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教版八年级上六单元文言文复习资料(18页).doc

    • 资源ID:35358406       资源大小:29.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八年级上六单元文言文复习资料(18页).doc

    - 三峡基本知识文学常识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Zhu)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文言词语【通假字】阙通“缺”,空缺。【一词多义】绝沿溯阻绝断,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极 哀转久绝停止;消失【词类活用】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回清倒影清波 【常见短语】略无毫无。略,几乎。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亭,正当。 夜分半夜。荣茂盛。峻高而陡峭。 良多很多。良,很。 属(zh)引连续不断。属,连续。引,延长。【其他词语】嶂(zhàng)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曦(x)日光。这里指太阳。襄(xing)上。 沿顺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或有时。 宣传达。 虽即使。 御驾,乘。 疾快。 素白色。回回旋。巘(yn) 险峻的山崖或山峰。漱(shù)冲刷。 旦早晨。 肃寂静。 哀悲哀。 转(zhun)婉转。 沾沾湿。 三表示概数。理解探究整体把握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总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侧重写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分特点:(1)夏:水涨流速,交通断绝。 (2)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3)秋: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重写水:四季不同,风景各异。)问题探究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山的“连”“高”“窄”。5.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6.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   (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8.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  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9.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   清荣峻茂。10.“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1.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作者是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12.“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3.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14.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奔放美 清悠美 凄婉美15.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   总分关系。16.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    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17.文中提到了巫峡,另两峡是什么?  瞿塘峡、西陵峡。 记承天寺夜游1、基础知识文学常识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和父亲 苏洵 、弟弟 苏辙 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三苏”。文言词语解除去,脱,。 户门。欣然喜悦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遂于是,就。寝睡觉。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里。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交横交错。 盖原来(是)。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耳罢了。2、问题探究 1“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    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欣然起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3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作者的心情。    作者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 4表明“念“的结果的句子是什么?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去“寻张怀民”?       同是被贬之人,也是知心朋友。6作者“解衣欲睡,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二人心有灵犀。7“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这个写景句子的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    “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概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8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  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9写景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清静、舒适、愉悦。10想像一下作者与张怀民散步是什么心情。    悠闲自得、无忧无虑。11结尾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了什么?    世人大多热中名利,为俗务所累。12文中紧扣“闲”字组织文章,“闲人”是点睛之笔,“闲”表现在何处?(摘引文中句回答)“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与“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细。这些都说明是“闲人”。13. 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才能够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的“闲人”的自慰罢了。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遂至承天寺:于是就。积水空明:形容水的空无澄澈。盖竹柏影也:原来是。但少闲人:只,只是。15“庭下如积水空明”是一个比喻句,从前后文来看,这个比喻句的本体是月光。16文中写“竹柏影”,实际上是从侧面描写月光的轻盈荡漾。17本文的语言有何显著特征?答:语言朴素自然,富于诗情画意。18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月光(或月色),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9上文共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第二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20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这是因为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自慰。2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比喻:庭下如积水空明。  拟人: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反问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22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23“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月光,“藻、荇”、是指竹柏影,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4“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qn ,意思是睡觉,成语:废寝忘食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25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拓展延伸1根据本文创作一副对联。例: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谪人共婵娟遣忧逐愁2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答谢中书书基础知识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Mò)陵(今江苏南京)人。有陶隐居集。文言词语【共】一起。【谈】谈论,欣赏。【交辉】交相辉映。【四时】四季。【歇】消散。【颓】坠落。【沉鳞】潜在水中的鱼。鳞,借代鱼。【竞跃】争相跳跃。竞,争着。【欲界】指人间。【仙都】指仙境。【复】再。【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理解探究整体把握文章以感慨发端,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具体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仰视俯视、平远高远的视角,动静结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本文写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翻译句子。(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和鸟都一同叫了起来(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览作乐的同伴,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问题探究1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3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6“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8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9本文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10“书”的意思是信,“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给谢中书的信。11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2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1)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美的意境。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2)结构美。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仰视再俯瞰,复平看,最后又分“晓”与“夕来写,次第井然。(3)语言美。言简意赅,多用对称四字句,配以长句收束;修饰词语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课程标准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理解性默写(2) &   使至塞上1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渡荆门送别1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2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3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4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游山西村1含困境中蕴含希望哲理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名句综合运用1生活中,常有艰难险阻后豁然开朗的情形,引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应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农民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表达: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3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引用望岳中的诗句表达应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古诗中劝学的诗句很多,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5我们想达到某个目的,又苦于没有途径,可以引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6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7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第 18 页-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六单元文言文复习资料(18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