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方体》教案(三).docx
-
资源ID:35403438
资源大小:47.32KB
全文页数:6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方体》教案(三).doc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方体教案(三)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方体教案(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方体教案(九) 一、【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化地探讨立体几何图形的起先。由探讨平面图形扩展到探讨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四周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二、【设计理念】 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实施要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重点。本节课堂教学的设计依据新课标中所提倡的”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相识发展水平和已有学问阅历基础之上。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向学生供应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驾驭基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 三、【学生状况分析】 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 学生学科学问的储备状况: 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简洁的几何体有了感性的相识,并且还相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问基础。 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 学生已能从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形态为长、正方体的素材,并能通过这些素材发觉长、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学生的认知实力与水平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能够运用已有学问阅历去发觉、探究新的 学问,具有肯定的相识水平。 四、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驾驭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相识长、正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实力目标: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会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图,会用直尺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 3、情感目标:通过操作、视察、想象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渗透学习目的性教化。 五、教学重点 驾驭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相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六、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七、教学用具 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框架、橡皮泥、小棒、电脑课件。 八、教学方法 针对几何学问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准备采纳讲授法、视察发觉法,以及分组探讨、合作探究的形式,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导教学,让学生在视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做一做,利用这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爱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一系列有序活动培育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实力,使学生的视察实力、操作实力、抽象概括实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九、教学过程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上课伊始,我出示课件:商场一角,各类商品立即成为大家目光的焦点,接下来我因势利导,不仅使学生回顾了旧知,又激起了学生参加学习新知的欲望,使学生相识了“立体图形”。进而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培育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视察生活。体验我们的数学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 (二)、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本节课我充分重视学生的实践与操作,让学生在“做”中沟通、“做”中体验、“做”中探究。我让学生拿出课前打算的可乐罐、礼品盒、魔方、牙膏盒、火柴盒等实物。因为孩子们急于了解立体图形,所以个个爱好盎然、跃跃欲试,我适时地向他们介绍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随后,我又请孩子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做一做中,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在学生相互争辩、相互补充、相互启发中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例如证明相对的面大小相等:(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1)可以通过度量长和宽算出面积。(2)可以把一个面用剪刀剪下来与相对的面去比。(3)也可以把一个面描在纸上,再用相对的面去比。(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特性的过程。在这里,我让学生视察长方体、正方体后,验证自己的视察。验证的方法是开放的,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采纳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验证,使学生的特性得以发展,创建欲望得到满意。在此基础上,我又趁热打铁,利用学习的迁移,学生自主探讨,得出长、正方体的特征,再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异同,明确它们的内在联系。) 另外我还支配了学生在制作中了解长方体、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点。 1、自学课本28-30页了解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宽、高。 2、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拿出橡皮泥、小棒。用橡皮泥做的小圆球(顶点)和4种不同长度(分别以A,B,C,D表示)的小棒(棱),制作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3、出示小组合作制作要求: (1)每组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 (2)制作前先小组探讨填好材料单; (3)按材料单打算好材料; (4)制作完成后,探讨棱和顶点有什么特点。假如材料不够或有多余,请说明为什么? 4、小组活动。 5、汇报:长方体是怎么打算材料的?顶点有什么特点?棱有什么特点?正方体怎么打算材料?顶点和棱各有什么特点? (通过视察-探讨-打算材料-制作-汇报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探讨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沟通中理解并驾驭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的特点。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让不同学问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为学生创建性思维的培育供应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实力。) 在教学设计上我还支配了学生小组合作填写报告单来巩固小结今日学习的内容。 (课堂小结用试验报告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设计学习的报告单,并依据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填写,在填写报告中理解学问和反省自已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最终再通过电脑课件演示验证学生的相识,形成新的相识结构,很好的把握了教学重点。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在习题设计时,我着重培育学生的创新应用,我充分考虑到“数学学问只有在运用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其真正价值。”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实际进行测量。这样将学问性与趣味性奇妙地结合,引起学生产生共鸣。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十、板书设计。 这节课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洁、明朗、突出重点,抓住特点,通过比较,使学生很简单记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最终达到概括、巩固、提高的教学目的。 总之,本课我努力为学生供应详细的实践活动,创设出引导学生探究、操作和思索的情景。整节课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动手实践:有独立探究,有合作沟通;有猜想,有验证;有视察,有分析,有想象,有解决问题的策略。我力求让学生在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中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对解决实际问题是有用的。 整节课的教学,我和我的孩子们在轻松的活动中获得了发觉,在激烈的探讨中明白了道理,在愉悦的合作中享受了胜利!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示: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方体教案(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方体教案(二) 【学习目标】 1通过视察和操作等教学活动,相识正方体,驾驭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视察和比较,弄清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分。 【学习重点】 正方体的特征。 【学习难点】 长方体、正方体的异同点。 【学习过程】 一、前置性学习。 长方体有一个很可爱的兄弟,长得跟它像极了!猜一猜,它是谁?细致视察你打算的正方体,你能发觉它与长方体哪些地方很像吗? 二、独立自主学习。 打算一个正方体纸盒,视察后说出你的发觉: 1正方体的面: 2正方体的棱: 3正方体的长、宽、高存在什么关系? 三、合作互助学习。 1正方体是由_个_的正方形围成的_图形。正方体也有_条棱,它们的长度_。正方体也有_个顶点。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正方体可以看成_、_、_都相等的长方体。你能画图表示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吗? 四、评价提升学习。 1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因此正方体可以看成( )、( )、( )都( )的长方体,也可以说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 2棱长是a厘米的正方体,棱长总和是( )厘米。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3长方体框架依据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把12条棱分成( )组,每组有( )条。 4把正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同时看到6个面。( ) 5正方体是特别的长方体。( ) 6长方体六个面中,不行能有正方形。( )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棱长是3厘米。( ) 8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搭一搭。 (1)搭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须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动手试一试。 (2)用12个小正方体搭一个长方体,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搭法?记录搭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3)搭一个四个面都是正方形的长方形,你发觉了什么? 9计算下面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10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厘米? 11一个面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的正方体,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 12现在有一根150厘米长的铁丝,用这根铁丝焊接成了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还剩铁丝6厘米。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示: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方体教案(二十)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方体教案(二十)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让学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 位,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的大小。 实力目标 动手操作,正确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娴熟计算它们的体积。 情感目标 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视察实力以及归纳推理实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体验探究的乐趣。 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激趣引入 同学们,最近你们发觉的城市有哪些改变呢?在城市里为什么要建这么多高楼大厦呢?假如建平房,会怎么样? 老师带来一件衣服,谁想试一试?(点名 让一胖一瘦上来)问:同样一件衣服,为什么有的宽松,有的紧?(因为他们体型不一样,也就是占的空间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跟空间有关的内容。板书课题:体积 二、学习“ 体积”、“体积单位”的概念 1、出示大、小苹果,问:哪只苹果占的空间大?你能从自己的身边选两件物体,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2、出示差不多大的土豆和一个长方体石块,你知道它们哪个大吗?那你有什么方法? 演示书上的试验,得出:土豆占的空间小,石块占的空间大。 3、师揭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土豆和石块相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4、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到什么呢?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请同学们自学14页中间部分。 5、学生汇报: (1)常用的体积单位 (2)拿出课前做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说说哪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3)立方米是怎么规定的?老师用3根1米长的木条搭成一个相互垂直的架子,放在墙 角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跟1立方米差不多大。 6、摆一摆:用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下图中不同形态的模型 ,你知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见教材) 得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三、自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 1、猜一猜:长 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跟什么可能有关? 2、实践:拼摆长方体,四人一组,用不少于16块小正方体拼摆长方体,并分别登记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 3、小组合作:学生四人一小组操作并做好试验记录。 四、学问迁移推出 正方体的 体积公式 1、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别 的长方体。 师:依据这种关系,你能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2、师生共同归纳: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 V= a×a×a= a3 师强调:读作a 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3 a表示3个a相加。 拓展应用 学校要在操场修建一个长方体的沙坑,假如长6米,宽4米,里面要铺垫0.9米厚的沙子,须要多少立方米沙子?按每立方米沙子重1.7吨计算,这些沙子重多少吨? 总 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兴奋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怀疑? 作业布置 33页8、9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 米。 小正方体的个数= 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 长方体的体积 = 长 × 宽 × 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 a×a×a= a3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示: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方体教案(十八)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方体教案(十八)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正方体的相识 (教材第2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2122页练习五的第4、5、8、9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相识正方体、驾驭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视察比较弄清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分。 3.通过学习活动培育学生的操作实力,发 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空间概念。 【重点难点】 1.相识正方体的特征。 2.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打算】 正方体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同桌沟通,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在哪儿?几条棱可以分别分成几组?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什么? 老师:今日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一种特别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 题:正方体) 【新课讲授】 探究 正方体的特征。 1.想一想。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探讨时应当从哪方面去思索?(也应当 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2.合作学习。 学生依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 ,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沟通。 (1)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大小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2)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3)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视察思索。 老师问:怎样推断一个图形是不 是正方体? 4.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分: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 探讨: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 学生充分探讨,集体交换看法。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是对面的面积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看法,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 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别的长方形, 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 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老师依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正方体是特别的长方体,长方体中包含着正方体,用集合圈表示为: 老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课堂作业】 1 .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练习五的第4、5、8、9题。 【课堂小结】 今日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老师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教学板书: 正方体的相识 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相等。 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教学反思: 1.在复习长方体的特征后,让学生学会把学习长方体的特征的方法迁移到学习正方体的特征上来,使学生又快又好地驾驭了正方体的特征。 2.把猜想和探究实践紧密结合,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又让他们享受猜想的胜利体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建力,同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分”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只是学生需对体验中获得的有关学问进行搜寻、归纳、整理而已。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示: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方体教案(十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方体教案(十三) 一、教学内容 课本 P2730 例 1、例 2。 二、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使学生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驾驭它们面、棱、顶点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两者之间的关系。相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验探究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过程,培育学生视察、操作、抽象、概括的实力,以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所学学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简洁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使学生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驾驭它们的特征;相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2教学难点 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四、教学用具 自制课件,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的物品。 五、教学设计 (一)复习打算 (视频脚本三:第三单元长正方体:1.2) 1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关系? 2出示收集的各种物体:这些图形同刚才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设计目的是沟通新旧学问间的联系。 (二)探究新知 1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师出示一些教具,学生拿出收集的学具。 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几类? (2)学生小组探讨汇报:依据围成的面的不同可以分为:由长方形围成和由正方形围成的。(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 (3)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正方体相识:动画场景1) (4)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什么样的物体叫长方体呢?下面我们来接着探讨这个问题。 (5)关于长方体你想学习哪些学问? 师拿出长方体教具,学生拿学具,师给出面、棱、顶点、相对的面、相对的棱的概念,并板书。 2长方体的特征。 (长正方体相识:动画场景3) (1)长方体有几个面?(6 个)你来猜想一下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 (2)怎样验证你的猜想? 3学生验证。 可能会有以下方法: (1)通过量长和宽计算; (2)剪下比一比; (3)将其中一个面描在纸上,用另一个面对比。 4汇报结论:长方体的 6 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有不同的发觉吗?(也有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 5老师重点带领学生探讨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请大家再来细致视察这个长方体,还有什么特征? 6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怎样验证? (长正方体框架制作:动画脚本-场景一、二) 7学生利用学具验证。 (1)测量; (2)用学具插一个长方体后,再比较棱的长短。 8汇报:怎样插长方体,用了什么材料?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 12 条棱,相对的 4 条棱相等。 9重点探讨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的棱的特点。 10填写总结报告。 11相识长、宽、高。 (1)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学生指出自己手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并量出长短。 3正方体的特征。 (长正方体相识:动画场景4) (1)学生独立探讨正方体的特征并填表。 (长正方体框架制作:动画脚本-场景三) (2)汇报你们是怎样探讨的?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相同点: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 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1下面的图形中,是长方体的在括号里画“”,是正方体的在括号里画“”。 2写出下面各图的名称。 3视察实物图,然后填空。 (1)橡皮的形态是( )。 (2)橡皮的前面是( )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与( )的面积相等。 (3)橡皮的右侧面是( )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与( )的面积相等。 (4)橡皮的上面是( )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与( )的面积相等。 4看图填空。(单位:厘米) 长( ) 长( ) 长( ) 宽( ) 宽( ) 宽( ) 高( ) 高( ) 高( ) 5推断。(对的在括号里划“”,错的划“×”。) (1)一张很薄的塑料纸,只有正反两个面。 ( ) (2)正方体是特别的长方体。 ( ) (3)一个长方体中有四个面完全一样,那么另外两个面肯定是正方形。 ( ) (4)用一根长 120 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正方体的棱长为 20 厘米。 ( ) (四)全课总结 在这节课上,使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须要解决的问题吗?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示: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方体教案(十一)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方体教案(十一)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正方体的相识”是义务教化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0页例3以及课后做一做。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的相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能通过实物或模型分辨正方体,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在教学正方体时,应激活阅历,回顾特点,对比长方体特点,感知“正方体是特别的长方体”。 (二)核心实力 能运用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通过视察、操作,相识正方体,建立空间观念,提高分析对比,抽象概括的实力。 (三)学习目标 1.在相识长方体的基础上,通过视察正方体、动手操作折正方体,自主探究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对比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抽象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重点 驾驭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五)学习难点 建立空间观念,形成立体图形的初步印象。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正方体的相识名师教学课件,各种正方体实物,长方体模型,剪好书本第123页的正方体绽开图。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我们是从几方面来相识它的?请自己整理出来。 (2)请找找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并思索:关于正方体你都知道了哪些学问?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师:课前让同学们找寻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谁来和大家共享一下你找到了什么? 师: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态是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相识它。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对正方体已有肯定的相识,因此通过共享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的正方体,使学生对正方体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正方体的爱好。】 2.问题探究 (1)视察模型,探究特征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都属于立体图形,回想一下,我们是从几方面来相识长方体的? (面、棱、顶点,长宽高) 师:对于正方体,你们打算从几方面来相识? 生自由发言。 师:现在请你们借助手中的正方体物品来视察探讨,看看正方体都有哪些特征? 同桌合作,自主探求正方体的特征。 沟通汇报。(汇报时重在沟通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预设: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6个面都相等; 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都相等; 正方体有8个顶点。 小结:同学们从棱、面、顶点三方面进行探讨,得出了“正方体是有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12条棱长度相等”的结论。 (2)制作模型,加深相识特征 师:相识了正方体的特征,现在请你们动手制作一个正方体,制作完后,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并向同桌介绍你制作的正方体的特征。 用剪好的书本第123页的正方体绽开图做一个正方体。 展示学生作品共享制作感想。 【设计意图:学完长方体后,学生已明确了面、棱、顶点的概念,知道了从哪些方面探究图形特征,因此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经验自主探究的过程,通过视察、动手,学生亲身感知正方体这个立体图形。考查目标1】 (3)对比视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师:我们都是从面、棱、顶点来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请4人小组,用你们喜爱的方式整理出来。 沟通汇报后,老师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 引导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视察比较,主动探究,从而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提升了学生的探究实力和归纳实力,同时也经验了学问形成的过程,体验了胜利的喜悦,增加了学习的信念。考查目标2】 3.巩固练习 (1)第20页的做一做。用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搭一搭。 搭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须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动手试一试。 用12个小正方体搭一个长方体,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搭法?记录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搭一个四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其余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4.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从面、棱、顶点三方面相识了正方体,有 6个面,都相等,12条棱也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别的长方体。 (三)课时作业 1. (1)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每个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2)正方体棱长的和是48厘米,每个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答案: (1)32分米、64平方分米 (2)16厘米、16平方厘米 解析:通过对正方风光、棱特征的考察,加深理解,为后面学习表面积和体积打基础。【考查目标1、2】 2.依据所供应的条件,回答问题: 它的前面是()形,长()厘米,宽()厘米。 它的右面是()形,长()厘米,宽()厘米。 它的上面是()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 答案:略。 解析:通过“线”想“体”,再从“体”中找“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同时感受每个面与长、宽、高的关系,为表面积打基础。【考查目标1、2】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提示: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方体教案(八)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方体教案(八) 教学内容: 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问技能目标:驾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实力目标:指导启发学生运用视察、测量等方法,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特征,开发学生智能。 3、情感看法目标:通过视察、摆布实物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长方体、正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具打算: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框架. 学具打算: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依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都是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都是立体图形。 2.举例 在日常生活中见过那些物体的形态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课件出示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 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相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不是有6个随意的长方形都能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接着探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学问。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 二、教学实施 (一)、长方体的相识 1、相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同学取出自己打算的长方体。 老师: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学生:面。(老师板书:面) 老师: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有一条边。 老师:这条边称为棱。(板书:棱) 老师: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尖。 老师:相交的这点称为顶点。(板书:顶点) (2)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老师说出顶点、面、棱的名称,学生快速在学具上指出。 2、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相识。 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根据肯定的依次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依据长方风光的位置,数出这6个面分别是什么?从位置上看前、后两个面正好是怎样的? 老师讲解并描述:我们把这样的两个面叫做一组相对的面。找一找,长方体一共有几组这样相对的面? 让学生指出长方体上的3组相对的面。 引导学生视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态的? 通过视察,学生会发觉有两种状况:一种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另一种状况是4个面是长方形,另外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板书:特别状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分组测量长方体前后、左右、上下面的长和宽,引导学生发觉: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长和宽分别相等。 老师:由相对的面的长和宽相等,我们可以进一步知道,相对的面的形态、大小怎么样? 师生共同验证同学们的发觉。 课件演示: 长方体6个面的形态,上下、前后、左右面相等。 (2)棱的相识 老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 老师:你认为探讨长方体棱的特点,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长方体有几条棱?这些棱可以分成几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通过以上问题,分组探讨,实际测量。 探讨后,学生汇报,老师用课件演示。 课件演示: 展示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顶点的相识。 课件演示:先闪动三条棱,再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 老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 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请你们根据依次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指名说出数的结果。(板书:8个顶点) 3、相识长方体的直观图。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视察,最多能看到它的见个面? (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呢?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站在任何角度视察,我们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在画长方体时看到的3个面画实线,另外3个面用虚线画。 4、相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探讨: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