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绝句.docx
古诗诵读绝句古诗诵读石灰吟 古诗诵读石灰吟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 情感看法价值观:学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实力。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石灰吟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做。 二、老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闻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传闻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 (2)明诗意,感情读。 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局的含义。“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特别艰难。锤,锤打。凿,开凿。若等闲:似乎很平常的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似乎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练读这一句。 其次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显明的比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坚韧。“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指石灰雪白的本色,又比方高尚的节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行在人间的追求。练读这一句。 (3)悟诗情。 师: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经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C朗读全诗。 板书设计: 石灰吟要留清白在人间 古诗诵读渔歌子古诗诵读渔歌子教学目标:1学会渔歌子中的3个生字。2朗读渔歌子。3理解渔歌子的意思,陶冶爱美的情趣。4能对渔歌子描写的景象绽开想象。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江南春背诵状况。二、学习渔歌子1简介作者。(可以播放视频)2解题。渔歌子,词牌名。3自学。(1)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3)小组内沟通,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4)全班沟通。指名讲解对这首词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问难质疑,可以补充、更正,老师赐予适当点拨。学生看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老师小结: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调原来极其显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覆盖,却又呈现出迷迷漫蒙的意境。同柳宗元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的孤寂与冷峭相比,这首词所表现的平和与怡悦,自然别有一番韵致。(5)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三、学习生字1小组内沟通:你是怎样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记住字形的。2老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蓑”字。四、布置作业1朗读全文,能够背诵的就把两首词都背下来。2请你为其中的一首词配上一幅彩色画,可以画图画、水彩画、油画棒画、彩笔画,爱好画画的同学,请用你的画来向人们展示江南的美景吧!附:板书设计3词两首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四、作业设计探究活动1自学自解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江南春和宋代诗人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也可自己选择描写春天的诗词来学习。2同学之间沟通自学状况。3读一读、背一背。古诗诵读:悯农 古诗诵读:悯农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 2、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晰古诗的意思。 3、会背诵课文。 4、体会农夫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敬重劳动、疼惜粮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 课时支配:课时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吃的米饭哪里来的? 看课文插图。你们看,我们吃的米饭就是农夫伯伯辛辛苦苦劳动出来的。(出示课题锄禾) 2、教学“锄禾”。禾:禾苗,各种作物的幼苗。(插图上画的是玉米苗。) 锄:翘舌音。不要读成“cu”,左中右结构,锄头的锄,课文中指的是动作。 谁能说说“锄禾”的意思?(课文中指农夫除草、松土)。 农夫为什么要为禾苗除草、松土呢?请小挚友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结合视察插图,想想这首古诗告知我们什么,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讲读诗句,学习字词,理解内容。 (1)看图。农夫伯伯是在什么时候锄禾的?你从哪里看出来? 读一读“锄禾日当午”。理解“日当午”的意思:太阳当头照,正是中午的时间。 看看图,自由说说,想想“锄禾日当午”的意思。 (中午,烈日当头照。农夫伯伯却在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 (2)细致看图,你从哪里看出农夫伯伯很辛苦?(他热的满脸通红,口干舌燥,汗水不断 的从脸上一滴一滴的淌下来,滴到禾苗地下的泥土里。) 读一读“汗滴禾下土”,讲讲“汗滴禾下土”的意思。(农夫伯伯热得汗水一滴一滴,不断的滴到土里) (3)农夫种粮这么辛苦,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 读一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有谁知道这碗里的饭是从哪里来的? 读一读“粒粒皆辛苦”教学“粒”“皆”“辛苦” 谁能说说“粒粒皆辛苦”的意思:一粒一粒都是农夫辛苦劳动的来的。 (4)朗读课文 (5)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4、用生字卡片巩固、复习字词。 、用自己的话讲讲整首古诗的意思。 (1)同桌一个读诗,一个释诗。在交换。 (2)指名讲讲整首诗的意思,(说清晰,说通顺。) 、指导朗读。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农夫种粮很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敬重农夫伯伯的劳动,疼惜粮食。) 、平常你是怎么疼惜粮食的?(正面教化学生,表扬学生中疼惜粮食的好人好事。) 、背诵课文。(形式多样) 、总结谈话。 这首诗讲了农夫伯伯种粮食很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敬重农夫伯伯的劳动,疼惜粮食。 古诗诵读秋思古诗诵读秋思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二)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品尝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1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爱好,感受古诗的美丽。2感受浓浓的亲情,珍视与亲人之间的美妙情感。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古诗,感悟、品尝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片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爱好。1、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今日,我们切合时宜地来学习一首和秋季有关的诗秋思。2、古诗诵读约客古诗诵读约客 【教材简析】 全诗语言朴实,意境在自然亲切中给淡泊悠然的感觉,特殊是最终两句,尤其有余音绕梁之感。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 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学生感受生活的气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能绽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实力。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约客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所做。 二、老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赵师秀(-)宋代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光宗绍熙元年进士,宁宗庆元元年任上元主薄,后为筠州推官。诗工五律,微小精炼,有赵诗秀集二卷。(2)明诗意,感情读。 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开头两句“黄梅季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到处蛙”,便点出了时间、地点。时间是六七月份,地点在江南一带,正是江南多于季节。蛙声阵阵,所以是夜晚,而且居住于乡下,四周宁静,这里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美:雨声不断、蛙声一片,看似喧闹的环境,反衬出诗人在下文中要表现的“宁静”。练读这两句。 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子耐性呢而又有几分着急的等着,没事干,“闲敲棋子”,静静的看着闪闪的灯光,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白等待的时间之久。原来期盼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下更显出作者着急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微环节描写,一个“敲”,一个“落”,呼应的那么巧,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练读这两句。 (3)悟诗情。 师: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远,在自然亲切的描述中,给人一种淡薄悠然的贴近感。特殊是最终两句,尤觉有余音绕梁之感。那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4)朗读全诗。 三、练习背诵 古诗诵读江上渔者 古诗诵读江上渔者 教学目标 1相识“渔、者、但、君”4个生字。 2了解古诗大意,能背诵古诗。 教学 重难点了解古诗大意,能背诵古诗。 教学媒体录音机、生字卡片 课前打算预习生字 教学流程二、导入新课 1由“鱼”引出“渔” 2复习部首查字法的步骤,查出“渔”字的读音,了解意思。 3开火车,读准字音;区分“鱼”和“渔”的字形 4讲解并描述:特地从事打鱼、捕鱼工作的人,我们称他们“渔民”、“渔夫”、“渔人”,古人也称他们为“渔者”。 揭示课题:江上渔者 学习“者”。读准音,意思是“的人”,“渔者”就是捕鱼的人。 5齐读课题。课题的意思就是江上捕鱼的人 二、学习诗句,了解大意。 1出示古诗,师范读,看图读诗,想想:古诗中写了哪些人? 2沟通反馈:(打鱼的人“渔者”;吃鱼的人江上往来人) 3引导学生了解诗句大意,知道打鱼人和吃鱼人迥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1)学习前两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出示图片:画面上描绘了在江边的酒楼里,人们举着筷子,在品尝着鲜美的鱼,高声笑谈着。 师述:同学们,你们看,每天在江边来来往往的许很多多的人们,他们都特别爱吃鱼,特殊是味道鲜美的鲈鱼。看着图,想一想,这些人们在吃鱼的时候,会怎么说? 谁来当一回江上往来的客人,赞扬一下鲜美的鲈鱼? 指名朗读前两句诗。 相识新字:“但”,请学生沟通用什么方法相识这个字。 讲解并描述:“但”在这里的意思是“只,仅仅”。这些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啊,只知道赞美鲈鱼味道的鲜美。 那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呢? (2)学习后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出示图:画面为渔人驾驶着一叶小舟,在风急浪高的江面上穿行。 师读诗句,引导:吃鱼的人们不知道这些鱼是从那里来的?是怎么来的?你们看看图,听老师读读诗,你们知道吗? 引导学生看图,了解: 捕鱼人的船是一条小船舟、,想像:这条小舟在波涛翻滚的江面上,就像什么? (一片漂浮在江面上的小树叶;一片随时都会被风浪卷走的小木片) 相识新字“君”,读准字音“没”。 (“君”引导学生复习刚学过的生字“群”;用部首查字法“君”查“口”字底。 出示句子: 你们看啊,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一只小渔船像一片小树叶,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底。 引导学生读一读句子,发表感叹:渔人们的生活真-! (可以填上:真危急啊;真辛苦啊;真不简单啊;真艰难啊!) 4小结:这就是那些吃鱼的人所不知道,所没有望见渔人们的生活。渔人们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换来生活的美味,我们应当珍惜。 三、诵读和背诵古诗。 四、复习巩固所学新字。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学习为主,教学古诗时我让学生结合画面,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同时又留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爱好。 夏日绝句古诗词鉴赏 夏日绝句古诗词鉴赏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赞扬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歼灭秦军主力,独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战胜,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古诗鉴赏 这首诗起调高亢,显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古诗诵读宿建德江 古诗诵读宿建德江 教学目标:情感看法价值观:体会作者表达的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溢忧愁的思想感情。学问与技能:1.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这首诗的内容。2.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过程与方法:熟读成诵,读中感悟,学生自学为主,老师点拨为辅。教学重难点:1.理解词句,明确内容。2.体会作者表达的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溢忧愁的思想感情。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介绍作者及建德江。二、教授新课:1.出示学习要求:(出示图片)(1)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这首诗的内容。(2)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2.出示古诗内容:(出示图片)(1)整体感知: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观赏边理解诗意。(2)个体感知: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可小组内沟通。(3)说一说:你认为你理解了哪句,说出来让同学们观赏一下。(假如有不理解的诗句,老师相机点拨)(4)比一比:谁来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一首诗的意思。(小组竞赛)(5)问一问:客人的“愁绪”有哪些?后两句诗更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读一读:有感情朗读。(7)背一背:比比谁背得快。三、复习巩固:比照图片,发挥联想,用第一人称来描述古诗内容。四、古诗观赏: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五、课后作业:背诵古诗。 古诗诵读四十田园杂兴古诗诵读四十田园杂兴【教材简析】范大成的四十田园杂兴共六十首,课本上选的这首诗诗人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致。诗从写景入手,点明时令。通观全诗,诗人在动静结合中,展示了一幅初夏江南朝气盎然、景色美丽的田园图画。【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学生酷爱生活的看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实力。(1)指名读。(读后评读)(2)填空练习。四十田园杂兴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大成)所做。二、老师点拨。(1)知诗人,解诗题。范大成(11261193)宋代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是南宋四大诗人之一。他的诗题材广泛,秀雅清婉,自具一格。在当时就广受赞扬。课本上选的这首诗诗人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致。诗从写景入手,点明时令。通观全诗,诗人在动静结合中,展示了一幅初夏江南朝气盎然、景色美丽的田园图画。(2)明诗意,感情读。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洁白菜花稀。(正值江南初吓季节),梅子金黄杏子也成熟了,麦花洁白洁白的,鲜黄的油菜花也起先落花结子了。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白天越来越长,农夫们都忙于农事,篱笆边很少有过往的行人,只望见蜻蜓和蝴蝶在飞动着。(3)悟诗情。师: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画了江南地区的风物。这首诗三句写景,都显得很美丽,只一句叙事,不干脆写劳动,却从侧面透露劳动状况,很有意味。(4)朗读全诗。三、练习诵读。古诗诵读滁州西涧古诗诵读滁州西涧学习目标:1、学问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3、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学生酷爱祖国美景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习难点: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心境。学习时数:1课时。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出示风景图:茂密的绿树,鸣转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配上黄鹂鸣叫的音乐背景。师:同学们,这幅美景被我们的一位诗人看到,用十四个字保藏在诗句里,大家同我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诗名滁州西涧)二、赏析古诗,品读古诗。(一)、知诗人,解诗题。1、师介绍诗人韦应物。2、明白古诗的时空背静。(二)明诗意,感情读。1、整体感知,自由读诗。2、学习古诗前两行。诗的前两句点明白时间、地点和人物,将读者引入一个碧草从生、涧水奔流、鸟鸣深材的清幽境界。师指导学生理解关键词“独怜”,再指名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师小结:寥寥十四个字,诗人便茂密的绿树,鸣转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这些分散的景物聚集笔端,合成一幅布局和谐、色调显明的图画,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3、学习古诗后两行: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试着将诗意说出来。师小结:当夕阳西沉,暮色驾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间一叶小舟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千百年来,这始终是喜闻乐见的名句。4、感情诵读古诗,背诵古诗。(三)悟诗情,师总结。诗人描绘的景物,动静自然,历历在目,无怪其具有如此许久的艺术生命力,让我们把滁州西涧的美景长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三、课后拓展:将古诗的意境用笔描绘出来!二年级语文上古诗诵读绝句教案作业题(鄂教版附答案) 古诗诵读 绝句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相识6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一般话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妙。 教学重点: 阅读古诗,明白古诗大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用字、用词的精妙。 教学过程: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画面,激发爱好。 1.课件展示。 2.看到画面,想起哪些相关诗句。 3.小结,揭示课题。 二、领悟诗意,想象作画 1.师激趣: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生动、形象的好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假如给这首诗配上画,大家想画些什么? 2.出示学习目标。 逐句朗读诗句,参照课后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 依据诗意,给诗配画,喜爱哪一句就画哪一句,并以相关的诗句为标题。 小组沟通展示画作。 3.生自主、合作学习。 4.展示评议学生的画。 重点理解“翠”“鸣”“上”“含”“千秋雪”“泊”等关键词语。 (板书:翠鸣上含千秋雪泊) 5.展示课件。 比较课件与学生画作的不同之处。(色调、声音、动态美) 绽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看到的画面。 三、体会意境,感情朗诵 1.假如你是诗人,此时此际会想些什么?心情又是如何? 2.指名生朗读,点评。 3.录音范读,生在课本上标出重音、停顿。 4.比照朗读示意图修改、练读。 5.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读、全班读) 6.了解对仗。 这首诗对仗工整,如“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找找诗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地方。 7.练习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8.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古诗朗读擂台赛。 9.让生配上动作诵读这首诗。 10.小结。 四、体验生活,延长拓展 课后用几句话描写我们的漂亮家园,能写诗的更好!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课下把学到的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2.课下搜集杜甫其他的的诗读一读。 3说一说“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大体意思。 参考答案 1.略 2.略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是:窗口可以望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岸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板书设计】 古诗诵读绝句 翠鸣上含千秋雪泊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主动地学,以画为媒,读写结合,教学形式敏捷多样,学生学得爱好盎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诱发热忱 上课伊始,老师用充溢热忱的语言,创设自由和谐的教学情境,并通过播放课件,把学生引入诗情画意之中。迷人的自然景观伴着轻快流畅的乐曲,学生埋藏于心灵深处的情感被拨动,诗兴喷涌而出,大家跃跃欲试,争先说出与画面相关的诗句,学习古诗的热忱空前高涨。 (二)白描画面,引入诗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古诗教学必需具有显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实感,才能入情入境,正所谓“诗画一家”。本节课的教学亮点是引导学生依据诗句,绽开想象,作画配诗,以“画”为媒介,为学生“走”向古诗搭一座漂亮的引桥。“画”仅仅是手段,目的是把学生领到诗人面前,完成一次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在白描画面后,让学生图诗比照,对画进行点评,这样既培育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实力,也促使其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将零散的事物组织成一幅完整、隽永的图画,提高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实力。 (三)反复吟诵,升华诗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诵”。读的活动在教学中是一以贯之,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深情诵读,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进而感受诗人欢快激扬的情感,升华了诗情。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课是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古诗诵读。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闲居成都草堂时所作。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 这首诗色调明快,意境开阔。全诗每句一景,声形色,近景、远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开阔生动的画卷。描写有动有静,鸣啼的黄莺,翱翔的白鹭是动景,千年积雪,停岸行舟是静景,动静相间,和谐完备。这明快开朗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欢快激扬的思想感情。全诗对仗工整,语言凝练,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作者介绍】 唐朝闻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特别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志向理想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志向,期间很多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今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每天地陷入贫困悲观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旧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雄伟理想。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绝句诗歌原文及白话文译文 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宛转地歌颂,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积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岸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岸。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6)“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干脆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诗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爽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调显明,更托出早春的朝气初发的气息。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翱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潮湿的感受。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困难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复原,诗人睹物生情,惦念家乡。 古诗诵读于易水送人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在古诗的语言环境中正确相识2个生字“易、宾、冠、昔”。 2.以读为主,在肚中理解诗意。 3.学习品尝诗歌的语言和意境,在诵读与想象中,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4.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抑郁、激愤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抑郁、激愤的心情。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爱好 1、师:让我们先听一个故事,好吗?(讲解并描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和这个故事有关。一起来读一读题目 (出示题目:于易水送人骆宾王) 学习生字:易、宾 宾:前鼻音;积累带有“宾”字的词语。 2、你们知道骆宾王吗?谁会背他的诗?(学生背咏鹅) 骆宾王是初唐时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为初唐四杰。 二、整体感知: 1、师:今日我们要学习他的这一首送别诗,再一起来读一读诗的题目。 (易水:河流的名字,位于河北省易县,是荆轲与燕太子丹告辞去刺杀秦王的地方。) 师:人间最难舍的是“别情”,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自己读诗,你读懂些什么?燕单:燕国太子,名单。为了报仇,请勇士荆轲刺秦王,惋惜没有胜利。 没:死去 冠:帽子 2、说明诗意: 在易水河边,荆轲向送行的太子告辞。他知道此去刺杀秦王,凶多吉少,完全可能死在秦国,于是就大声地唱起歌来:“猛烈的风啊刮起来,易水冰冷;勇士离开了这里,也决不再回来。”荆轲唱着,慷慨激扬的连头发也一根根竖起,似乎把帽子都要顶起来。现在,虽然古代的勇士早已死去,但易河水呀,却还是和当年一样寒冷。 3、指导朗读,提示: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它写得别出心裁,借用激扬壮别的历史故事,冲淡了眼前与挚友分别的哀痛心情。 师:骆宾王自己也像荆轲那样,有着一身的报复,但是生不逢时,但是到最终却什么都没有实现,心中充溢了孤愤不平之气,谁能把这首诗读好。 4、熟记成诵。 课后习题 想象说话 1、师:骆宾王,有着远大的志向,他愿抛洒满腔热血,干一番震天动地的事业。然而现实却是 残酷的,同学们想想一下(出示: 骆宾王滔滔的易水,心潮起伏,他想:_。 古诗绝句听课记录及评课古诗绝句听课记录及评课 古诗绝句听课记录及评课 一读课题绝句,你是怎么理解绝句的?作者是谁? 师:昨天讲的李白是诗仙,而杜甫被称为诗圣。这首诗是作者写自己在成都杜甫草堂那个地方看到的美景。 二学这首诗。 1、请人读诗。其余人听,听后评 生1:有感情、声音洪亮。 生2:建议留意“鹂”的读音(li是二声) 师:那请你读读。 生3:万里船是表示船多而且离得远,因此应读慢一点,(该生自己读了一次) 生4:他的气韵不够, 师:读一读 生4读且很好(全班给了他热情的掌声) 师:孩子们练练, 然后全班齐读一次。 2、听老师范读,孩子们绽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景物,看谁看到的多,看到的景物最美。 师读后生汇报: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两只黄鹂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师立刻在黑板上板书简笔画,你是从哪里看到的,请读读、全班齐读 生2:我看到了多年未化的积雪。 那老师要画应画远还是近(远)齐读 哪里的雪(成都西岭的雪) 理解窗含(看教室窗外,象窗子框起来因而用了一个含字) 生3:我看到了遥远的东吴门口停了很多船 师板画,生读出远的感觉 生4:我望见白鹭 师:应画在哪?(远)怎样读?(飞得有劲) 小结:看板画小结 3、师:莫非我们的大自然就这样单调吗?请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自读,师启发:开动你的耳、眼你又发觉了什么? 汇报:生1:我看到了春天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1;“翠”字 师:从诗中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2:码头(从门泊看出) 生3:房子(从窗含看出) 师启发:我还从赵尘(生1)的“翠”看到柳树是绿的,给板书柳树涂为绿色。你还看到、听到什么? 生1:听到鸟叫 生2:我听到船的汽笛声 生3:流水的哗哗声。(师:你的耳朵真灵) 生4:我看到长江很长,还有船在往这靠。 师小结:我们想象后,让树有了绿色,鸟在叫,这叫有什么有什么? 生:“绘声绘色”、“有花有草”、 4用一句话夸夸这首诗。、 5你能用你夸的这种(美、沉醉)读出来吗?自由读(有的摇头晃脑的读、有的闭目吟诵、)指名读出沉醉做动作投入的读师生齐朗诵(诵读出诗的美) 6看黑板上的诗(事先已写在黑板上) 读发觉第一句是动景,其次句是静景 读到这你又发觉这首诗有-有(有动有静) 再读出动静的对比。 7以师考考大家的形式理解诗意(逐句逐句理解) 8练习(1)用画出表颜色的词(黄、翠、白、青) (2)用小三角形标出表示动物动作的词(鸣、上) (3)用“=”画出有哪几种景物?(黄鹂翠柳白露雪船) (4)实数(两个,一行) (5)用五角星画出虚数。 三、小结:学了这首诗,有什么有什么?(读板书) 听课后点评: 1、读的形式多:初读个别读评价评价过程中读齐读范读想象景物中读读中打开耳、眼夸夸诗读读出感觉。 2、想象诗的画面绽开从诗的字中你看到、听到什么?让画面更丰富。 3、小结(有什么有什么)孩子概括令人折服。 4、师声情并茂将生自然引人诗境中,学生利用多种感官体会到诗的美,好一个“有诗有画”呀! 5、读、听、看、想后再落实每一句诗意水到渠成。 6、考大家让学生获得胜利感。 7、读、听、练。 8、简笔画板书形象、直观 古诗诵读绝句 第31页 共31页第 31 页 共 31 页第 31 页 共 31 页第 31 页 共 31 页第 31 页 共 31 页第 31 页 共 31 页第 31 页 共 31 页第 31 页 共 31 页第 31 页 共 31 页第 31 页 共 31 页第 31 页 共 3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