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自主游戏观察——以角色游戏为例的思考.docx
-
资源ID:35527621
资源大小:30.4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幼儿园:幼儿自主游戏观察——以角色游戏为例的思考.docx
幼儿自主游戏观察一一以角色游戏为例的思考唐梦霞摘要: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是幼儿教师了解幼儿行为的主要方法,观察幼 儿正是要求教师将关注点从独白式的“教”转向关注幼儿在游戏中正在发生的自 发的、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通过观察,幼儿教师可以知道幼儿喜欢的游 戏类型、喜欢的互动方式等。对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是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 一、自主游戏是促进幼儿全面开展的适宜途径幼儿可以在游戏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自由开展、自发 交流。自主游戏能让幼儿在游戏中成为真正的主人,获得各方面能力。实施教育, 观察先行。教师应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观察,获得大量具体信息,做 出较为恰当的评价,观察解读儿童是每位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技能。 二、幼儿自主游戏观观察什么对幼儿自主游戏进行观察是幼儿教师了解幼儿行为的主要方法,观察幼儿 正是要求教师将关注点从独白式的“教”转向关注幼儿在游戏中正在发生的自发 的、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通过观察,幼儿教师可以知道幼儿喜欢的游戏 类型、喜欢的互动方式等。对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是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通过 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可以知道教师用怎样的方法参与到幼儿游戏中是合适的,可 以知道教师该为幼儿准备什么样的游戏材料等,真正地去帮助和引导孩子游戏和 学习。以角色游戏为例角色游戏中的关键经验:1 .语言沟通与戏剧情境(角色)相关的交流或者谈话,原交际语言2 .想象转换利用任何玩具、材料或动作、口语的描述代替真实的物体:以物代物,更高水平 的以语言或动作代物。3 .社会互动通过游戏主题或者模仿情节变化而与同伴互动,出现有成熟意识的互补游戏。4 .角色扮演角色意识,即儿童对所要扮演角色的典型语言、行为、工作职责、角色分配与轮 流,如何分配?产生冲突怎么解决?三、幼儿游戏观察记录.明确观察目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 以分析儿童心理开展的规律和特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 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1 .观察记录方式自主游戏观察中有表格记录、实况记录、图示记录、影像记录等多样形式来进行观察 记录,选择适宜的记录方式,以保证记录的全面性、长久性和有效性。2 .观察记录的内容有价值教师在游戏中观察的重要性游戏活动是幼儿自主自发的活动,教师是游戏活动的 观察者,对教师来说观察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在游戏活动 中教师通过观察了解、掌握幼儿的兴趣热点、认知经验.通过记录幼儿的游戏行 为分析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为教师支持推动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提供第一手资 料.3 .观察有后续通过采用一定的策略观察幼儿游戏,可以使教师更加清楚地了解幼儿的兴趣,需 要,情感态度,认知水平等,为指导幼儿游戏,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必要 的依据,同时也为课程设计与实施提供了依据.四、幼儿游戏的观察方法.扫描观察法这种方法是指观察者在相等的时间段里对观察对象依次轮流 进行观察。此法比拟适合于粗线条地了解全班儿童的游戏情况,如可以掌握游戏 开展了哪些主题,学前儿童选择了哪些主题,扮演了什么角色等一般行为特点。 扫描观察法一般在游戏开始和结束的时候运用较多。1 .定点观察法观察者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区域定点进行观察,适合于了解某主题或区域幼儿的 游戏情况,了解学前儿童的现有经验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学前儿童之间交往、游 戏情结的开展等动态信息,并且让教师较为系统地了解某一件事件发生的前因后 果,防止指导的盲目性。定点观察法一般多在游戏过程中使用。2 .追踪观察法观察者根据需要确定广2个学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的各 种情况,固定人而不固定地点。适合于观察了解个别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开展水 平。教师可以自始自终地观察,也可以就某意只时段或某一情节进行观察。参考文献:1周红梅.当前幼儿园结构游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05)2陈宁.开展视野下幼儿园结构游戏的新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03)3郑倩.浅谈在建构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的合作能力J.课程 教育研究.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