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
资源ID:35459172
资源大小:47.0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的答案的标号涂在机读卡的对应位置;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0分,共计60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尿素 B.抗体 C.血红蛋白 D.CO22.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浸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H2CO3/NaHCO3参及维持血浆pH的稳定D.体液免疫调整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3.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逼C血浆浸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人体猛烈运动时产生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4.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肯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肯定改变,一段时间后复原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改变是A.红细胞吸水增加 B.胰岛素分泌降低 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 D.血浆浸透压快速上升5.如图是正常人体肝组织构造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含有胰岛素、血红蛋白、CO2等物质B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成的C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D肝糖原的分解在中进展6.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调整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响调整C、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7.白蛋白是安康人血浆中含量在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白蛋白越多,血浆浸透压越低 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C.白蛋白含量影响血浆理化性质 D.白蛋白削减,会使尿液削减8.关于人体体温调整的叙述,错误的是A燥热环境中比寒冷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 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下丘脑有体温调整中枢,也有感受体温改变的功能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整的叙述,错误的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及机体产热调整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整,也受神经调整D.饮水缺乏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汲取水10.缩手现象是人体的一种神经反射,当手指不当心遇到一个很烫的物品是会产生缩手现象(现象);当用手拿别人的物品被人口头回绝时也会产生缩手现象(现象)。关于这两种缩手现象的分析、比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现象的反射弧不完好,现象的反射弧完好B.现象可以不要大脑皮层的参及,现象肯定要有大脑皮层的参及C.参及现象的神经元比现象的多D.参及现象的肌肉细胞比现象的多11.如图表示人体的谋反神户形式图,请据图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中,是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传入神经B.若处收到破坏,刺激仍能引起完成反射活动C.构造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刺激时,能产生兴奋的构造是12.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相宜刺激时可快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1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整的叙述,错误的是A运用肯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能进步插条的成活率B运用肯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进步芹菜的产量C运用肯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进步种子的萌发率D运用肯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凤梨,能让凤梨提早上市14.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及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根底15.关于人体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弧是神经调整的构造根底B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整C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调控16.下列关于体液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B.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有属于内分泌系统C.各种激素都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展检测D.胰岛素制剂,性激素均只能以注射的方式运用17.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18.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右图所示。该曲线图说明A小鼠对抗原A较敏感B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C二次反响比初次更猛烈、更快速D小鼠对抗原B反响较慢19.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可以遗传的B.过敏反响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样引起的C.机体可以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20.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响病症。下列有关过敏反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响中既有T细胞的参及,也有B细胞的参及 B过敏反响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过弱导致的疾病C过敏反响中浆细胞产生的组织胺对毛细血管壁细胞通透性的调整属于体液调整D过敏反响发生快速,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即可导致机体出现过敏病症21.人体对病原菌具有肯定的防卫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肯定的屏障作用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22.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及细胞免疫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23.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构造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及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程度阶段24.如图所示,A、B、C、D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试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的固定植株,纸盒的一侧开口并匀速旋转,有单侧光照则A、B、C、D中表现为直立生长的是25.下列有关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探讨方法,正确的是A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B视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高倍显微镜视察C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生态缸进展培育26.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削减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及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及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及水稻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27.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及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养分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构造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构造28.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一亩水稻的年产量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29.右图表示消费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主要是绿色植物B.乙是消费者,丙属于次级消费者C.丙是联络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必要成分D.丙不属于食物链中的成分,但在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30.右图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乙、丙、丁、戊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全部生物构成一个群落B甲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戊及丙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从图中可以看出,戊占有三个养分级31.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分别代表不同的养分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和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CE1表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所摄入的能量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32.右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形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B甲所示的养分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33.大气中CO2过多及碳循环失衡有关。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所提倡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依据右图所作出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增加自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及异养生物的数量增加有关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及全部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精确表示能量流淌方向3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的叙述,正确的是A.富养分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淌的特点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食物链各养分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35.用某个养分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在某一栎林中,第一养分级生物为栎树,第二养分级生物为昆虫,第三养分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养分级生物为蛇。该栎林能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36.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防治稻田害虫,可进步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害虫及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3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展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一样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8.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五点取样法合适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B. 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C. 就生态系统构造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D. 变色龙改变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39.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淌、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则图甲、图乙、图丙可依次表示A、能量流淌、碳的循环、信息传递B、能量流淌、信息传递、碳的循环C、碳的循环、能量流淌、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能量流淌、碳的循环40.如右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a为反抗力稳定性,b为复原力稳定性B. a为复原力稳定性,b为反抗力稳定性C.复原力稳定性及养分构造成相反关系D.反抗力稳定性及复原力稳定性成相反的关系41.据探讨,从来源于不同区域的12头大熊猫体内提取36中蛋白质进展比照,发觉其中只有一种蛋白质具有多态性,这说明A大熊猫的物种多样性较低B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较低C大熊猫的蛋白质功能比拟单一D大熊猫的蛋白质表达程度较低42.依据体内细胞及外界环境进展物质交换模型来推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图中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C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不参及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一样43.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改变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改变的时间最可能的缘由是A、发热和寒颤B、进步环境温度和寒颤C、寒颤和出汗削减D、猛烈运动和出汗增加44.-银环蛇毒能及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坚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去除及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银环蛇毒及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症分别是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45.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改变过程。据图推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好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46.右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猎蝽种群数量改变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包容量减小Bb点时,暴猎蝽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c点时,食物限制了暴猎蝽的数量增长D暴猎蝽及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47.在在一段新建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爱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展移栽,其他试验条件一样,1 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边坡处理方式植被覆盖率(%)小型土壤动物土壤有机质(g/kg)物种数个体数甲种植植物973726019.8乙不干预892811.9A.可以推想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构造的稳定性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行能自然长出乔木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渐渐加剧48.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整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饮水过少时,激素D 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B血糖平衡调整过程中的ACDE 属于体液调整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整过程通过ABE 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整D体温调整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 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和甲状腺49.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整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缺碘时激素和浓度都高于正常程度B、若含量低于正常值可以促进下丘脑和垂体分泌和C、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D、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激素分泌过多50.有关右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途中只有2条食物链细菌及狐之间既是不是关系有事竞争关系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养分级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场的.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51.(9分)下图未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答复问题:(1)图甲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及靶细胞膜上相应的 结合可实现细胞间信息传递。(2)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依靠膜上 的互相识别。其信息传递的方式如图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 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间以 的形式传递,图丙中靶细胞若是神经细胞,则细胞之间可以发生 的转变。(4)促甲状腺激素是由 分泌的,图甲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若是促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肯定是52.(8分)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答复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 ,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 ,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 (3)脂肪细胞 (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4)安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复原到餐前程度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改变是 53.(11分)请答复下列及生长素有关的一些问题。(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对茎促进最适宜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表现为,说明生长素的作用特点:。(2)从图乙中可以读到的信息,在消费理论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3)从图丙中可以读到以下信息:曲线中H点表示促进生长最适浓度为g,在OH段随生长素浓度增高,H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高,。(4)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5)若植物程度放置,表示出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6)若植物程度放置,假如图丙表示作用于根的生长素浓度,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54.(12分)下图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请据图答复下列问题:(1)从组成成分看,图中的甲代表 ,乙代表 ,丙代表 。(2)大气中的CO2在甲图 、 处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分解为CO2的场所是图甲中的 和 (用字母表示)。(3)通过上图分析可看出,碳在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展的,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 。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 反复利用;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个养分级时,是 的,且是 ,而不是循环流淌。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标号涂在机读卡的对应位置;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总计60分。)1C 2C 3D 4D 5B 6A 7C 8A 9A 10B 11C 12A 13C 14B 15C 16B 17A 18C 19A 20A 21D 22D 23D 24A 25C 26A 27D 28D 29B 30B 31C 32A 33B 34D 35B 36A 37C 38B 39C 40B 41B 42A 43D 44A 45C 46D 47B 48D 49B 50B二、非选择题(共40分)51(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受体 (2)糖蛋白 乙 (3)电信号(或神经冲动、部分电流) 化学信号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分) (4)垂体 甲状腺(细胞)52(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胞吐 帮助扩散 (2)增加 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浓度(2分) (3)是 (4)先上升,后降低(2分)53(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抑制作用 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植物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2分)(2)在水稻田里运用相宜浓度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水稻的生长,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促进作用增加 促进作用减弱(4)大于m,小于2 m (5)小于m (6)大于i 小于i54(12分,每空1分)(1)消费者 消费者 分解者 (2)c d a b (3)CO2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物群落 逐级递减 单向流淌(此两空颠倒也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