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诗歌鉴赏唐诗.docx
-
资源ID:35541399
资源大小:12.8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诗歌鉴赏唐诗.docx
2022年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诗歌鉴赏唐诗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王勃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孤独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与这首诗同题的第一首诗是: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了两首中的第一首,但就两诗比较而言,其实以其次首为胜。第一首诗最终用“谁见泣离群”一句来表达离情,写得比较平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沈德潜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写景方面,“山横塞北云”一句写的是千里外的虚拟景,没有做到与上下两句所写的当前实景水乳交融,形成一个完备和谐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而在艺术上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应当推其次首。在这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用“泣离群”之类的话来干脆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视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美丽、富有情味的冮干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孤独之情,自然出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诗的前两句“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以烟笼月移,显示送别后夜色的深厚;后两句“孤独离亭掩,江山此夜寒”,以亭掩夜寒,显示人去后四周的冷寂。这四句诗,分别来看,首句写的是地面景,次句写的是天空景,第三句写的是近处景,末句写的是远方景,看似各自独立的四个画面,而又相互关连,融合为一。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指出这首诗的“孤独句跟首句,江山句顶次句”。这是说,一三两句都是写离亭,而门户深掩之景是与烟笼碧砌之景相照应的;二四两句都是写从离亭远眺所见,而江山夜寒之景又是与中天月驰之景相绾合的。这是一三两句之间与二四两句之间的承接关系。其实,一二两句之间与三四两句之间也有其内在联系。对月夜景色有体验的读者会知道,地面的烟雾往往随夜深月转而加浓。杜牧泊秦淮诗中的“烟笼寒水月笼纱”句和李存勗忆仙姿词中的“残月落花烟重”句,都是照实地写出了烟雾与夜月的关系。同时,对送别有体验的读者也知道,当行人未去、匆忙话别之际,是无暇远眺四周景色的,只有在行人已去、惘惘若失之时,才会从凝视中产生这种江山夜寒之感。谢逸千秋岁词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句,所写的感受也与此相像。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赞扬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今字托出。”这个“寒”字的确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诗中的任何一个字,都不行能离开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这个“寒”字在本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而且,这首诗中可以拈出的透露离情的字眼,还不止一个“寒”字。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充满,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示意诗人伫立凝视时产生的聚散匆忙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孤独”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字眼把画面点活,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溶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溶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陈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