成员需要的程度; 影响因素之四:群体的成熟程度。 3运用所学理论,对“冒险性转移”的原因进行解释。【答案要点】 “冒险性转移”的含义; 责任扩散理论对其原因的解释; 文化价值论对其原因的解释; 领导者影响论对其原因的解释。(七)综合分析题1【答案要点】 群体效力(group amount) 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衡量,一是群体任务的完成情况,二是群体成员需要满足的多寡程度。群体效率(goup effect)是表明效力的重要指标,但非惟一指标,群体的功能不仅在于完成任务,还在于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对于一个群体组织而言,效率和士气是衡量群体成就或功效的最主要指标。 专制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对群体效力的影响(日本学者对一家服装厂的领导方式与生产量、士气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的成果)。 注重任务的领导方式和注重关系的领导方式对群体效力的不同影响。 应用弗德勒的“领导效率的相依模型”,分析“面向人的领导”和“面向任务的领导”在不同情境中(高控制情境&低控制情境)的效果。-第 10 页-

    注意事项

    本文(习题—群体心理(11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