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我的教育信条》读后感(7页).doc

    • 资源ID:35435487       资源大小:20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的教育信条》读后感(7页).doc

    -我的教育信条读后感-第 7 页读我的教育信条的几点感悟一、前言我的教育信条,作者杜威,写于1897年。读我的教育信条第一章,我就发现了杜威这样一种教育的姿态:“我相信”。“我相信”,这完全是一种纯主观的、仅是可能性的言说。“我相信”,这不代表绝对权威,不是绝对真理,只是一家之言。可是,“我相信”,同样也凸显了“我”,是我的所思。“我相信”是一种相对说来不卑不亢的姿态。我愿意以这样“我相信”的姿态,来说我对杜威“我相信”的感觉。我认为杜威对教育有忧患,有见地也有实践,语言省俭,不偏颇。这样的写作姿态,通常是更可亲可信服的。我的教育信条是文字相当省俭的,但是阅读起来完全没有阅读教学勇气时那种诗的气韵,也不是沉思录里那样诗意的理性,只是理性。杜威说:“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世界上最形式的、最专门的教育确是不能离开这个普遍的过程。教育只能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向,把这个过程组织起来或者区分出来。”似乎少一个字都不能够,多一个字也不能再多了。二、关于“什么是教育”我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更多地落实在人的自我教育上。所以杜威对教育的理解,一度使我茫然,他说“惟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于儿童的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所在的社会情境的各种要求引起的,这些要求刺激他,使他以集体的一个成员去行动,使他从自己行动和感情的原有的狭隘范围里显现出来;而且使他从自己所属的集体利益来设想自己。”思考了一番后,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读到的杜威教育是一个碎片,缺失阅读的语境吧。杜威这里所谈的教育,更狭义地特指父母对子女、教师对学生、成人对儿童的教育,这样就比较顺畅一些。按照我补充上的这个语境去理解,杜威所说的“惟一的真正的教育”还是有比较说服力的,既有社会对生命个体的影响,也有生命个体的内在心理层面的变化。虽说石头是不能孵出小鸡来,但是外界的刺激确实是儿童确立自己如何行事的重要指标,甚至是成人也不外如是。连续性的全方位的刺激会形成这个人的外部世界和后天的内在世界。高分得巧克力,低飞挨大棒。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拇指姑娘一定是丑的。所以教育不都是积极正向的,有时也强大的挫败和摧毁的力量。外部的禁锢会造成内心的恐惧,而内心的恐惧会加固这外在的禁锢。这样想着,身为教育中人的如履薄冰的使命感又涌上来了,想要给学生适合的自然的人性的教育。“我认为这个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它们是平列并重的,哪一方面也不能偏废”,杜威如是说。强调社会学向度,我国古有这传统,孟母三迁,强硬的外部刺激以期实现造成预设的后果。而当前教育对社会学的方面似乎有更多独断的仪仗和渗透,把本不该简单的处理为简单简化。各种考核比对,压力层层下达,到学生身上形成了分数的重压。那种粗糙的简单的残暴的社会压力形成的教育现状和困境,使我对所谓“教学质量出类拔萃”的地区都怀着忐忑的畏惧,作为一线教师我完全可以想象到这背后付出的代价。言必提及考试如何,中考怎样高考怎样,考不上好大学会怎样,找不到好工作会怎样,这个思路下去,语势里有过来人的正确与权威,然而必然截断了教育者与教育真实之间的联系,也阻断了对当下的清晰遇见。一个连今天都看不清楚的稚嫩小童,看未来岂非更茫然?何况兼伴着成人对其考试的种种利诱恐吓刺激。我最近一直在想“爱是不忧虑”,实际上很多教师“把不爱变成看得见”,自觉充当“人为忧虑”的制造机。人当然是有心理弹性的,也会有儿童在这样的体制中得到相对较好的生长和发展。但这不能作为当前教育合理的佐证,若是能够获得更生命化的教育,这样的儿童会有更为美好的生命的面相和走向。这两个方面,有微妙的契合的度和点,在不同的生命个体不同的生命阶段上有不同的体验。摈弃功利化的想法,才有可能触及感知这教育的本相。不去夸大,无论口头笔头或者实际行动中。相类的,也不去粗暴地简化。接纳生命的复杂和幽微,不把对生命的教育复杂化和幽微化。外在合适了,内在也合适了,就好像小鹿跑在草地上,鱼游在水里,社会的预期与成绩,与内在的兴趣和能力,趋于同化一致,人有好的自我认知和对世界的认知。或者,这就是我对杜威对教育定位的个性解读吧。三、关于“什么是学校”近年来,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的弊端集中显露出来。一些私塾雨后春笋般成立,还有一些儿童被留在家庭里由父母指导。有人说郑渊洁的孩子不上学自己教如何如何,类似的还有一些其他的成功例子来佐证。但是单从“成就”的层面判断教育的优劣,其实也往往受到家族的声望、心智程度、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的,未必是没有受学校教育直接引至的成功。何况,就算郑渊洁成功了,想要自己教育孩子的父母,你是郑渊洁吗?个人的修养、对教育的理解、教育实践的经验和能力,经济上的储备,时间和精力的丰富度,你都足够吗?每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教育场所。我个人认为将来我的孩子是应该接受学校教育的,比较容易在大致这个程度上实现“应然”的“成人”的目标。那是因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这种社会生活的形式里,凡是最有效地培养儿童分享人类所继承下来的财富以及为了社会的目的而运用自己的能力的一切手段,都被集中起来。”可是,学校教育的确是存在了问题的,这是不能否认和回避的。“我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说来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们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我们太过寄望未来,太过分准备,并为准备不足过分焦虑(这是心理暗疾一种,成人要转嫁自己的压力给儿童),正如上个月人民日报刊发的一篇名为中国家长的集体焦虑中说道的那样:“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是焦虑的。”使学生意识到学校教育是一种正在经历着的生活,使家长意识到学校教育才是孩子正在经历的生活,真正意义上地活在当下,真实地体验和感受,而不是为了将来出人头地而活、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而活,其实是说难就难说简单就简单的事,抛开选拔性考试这样一个指挥杆,可能只需要教育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四、关于“教材”“我认为我们由于给儿童太突然地提供了许多与这种社会生活无关的专门科目,如读、写和地理等,而违反了儿童的天性,且使最好的伦理效果变得困难了。因此,我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是我觉得这是最切心的部分。华东师大的刘良华老师提过相似的观点,教育不应该把有机的整体肢解成鸡零狗碎教给学生,而应该按照最自然的方式,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刘老师还提到了一个笑话,妈妈拿一瓶水说:“宝宝,这个水的名字叫做农夫山泉,这个水的味道有点甜。”宝宝不会说话,宝宝只是听着,会说的时候再说出来。老师教学生却不是这样教的,老师说:“你们跟我一起念,矿、矿、矿泉水的矿。”学生必须马上大声跟着一起朗读。还有一些家长会困惑到“孩子为什么不肯学我让他学的那些知识?”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很好的答案,成人以成人世界的秩序和意志强迫孩子学习,学习的内容不是孩子内在追寻的。孩子在关心小狗的习性时,你却要求他学习“3+2=?”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方面很多学校也在做着自己的努力,开发校本课程、民族特色课程等等,让学生不再仅仅拘泥于全国统一的教材之中,而是更加量体裁衣,贴近实际。五、关于“方法的性质”对这一节的阅读简单地梳理一下,不管我们采用哪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都要审视这些方法的内在性质:是不是遵从了规律、是不是有助于形成儿童内心的表象、是不是儿童觉得有兴趣的、是不是沿着真善美的方向没有引起儿童负面的情绪。“我认为在儿童本性的发展上,自动的方面先于被动的方面;表达先于有意识的印象,肌肉的发育先于感官的发育,动作先于有意识的感觉;我相信意识在本质上是运动或冲动的;有意识的状态往往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杜威认为,忽视这个原理,造成了教育的阻力和浪费。读到这里,我想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其实这些哲学观点离我们日常的生活、我们的教育很近,只是我们常常忘记了。本科时期,在实习、参加比赛时我自己常常会有这个思路:“这个环节怎么讲才会更顺畅,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最近两年,也常常意识到了过于顺畅对孩子思维成长的弊端,比如减弱了承担思维阻滞的过程和能力,减少了暴露学生思维断点的机会。没有什么绝对的好,也没有什么绝对的不好。我们评价一堂课,常常希望这节课多么流畅精彩,其实磕磕绊绊的课也是另一种有机的精彩。但是如果这是一节参加比赛的公开课的话,我是一定没有勇气去“露出”这种磕磕绊绊来的。现在读到这部分,再次想到了这个问题。教师们苦苦追求的“最优化”是不是没有价值和意义呢?按照杜威所说意识在本质上是运动的,我认为是没有最优化的。那么是不是应该去追求“更优化”呢?关于“表象是教学的重要工具”,我非常赞同。假如将现在用以使学生学习某些事物的90%的精力用来注意学生是否在形成适当的表象,那么教学工作将会容易得多。关于兴趣,杜威认为“兴趣是成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这让我联想到昨天在学习陈时见教授讲座时他提到的关于“基础”与“兴趣”的关系,他认为我们不应该将100分的精力都集中于“基础”之上,而忽略了自身的兴趣,现高校正在从1.0向2.0转变,我们应该追求80分的“基础”,学有余力的同时去发展80分的“兴趣”,这样我们就可以成为160分的人了。对于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这样的160分的人按照好学生的标准,他也许就不是那么优秀,但是注意一下他的兴趣,还有他最有可能发展的较好的智力,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儿童时期还是成人之后,这样160分的人都可能是一个会生活很自在的人呢。六、关于“学校与社会进步”在学校与社会进步这一节里,“我相信”仍然出现着,却有了一种排山倒海的汹涌,有一种毋庸置疑的强势力道。杜威说教师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而谈到“教育是达到分享社会意识过程中的一种调节作用,而以这种社会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的适应是社会改造的唯一可靠的方法”时,杜威也许是想表达如果你是个人主义者,如果你认为人具有某种优质的品格是获得合理生活的重要前提甚至是唯一前提的话,你要相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基本方法。如果你是社会主义者,如果你认为个人的力量无法超越组织和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的话,你要相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基本方法。身处在教育当中,我们要明确教育的真正功能,也要明确教师的职业尊严。我是一直都相信教育是可以塑造社会的,就像是“经常微笑的人会变得更美”一样。全文杜威的表达确切有度,按照东方视角说很中庸,按照西方视角大概就是联系、发展、一分为二。这是思维上的严密,或许这种思维的严密也更利于认识和理解上严密。向杜威致敬。

    注意事项

    本文(《我的教育信条》读后感(7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