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的加法》15篇.docx
-
资源ID:35358258
资源大小:30.59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的加法》15篇.docx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的加法15篇 教案是老师为了提高上课质量提前起草的文字报告,教案在完成的过程中,你们须要强调创新教学方法 。以下是我细心为您举荐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识10以内的加法1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识10以内的加法1 活动目标: 能初步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在小组活动中能边做边讲操作过程。 活动打算: 教具:贴绒红圆片5片,贴绒数字110。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相识单、双数。 “贴绒上有什么?”“每一行有几个红圆片,谁会用数字表示?”请幼儿在每行圆片下放在相应的数字。“你怎么数得这么快?”“我们一起来说说每排圆片的数目。”带领幼儿依次说出每排圆片的数目。“小圆片要出去漫步了,我们让每行的圆片两个两个手拉手,排好队。”老师示范两两排列。方法是把最上面一个圆片拿下来与最下面的一个配对,假如单数会有一个不能成对。“现在1、2、3、4、5的圆片已经两个两个排整齐了,谁来为后面每行的圆片两两排队?”“看看哪些数两个两个配对后有一个是单的,哪些数两个两个配对后没有单的?”“两两配对后,有一个单的就叫单数,两两配对以后没有单的叫双数。” 1、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分别指单数和双数引导幼儿探讨。老师可任指某一数,引导幼儿视察。“它是几?排成什么样子?是单数还是双数?” 2、小组活动第一组:区分单、双数。看看每行的圆片是几,在单数下的格子里打“” “做完后讲讲哪些是单数?” 其次组:区分单、双数,在双数下的格子里打“”。 第三组:小动物住第几层楼。 教后感:孩子操作,概念较清晰,初步相识了10以内的单双数。这节课的课堂气氛很好。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识10以内的加法2 活动目标: 视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记录剥花生仁的状况,学习简洁的统计数据的方法。 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打算: 花生人手10颗,点心盘和小碗人手一个,记录表人手一张。 智能AB猜试题。花生类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视察花生果的外形。 1以猜谜导入:小挚友都喜爱猜谜,今日老师就给小挚友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小耳朵听好了。“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谁猜出来了? 2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说明谜面。我们来看看,花生的外壳怎样?里面呢?打开后,里面有什么?学习花生仁(了解花生的外形特征)二、剥花生1小挚友真棒,不但能猜出谜语,而且还能说出理由,那是不是每颗花生里面都睡了一个花生仁呢?那你来猜猜看,这颗花生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幼儿揣测)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怎样就能知道了?(剥开来看一看)2你们想不想剥花生呢?今日我们一边剥花生还要一边记录,怎么记呢?(出示记录表)这里有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两排格子,这一排是告知你要剥10次花生,下面这一排是让你填花生仁的颗数,假如第一次剥出2颗花生仁,你就在第一个格子里用2来表示,第2次剥出3颗来,你记在哪里呢?好的,小挚友在剥的时候要剥一次记一次,始终到剥完为止,剥下来的壳放在中间的盆子里。你会不会玩?你能不能一边剥一边吃? 好,现在起先吧! 3请幼儿剥花生,一边剥一边进行记录。 4老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记录剥下的结果。 5激励已剥完的幼儿说说嬉戏结果。 6统计数据。 沟通:小挚友,花生都剥好了吗?你能不能把记录的结果告知大家?(能,请个别幼儿介绍)A、今日,小挚友真聪慧,不仅会剥花生,还把花生仁的颗数都记录了下来,知道了一颗花生里面有的是1颗仁,有的是2颗花生仁,还有3颗的。那在你剥的10颗花生中每种有几颗呢?我们把它来统计一下好不好?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识10以内的加法3 1、尝试在两个小动物之间接通路径,了解不同的路径组合; 2、通过操作卡片、分组合作支配不同的路径; 3、在合作时能够听取同伴的看法协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实物投影仪、电视机、路路通操作材料一份(幼儿多元实力探究课程数学大班下P7) 学具:路路通操作材料每人一份、画好路径的硬纸板若干 一、集体活动 1、师:你们都玩过走迷宫、拼图的嬉戏,今日我们也来玩一个象这样的嬉戏,名字叫“路路通”。你们须要用一些这样的路径图板,在两个小挚友之间铺一条路。 2、出示画好路径的硬纸板。 师:(1) 幼儿视察 (2)请幼儿尝试操作。 小结:出口相连,路就通了。 3、 介绍嬉戏 (1)布置任务 a、介绍场地,明确爱心的位置和用途。 b、路铺好后,走一走,试一试,这条路能不能通到好挚友家。 (2) 幼儿分组操作,老师指导 。 二、操作活动 1、出示路路通操作板; 2、交待操作要求; 3、幼儿操作活动,老师指导。 4、评价活动 (1)幼儿介绍 (2)老师小结 四、拓展活动 1、交待分组活动要求, 2、幼儿操作, 3、邀请客人老师共同探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识10以内的加法4 活动目的: 1、巩固10以内加法。 2、提高幼儿计算实力。 3、发展目测力、推断力。 4、让幼儿学习简洁的数学题目。 活动打算: 数字卡片、动物图片、幼儿活动手册三第38页 活动过程: 一、练组成 210各数的组成。 7的组成有哪几组? 8的组成有哪几组?9的组成?10的组成? 老师一一列举。并验证正误。 二、换礼物 1、小牛这里有一张卡片7分,请你为小牛选择礼物? = 找出 : 3+4=7 2+5=7 1+6=7 随意选择礼物与小动物连线,并列式计算,看看两种礼物的分值是否与奖券上的分值相等。 2、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找出相对应的数。 = 三、幼儿操作 看准题、算对数。 活动反思: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学问,是人们应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培育幼儿计算实力是特别重要的教学内容。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感知的学问是最深刻也是最坚固的。让他们主动参加、欢乐学习、自如应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识10以内的加法5 活动目标 1.尝试看情景图片编应用题。 2.学习8的第三、四组加减,进一步理解两个部分数的交换关系。 3.提高分析、推理实力、思维的灵敏性及尝试精神,锻练运算速度和精确性。 活动打算 1.数学卡 2.图片:树叶飘舞的大树,树叶8片(有大有小),小猴吃桃;有云朵的天空。 3.白兔图片一个,8以内数字若干,7以内的加减算式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数的加减。 1.嬉戏:开火车 老师:今日老师要带小挚友坐火车去游玩,你们兴奋吗? 那我们的火车几点开? 2.老师出示式题卡 老师:我们的火车几点开? (如3+1=,6-2=,0+4=) 幼儿:我们的火车4点开。 (幼儿随音乐做开火车的律动) 3.嬉戏:又有香蕉又有梨(复习8的组成) 老师:你们看主子用什么来款待我们小挚友的呢? 老师:又有香蕉,又有梨,5根香蕉,几只梨。(举数卡5) 幼儿:又有香蕉,又有梨,5根香蕉,3只梨。 老师:又有香蕉,又有梨,7根香蕉,几只梨。(举数卡7) 幼儿:又有香蕉,又有梨,7根香蕉,1只梨。 二、看情境图学习8的第三、四组加减 老师:小挚友们表现的很好,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还有什么题目吧! 1.出示情境图:一棵落叶大树,学习8的其次组加法。 (1)老师: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呀?(大树)秋天,大树落叶子了,我们一起看看地上落了几片树叶?(5片)风一吹,又落下了3片树叶,那么地上一共有几片落叶呢?(8片) 你用什么方法算的? (幼儿尝试回答:5片和3片合起来是6片树叶,或说出:用加法算出来的) (2)列成算式怎么列呢?(幼儿:5+3=8) 这式子中的数字5.3.8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幼儿尝试回答"5"表示先落下的5片落叶,"3"表示又落下的3片树叶,"8"表示一共落下的落叶数量。 (3)老师:我们再看看这8片落叶一样大吗? (不一样,有的大些,有的小些)几片大一些?(3片)几片小一些?(5片) 现在我请谁来依据这件事情编一道加法应用题,要跟5+3=8不同。 (4)幼儿尝试编:地上有一些落叶,3片大一些,5片小一些,地上总共有几片落叶呢? (5)老师:刚才小挚友编得很好,谁来列式呢?(幼儿3+5=8)这式子中的3.5.8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老师指5+3=8、3+5=8两道式子,引导幼儿视察异同,幼儿尝试找规律。 (6)老师小结:以后只要看到两道加法算式,加号前后的两个数字相同只是相互换了位置, 他们的得数是不变的,是相等的。 2.学习8的第三组减法 (1)老师:树叶落下来了,白兔姐姐很爱劳动,她来拾落叶了, 你们看看,8片落叶被白兔姐姐拾去5片,还剩下几片落叶呢? (列式8-5=3,式中的8.5.3分别表示什么?) (2)老师:看到了这道式子,你想到哪道式子呢? 谁能用图片上的事情把8-3=5编成应用题呢?(幼儿编) 3.学习8的第四组加减法 (1)老师:小挚友编得真好,你们看图会编了,我这儿还有几幅图,谁来帮我编一编? (2)小猴吃桃"情景图: 图上一只小猴,前面8只完整的桃子,旁边4只桃核。 幼儿列式:8-4=4B看图示编题,幼儿编:天上有4朵云彩,又飘来4朵,天上一共有几朵云彩? 幼儿列式:4+4=8 4.编题 老师:好,现在我们不看图,自己动脑筋想一件事情来编编看,这六道式子随你编。 5+3=8,3+5=8,8-5=3,8-3=5,8-4=4,4+4=8) 三、幼儿作业 老师:小挚友编得真好,你们肯定还能完成下列作业。 1.填空格、列算式。 先填出空格里的数,再依据组成式用三个数列出四道加减算式题。 2.吹泡泡。 算算泡泡里的算式,给得数是8的泡泡涂黄色,得数是7的泡泡涂粉红色。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识10以内的加法6 活动目的: 1、喜爱参加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学问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相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视察、比较和推断的实力。 活动打算: 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 2、故事图片 3、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问题:蓝猫和调皮的争辩如何测量小汽车的车顶长度? 幼儿探讨 (二)幼儿尝试活动 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 引导幼儿比较视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觉? (三)探讨 1、比较测量的结果 引导幼儿找寻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 2、探讨测量的方法 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 3、小结:运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幼儿自主测量 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 3、探讨与总结: (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 (3)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 (五)延长活动 1、探讨: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3、幼儿嬉戏:跳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识10以内的加法7 设计意图: 在大班数学中,须要上的活动还许多。但是考虑到让幼儿更多接触各方面的概念,我跳开了数计算的内容。有安排地增加了空间、量比方面的活动。在与箭头的嬉戏中,就是我们最熟识的嬉戏法,这样使数学活动活起来,孩子与孩子的互动,孩子与老师的师幼互动也充分调动起来了。 活动目标: 1、理解“、”四个不同方向的箭头所表示的意义。(重点) 2、尝试依据3条路途图中箭头所指的行走方向,正确画出从起点到终点的行走路途。(难点) 3、在探讨中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听取同伴的不同看法。 活动打算: 自备“、”,四个不同方向的箭头标记。 教学挂图 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初步相识“”四个不同方向的箭头 1、老师出示四个不同方向的箭头 师:你们知道这四张标记图表示什么意思? 2、用手指出箭头所指方向。 师:你能用手指指出这个方向吗? 二、学习看路途记录表 1、出示3张路途图 师:小兔子用这些不同方向的箭头画出了3张路途图,路途图上有些什么?路途图中每个格子里的箭头和数字告知我们什么?你能看懂吗?(箭头表示每一步行走的方向,数字表示第几步) 2、师:第一条路途图的第一步往哪个方向走?其次步、第三步又往哪个方向走呢?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条路途第一步的行走方向? 师:第一条路途图一共要走多少步? 三、学习用记录表记录路途: 1、出示迷宫图和空白路途记录表,请幼儿指出从起点到终点的路途 师:这里有一张迷宫图,迷宫图上有什么?这3只小兔分别要去干什么? 师:起点和终点在哪里?怎么记录,须要用什么来记录? 师:接下去第一步往哪个方向走?数字表示什么?箭头表示什么? 师:其次步朝哪个方向走?画上一条短线。 师:第三步接着往哪走?谁能接着往下画? 师:谁能从第四步起先接着往下画出每一步的行走路途。 2、老师和幼儿共同依据幼儿所指路途走一步用数字和箭头记录一次,最终依据记录表把路途画在迷宫图上 四、依据迷宫图设计路途,并记录 1、师:这里还有两张数字图,请你接着为小黑兔和小灰兔接着画出一条路途图,找到食物。 2、展示个别幼儿设计的路途图,并请他用语言讲解并描述自己的路途图 师:把你们的路途图展览出来,看一看谁设计的路途最长?谁设计的路途最短? 五、幼儿完成操作材料走迷宫 师:小只小兔依据哪条路途图可以找到食物,在迷宫里画出相应的行走路途,看看他们各自找到了什么了什么食物?然后将小兔子与相应的食物连线。 课后反思: 我打算了四种颜色的箭头进行相识,然后利用多媒体让幼儿了解路途图中数字和箭头的意思。为了让幼儿进一步内化重难点,我开宗明义地出示了教学挂图,和小挚友们互动完成任务。并且示范小白兔行走的每一步,请幼儿在操作材料上看小白兔路途的每个箭头的方向,并告知这是小白兔每走一步的方向。看起来孩子们对我的操作看得一清二楚,所以我请幼儿接下去在自己的操作材料上完成小黑兔和小灰兔的路途图。并且找到两者的食物后,用线连起来。幼儿们每个都是认仔细真听完,心中有数地下去操作。在孩子们的操作过程中,我发觉,虽然许多孩子在看我操作的时候很仔细,但是一下去就难以“画皮画骨”了。我觉得画一条路途就可以了,原有的路途图有交集的地方,反而对幼儿是一种干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识10以内的加法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用数的组成计算8的减法; 2、使学生驾驭看图列减法算式; 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酷爱生活,酷爱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育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精确性、灵敏性。 5、培育幼儿边操作边讲解并描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计算8减几 教具打算: 多媒体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师:小挚友们,你们喜爱看动画片吗,喜爱动画片中的巧虎吗?(喜爱) 师:今日巧虎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和小挚友们一起去学数学,好不好? 三、复习 首先巧虎带我们来到快乐乐园里面,复习一下我们以前学习的学问。 1、开火车,算一算。 师出示数字卡片,开火车回答问题。 4+2=7-3=2+4=1+6=6-5=3+3= 2、复习8的分成 老师出示题目,让学生回答,8可以分成()和() 3、揭题:刚刚我们复习了以前学习的学问,小挚友都表现的特别棒,下面我们一起来到聪慧乐园里学习新的学问,好不好?那么,今日巧虎和小挚友们一起学习什么呢?出示课题:8减几。学生齐读课题。 四、探究新知 1、吹气球 师:看,这是什么?有几个气球?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生:8个气球 电脑出示动画:气球正渐渐的飘动起来 师:哎呀!气球怎么飞走了,飞走了几个气球?还剩下几个?你能完整地说吗? 生(尝试说):原来有8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下7个 生(边操作边说) 师:气球飞起来我们用虚线框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减法)应当怎么列式呢?主要强调望见虚线就是用减法。 生(尝试说):8-1=7 师:算式中8,1,7表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 假如老师把右边的七个气球用虚线框起来,表示七个气球飞走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怎么列式呢?学生尝试回答,然后列式:8-7=1 师:算式中8,7,1表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 2、吃糖果 师:巧虎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生:糖果 师:图上有几个糖果呢? 生:8个 师:看一看吃掉了几个?还剩下几个?算式应当怎么列呢? 师:我们用虚线把两个糖果框起来,表示吃掉了,用什么方法计算?应当怎么列式呢?主要强调望见虚线就是用减法。 生(尝试说):8-2=6 师:算式中8,2,6表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 老师把这里的6个糖果用虚线框起来,现在吃掉了几个糖果?我们用什么方法,怎么列式呢?学生尝试回答,然后列式:8-6=2 师:算式中8,6,2表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 3.才智果园 巧虎带小挚友们来到了才智果园,果园里有哪些水果呢?有草莓,有葡萄,师在黑板上出示磁性教具草莓、葡萄 (1)师让学生数一数黑板上有几个草莓? (2)现在师拿走一个草莓,放在虚线左边,看到虚线用什么方法?怎么列式呢?。 (3)让学生回答问题:8-1=7,同时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列式8-7=18-2=68-6=2 五、嬉戏:摘苹果 下面我们轻松一下,巧虎想和小挚友玩一个摘苹果的嬉戏,好不好? 大家一起数一数树上一共有几个苹果,先看看老师摘了几个苹果,然后列式。请学生点击鼠标摘苹果,提问:这位小挚友摘了几个苹果,树上还有几个?(齐数)我们把摘下的苹果用虚线框起来,谁能列出数学算式?(指名学生回答) 四、巩固新知: 师说:刚才我们学习了八减几的四个算式,你们都学会了吗?下面让我们带着新学的学问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好不好? 1、看图列式 课件出示各种生活中的图片 (1)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 (2)学生列式。 (3)师评析,表扬回答问题好的学生。 师发给每个小挚友一张作业纸,师巡察指导。 (4)师让学生上台说一说图的意思 (5)让学生列式。 (6)师评析,表扬回答问题好的学生 六、小结: 今日我们和巧虎一起学习了8减几,巧虎和我们玩的真快乐,每个小挚友都特别聪慧。最终我们一起和巧虎说再见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识10以内的加法9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乘法的含义,相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相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培育幼儿视察比较的实力。 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 课件、字条、题卡、插板、电脑、铅笔、纸张作业。 活动过程 一、起先部分 1、复习打算 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其次组 7+83+3 6+4+35+5+5 7+2+6+14+4+4+4 1+3+4+5+22+2+2+2+2 幼儿按要求口答后,老师引导幼儿视察: 2、提问: 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其次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 2.像其次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也叫做“同数组成”。(出示字条) 3、(出示题卡)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2个3是6,6里面有2个3。 第2题5+5+5,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相加,这就是3个5.3个5是15,15里面有()个5 第3题4+4+4+4,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由幼儿说出4个4.4个4是(),16里面有()个4。 第4题2+2+2+2+2,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由幼儿说出5个2.5个2是(),10里面有()个2 二、基本部分: 1.启发性谈话 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引出乘法) 2.展示课件乘法运算 老师边展示边讲解边提问: 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想一想说一说,乘号像什么(像汉语拼音中的×). (1)这个符号叫什么? 怎样写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就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2连加,把相同加数的个数5写在乘号的后面,2×5表示5个2连加,因此算式是2×5=10,读作2乘以5等于10.乘法口诀念做:二五一十。 (2)图片中先出现了几只鞋子,又出现了几只一共有多少只鞋子?盘子有几个?里面分别有多少萝卜?用加法算式怎么列?乘法怎么列算式?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几个几连加?用乘法口诀怎么念? 3、老师启发提问,图中共有几行?每行是几个?(引导幼儿视察图片的内容)依据课件图片插棋子列算式 4、拍手嬉戏.老师每次拍4下,拍3次.(由幼儿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5、老师出应用题幼儿插棋子列算式 老师提出要求: (1)每行摆3个棋子,摆5行,这是几个几?(5个3) (2)怎样用加法算式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3333=153×5=15表示5个3连加) (3)大二班小挚友去栽树,一行栽4棵树,问5行一共栽几棵树?(4×5=20表示:5个4连加) (4)图书馆书柜一层放6本书,问3层一共放多少本书? (6×3=18表示:3个6连加) (5)小挚友架椅子一组架4把,问4组一共架多少把椅子? (4×4=16表示:4个4连加) 6、老师出示课件图片:欢乐的游乐场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都可以进行计算。幼儿看图在插板上列乘法算式。 活动结束: 幼儿人手一份纸张作业,进行巩固练习。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识10以内的加法10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小挚友都上大班了,大家都长大了一岁了,今年我还发觉小挚友都长高了。 2、设置疑问:但是你们知道哪位小挚友最高呢?有的小挚友说他最高,有的小挚友却说他最高,你用什么方法能精确的知道它是最高的呢? 3、幼儿猜想及记录:请幼儿以玩嬉戏的方式猜想哪位小挚友最高,在他的名字后面贴上他猜想的最高的小挚友,并填上他选择的工具。 4、验证:请每位幼儿找一位好挚友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贴到记录纸上进行比较。 5、活动延长:我们想比较某件事物的长短光靠目测是不精确的,要用比较的方法才能精确的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 6、引发新问题:我们的高度通过小挚友的聪慧才智现在知道了谁最高,你们猜猜他的腿是不是也是最长的呢? 活动结束: 小挚友一起探讨. 活动目标: 了解测量的概念、条件和方法,形成比较的概念。 活动打算: 塑料绳、卡纸、纸绳、皮尺等。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识10以内的加法11 活动目标:感知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培育幼儿的动手操作的实力。 设计思路: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在这次活动中利用了动物造型的软体组合玩具,将要学习的学问点贯穿其中,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致;自制了有立体感的蝈蝈教具及头饰,更形象详细地体现活动的内容-装蝈蝈。 但孩子终归是孩子,玩起来不由自主,为了达到最佳的活动目的,我又给予小玩具生命,引入了玩具睡觉的情景,让幼儿为了照看小玩具而适当的限制自己的言行,而之后的嬉戏又可以让孩子们尽情地动起来。最终支配了区角活动,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发挥自己的动手操作的实力和创新思维实力活动打算:蝈蝈教具及头饰各10个笼子图片5张软体组合玩具若干活动黑板2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激发幼儿爱好*老师出示单个玩具介绍并示范玩法,如手拉手,围一圈,背靠背*老师出示成品造型,请幼儿说一说它们在干什么? 让它们和我们一起玩吧! 2.理解平均分*发放玩具,老师表现:呀,小玩具在路上睡着了,而且是几个小动物背靠背摞在一起睡着的,那我们先不叫醒它们,老师轻轻地发给每组小挚友一筐,你们也轻轻地拿,每人拿2组小玩具,再轻轻地放到你的前面,不要拆开,让他们再睡一会吧。 *引导幼儿:数一数:你有几组玩具?每组有几个?两组玩具一样多吗?向幼儿介绍2组玩具的数量一样多就是平均。 拆一拆:请幼儿将玩具轻轻地拆开,把小玩具叫醒,再数一数你一共有多少?每个小挚友一样多吗?这样分公允吗?这样分分得平均吗? * 小结:每个小挚友分到的玩具一样多,就是平均分;平均分就是分的一样多。 3.尝试平均分分玩具:*引导幼儿将手中的玩具分成2组,看一看每组几个?每组一样多吗?看看谁分的又对又快!说说是怎麽分的? *引出平均分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分。 *请幼儿用一个一个地分的方法,将手中的玩具平均分成5组,看一看每组几个?一样多吗? *小玩具有些累了,那请小挚友将他们平均分成2组,然后背靠背摞在一起,放回小筐子里,让它们睡一会吧,装蝈蝈:* 引出: 现在我们活动室真宁静,小玩具一会就会睡着的,这让老师想起来,昨天晚上,我家在睡觉的时候特殊吵,总是有东西在叫,我找了好久最终找到了,原来是一群小动物,猜猜它是谁? *出示蝈蝈:原来它们的蝈蝈笼子坏了,没地方去,于是我就把它们带来了,*进行活动-装蝈蝈: 出示笼子:老师还打算了5个笼子,让它们平均住到 5个笼子里面,幼儿说说该怎么分呢? 请幼儿黑板上示范装蝈蝈。 数一数一共有几只蝈蝈?平均分到5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几只? 4.巩固平均分小蝈蝈在笼子里可舒适了,你想变成小蝈蝈,体验到笼子里玩的感觉吗? 引出嬉戏-装蝈蝈介绍规则:10个幼儿戴头饰扮演蝈蝈,呼啦圈代替笼子, 幼儿和老师倒数10个数。10个"蝈蝈"同时装到5 个笼子里。要求每个笼子里的蝈蝈一样多。 组织幼儿做嬉戏,并提示幼儿留意平安。 嬉戏结束,发放玩具作为激励5. 活动结束: 带领幼儿带好玩具一起去做区角活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识10以内的加法12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春”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表现春天漂亮的事物。 2、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改变的“春”字。 3、通过幼儿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活动重点: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改变的“春”字 活动难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 3、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今日,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纸,看看春姑娘都带来是什么颜色的纸?那绿色代表什么? 2、今日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 二、幼儿剪“春” 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数数春姑娘给你带来了几张纸? 2、每个“春”字都要不一样。 3、将剪好的“春”字贴在铅画纸上。 (在幼儿剪几张纸后老师示意停下。老师给的纸不肯定剪完) 三、比较“春”字 1、请幼儿介绍一下,你的几个“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老师总结幼儿改变的地方,刚好确定幼儿的大胆想象。 四、找题目: 1、师:今日春姑娘一共给你们几张纸?现在还剩下几张纸?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们可 以用哪种计算方法来表示?为什么用减法? 师概括:当剩下的东西比原来的总数少了时,我们就用减法来表示。 2、请幼儿依据自己剪“春”字的用纸状况找相应的题目表示,并在等号后写上答案。 3、提问:你为什么选这道题?(师生共同总结题目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五、延长: 引导幼儿向同伴、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剪的“春”字和相应的减法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识10以内的加法13 大班数学: 倒计时 活动目标: 1、运用倒着数的方法计算时间,了解“倒计时”的含义。 2、在找寻节日的过程中,体验“倒计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活动打算: 1、倒计时PPT。 2、幼儿每人一张自制的20xx年6月的月历、铅笔。 活动过程: 环节一:说说:倒计时(感知信号灯上的“倒计时”,了解“倒计时”的含义。) 1、看看说说:倒计时 插1:PPT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绿灯上的数字告知我们什么? 归纳:交通指示灯上的数字是从大到小倒着计时间的。 插2:PPT提问:这张图片上绿灯显示的数字是几?说明白什么? 情景:弟弟拉着妈妈的手要过公路,妈妈说:“你看绿灯显示的数字只剩3秒了,立刻就要变红灯了,我们还是等下一个绿灯吧,这样过公路比较平安。” 插3:PPT提问:这张图片显示是几秒? 情景:奶奶送妹妹上幼儿园,走到十字路口看到绿灯闪了就对妹妹说:“我们还是等一等吧!”妹妹说:“奶奶来得及的,从18秒钟到红灯还有好长一段时间呢。”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识10以内的加法1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践学习自然测量,初步驾驭正确的测量方法。 2、使幼儿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的次数越多。 3、初步培育幼儿相互合作的实力。 活动打算: 1、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笔、积木、筷子、布条、纸条等)2、记录测量次数的纸、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挚友你们知道我们教室里的每一样物品有多长吗? 2、学习自然测量。 (1)幼儿尝试自由测量,记录结果。 (2)沟通,老师请个别幼儿测量从黑板的一端到另一端,并引导幼儿探讨出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测量工具要和起点对齐,在测量工具的另一头用笔做个记号,其次次测量时,要从记号起先接下去量。 (3)老师与一位幼儿合作,再次进行测量,并做好测量次数的记录,最终说出测量结果。 (3)幼儿自由结伴,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线路进行测量,老师进行视察,适时进行辅导。 (4)请部分幼儿说一说测量的结果。 3、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师:“我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条线路,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2)请两位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结果的数目为什么不同,说出用长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