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中化学二氧化氯知识点归纳.docx
2022高中化学二氧化氯知识点归纳2022中学化学乙烯学问点归纳 2022中学化学乙烯学问点归纳(一) 1、乙烯结构特点:2个C原子和4个氢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乙烯分子里的双键里的一个键易于断裂2、性质: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可使溴水褪色(2)氧化反应:1)可燃性:空气中火焰光明,有黑烟;2)可以使KMnO4(H+)溶液褪色(3)聚合反应:乙烯加聚为聚乙烯3、用途:制取酒精、塑料等,并能催熟果实。4、工业制法:从石油炼制试验室制法:原料:酒精、浓H2SO4(浓H2SO4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收集:排水集气法。操作留意事项:1.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3混合可提高乙醇利用率,混合时应留意将硫酸沿玻璃棒缓缓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搅拌.2.温度计要测量反应物温度所以要插入液面以下.3.为防液体爆沸应加入碎瓷片4.为防止低温时发生副反应所以要快速升温到1705.烧瓶中液体颜色渐渐变黑,是由于浓硫酸有脱水性;6.反应完毕先从水中取出导管再灭酒精灯.5、烯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烃(1)结构特点和通式:CnH2n(n2)(2)烯烃的通性:燃烧时火焰较烷烃光明分子里含有不饱和的双键,简单发生氧化、加成和聚合反应。中学化学乙烯学问点(二) 选择题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记是()。A.石油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C.钢铁的产量D.硫酸的产量下列对丙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6B.分子中全部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能发生聚合反应下列物质中,与乙烯所含碳、氢元素的百分含量相同,但与乙烯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环丙烷B.乙烷C.甲烷D.CH3CHCH2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B.点燃前都应验纯C.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光明,并有黑烟生成D.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将29.5g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后,溴水增重7g,则混合气体中乙烯的体积分数是()。A.75%B.50%C.30%D.25%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应采纳的简便方法是()。A.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B.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C.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D.使混合气体中的乙烯发生加聚反应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将CCl4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水褪色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逝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A.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C.乙烯简单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mol溴单质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下列物质中,不能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H2B.H2OC.KMnO4D.Br2计算题在标准状况下,某烃的密度是1.25g·L-1,肯定体积的该烃完全燃烧生成4.48LCO2和3.6g水,求该烃的分子式。 2022中学化学必修一复习学问点归纳一 2022中学化学必修一复习学问点归纳一第一部分:从试验学化学一、化学试验平安1、(1)做有毒气体的试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留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汲取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试验时应留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撒在试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4)浓碱撒在试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快速用湿抹布扑盖。二混合物的分别和提纯分别和提纯的方法分别的物质应留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别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别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别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渐渐流出,刚好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别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别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留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需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肯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六、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七、物质的量在化学试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2.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依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留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运用前必需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干脆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视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其次部分:化学物质及其改变一、物质的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匀称、透亮、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之间匀称、有的透亮、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不匀称、不透亮、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二、物质的化学改变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改变,依据肯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改变进行分类。(1)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AD+CB)(2)依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与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与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依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改变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留意: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溶化状态下能否导电。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需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详细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删:将不参与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3)、离子共存问题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留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解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4)离子方程式正误推断(六看)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失去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中学化学重要学问点:化学金属氧化物 中学化学重要学问点:化学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6feo+o2=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 (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 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一般通过电解制mg和al. fe2o3+3h2=2fe+3h2o(制还原铁粉) fe3o4+4h2=3fe+4h2o 3、与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 2h2o2=2h2o+o2.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 bao2+h2so4(稀)=baso4+h2o2) mgo+h2o=mg(oh)2(缓慢反应)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al2o3+2naoh=2naalo2+h2o)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g)=fe2s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中学化学必修2学问点归纳总结(二)中学化学必修2学问点归纳总结(二)其次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改变一、化学能与热能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改变。缘由: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汲取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改变的主要缘由。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汲取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确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全部的燃烧与缓慢氧化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生石灰和水反应(特别:CCO22CO是吸热反应)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H2(g)。铵盐溶解等3.产生缘由: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4、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键能、能量的关系二、化学能与电能原电池: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2、组成条件: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某一电极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电流方向:正极导线负极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削减。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总反应式:Zn+2H+=Zn2+H25、正、负极的推断:(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2)从电子的流淌方向负极流入正极(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4)依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5)依据试验现象溶解的一极为负极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写出总反应方程式。把总反应依据电子得失状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留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加反应。(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7、原电池的应用: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原电池。金属的腐蚀。化学电池:1、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2、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干脆转变为电能的装置3、化学电池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一次电池:1、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二次电池:1、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运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放电:负极(铅):Pb2e-PbSO43、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使燃料与氧化剂反应干脆产生电流的一种原电池、电极反应:般燃料电池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烧产物相同,可依据燃烧反应写出总的电池反应,但不注明反应的条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不过要留意一般电解质溶液要参加电极反应。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铂为正、负极,介质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当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时:负极:2H24e-=4H+正极:O24e-4H+=2H2O当电解质溶液呈碱性时:负极:2H24OH-4e-4H2O正极:O22H2O4e-4OH-4、燃料电池的优点:能量转换率高、废弃物少、运行噪音低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一、烃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2、烃的分类:饱和烃烷烃(如:甲烷)脂肪烃(链状)烃不饱和烃烯烃(如:乙烯)芳香烃(含有苯环)(如:苯)3、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有机物烷烃烯烃苯及其同系物通式CnH2n+2CnH2n代表物甲烷(CH4)乙烯(C2H4)苯(C6H6)结构简式CH4CH2CH2或(官能团)结构特点CC单键,链状,饱和烃CC双键,链状,不饱和烃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环状空间结构正四面体六原子共平面平面正六边形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无色有特别气味的液体,比水轻,难溶于水用途优良燃料,化工原料石化工业原料,植物生长调整剂,催熟剂溶剂,化工原料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烷烃:甲烷氧化反应(燃烧)CH4+2O2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取代反应(留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缘由,产物有5种)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高温分解烯烃:乙烯氧化反应()燃烧C2H4+3O22CO2+2H2O(火焰光明,有黑烟)()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本身氧化成CO2)。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在肯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2、Cl2、HCl、H2O等发生加成反应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氯乙烷)CH2CH2H2OCH3CH2OH(制乙醇)加聚反应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如鉴别甲烷和乙烯。()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聚乙烯)苯氧化反应(燃烧)2C6H615O212CO26H2O(火焰光明,有浓烟)取代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Br2HBrHNO3H2O加成反应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3H2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4、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概念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定义结构相像,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称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分子式不同相同结构相像不同探讨对象化合物化合物原子5、烷烃的命名:(1)一般命名法: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110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起汉文数字表示。区分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新。二、乙醇与乙酸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乙醇与Na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乙醇与Na的反应(与水比较):相同点:都生成氢气,反应都放热不同点:比钠与水的反应要缓慢结论: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比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但没有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氧化反应()燃烧CH3CH2OH+3O22CO2+3H2O()在铜或银催化条件下:可以被O2氧化成乙醛(CH3CHO)2CH3CH2OH+O22CH3CHO+2H2O消去反应CH3CH2OHCH2CH2+H2O乙酸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与活泼金属,碱,弱酸盐反应,如CaCO3、Na2CO3酸性比较:CH3COOHH2CO32CH3COOHCaCO32(CH3COO)2CaCO2H2O(强制弱)酯化反应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酸脱羟基醇脱氢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