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题完整(35页).doc
-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题完整-第 35 页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1.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2.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3.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5.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年,美国心理学家( )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7.多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这一特点体现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 )。8.内容多取自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等各科心理学,这一特点体现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 )。9.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一般认为它形成于( )。10.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1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C.学与教以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D.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1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为( )。13.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是( )。A.可以相互替代 B.彼此并列互不相干C.其研究对象相互交叉,研究成果互为印证补充 D.各自独立毫无关系14.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教育家及其代表著作是(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B.桑代克教育心理学C.斯金纳程序教学 D.布鲁纳教育过程15.( )的主要特点是严格控制条件并可以反复验证。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16.以下关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件中,为初创时期发生的是( )。A.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B.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的成果,大大扩充其内容。C.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D.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研究与应用。17.在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师 D.教学环境18.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实际,注重为学校服务,(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信息论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情境中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是_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_。3.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_、_、_、_和_等五种要素;由_、_、_这三种活动交织在一起。4.学生是学习的_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为_,二为_。5.教学内容是学与教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_、_、_。6.教学媒体是_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_,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不仅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_以及_等都产生深远影响。7.教学环境包括_和_两个方面。8.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9.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_、_、_、_的作用。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_、_、_、_四个时期。11.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通过群体差异、_来体现的。_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请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谈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教师在学与教过程中的地位。4.简述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与三种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互作用。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6.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五、论述题1.论述学习与教学的要素。2.论述学习与教学的过程。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其中3-6、7岁为( ),6、7-11、12岁为( )。2.少年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下述特点( )。A.出现辨证思维 B.道德感、美感深刻发展C.半幼稚、半成熟 3.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为( )。A.2岁 B.6岁 C.7-8岁 4.认为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为(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5.儿童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时期是(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6.小学阶段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7.自我同一性形成于( )。A.6-11岁 C.20岁 8.个体心理自我形成于( )。A.青春期 C.幼儿期 9.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为( )。A.辐合型 B.发散型 C.场独立 10.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 B.气质 1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学生能够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经处在( )。12.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 ),再到( )的过程。A.心理自我 社会自我 B.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C.心理自我 真实自我 D.社会自我 真实自我13.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属于( )。14.一个人对行为控制与调节方面的特征是属于性格的( )。15.皮亚杰的具体运算阶段是在( )。16.场依存型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17.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处于( )。18.守恒指物体不论形态如何变化,其质量恒定不变。皮亚杰认为,儿童开始具有守恒观念的年龄阶段是( )。19.1-3岁是儿童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小学中年级是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关键期。这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20.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 )。21.某人智力年龄是8岁,实际年龄是10岁,此人的比率智商是( )522.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23.研究表明,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即连续性与阶段性和( )。(多选)24.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二、填空题1.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_、_、_和_。2.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为_。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_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_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4.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_、_、_和_。5._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即_、_、_。7.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突出表现在_和_两方面。8.学生间认知风格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等方面。9.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S-B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_和_于1905年编制,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_进行了多次修订。 ,S-B量表采用的是_智商,韦克斯勒量表采用的是_智商。11.智力的差异包括_和_。12.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_差异和性格_差异两个方面。13.性格的特征差异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_、_、_、_。14.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_和_两类。15.广义特殊儿童一切_,狭义特殊儿童仅指_。16.在解答问题时,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少,这种认知方式属于_认知方式。17. _是个体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是没有影响。_和_并使之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19.根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性和_。_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部因素影响。三、名词解释7.性格 四、简答题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简述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3.简述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4.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5.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6.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7.简述特殊儿童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8.简述特殊儿童的安置方式。9.简述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五、论述题1.论述童年期发展的心理特征。2.论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3.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4.论述多元智力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六、案例分析(选做)1.结合案例猫和松鼠理解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知发展观。2.试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分析案例两节数学课。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可以归入到学习中的现象有( )。2.新生渐渐知道铃声代表上课,这属于( )。3.各种动作技能的学习,都离不开( )。4.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属于( )。5.在试误学习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这符合( )。6.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 )。7.一个学生上课讲话,老师要他写“我上课讲话,真丑”1000遍,这属于( )。8.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的学说为( )。9.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提出者是( )。A.苛勒 B.布鲁纳 C.斯金纳 10.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的学习是( )。11.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的理论为( )。A.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 B.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12.认为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建构成的理论为是( )13.认为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的理论是( )。“路程=速度*时间”这是一种( )。15.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 )的学习。16.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 )。R联结是否形成17.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1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19.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分泌是(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A.不同的学习结果 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简繁 D.学习水平的优劣21.行为主义的代表学者是( )。2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23.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被称作( )。24.( )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25.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A.新旧知识的联系 B.对新知识的理解 26.儿童刚表现改进错误的行为,家长取消他看动画片的禁令,孩子随后表现出更多的改进错误的行为。这种取消厌恶刺激,从而使某一行为反应概率增加的过程是( )。27.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 )强化。28.( )的思想来源于普莱西发明的教学机器,但贡献最大的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29.学生取得好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30.下列现象不属于学习的是( )。31.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孩子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适合的安排是( )。32.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不包括( )。“顿悟实验”的是( )。34.提出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的心理学家是( )。35.布鲁纳认为学习应该包括哪三个过程?(多选)36.学科的基本结构指的是( )。(多选)37.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用表征形式呈现,以下属于他提出的呈现方式有( )。(多选)38.学习的定义说明( )。(多选)39.学生的学习内容有( )。(多选)D.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40.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 )。(多选)A.动作学习 B.知识学习 C.技能学习 D.经验学习 二、填空题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_、_、_。2.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为八类:_、_、_、_、_、_、_、_。3.加涅在早期学习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学习的五种结果:_、_、_、_、_。4.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_、_和_。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_。6.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_、_和_三个过程。 与_;根据学习的进行方式分为_与_。8. _认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制约。9.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_。10.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获得_。11. _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12.在_和_早期的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思想,_的思想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强调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特别强调_和_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作用。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_,这意味着学习是_,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而是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_和_。14.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学科的_、基本方法和_。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_。16.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认为,学习是通过_过程实现的。17.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无须自己去独立发现,属于_。_。19.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_作用,在_和_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_著名的_心理学家。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_和_。三、名词解释1.学习 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学习的概念?2.与动物相比,人类学习有哪些基本特征?3.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4.简述加涅按学习水平不同提出的八类学习。5.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6.简述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学习及其规律。7.简述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应用。8.简述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的基本内容。9.比较联结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五、论述题1.论述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中的学习观。2.试述有意义学习的标准和条件。3.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六、案例分析1.一名专家到一所小学考察地理知识。她浏览了一下课本,向学生问道:“假如你在地下挖一个几百米深的坑,坑底比上面是热还是冷呢?”没有学生能够回答。这时,教师对专家说:“我确信他们是知道的”。于是教师向先生问道:“地球的内核是什么样的状态?”“地球内核是火热的熔岩”,同学们齐声回答。试问,为什么原本有意义的知识学生只能如此死记硬背?请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分析。2.小李在班级中成绩一般,是老师和同学忽视的对象。有一天上政治课,他在那里叠纸飞机,后来为了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他把纸飞机飞向空中。政治老师当场在全班学生面前批评了他。(1)请分析小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2)请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析这个政治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及效果。(3)请你运用其他学习理论,提出更好的处理方法。3.结合沃尔普系统脱敏法治疗焦虑症的经典案例,思考儿童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设计系统脱敏法辅导方案?4.结合用行为矫正技术改变儿童上课乱插嘴的案例深入理解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理论,了解行为矫正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思考行为主义心理辅导的优点与缺点。第四章 学习动机一、选择题1.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称为( )。2.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3.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当学生从事较容易的作业时,教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 ( 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6.( )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7.( )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8.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9.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的一贯努力,其归因是( )。A.内部、不稳定、可控制的 B.外部、稳定、不可控制的C.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的 D.内部、稳定、可控制的10.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12.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或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这种感觉)即为( )。13.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A.25 B.50 C.75 D.10014.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划分标准是( )。15.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 )。16.“杀鸡儆猴”17.“半生不熟”、“似懂非懂”的东西可以构成难度适宜的( )。18.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最主要因素是( )A.自我预期 B.成败经验 C.自我归因 19.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次是(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20.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 )。A.素质教育 B.创设问题情境 C.以学生为主 D.熟悉学生21.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22.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属于( )。24.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动机划分方法是( )。25.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稳定归因C.外部、不可控、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26.归因理论认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分析可划分为三个维度,即( )。A.天资、能力和心境 B.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C.个体的力量、环境因素和偶然因素 D.内外性、稳定性和可控性27.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 )。28.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动机和( )。29.一种学生学习动机强,但学习习惯、学习行为不良,导致了学习效果差,这说明了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 )。31.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种理论属于( )。32.根据学习动机和学习活动的关系来划分可以分为( )。(多选)33.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 )。(多选)34.动机的功能有( )。(多选)35.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为( )。(多选)二、填空题1.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称为_,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_,从作用上看,它即为学习的内驱力。2.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_、_、_组成。3.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就是_,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_。4.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叫做_。5.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_为中介。6.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_、_、_、_和_。7.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_、_和_的需要。8.在学习活动中,_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9.成败归因理论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_、_和_。10.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和_。11.归因理论是从_来阐述行为动机的。12.“身教重于言教”是_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13.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_。14.从动机的生理基础上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_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15.在所有动机划分中,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是_。16.大多数成绩不良问题,其实质在于_。17.阿特金森认为,广义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_,另一类是_。18.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_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的,需要层次的理论是_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19.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联的,来源于对_。20.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_。21.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_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22.学习动机理论主要有强化理论、成就动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_和_。三、名词解释1.动机 2.学习动机 3.学习需要 4.学习期待 5.诱因6.成就动机 7.自我效能感 8.问题情境 9.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四、简答题1.简述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其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2.简述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中应用的评分艺术。有效激发学习动机。6.简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五、论述题1.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教师为什么应全面关心学生?2.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六、案例分析题在上课时,有些平时不受老师重视的学生有的爱讲话,有的爱做小动作,特别是坐在窗边的学生则爱把窗帘拉开又合上,合上又拉开。老师发脾气,他反倒做鬼脸,引起学生们的哈哈大笑。试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分析,这些学生是为了满足哪个层次的需要?如果你是老师,如何处理为好?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一、选择题1.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A.迁移 B.动机 C.策略2.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4.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5.根据迁移内容不同进行划分,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负迁移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D.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同组迁移6.在现代迁移理论中,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是(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安德森7.早期的迁移理论中,提倡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才能产生迁移的共同要素说是(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安德森8.迁移的关系转换说强调( )。A.发展了的心理官能 B.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C.已有经验的概括化 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9.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着菱形的学习,此为( )。11.一种学习中所习得一般原理、原则、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特殊迁移 12.“植物”“动物”等具体概念的理解影响着对“生物”概念的理解,这是(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水平迁移 13.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在复习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新课的,这是一种( )。A.水平迁移 B.负迁移 C.行为迁移 14.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15.强调概括化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 )。16.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是( )。17.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的是( )。18.如果迁移产生的效果是积极的,这种迁移是( )。19.下面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句说的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20.( )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21.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种现象属于( )。23.“温故知新”属于学习迁移中( )。24.( )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量杯”“猩猩”实验“水下击靶”“拾柴火”实验“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26.“闻一知十”属于学习中的( )。27.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不同,迁移分为(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28.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 )。29.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30.“乘法口诀的掌握可以广泛迁移于多种情境中”。这体现的迁移种类是( )。3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多选)A.相似性 B.原有认知结构 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D.教学方法32.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 )(多选)A.自上而下的迁移 B.自下而上的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33.结构化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各种内在关系如( )。34.以下内容中能发生迁移的是( )(多选)A.知识学习 B.技能学习 C.行为规范学习 D.态度和情感的学习 “四边形”的概念,再学习“平行四边形”,“四边形”概念对“平行四边形”的影响属于( )。(多选)36.对认知结构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有( )。(多选)A.奥苏伯尔 B.班杜拉 C.安德森 D.加特纳 E.吉克二、填空题1.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_、_、_、_等。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_、_、_。3.奥苏伯尔认为认知结构的_、_、_、_、_和_等特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4.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_、_、_。5.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_、_与态度的学习中。6.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_现象。7.现代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两种:一种是强调_在迁移中的作用;另一种是强调_对迁移的影响。8.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_和_两种。9.陆钦斯的_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10.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有影响,其中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_是迁移产生的前提条件。11.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促进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审题技能的应用,这在心理学中称为_。12.现代迁移理论中,以_等人为代表,认为如果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1.什么是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分成哪几种?2.简述迁移的作用。3.简述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4.简述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五、论述题1.论述早期的四种迁移理论的要点。2.联系实际分析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定势对迁移的影响。3.联系实际分析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一、选择题“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直角三角形”这一概念时,用很多不同形式的直角三角形图示来说明,他在这里所运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是( )。3.由于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 A.程序性知识 “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叫做( )。5.历史课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哺乳动物”的观念,现在来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 )。 7.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就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派生类属学习 8.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记忆效果最好。 A.100 B.150 C.200 9.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10.有的学生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就认为角是由两条交叉的线组成,这是( )。A.感性概括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