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辑:续《庄子·胠箧》文+题宝玉续庄子文后-《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docx
-
资源ID:35501937
资源大小:12.2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17辑:续《庄子·胠箧》文+题宝玉续庄子文后-《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docx
第17辑:续庄子肱箧文+题宝玉续庄子文后续庄子肤箧文(第二十一回)(原作)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搪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弹残天 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铢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彩,胶离朱 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耀工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注释】“故绝圣弃智”四句绝:摒弃,抛弃。圣:这里是聪明才智之意。摘(zhd i摘):义同“掷”。扔掉, 抛弃。这四句是说聪明才智和珠玉宝贝固然可贵,然而珠玉宝贝引诱人产生盗窃之心,而聪明才智使人具有盗窃 的本领,因此只有抛弃了它们,才能不再有盗贼。,焚符,四句一符:用竹、木、玉、金属等制成的凭证,上刻有文字,从中一剖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以 为验证。一般用于帝王赐与大将或贵臣。玺:印章,图章。朴鄙:纯朴善良。搭斗:砸碎量具斗。折衡:折断 秤杆。这四句是说符、玺、斗、衡之类固然可以作为凭证,然而它们恰好证明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可言,因此只 有毁掉它们,百姓才会变得纯朴善良,不会再有争夺之心。“弹残”二句弹(ddn丹)残:全部毁掉。圣法:圣人制定的礼仪和法律。论议:发表意见,畅所欲言。 这二句是说圣人制定的礼法固然可以管束百姓,然而剥夺了百姓的发言权,因此只有彻底废除了这些礼法,百姓才 能畅所欲言。“擢乱”四句擢(zhu6浊)乱:搞乱,搅乱。引申为废除。六律:相传黄帝时有伶伦以竹管之长短,分别 声音之高低清浊,确定阴阳各六个音阶,谓之“六律”,遂成为古代音乐的标准。这里泛指音乐。银(shu6朔)绝: 彻底销毁。竽瑟:两种乐器名,这里泛指乐器。瞽(g。古)旷:即师旷,因其目盲(瞽),故称“瞽旷”。为春秋时 晋国乐师,相传他精通音律。这里代指一切音乐行家。人含其聪:每个人的听力才能发挥出来。含:这里为表现 之意。聪:灵敏的听力。这四句是说音乐固然美妙,瞽旷固然高明,然而它们扰乱了人们的听觉,因此只有废除 音律,捣毁所有乐器,抛弃音乐行家,人们的听觉才能恢复正常。“灭文章”四句文章:这里指文采。五彩:泛指一切颜色。胶:粘住,糊住。离朱:又名离娄,相传 为古代视力最好的人,“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孟子离娄上赵岐注)。这里代指所有视力特别好的 人。明:锐利的视力。这四句是说五彩缤纷的颜色固然美丽,离朱的视力固然锐利,然而它们迷惑了人们的视力, 因此只有消灭了一切华丽的东西,摆脱了对离朱这类人物的崇拜,人们的视力才能恢复正常。“毁绝”四句钩:画曲线的工具。绳:画直线的工具。规:画圆形的工具。矩:画方形的工具。ffld i立):折断。工健(chui垂):相传为尧时的巧匠。这四句是说钩、绳、规、矩这些工具固然精巧,工傕固然极巧, 然而它们使人懒惰,不动脑筋,因此只有毁掉这些精巧的工具,摆脱对工俵这类能工巧匠的迷信,人们才能变得心 灵手巧。(续作)焚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 彼含其劝,那么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 罗而邃其穴,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注释】“焚花散麝”二句花、麝:贾宝玉指自己的Y头花袭人、麝月。含:这里为藏而不露之意。这两句是说 赶走花袭人和麝月这些Y头,就不会再有人规劝我(贾宝玉)了。“戕宝钗”四句戕、灰:皆为毁灭之意。仙姿:形容美貌。灵窍:形容聪明。丧灭:泯灭。相类:差 不多,不分高下。这四句是说毁掉了像薛宝钗一样的美貌,林黛玉一样的聪明,人人泯灭了感情,女子就不再有 美丑的区别了。“彼含”二句含其劝:藏起她们的劝告,也就是不再劝告。参商:这里是不和睦之意。参见第十五回“参商”注。虞:忧虑。这两句是说如果宝钗等人不再劝我,就不必担忧彼此不和睦了。张其罗而邃其穴张其罗:展开了她们的罗网。比喻她们的魅力。邃其穴:挖深了她们的地洞。比喻她们 的陷阱。此句形容薛宝钗等人因为魅力十足,很容易迷惑男子。【说明】袭人反对宝玉与黛玉接近。她一边拉拢宝钗,叹苦说:姐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儿,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 凭人怎么劝,都是耳边风。一边对宝玉弄性气撒娇,故意不加理睬,冷淡他。宝玉恼恨之余,饮酒,读南华经, 有所感触,趁着酒兴,提笔续了这一段文字。题宝玉续庄子文后(第二十一回)无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文。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诋他人!【说明】黛玉来到宝玉房中,宝玉不在,因翻弄案上书,见其所续庄子月去箧文,“不觉又气又笑”,也提笔续诗于 后。【注释】无端一一无缘无故。剿袭南华庄子文剿袭:义同“抄袭”。南华庄子文:即庄子所著南华经里的文字。2,作践一一糟蹋。 今通行本作“剿袭”,宝玉是明续,不是暗偷,以“作践”为好,故从脂本。庄子又称南华经,见前注。诋一一诋毁,诽谤。【鉴赏】与黛玉存在一些芥蒂的钗、袭为了收伏宝玉,施展了撒娇含嗔、忽热忽冷的手法,使宝玉陷入苦恼之中。他从 庄子思想中去寻求解脱,以为不管哪一方面都应弃绝不顾,才能怡然自悦。这虽是出于一时愤激、“逞着酒兴”所 说的话,但毕竟还是皂白不分、是非不明之言,所以黛玉作诗相讥,说他“无见识”,不能知人,因为把黛玉混同 钗、袭,都说成是“张其罗而邃其穴”、“迷惑缠陷天下”,这正证明自己已受到别人罗穴的“迷惑缠陷”。说出 这样诋人“丑语”来的人,正应该知道“自悔”才是。作者让黛玉出来反驳,正是为黛玉作必要的洗刷。因为黛玉 与钗、花、麝,绝非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