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人教版).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学问点复习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学问点复习 学问点 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小熊购物(混合运算(一) 学问点: 1、正确驾驭“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依次。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买鲜花(混合运算(二) 学问点: 正确驾驭“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依次,并能娴熟计算。 过河(混合运算(三) 学问点: 1、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是变更运算依次。 2、驾驭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练习题 一、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24×525×445×242×5 ()()()() 二、计算 2400÷8+24×6=()125×8-12÷6=()8064÷(61-53)=() 三、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45+)÷4=18(2)46÷2+=49 参考答案 一、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24×525×445×242×5 (42×5)(25×4)(45×2)(24×5) 二、计算 2400÷8+24×6=(444)125×8-12÷6=(998)8064÷(61-53)=(1008) 三、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45+27)÷4=18(2)46÷2+26=49 二年级数学下册相识方向学问点复习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相识方向学问点复习苏教版 学问点 一.相反的方向: 东西南北东北西南东南西北 二.确定中心,找方位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以谁为中心。 1、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面对傍晚的太阳,你的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3、面对北面,你的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4,面对南面,你的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练习题 1.67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3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10个十是()。 3.65的6在()位,表示6个(),5在()位,表示5个()。 4.一个三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其次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5.按依次填空。82,80,(),(),74,(),()。 参考答案 1.67是由(6)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2.3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36)。10个十是(100)。 3.65的6在(十)位,表示6个(10),5在(个)位,表示5个(1)。 4.一个三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其次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5.按依次填空。82,80,(78),(76),74,(72),(70)。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学问点总结(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学问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状况。 3、依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推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其次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根据从前往后依次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变更,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态、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相互重合。 3、旋转:物体围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依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依次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需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假如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需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 依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洁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依据实际状况,敏捷处理余数。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相识 一、1000以内数的相识 1、10个一百就是一千。 2、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几百,十位上几就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就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4、数的组成: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二、10000以内数的相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与1000以内的数读法和写法相同。 3、最小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整百、整千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2)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相同个数的0。 2、估算 把数看做它的近似数再计算。 第8单元克和千克 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计量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克”;计量较重的物品质量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1千克=1000克、(了解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斤=500克、 1斤=10两、1两=50克) 估计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推理时,先依据条件确定必定状况,再用解除法确定其他状况。 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学问点复习 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学问点复习 学问点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变更,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态、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相互重合。 3、旋转:物体围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练习题 一、填一填 1、假如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图形,这条直线就是()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现象。 二、推断 1、圆有多数条对称轴。() 2、张叔叔在笔直的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3、全部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参考答案 一、填一填 1、假如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移动)现象。 二、推断 1、圆有多数条对称轴。() 2、张叔叔在笔直的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3、全部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需熟记学问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需熟记学问点 1.有加有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有乘有除,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有加有乘,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4.有减有乘,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5.有加有除,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6.有减有除,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7.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再算小括号外面的算式。 8.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 9.除法的两种意义。例如:15÷3=5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也表示把15,每3个分一份,可以分成5份。 10.12÷3=4,读作:12除以3等于4,也读作:3除12等于4。 11.乘法的两种意义,例如:3×4表示3个4,也表示4个3。 12.3×4=(12)想:三四(十二),12÷3=(4)想:三(四)十二,12÷4=(3)想:(三)四十二。 13.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例如:1÷1=1,2÷2=1,3÷3=1,4÷4=1, 14.1÷1=1,2÷1=2,3÷1=3,9÷1=9, 15.1×1=1,2×2=4,3×3=9,4×4=16,9×9=81, 16.锐角直角钝角 17.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18.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其次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19.个位满10向十位进1,表示一个十,十位满10向百位进1,表示一个百,百位满10向千位进1,表示一个千,千位满10向万位进1,表示一个万。 20.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个位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位的计数单位是(万)。 21.数的组成。例如:32418是有3个(万),2个(千),4个(百),1个(十),8个(一)组成的。 2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于位数少的那个数,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高位起先比较。 23.自然数中,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24.五位数的最高位是万位,四位数的最高位是千位,三位数的最高位是百位,两位数的最高位是十位。 25.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万位是几就读几万,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还读几。读数时中间连续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出来。 26.称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称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 27.1两=50克,1斤=500克,1公斤=2斤,1斤=10两,1公斤=1千克,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学问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学问点汇总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干脆用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然后在乘积末尾加0即可。例如:23×50=?先用23×5=115,再在115后面添0,得到23×50=1150。 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5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精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估算时,横式要写“”(约等号),答句中要加上“大约”。如: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乘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乘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6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计算、比较、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7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乘数同其次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其次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8相关公式:乘数×乘因数积积÷乘数另一个乘数 9运算依次: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依次进行计算;假如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10乘法计算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例如:23×4=92,若23这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4扩大10倍,则积也扩大10倍,为920。 二年级数学下册学问点梳理(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学问点梳理(苏教版) 1.有余数的除法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2.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商和余数都有单位;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余数的单位肯定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3、公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例题:10=3×3+14.有余数的除法的读法例题:10÷3=31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2.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时)1时=60分1分=60秒时间的两种标准写法:8时零5分8时55分8:058:55注:当两个表中时针表示的时间相同时,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即可得到经过的时间。3.相识东、南、西、北一.相反的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南东南西北二.确定中心,找方位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以谁为中心。1、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2、面对傍晚的太阳,你的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3、面对北面,你的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4,面对南面,你的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三.平面图中,试卷,地图上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相识万以内的数 1.数位表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2.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3.一个万以内的数中间不管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一个万以内的数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例题:4001和4000.4.留意读写法。例题:8012读作八千零一十二,要用汉字大写。9013是(四)位数,留意是汉字的四。9713里有(9)个千(7)个百(1)个十(3)个一。此处留意小写数字。5.分米和毫米1.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分米可以用dm表示毫米可以用mm表示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学问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学问点归纳 一、长度单位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非常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 1.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状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2.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3.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需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需向高位的5借位。 4.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5.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 6.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67-25+28=70。 三、角的初步相识 7.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8.角的种类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确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负角:根据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 正角: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 0角:等于零度的角。 余角和补角:两角之和为90°则两角互为余角,两角之和为180°则两角互为补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构成两对对顶角。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 还有很多种角的关系,如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三线八角中,主要用来推断平行)! 四、表内乘法 1.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乘号)200(因数)=(等于号)2000(积) 2.16的乘法口诀 1×1=1 1×2=2;2×2=4 1×3=3;2×3=6;3×3=9 1×4=4;2×4=8;3×4=12;4×4=16 1×5=5;2×5=10;3×5=15;4×5=20;5×5=25 1×6=6;2×6=12;3×6=18;4×6=24;5×6=30;6×6=36 79的乘法口诀 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 1×8=8;2×8=16;3×8=24;4×8=32;5×8=40;6×8=48;7×8=56;8×8=64 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8×9=72;9×9=81 3.乘法的运算定律 整数的乘法运算满意:交换律,结合律,安排律,消去律。 随着数学的发展,运算的对象从整数发展为更一般群。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安排律:(a+b)×c=a×c+b×c 五、视察物体 1.从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视察到的物体形态不一样。 2.依据立体图形推断平面图形,依据平面图形推断立体图形。 六、测量 1.测量长度的单位 米和厘米都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1米=100厘米或1m=100cm 2.用尺子测量物体或线的长度的方法: 物体的一端对准0刻度,物体的另一端与尺子对齐的刻度即为物体的长度。从一个整刻度到另一个整刻度,两数之间相差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 七、相识时间 1、相识钟面: (1)钟面上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较短较粗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1圈,也就是60小格,1时=60分。 (4)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1分=60秒 2、相识整时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时针、分针、秒针全部重合的时间是12时, 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的时间是6时, 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3时和9时。 3、相识几时几分方法:时针指在两个数之间,算小数,时针指在12和1之间,算12时,分针指着几,表示几个5分钟。 4、记录时间有两种方法: (1)文字法:如:5时50分; (2)用电子表法记录时刻时,几时就写几,再写“:”,后面写分时要占两位,分针不够整十的,十位要用0占位。如:8时零5分写作8:05 5、相识大约几时方法:时针接近几就是几时。此时,分针一般指在数字12左右。 6、计算两段时间之间的时间方法:用结束的时间减去起先的时间。整时减整时,分钟减分钟,分钟不够减向整时借1时在分钟上加60分钟再减。整时借出的1时要记得减去。 7、比较时间:单位不同时要化成相同的时间单位再进行比较。在进行竞赛(或做事)时:同样的距离(或同样的事情)所用的时间越多说明速度越慢(或效率越低);所用的时间越少说明速度越快(或效率越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学问点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学问点归纳 1.表内除法的学问点: (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依据表内乘法,计算简洁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依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洁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2.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有时可以依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如:300÷25÷4=300÷(25×4) 4.除法公式 (1)被除数÷除数=商 (2)被除数÷商=除数 (3)除数×商=被除数 5.被除数 除法运算中被另一个数所除的数,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数 6.除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 例:8÷2=4则2为除数。8为被除数。除数不能为0,否则没有意义。 7.商: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而推导得出: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8.完全商 当数a除以数b(非0)能除得尽时,这时的商叫完全商。如:9÷3=3,3就是完全商。 9.不完全商 假如数a除以数b(非零)除不尽,得到的商就是不完全商。如:10÷3=3.1,这里的3就是不完全商。 10.被除数和商的关系 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 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 11.26的乘法口诀 2×2=4 2×3=63×3=9 2×4=83×4=124×4=16 2×5=103×5=154×5=205×5=25 2×6=123×6=184×6=245×6=306×6=36 12.直角:几何原本中的定义:当一条直线和另一条横的直线交成的邻角彼此相等时,这些角的每一个被叫做直角,而且称这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条直线。 一个直角等于90度,符号:Rt 13.几何中的锐角:大于0°小于90°(直角)的角。 两个锐角相加不肯定大于直角,但肯定小于平角。 14.钝角:钝角大于直角(90°)小于平角(180°)的角叫做钝角。 15.平移: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全部点都根据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不变更图形的形态和大小。平移可以不是水平的。 16.旋转: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点O旋转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叫做旋转角,假如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17.旋转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相等。 18.旋转的三要素 (1)旋转中心; (2)旋转方向; (3)旋转角度。 留意:三要素中只要随意变更一个,图形就会不一样。 旋转变换是由一个图形变更为另一个图形,在变更过程中,原图上全部的点都绕一个固定的点换同一方向,转动同一个角度 19.表内除法的学问点: (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依据表内乘法,计算简洁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依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洁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20.7、8、9的乘法口诀 7×7=49 7×8=568×8=64 7×9=638×9=729×9=81 21.万以内的数的相识 100=10个10(10个10相加的结果等于100) 1000=10个100(10个100相加的结果等于1000) 22.克 克为质量单位,符号g,相等于千分之一千克。一克的重量大约相于一立方厘米水在室温的质量,大约有一个万字夹的质量。 1吨=1,000,000克(一百万克) 1公斤(1千克)=1,000克(一千克) 1市斤=500克(1克=0.002市斤) 1毫克=0.001克(1克=1000毫克) 1微克=0.000001克(1克=1000000微克) 1纳克=0.000000001克(1克=1000000000纳克) 23.千克 千克:(符号kg或)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运用的基本单位之一。 二年级数学下册时分秒学问点复习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时分秒学问点复习苏教版 学问点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时) 1时=60分1分=60秒 时间的两种标准写法:8时零5分8时55分 8:058:55 注:当两个表中时针表示的时间相同时,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即可得到经过的时间。 练习题 1.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课间休息10()。 3.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4.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参考答案 1.一节数学课上了40(分钟)。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小时)。 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秒)。课间休息10(分钟)。 3.小明吃饭用了20(分钟)。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分钟)。 4.爸爸每天工作约8(小时)。王艳跑50米用了10(秒)。 5.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小时)。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分钟)。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学问点复习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学问点复习 学问点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需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假如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需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 依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洁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依据实际状况,敏捷处理余数。 练习题 7÷6=()8÷6=()35÷6=()5÷2=() 7÷3=()6÷4=()7÷2=()8÷3=() 7÷4=()9÷2=()10÷3=()9÷4=() 参考答案 7÷6=(1.1)8÷6=(1.2)35÷6=(5.5)5÷2=(2.1) 7÷3=(2.1)6÷4=(1.2)7÷2=(3.1)8÷3=(2.2) 7÷4=(1.3)9÷2=(4.1)10÷3=(3.1)9÷4=(2.1) 二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