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2900.48-83 电工名词术语固定式锅炉.doc
-
资源ID:3548960
资源大小:294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GB2900.48-83 电工名词术语固定式锅炉.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工名词术语UDC 621.181:001.4固定式锅炉GB 2900.48-83Electrotechnical terminologyStationary boilers 本标准主要供制订标准、编订技术文件、编写和翻译专业手册、教材及书刊使用。 本标准规定了固定式锅炉的专用名词术语,与固定式锅炉有关的各类标准中使用的名词术语,必须符合GB 2900.1-82电工名词术语 基本名词术语、本标准和有关电工专业名词术语国家标准。凡上述标准中未作规定的名词术语,可在各类标准技术文件中给予规定。1 一般术语和设备名称 1.1 类型 1.1.1 锅炉 boiler 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加热给水或其他工质,以获得规定参数(温度、压力)和品质的蒸汽、热水或其他工质的设备。 1.1.2 锅炉机组 boiler unit 锅炉机组包括:锅炉本体,锅炉范围内管道,烟、风和燃料的管道及其附属设备,测量仪表和其他锅炉附属机械等。 1.1.3 固定式锅炉 stationary boiler 安装于固定基础上不可移动的锅炉。 1.1.4 蒸汽锅炉 steam boiler steam generator 用以产生蒸汽的锅炉。 1.1.5 电站锅炉 utility boiler 蒸汽主要用于发电的锅炉。 1.1.6 工业锅炉 industrial boiler 蒸汽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和采暖的锅炉。 注:按GB 1921-80工业蒸汽锅炉参数系列,工业锅炉出口蒸汽压力最大为25表大气压(2.45兆帕,表压),最大连续蒸发量最大为65吨/时。 1.1.7 热水锅炉 hot water boiler 用以产生热水的锅炉。 注:出水温度130及以上的热水锅炉称为高温热水锅炉(high-temperature water boiler)。 1.1.8 室内锅炉 indoor boiler 布置在锅炉房内的锅炉。 1.1.9 露天锅炉 outdoor boiler 布置在露天的锅炉。 1.1.10 快装锅炉 package boiler 按照运输条件所允许的范围,在制造厂完成总装整台发运的锅炉。 注: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整台发运的锅炉可以是锅炉本体,也可以是除锅炉本体外包括通风设备和自动控制设备等。 1.1.11 组装锅炉 shop-assembled boiler 在制造厂内将整台锅炉分成几个装配齐全的大件,运到工地后可将诸大件方便地组合而成的锅炉。 1.1.12 散装锅炉 field-assembled boiler field-erected boiler 安装工作主要在工地进行的锅炉。 1.1.13 超临界压力锅炉 supercritical pressure boiler 出口蒸汽压力超过临界压力的锅炉。 注:水蒸汽的临界压力为225.51绝对大气压(22.1兆帕)。 1.1.14 亚临界压力锅炉 subcritical pressure boiler 出口蒸汽压力为160200表大气压(15.719.6兆帕,表压)的锅炉。 注:按我国电站锅炉现行的蒸汽参数系列,超高压锅炉出口蒸汽压力规定为140表大气压(13.7兆帕,表压)。 1.1.15 超高压锅炉 superhigh pressure boiler 出口蒸汽压力为120150表大气压(11.814.7兆帕,表压)的锅炉。 注:按我国电站锅炉现行的蒸汽参数系列,超高压锅炉出口蒸汽压力规定为140表大气压(13.7兆帕,表压)。 1.1.16 高压锅炉 high pressure boiler 出口蒸汽压力为80110表大气压(7.8410.8兆帕,表压)的锅炉。 注:按我国电站锅炉现行的蒸汽参数系列,高太锅炉出口蒸汽压力规定为100表大气压(9.81兆帕,表压)。 1.1.17 中压锅炉 medium pressure boiler 出口蒸汽压力为3050表大气压(2.944.90兆帕,表压)的锅炉。 注:按我国电站锅炉现行的蒸汽参数系列,中压锅炉出口蒸汽压力规定为39表大气压(3.83兆帕,表压)。 1.1.18 低压锅炉 low pressure boiler 出口蒸汽压力不大于25表大气压(2.45兆帕,表压)的锅炉。 1.1.19 自然循环锅炉 natural circulation boiler 工质依靠下降管中的水和上升管中汽水混合物之间的密度差进行循环的锅炉。 1.1.20 强制循环锅炉;辅助循环锅炉 forced circulation boiler assisted circulation boiler 除了依靠水与汽水混合物之间的密度差以外,主要靠锅水循环泵的压头进行循环的锅炉。 注:在水冷壁上升管入口加装节流圈的大容量强制循环锅炉可又称为控制循环锅炉(controlled circulation boiler)。 1.1.21 直流锅炉 once-through boiler 给水靠给水泵压头在受热面中一次通过产生蒸汽的锅炉。 注:工质锅炉内强制流动,并不进行水循环。 1.1.22 复合循环锅炉 combined circulation boiler 依靠锅水循环泵的压头将蒸发受热面出口的部分或全部工质进行再循环的锅炉,包括全部负荷复合循环锅炉和部分负荷复合循环锅炉。 1.1.23 低循环倍率锅炉 low circulation-ratio boiler 亚临界压力的全部负荷复合循环锅炉。 1.1.24 固体燃料锅炉 solid-fuel fired boiler 燃用固体燃料(煤、油页岩、甘蔗渣、木柴和固体废料等)的锅炉。 1.1.25 液体燃料锅炉 liquid-fuel fired boiler 燃用液体燃料(燃料油、工业废液和碱液等)的锅炉。 1.1.26 燃煤锅炉 coal fired boiler 以煤为燃料的锅炉。 1.1.27 燃油锅炉 oil fired boiler 以油为燃料的锅炉。 1.1.28 燃气锅炉 gas fired boiler 以可燃气体(天然气、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等)为燃料的锅炉。 1.1.29 混烧锅炉 multi-fuel fired boiler 可以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燃料的锅炉。 注:主要有油煤混烧、油混烧和油页岩烟煤混烧等。 1.1.30 余热锅炉;废热锅炉 waste heat boiler 利用各种废气、废料或废液中显热或(和)可燃物质的锅炉。 1.1.31 固态排渣锅炉 boiler with dry-ash furnace boiler with dry-bottom furnace 从炉膛排出固态炉渣的锅炉。 1.1.32 液态排渣锅炉 boiler with slag-tap furnace boiler with wet-bottom furnace 从炉膛排出液态炉渣的锅炉。 1.1.33 增压锅炉 supercharged boiler 蒸汽-燃气联合循环中,作为燃气轮机燃烧室以产生高压烟气的锅炉,烟气压力一般大于3绝对大气压(294千帕)。 1.1.34 水管锅炉 water tube boiler 烟气在受热面管子外部流动,工质在管子内部流动的锅炉。 1.1.35 横锅筒锅炉 横汽包锅炉 cross drum boiler 锅筒纵向轴线与锅炉前后轴线垂直的锅炉。 1.1.36 纵锅筒锅炉 纵汽包锅炉 longitudinal drum boiler 锅筒纵向轴线与锅炉前后轴线平行的锅炉。 1.1.37 锅壳锅炉 shell boiler 蒸发受热面主要布置在锅壳内的锅炉,包括卧式锅壳锅炉、立式锅炉和固定式机车锅炉。 1.1.38 卧式锅壳锅炉 horizontal boiler 锅壳纵向轴线平行于地面的锅炉,燃料在炉胆或外置式炉膛中燃烧后流入烟管。 1.1.39 立式锅炉 vertical boiler 锅壳纵向轴线垂直于地面的锅炉。 1.1.40 固定式机车锅炉 stationary boiler of locomotive type 锅壳纵向轴线平行于地面的锅炉,燃料在火箱中燃烧后流入烟管。 1.1.41 型锅炉 -type boiler 用炉膛组成上升烟道、用对流烟道组成水平烟道和下降烟道的锅炉,见图。 注:英文名称也可用two-pass boiler。 1.1.42 箱型锅炉 box-type boiler 下部为炉膛、上部分隔成两个串联对流烟道的箱形结构锅炉,见图。 1.1.43 塔型锅炉 tower boiler 下部为炉膛、上部为对流烟道的塔形结构锅炉,见图。 1.1.44 D型锅炉 D-type boiler 半部为炉膛、半部为对流烟道的双锅筒D形结构锅炉,见图。 1.2 参数 1.2.1 额定蒸发量 rated capacity nominal capacity 蒸汽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使用设计燃料并保证效率时所规定的蒸发量。 1.2.2 最大连续蒸发量 maximum continuous rating 蒸汽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长期连续运行时所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 1.2.3 额定供热量 rated heating capacity 热水锅炉在额定回水温度、额定回水压力和额定循环水量长期连续运行时应予保证的最大供热量。 1.2.4 额定蒸汽参数 nominal steam condition nominal steam parameter 额定蒸汽压力和额定蒸汽温度合称为额定蒸汽参数。 1.2.5 额定蒸汽压力 nominal steam pressure 蒸汽锅炉在规定的给水压力和负荷范围内长期连续运行时应予保证的出口蒸汽压力。 1.2.6 额定蒸汽温度 nominal steam temperature 蒸汽锅炉在规定的负荷范围、额定蒸汽压力和额定给水温度下长期连续运行所必须保证的出口蒸汽温度。 1.2.7 热水温度 (nominal) hot water temperature 热水锅炉在额定回水温度、额定回水压力和额定循环水量长期连续运行时应予保证的出口热水温度。 1.2.8 给水温度 feed water temperature 蒸汽锅炉进口处给水的温度。 注:额定给水温度为在规定负荷范围应予保证的给水温度。 1.2.9 回水温度 return water temperature 供热系统中循环水在锅炉进口处的温度。 1.3 一般术语 1.3.1 循环回路 circulation circuit steam generating circuit 自然循环锅炉、强制循环锅炉和低循环倍率锅炉中,由下降管、上升管、锅筒(对低循环倍率锅炉为汽水分离器)和集箱(或下锅筒)所组成的闭合蒸发系统。 1.3.2 蒸汽净化 steam purification 减少锅筒出口饱和蒸汽中所携带水滴和盐类的含量,使蒸汽品质符合有关规程的要求。 1.3.3 汽温调节 steam temperature control 在运行中对过热蒸汽温度或再热蒸汽温度进行调节,使其达到规定数值。 1.3.4 给水 feed water 符合一定质量要求并用给水装置送入锅炉的水。 1.3.5 凝结水 condensate 热力系统中蒸汽经冷凝而成的水。 1.3.6 补给水 make-up water 热力系统中,因各种汽水损失或因无生产回水而从系统外部补充的给水。 1.3.7 锅水;炉水 boiler water 锅炉循环回路中的水。 1.3.8 沸腾换热恶化 boiling crisis 蒸发管内壁面与蒸汽接触,不再受到水的冷却,管壁向工质的放热系数大幅度下降,使壁温急剧上升的现象,包括膜态沸腾和蒸干。 1.3.9 炉前燃料 as-fired fuel 运行时实际送入锅炉内的燃料。 1.3.10 火床 fire bed fuel bed 炉排上的燃料层。 1.3.11 最高火界 fire line 锅壳锅炉蒸发受热面上受火焰或高温烟气冲刷的水侧最高点。 1.3.12 添加剂 additive 为了不同目的(例如燃用高硫燃料时减轻受热面的腐蚀、沸腾燃烧时减少大气污染和液态排渣锅炉中降低灰熔点等)在燃料中所加入的化学物质。 1.3.13 烟气露点 flue gas dew point 烟气中含有硫酸酐的水蒸汽开始凝结时的温度。2 原理、结构和设计 2.1 基本工作原理 2.1.1 水循环 boiler circulation 依靠水和汽水混合物的密度差或循环泵的压头使锅水在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的现象。 2.1.2 机械携带 mechanical carry-over moisture carry-over 锅筒中饱和蒸汽携带含盐水滴使蒸汽污染的现象。 注:机械携带系数为饱和蒸汽中来自含盐水滴的含盐量与锅水含盐量的百分比。 2.1.3 溶解携带 vaporous carry-over 锅筒中饱和蒸汽溶有盐类(主要为硅酸盐)使要蒸汽污染的现象。 注:SiO2携带系数(distribution of silica)为饱和蒸汽中所溶解的硅酸盐类含量与锅水中硅酸盐含量的百分比。 2.1.4 汽水分离 water separation 利用各种分离原理(离心力分离、惯性力分离、重力分离和水膜分离等)分离汽水混合物并使饱和蒸汽达到一定干度的过程。 2.1.5 蒸汽清洗 steam washing 使饱和蒸汽穿过给水层和水雾,利用给水和锅水中盐类浓度不同而产生物质交换,以降低饱和蒸汽溶解携带的过程。 2.1.6 分段蒸发 stage evaporation 将锅水分成含盐量较低的净段和较高的盐段,使大部分蒸汽由净段中产生并从盐段进行排污,可提高蒸汽品质和降低排污量。 2.1.7 压力燃烧 pressurized firing 炉膛出口烟气静压大于大气压力的燃烧方式。 注:炉膛中烟气压力200500毫米水柱(1.964.91千帕)的压力燃烧一般称为微正压燃烧。 2.1.8 负压燃烧 negative-pressure firing 炉膛出口烟气静压小于大气压力的燃烧方式。 2.1.9 火床燃烧 grate firing 固体燃料以一定厚度分布在炉排上进行燃烧的方式。 2.1.10 火室燃烧;悬浮燃烧 suspension firing 燃烧以粉头、雾状或气态随同空气喷入炉膛中进行燃烧的方式。 2.1.11 切向燃烧 tangential firing 燃烧器中的燃料和空气按假想切圆的切线方向喷入炉膛后产生旋转上升气流进行燃烧的方式。 2.1.12 对冲燃烧 opposed firing 燃烧器中的燃料和空气喷入炉膛各自扩展并对向撞击后产生上升气流进行燃烧的方式,包括前后墙对冲和四角对冲。 2.1.13 旋风燃烧 cyclone-furnace firing 燃料和空气在高温的旋风筒内高速旋转,部分燃料颗粒被甩向筒壁液态渣膜上进行燃烧的方式。 2.1.14 沸腾燃烧 fluidized-bed combustion 燃料在适当的空气流速作用下,在沸腾床上呈流化状态进行燃烧的方式。 2.1.15 烟气再循环 gas recirculation 从省煤器或其他处烟道中抽取一部分低温烟气送入炉膛,以改变辐射与对流受热面吸热量分配比例或降低炉膛出口烟气温度,用于汽温调节或防止结渣。 2.1.16 自然通风 natural draft 依靠自生通风压头克服烟风道阻力的通风方式。 2.1.17 机械通风 mechanical draft 依靠机械方法所产生的压头克服烟风道阻力的通风方式。 2.1.18 平衡通风 balanced draft 用送风机压头克服风道阻力、用引风机压头克服烟道阻力使膛内保持负压的通风方式。 2.1.19 正压通风 forced draft 用送风机压头克服烟风道阻力使炉膛内保持负压的通风方式。 2.1.20 负压通风 induced draft 用引风机压头克服烟风道阻力使炉膛内保持负压的通风方式。 2.1.21 分段送风 zone control 将机械炉排下的风室分隔成几段,根据沿炉排长度上各区段所需的燃烧空气量进行分段调节的送风方式。 2.1.22 压力雾化;机械雾化 pressure atomization mechanical atomization 利用油在压力下喷出时的紊注脉动和空气撞击力使油雾化。 2.1.23 双流体雾化 twin-fluid atomization 利用蒸汽或压缩空气的撞击力使油雾化,包括蒸汽雾化和空气雾化。 2.1.24 旋杯雾化;转杯雾化 rotary-cup atoomization 利用油高速旋转甩出时的离心力使油雾化。 2.1.25 直接泄漏 direct leakage infiltration leakage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中,由于空气和烟气间存在静压差,使空气通过密封间隙流入烟气侧的泄漏现象。 2.1.26 间接泄漏 bypass leakage entrained leakage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中,转子或风罩在旋转时将其中的空气带入烟气的泄漏现象。 2.2 结构 2.2.1 锅炉本体 boiler proper 由锅筒、受热面及其间的连接管道(包括烟道和风道)、燃烧设备、构架(包括平台和扶梯)炉墙和除渣设备等所组成的整体。 2.2.2 受热面 heating surface 从放热介质中吸收热量并传递给受热介质的表面。 2.2.3 辐射受热面 radiant heating surface 主要以辐射换热方式从放热介质吸收热量的受热面。 2.2.4 对流受热面 convection heating surface 主要以对流换热方式从放热介质吸收热量的受热面。 2.2.5 受压部件 pressure part 承受内部或外部介质压力作用的部件。 2.2.6 受压元件 pressure part 承受内部或外部介质压力作用的零件。 2.2.7 筒体 cylindrical shell 锅筒、锅壳或集箱的圆筒形部分。 2.2.8 封头 head 锅筒或锅壳的封口部分。 注:锅壳的封口部分也可采用管板。 2.2.9 端盖 head 集箱的封口部分。 2.2.10 集箱 联箱 header 用以汇集或分配多根管子中工质的筒形压力的容器。 2.2.11 管屏 tube panel 由同一进口集箱和出口集箱(或锅筒)之间并联管子所组成的屏状受热面。 2.2.12 垂直上升管屏 up flow riser tube panel 工质一次或多次垂直上升的水冷壁管屏。 2.2.13 回带管屏 ribbon panel 多行程水平或垂直迂回上升的水冷壁管屏。 2.2.14 水平围绕管圈 spirlly-wound tubes 呈水平或微侧斜地沿炉膛周界盘旋上升的水冷壁管屏。 2.2.15 管束 tube bundle 由同一进口集箱和出口集箱(或锅筒)之间并联管子所组成的束状对流受热面。 2.2.16 烟道 gas pass (锅炉内部) gas duct (锅炉外部) 用以引导烟气或布置受热面的通道。 2.2.17 对流烟道 convection pass 布置对流受热面的烟道。 2.2.18 并联烟道 parallel gas passes 在对流烟道中用隔墙所分成的两个并联烟气通道,可在其中布置旁路挡板以调节再热蒸汽温度。 2.2.19 风道 air duct 输送空气的通道。 2.2.20 拱 arch 用耐火或保温材料等所砌筑或敷设的曲面结构。 2.2.21 折焰角 furnace arch 后墙在炉膛出口处向延伸所形成的凸出部分,用以改善炉内气流分布。 2.2.22 冷灰斗 water-cooled hopper bottom 煤粉锅炉炉膛下部由水冷壁所形成的斗状(倾角一般5055)结构,用以冷却灰渣,使其呈回态排出。 2.2.23 卫燃带 wall with refractory lining refractory belt 在燃烧区域的部分水冷壁管表面用耐火材料敷设的覆盖层,以减少该部分水冷壁的吸热量。 2.2.24 悬吊管 supporting tube 悬吊受热面并用工质进行冷却的管子。 2.3 设计参数和指标 2.3.1 设计压力 design pressure 受压部件或受压元件强度计算时所规定的计算压力。 2.3.2 最高允许工作压力 maximum allowable working pressure 受压部件或受压元件按规定条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2.3.3 最高许用壁温 maximum allowable metal temperature 金属材料按规定条件所允许使用的最高壁温。 2.3.4 炉膛设计压力 furnace enclosure design pressure 设计炉膛壁面时所规定的结构强度计算压力。 2.3.5 输入热量 heat input 随每公斤或每标准立方米燃料输入锅炉的总热量,包括燃料的应用基低位发热量和显热,以及用外来热源加热燃料或空气时所带入的热量。 2.3.6 锅炉有效利用热量 heat output 单位时间内工质在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