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关雎》《蒹葭》两首学案(4页).doc
-
资源ID:35441050
资源大小:15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诗经》--《关雎》《蒹葭》两首学案(4页).doc
-诗经-关雎蒹葭两首学案-第 4 页诗经-关雎蒹葭两首学案教师寄语: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关雎一、基础知识1、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编为“风”、“雅”、“颂”三部分。“”,毛诗序称之为“六义”。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庸阝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 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 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2. 关于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二、预习检查 1.注音: 雎鸠( ) 窈窕( ) 逑( ) 荇( )菜 寤寐( )蒹葭 ( ) 伊人 ( ) 溯洄( ) 湄 ( ) 跻 ( ) 坻( ) 涘 ( ) 参差 ( ) 琴瑟 ( ) 芼 ( 窈窕 左右流之 寤寐 蒹葭 参差 琴瑟 采采 未已 苍苍 思服3、诵读指导。 提示: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三、整体感知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2、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四、品读全诗,探究艺术手法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四、背诵并默写全诗。 第二课时蒹葭一、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读出凄迷之景,惆帐之情。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蒹葭( ) 伊人( ) 溯洄( ) 唏( ) 湄 ( ) 跻 ( ) 坻 ( ) 浚( )3、结合注释,译读全诗。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二、美读全诗,重在鉴赏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三、比读全诗,问题探究1.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风格和表现手法相同吗?2.讨论两首诗关于“比兴”的表现手法的运用。(老师点拨:赋比兴是诗经中三种最基本的艺术手法,但关于赋比兴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其中宋代朱熹的解释是较有代表性的,其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四、课堂小结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于于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五、达标测试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 ( ) ( ) 窈窕( )( ) 好逑( )( ) 寤寐( )( ) 溯洄( )( ) 坻( ) 荇菜( ) 2、填空题。 (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 、 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 ? 周南。能力提高1、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3、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5、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达标测试题参考答案:1、j ji yo tiáo ho qiú wù mèi sù huí Chí xìng 2、(1)诗经 305 风 雅 颂 (2) 赋 比 兴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C4、B能力提高1、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2、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3、景语情语。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诗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4、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如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犬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5、关雌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雌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雌“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24诗经两首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二、1、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2、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呜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次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三、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七月“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使用了赋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如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而衰。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展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第二课时参考答案二、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1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字简约。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2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3)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4)“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3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三、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