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爱莲说》公开课导学案(定稿).docx
-
资源ID:35498962
资源大小:12.0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爱莲说》公开课导学案(定稿).docx
爱莲说导学案班级: 姓名: 等第:、填空题.爱莲说中的“说”是 一种体裁,既可以,也可以 都是为了 O.爱莲说作者,是 道州人,字 , 家,因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 著有 O爱莲说是他 的 名文。二、解释以下字词1.可爱者甚楚()2.世人盛爱牡丹()3.出淤泥而不染()4 .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8 .亭亭净植()(10.花之隐逸者也()()5.中通外直()7.香远迤清()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1.花之君子者也(12.陶后鳍有闻()13.同工者何人()14.宜乎众矣()三、原文填空.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1 .描写莲花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名句是.作者感慨真正的隐士非常少的语句是2 .作者感慨真正的君子很少见的语句是.挖苦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语句是四、问答题.划分第一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意。1 .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的哪些美好品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2 .文章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菊和牡丹?有什么用意?3 .第二段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又怎样的关系?4 .第二段句式有哪些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 . “莲之爱,同予者和人”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 .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 句相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与 句相照应。其中“众”和词形成反照应。7 .“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陶渊明就是 时代著名表达他爱菊的诗句是, O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是,学过他的诗是 0.作者认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8 .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说明了什么?9 .“陶渊明独爱菊”和“予独爱莲”中两个“独”的作用是什么?10 .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人,本文各是什么情感和态度?11 .请说出文中菊、牡丹、莲的象征意义.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12 .第二段中的“噫”有什么作用?能否删去?13 .陶渊明以“逸”来保持自己的气节,本文作者不愿意隐逸,也不贪慕富贵,那他追求 什么?14 . “孟母三迁”以求不受环境的影响。孟子也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都 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而周敦颐却提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此你有什么看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