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内容:相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相识线段量、画线段。教学目标:学问点:1、使学生初步经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使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使学生初步相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实力点: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育学生的估测实力。5、培育学生的视察比较实力、操作实力和合作意识。德育点: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主动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念。6、养成仔细、一丝不苟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使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7、使学生初步相识线段。教学难点: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8、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课时支配: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教学目标:学问点:1、使学生经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相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通过活动,使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3、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力。实力点:培育学生视察、动手操作的实力。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仔细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打算: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1、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吗?我们须要借助什么工具呢? 2、直尺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个好帮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识长度单位厘米。 二、新授 【学问点一】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1、我们现在有直尺作为测量工具,那在古代没有直尺,人们又是如何测量物体的呢?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古代的人们常常用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作为长度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假如让你用身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你准备怎么测? 播放课件相识“庹”、“拃”以及以脚掌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 2、同一事物,选择测量的长度单位不同,测量结果也不同。 3、用拃作长度单位量课桌长度。 (1)学生和老师一起用拃量课桌的长。 发觉:师生量得的结果不同。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2)比较学生的拃和老师的拃的长短。 学生的拃短,老师的拃长。发觉:不同人的拃,长度可能是不同的。 (3)得出结论: 不同人的拃长短可能不同,用它作单位去量物体的长度,得到的数值不够精确。要想得到一个打算的数值,就须要统一长度单位。 通过我们一起量桌长这个实践,我们发觉:古代人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作为长度单位(比如“庹”和“拃”)去量物体的长度是不够精确的,因为测量的人不同,他的“庹”和“拃”的长度也可能不同。 归纳总结:所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量,才能知道物体原委有多长。这就须要统一长度单位,就引出了我们今日运用的尺子。 【学问点二】相识厘米和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 1、视察直尺,相识1厘米。 尺子是我们测量长度的工具,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仔细视察,说说直尺上都有什么? 播放课件相识尺子 2、借助实物感知1厘米的长度。 提问: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圆珠笔的粗细、钥匙柄的直径)同学们想得真好,老师也在生活中发觉了一些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食指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 提问:请你在生活中仔细视察,看谁能找到我们身边更多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 数字0-1之间的一个大格就是1厘米,(老师用拇指和食指区间比划1厘米)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可以用“cm”来表示。直尺上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3、视察上面的实物特点,发觉规律。 食指的宽、田字格的宽和图钉的长相对较短,所以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4、量一量教材上的纸条的长度。 把尺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对着数字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5、用身体量一量步、庹、拃。 6、找一找、量一量尺子上从哪到哪是1厘米。用尺子量一量食指宽约几厘米,手掌宽约几厘米,一拃长约几厘米。 7、量一量。 8、作业 板书设计: 厘米和米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庹、一拃、一个脚长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厘米cm 教学反思: 学生之前有过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所以本课在教授时难度不大,学生也易于接受。 其次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教学目标:学问点:1、使学生在活动中,相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依据实际状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3、依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实力点:培育学生视察比较、动手操作的实力。德育点:培育学生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相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依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打算:米尺、软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假如我想量黑板的长度,用直尺1厘米1厘米的量是不是太麻烦了,那谁有好方法呢?(引出“米尺”) 结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二、感知1米有多长 (1)那1米究竟有多长呢?请同学们视察米尺,感知1米的长度。 (2)实物对比,感知1米的长度。女孩1庹长约1米,男孩的身高比1米还多一些。 (3)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通过视察或数数,发觉1米里一共有100个1厘米。因此1米=100厘米。反过来100厘米=1米,也就是说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结论:测量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作单位。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三、拓展运用:1、老师出示1盘卷尺,告知学生这是1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离。量跳远的距离。2、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3、1米()厘米100厘米()米5米()厘米200厘米()米实践活动:试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量跳远的距离。(指导学生:要先确定两个点,一个是跳的起点,另一个是跳完后脚后跟所在的点(终点)。量的时候,尺子要从起点拉到终点,尺子要放平拉直,这样才能量出精确的长度。)板书设计:相识米、厘米和米长度单位:米m1米=100厘米教学反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1厘米的概念。本节课上,学生通过实物能够感知1米的长度,也能够进行米与厘米之间的单位换算,学生通过经验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详细的过程,学生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沟通、实践,形成理性相识。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教学目标:学问点: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视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实力点:培育学生的视察、想象、操作实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德育点:培育学生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视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教学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打算:直尺、各种直、弯的实物若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一幅图,有许多路有直的有弯的,问:走哪条路比较近?为什么?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许多,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二、自主探究:1、相识线段。学生拿出打算好的牙膏盒、药盒、直和弯的吸管、铅笔、绳子、直和弯的铁丝等,看一看、摸一摸,你发觉了什么?找出你认为直的东西。从铅笔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书本的边等都有两个端点。情境图解读:拿一根线,用手捏住线的两端,用力拉紧,这时这根线就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段。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线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知学生这就叫做线段。实物感知线段: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相识线段:线段是直的,两端有端点的线。问:我们身边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为什么?推断下面哪些是线段?2、线段可以度量吗?试量课本第5页的线段,相互沟通量法。师总结:先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视察图形,总结线段的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可以量出长度。3、画线段。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是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总结:从尺的0刻度起先画起,铅笔尖沿着尺子的边始终画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在线段下面写上3厘米。三、拓展运用: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2、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途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3、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实践活动:估一估,再量一量。板书设计:线段两端有端点的直线叫做线段 教学反思: 线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既熟识又生疏,熟识是因为学生早已在生活中不自觉地相识了它,生疏是因为线段作为几何学问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实力还比较低,学生的感性相识远远超过了理性相识,要以纯数学的角度去理解有些难度,要有肯定的空间观念才行。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学问点:1、使学生进一步相识线段,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2、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巩固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实力点:培育学生整理学问的实力和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德育点:仔细细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教学难点:估测物体的长度。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打算:实物、尺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这单元我们学了什么?小组合作整理一下。二、自主探究:学生汇报整理的结果。谁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什么是线段?估测线段的长度。出示习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单位和数据相结合进行推断:13厘米就这么高,旗杆不行能这么矮。借助参照物推断:我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旗杆应当是13米高。利用生活实物推断:一支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当是13米。三、拓展运用:1、拿一张纸条,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2、小组合作量铅笔、本子、墨水瓶、成员的身高、课桌。3、练习一第6题。先估测一下所量物体有几个小方块长,再用小方块实际测量一下,然后将估测与实测的结果对比,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4、练习一的8题。先估计每条边的长,再实际测量,沟通测量的方法。5、第9题,学生动手试一试,再计算,说明计算的方法。6、第10题,先估计,再量一量。开放题:1、数线段。2、小红离学校有三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教学反思: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必需建立在长度估测的基础上。由于学生只相识了“厘米”和“米”,很简单作出非此即彼的简洁推断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9天鹅、大虾和梭鱼 教学目标: 1、相识12个字,会写9个字。 2、通过读故事,懂得合作的重要。 3、有感情朗读课文。 4、学会合作。 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 教学难点:懂得合作的重要,学会合作.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爱小动物么?请说说你喜爱的动物名字和本事.生答.生:我喜爱小狗,它能看家。生:我喜爱小猫,它能捉老鼠。生:我喜爱今日老师带来了三个小动物,(师展示图片)说说他们的名字和本事.生答,天鹅会飞,大虾会游泳,梭鱼会游泳.师板书课题.今日,我们来学习闻名的寓言故事天鹅、大虾和梭鱼要知故事原委讲了什么,先要和生字宝宝交上挚友,让生字宝宝领我们走进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识字 1、快速初读课文,用自己喜爱的符号标出仍不相识的生字。 2、小组内合作解决生字,师指导方法: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解决生字,要求:组长支配轮番说出自己不相识的生字,每个同学发言时,其余同学帮助他解决。不抢说,不随意打断别的发言。(设计意图:以实践来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3、再读课文,熟识生字。 4、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字状况,并作整体评价.点明合作的胜利与否,合作中若有问题,可稍加指导.(设计意图:再次对合作进行指导,引导学生理解合作) 5、做猜字嬉戏3-4组. 6、与生字宝宝握握手。使领写“却”相识单耳刀。“步”留意下面的部分不是“少”。(指导规范写字,及书写字时订正) 大家和生字宝宝已经很熟识了,现在它们很想回到课文里重新和大家见见面.下面我们一起到故事里去吧! 二、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练读课文。读文要求:声音洪亮,读音精确,有感情。 3、点名读文,生从以上三方面评读。 4、读课文其次小节,思索问题: (1)天鹅、大虾和梭鱼他们都给自己上了套,而且舍命的拉车,车子动了没?为什么? (2)从文中找出说明问题的句子,读一读。 生分小组合作沟通,每组有一名同学代表回答。(熬炼合作) 师板书图1。小结:天鹅、大虾和梭鱼他们虽然合伙拉车,也很用力,但是劲没往一处使,所以大车不动。 5、读课文第一小节,课文告知了我们什么道理?生答。可读文中句子说明。 6、你有方法帮帮三个小动物么?出办法,想方法。(应用合作) 师小结:合伙人只有真正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是,才会合作胜利。这节课同学们合作得很好,以后要留意合作方法。(评价合作) 三、小结:通过学习课文,希望同学们理解合作,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四、作业布置:想想你和别人合作过什么事,写下来。 教学反思:采纳不同的朗读方式(范读自由读细读品读赛读接力读挑战读精读),逐步达到正确、流利、有节奏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10征友启事 教学目标 1.会认“征、启”等12个生字。会写“言、者”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4.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考虑自己的须要,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状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 2.难点:领悟“征友启事”内容的不同,所引起不同的结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关注阅历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日常生活中,老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挚友,咱们一起来聊聊挚友这个话题,好吗?(自由说) 师:有一头小牛很孤独,也想交挚友,它是怎样做的呢? 2.揭示课题:征友启事 3.读题质疑 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猜一猜课文可能写了什么内容? (老师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如:征友什么意思?启事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征挚友?它想征什么样的挚友?谁成为了它的挚友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有意思的问题,看谁通过读书就能解决问题!读书时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掉字、不添字,边读边想。 2.小组合作读书 让学生画出难读的句子,小伙伴们相互帮助把句子读通顺。小组内沟通,对学生普遍感到难读的地方,老师帮助、指导。 3.读后释疑 师:初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围绕质疑中提出的问题。) 4.师范读 圈画生字。 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 (老师范读时,要提示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如:比一比,看谁最会听,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 三、再读课文巧识生字 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记圈画出的生字。 2.出示生字词语:启事、征友、陪伴、耕田、联系、猎狗、兴奋、或者、语言、牛栏、团长。学生试读,齐读,开火车读。 3.嬉戏中识字 出示生字(可写在花瓣上):征、启、陪、耕、联、猎、奋、或、者、言、栏、团。 师:你还在哪儿见过这些生字?(学生在小组内沟通反馈) 自由认读,开火车读。 摘花嬉戏。 (请一名同学上台“摘花”,摘下后,组词。若读得正确,下面的同学举起手中相应的字卡,跟读。例:台上的同学摘下“联”,高高举起:联,联欢的联,台下的同学举起字卡“联”,跟读两遍。) 4.沟通识字方法 (此活动在小组内进行,相互说一说,怎样才能记住这些生字的。老师可适时引导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熟字加偏旁”、“猜谜语”等方法识字。如:木加兰就是栏,正加上双人旁就是征友的征,著字去掉草字头就是者,窗户下面一个口就是启。) 5.生字组词,丰富词汇。(例:启:启事,开启,启发,启迪)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三个字“言、者、狗”,选一个字组词,如:言,发言、语言。 2.让学生视察田字格中的“言、者、狗”的位置,同桌间说一说这三个字的字形与结构。 (老师可引导学生说一说言、者是独体字,重点指导“狗”字,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3.描红。(老师可提示:怎样才能把字写好?自由选择一个字,相互说一说。) 4.师范写。 5.生临写。(提示书写姿态) 6.练写,相互评价。(老师引导学生从字形、书写速度、书写姿态等方面相互评价。) 其次课时 一、复习生字激趣导入 1.老师读生字,学生出示相应的字卡,同桌竞赛,看谁出得又快又准。 2.提问:上节课,我们相识了小牛,它特别想和别的动物交挚友,它怎样做了呢? (激励学生自由表达,引出课题:征友启事。) 二、精读理解感悟内化 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 2.学习第一段,理解“孤寂”。 相互说说,在什么时候感到孤寂,把自己当作孤寂的小牛,同桌互读,指名读,体会小牛的心情,读出“很想”找挚友的愿望。 3.学习24段 自由朗读,提出问题。出示第一张启事的内容,引导学生提问题,如:小牛找挚友的条件是什么?它能找到挚友吗?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来? 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自由选择学习小伙伴,围绕问题,探讨探究,共同解决。老师巡回指导。(老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做到以上几点”等词句) 老师引导:假如你是(山羊、猎狗、马驹等),当你摇着头离开时,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同桌沟通,指名说。) 小组表演读。学生戴着头饰表演读,让每个学生都参加读书、表演,在详细的情境中感悟小动物们渴望交到挚友的兴奋心情及交不到挚友的悲观,理解“兴奋地走来,又摇着头离开”等词句。 4.学习56段 师:小牛没有找到挚友,很悲观,就去找老牛,老牛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5、6段,读出小牛“诉苦”的样子,体会小牛的心情。 师生齐读。 同桌互读。(入情入境,把自己想像成孤寂、找不到挚友的小牛,读出悲观、难过的语气。) 5.小组合作学习714段 自由读。出示其次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小声读一读,理解“或者”的意思。对比“谁能做到以上几点,欢迎联系”与“谁只要能做到以上一点,就欢迎前来联系”这两句话的不同。用自己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师:假如你就是山羊、猎狗等动物,看到这张启事,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小组沟通,指名说。) 小组内分角色读。边读边体会小动物们看到启事及交到挚友后兴奋的心情,比一比,看谁读出了小动物们兴奋的语气。(理解“喧闹”的含义) 指名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做小老师,仔细听,评一评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的给他提出改进看法。 戴着头饰表演读。 6.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老师引导:怎样才能交到挚友呢?学到这里,聪慧、擅长思索的小挚友都已经明白了。也就是老牛在教给小牛方法时说的一番话,想想看,老牛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小组探讨,在探讨反馈的基础上老师总结) 老师总结:我们交挚友的时候,不能对挚友要求太多,条件不能太高,否则,我们就交不到挚友。 三、指导写字 1.认读,组词。(认读此节课要写的五个生字:栏、奋、团、迎、或,选其中12个字组词,积累词汇。) 2.视察。(这几个字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及书写特点,同桌相互说一说。) 3.师范写。(边写边述说笔顺及留意事项,生视察。) 4.临写。 5.练写,相互评价。 四、拓展训练自由表达 1.你还见过哪些启事? 2.课下收集有关挚友方面的箴言名句。 教学反思:小牛两次征友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小组自学比较两个征友启事的基础上,可以师生互动通过角色扮演、口语交际的活动方式进行体验学习,体会“一起-一起-一起-”和“或者一起-或者一起-或者一起-”的征友要求能带来不同的结果。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三图形的运动(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相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学问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实力都有着不行忽视的作用。老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学问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情分析轴对称、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二年级学生的实力差别比较大,学习看法、学习爱好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平,针对这一实际状况,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学问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相识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时,可以采纳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视察日常生活中所熟识的物体,注意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驾驭基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阅历。教学目标学问技能:使学生学会分辨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数学思索:通过视察、操作、想象,经验一个简洁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困难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问题解决:经验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敏捷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情感看法:通过视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学会观赏数学美。教学重点: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教学难点:正确推断、区分旋转与平移现象,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实力和逻辑思维实力。课时支配:4课时1轴对称图形的相识课时2平移和旋转课时课时3实践活动:剪一剪课时4练习七课时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学目标学问技能:使学生学会分辨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数学思索:通过视察、操作、想象,经验一个简洁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困难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问题解决:经验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敏捷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情感看法:通过视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学会观赏数学美。教学重点: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教学难点:正确推断、区分旋转与平移现象,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实力和逻辑思维实力。课时支配:4课时1轴对称图形的相识课时2平移和旋转课时课时3实践活动:剪一剪课时4练习七课时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的相识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初步相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想象实力。情感看法和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观赏数学美。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相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视察、思索、动手操作突破重点。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突破难点。教法与学法教法:谈话法、直观教学法。学法:自主探究法。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剪好的一些轴对称图形,每名学生打算一些彩纸和一把剪刀。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爱好播放课件,故事导入新课。二、探究新知,感受对称()引导视察,感知对称。师: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小蜻蜓、小蝴蝶、树叶都是一家子的呢?生自由发言。生1:我认为生:我觉得生:我想师:同学们有许多自己的想法。下面,我请同学们细致视察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说说你发觉了什么?把你的发觉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学生相互探讨,沟通想法。学生自由发言。生:我发觉生:我发觉()相识“轴对称图形”。师:同学们视察得特别细致,说得也很有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假如我们把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对折起来,会发生什么状况呢?学生自由发言。师:你们的想法正确吗?我们可以去验证一下。(让学生用手中的图形对折试一试)老师小结:假如把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剪“轴对称图形”。师:现在,同学们都知道小蜻蜓、小蝴蝶、树叶为什么在图形王国里是一家的了吧。因为它们都是(学生看板书回答:轴对称图形)师:对称的东西还有许多,(课件出示)比如:我们穿的衣服、用的剪刀和戴的眼镜,这些东西也是对称的。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用纸剪出来的图形,来看看都是些什么?(出示图片:有衣服、松树、飞机、爱心桃等)请同学们细致视察,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折折看。师:看着老师剪出的这些轴对称图形,同学们确定也想自己动手剪一剪,那么,请同学们商议商议,假如给你一张纸,怎样才能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探讨后自由发言。生:我想生:我猜生:我是这样剪的播放课件演示:怎样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组织活动: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轴对称图形进行展示。(贴在黑板上)()相识对称轴。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剪出了这么多漂亮的轴对称图形,虽然,每个人剪出的图案不一样,但请你们细致视察,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中间都有什么?我们把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师:请同学们动手指一指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好,下面我们就把它画出来吧!同学们说说,你觉得该怎么画?生探讨沟通。播放课件演示:画对称轴的方法。学生用铅笔画出自己剪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说“生活中的对称”。师:其实生活中有许多轴对称图形。请大家找一找,和小组同学相互说一说。生相互沟通。师:老师今日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轴对称图形,我们一起去观赏一下吧!(播放课件)三、巩固深化,拓展延长()显身手。(辨对称)课件出示:推断下列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是的请画出它的对称轴。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评价。()猜图形、画图形。(猜对称)出示图形的一半,请学生猜这是什么物体。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在格子图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完成后请小组沟通,你是怎么做到的?()找对称轴。(玩对称)师:看,这是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你们说说,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那么,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学生利用手中的图形动手折一折,找出它们的对称轴。重点指导圆的折法。)学生汇报沟通,课件演示: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多数条对称轴。四、全课总结(赏对称)师:同学们,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沟通学习感受。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相识了轴对称图形。对称,是一种美,是数学美在生活中的详细体现。只要你留心视察,到处都能找到对称的踪迹。播放多媒体课件,观赏漂亮的轴对称图形。其次课时教学内容:平移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2、通过学生探讨合作沟通培育学生的合作参加意识和动手实力3、培育学生的应用意识。4、使学生体会在格子图中数物体移动距离的方法。一、感受平移,提出问题今日这节课,老师跟小挚友们一起来探讨平移这种我们生活中常常见到的运动方式。(出课题)1、沟通预习内容昨天晚上同学们自己预习了平移这个内容,小挚友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说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并提出问题,学生相互帮助解决)2、举生活中的例子。刚才小挚友们说了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有关平移的学问,那现在你们能给大家举一些生活中你认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体演示给大家看?(先在四人小组里做,让小组的挚友评价一下你做的是不是平移,在上台来表演给大家看)老师在中间插一些平移的画面,介绍生活中有的平移刚才小挚友表演的都是根据一条直线的平移,那还有不根据直线运动的平移吗?(学生上台表演)留意:让学生展示多种不同形式的平移。(在表演过程中让台下的学生评价他做的是不是平移)3、出推断题:找出这些运动中全是平移的一组。(在全是平移的一组中,加入一个沿曲线平移的物体)推断的时候,先解除有不是平移的组,然后重点探讨全是平移的一个组。这组平移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通过这组推断你发觉了什么?4、小结平移的本质刚才你是怎么样推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平移运动是怎么样的运动,你可以说说你的想法吗?(先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5、练习:鱼图(提要求时强调:是要作平移)二、格子图中数移动距离1、课件出示:房子(烟筒上有一只小鸟,屋檐上有一只小鸟)请你视察房子做了什么运动?(平移)(配音)移动后烟筒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5格(对)屋檐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4格(错)谁说得正确呢?(学生探讨)你觉得它为什么出错呢。2、移动房子:整座房子移动了多少格?(让学生发表看法,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价。3、出示:房子向右移动图全班一起完成。向()移动()格4、学生自已动手开书完成其他。5、练习:动手完成p43第1题。三、用平移的学问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通过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出示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画面。3、人们在生活中运用了平移,你们觉得你能运用平移改进一下我们身边的东西,来方我们的生活吗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旋转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育学生动手实践的实力3、培育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感知旋转教学过程:一、体会感受1、视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推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二、感受旋转的方向。1、展示两类根据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3、出示钟面,让学生视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三、动手做一做1、完成43页第三题。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3、根据指示根据不同方向转动。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做一做。四、展示旋转美,创建旋转美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创建出来的?2、用旋转创建出漂亮的图案。全课总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单元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整理和练习图形和变换,巩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2、培育学生动手实践的实力。3、培育学生合作沟通相互帮助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画平移的后的图形教学过程一、数平移距离1、视察43页第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样数平移的距离。2、动手涂颜色。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样找到那条船的。二、画平移后的图形。1、先让学生给43页其次题的四个点标上记号。2、问学生,图形移动3格上边的点移动几格?图形的大小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吗?3、学生探讨,该怎么样画平移后的图形。4、学生汇报方法。5、老师总结:先找好四个点移动后的位置,再把四个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平移后的图形。6、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第2题的两个要求。7、独立完成44页第5题。三、推断练习1、推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2、推断哪些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四、动手操作1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45页的做一做。五、动手完成剪一剪。自学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整体感知: 第三单元的文化主题是酷爱自然,人与自然熔融和谐,关爱人类共有的家园,包括村景、风铃草、搭船的鸟和燕子专列。村景向读者呈现了一幅江南乡村秋季悠闲、和谐的美丽图景;风铃草传来了生活在林边的风铃草发自心底的歌颂生活在这里多美妙;搭船的鸟使读者见到一只充溢灵性的搭作者的船捕鱼吃的翠鸟,体现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奇妙境界;燕子专列装载的是燕子,更是人类的爱心与真情,描述人们用行动谱就了爱护燕子的爱心之歌。 本单元通过这些内容的点点滴滴的渗透,要孩子们亲近自然,酷爱自然(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迪和学问,同时也给我们供应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人与自然熔融和谐。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村景风铃草和搭船的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