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引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分析教育资料.docx
-
资源ID:35561895
资源大小:12.1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企业文化引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分析教育资料.docx
企业文化引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分析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开展,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中所占比例也随之增大,高等职业院校蓬勃兴起并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之路,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探索企业文化进入高校的路径,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个性开展的教学体系,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热点。 一、企业文化的根本内涵 企业文化又称组织文化,从广义上讲,不仅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还覆盖公司的标识符号、根本理念、日常行为标准、员工的工作风格和各类场合的重要仪式等,可以说是由精神和物质共同构成企业特有的文化形象。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术界和管理界就已经掀起对企业文化研究的热潮,并一致认为企业要想获取成功,不能只单纯地强调物质或技术层面,而是要重视人的因素特别是组织中的文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艾德佳?沙因Edgar H.Schein提出,最为理想的模式是组织里的每个成员都能理解组织文化。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文化也愈发被重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文化代表着公司的软实力,它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的生产力,具有鼓励、引导、凝聚、协调、标准和辐射作用。文化软实力正是当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局部,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企业间的竞争侧重点发生了变化,知识、品牌、文化等软资源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中作用日益突出1。 二、学习企业文化有助于学生完成“职业人的转换 教育部公布的教发20213号文件明确指出:职业技能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生产管理效劳一线的专科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企业培养和输送专门性技能人才。与本科院校显著不同的是,高职院校更强调教学的就业实用性和就业导向性。高职院校增强高职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学生要成长为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人,除了需要掌握知识与技能外也需要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的一种综合品质,具体指企业中的职业岗位对劳动者个体内在的标准和要求,包含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等方面。一般而言,劳动者能否在市场上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本人的职业素养。统计分析发现,对于毕业生来说,职业素养中的职业行为习惯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除了职业技能以外,更看重的是个体对企业的忠诚度、工作态度以及责任感等2。因此,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学习,高职学生的职业觉悟可以得到提高,并开场有意识地标准自身的职业习惯,注意养成良好的品质与行为,有利于提升个人就业力和强化职业素养,同时对提高学校就业率和推动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开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企业文化增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研究有助于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同时通过探讨各种路径也能深化教学改革,实现高校与企业互通,增强职业教育的仿真性,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进一步帮助学生完成“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三、将企业文化引入高职院校的途径分析 一主要兴旺国家典型培育模式的途径分析 兴旺国家在多年的职业教育实践当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历,创立了多种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与教育模式,典型的代表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加拿大的“能力本位模式、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模式、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模式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 1. 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企业文化引入路径:学生在与企业签约后,一方面在企业中承受职业技能培训,一方面在实行局部时间制的职业学校中承受包括文化根底知?R和专业理论知识在内的义务教育。这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严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的成功的职教模式3。在“双元制模式下,学生接触企业文化的主导者并非学校,而是企业本身,由所签约的企业安排完成学业考核的学生进展岗位实习,通过实习进展该组织文化上的教育和熏陶。 2. 加拿大社区学院大都实行 CBE与 OBE相结合的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专业的具体情况加以借鉴4。其中,加拿大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模式又称“能力本位模式,是以岗位需求作为专业的设置依据,通过学校领导、教师团队、专家、企业管理者和毕业不久的主管员工代表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定的DACUM工作分析表,让学生在学校就开场了解职业所要求的能力并逐步熟悉职场文化。在“能力本位模式下,企业文化的主导者为学校。 3. 英国“现代学徒制Modern Apprenticeship模式的企业文化引入路径: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关键技能的培养,特别是NVQ课程现场教学促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相应的职业证书;学生的第一年先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接下来的三到四年那么到企业中进展实践,中途还可以短期回到学校稳固理论5。可见,“现代学徒制下的企业文化主导者主要是企业。 4.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New Apprenticeship模式的企业文化引入路径:“新学徒制又称为“学徒培训和实习培训制,是政府为主导并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的新形态学徒制。学徒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后,除了参加企业自身的培训实践外,企业还要送学徒到全国统一培训框架下的“培训包进展学习和训练,学徒可以通过“培训包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其企业文化的主导者仍主要为企业。 5. 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的企业文化引入路径:通过学校教学和工厂需求两方面的严密结合,根据企业工厂的专业车间生产模式办教学环境6,让学生在学校模拟的环境中体会企业文化。因此,其引入企业文化的主导者为学校。 综上所述,以上主要兴旺国家职业教育的立足点在于企业的实际需求,把市场上的岗位要求作为课程的设置依据,其职业教育的企业文化引入路径为企业多于学校,目的是培养未来的合格员工,从而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这样培养出来的职业人才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劳动力的作用。 二国内主要典型培育模式的途径分析 目前,我国采取以学校为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表达了高职院校引领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中间过渡性。学校主体式的职业教育模式既有正规性和系统性,又具备一定的规模效益性,在引入企业文化的具体途径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置换校内课程。课程置换是比拟早期的职业教育模式探索,它是指根据时代要求和开展特点,与时俱进地把某专业的全部或局部课程替换成相关领域的培训课程。例如把计算机课程替换成IT培训课程,利用现代实用的职业课程教育体系来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7。职业院校还可通过知名培训企业的品牌优势,打造学校的知名度;所置换的课程可以被推选为学校特色品牌课程,以提升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加强学校的竞争优势。缺乏之处在于专业选择面有限,只能在少数专业中进展置换。 2. 引进专家,开展双师教学。邀请行业专家或企业知名人士到学校给学生开讲座、专题报告、文化论坛,介绍企业经营案例,传播企业的精神理念和品牌文化,让学生在现场既能了解到行业动态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又能初步接触到企业文化。此外,各大职业院校还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其中一局部直接从企业引进符合一定条件的专业人士进入学校担任兼职或全职教师,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接触到一线企业理念的概率,增强企业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3.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学校的实训基地将企业的优秀文化融入校园实训基地建立中是高职院校专业建立的必然选择。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单项到综合、校内实训基地工厂化的建立思路,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等企业文化引入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企业+学习双重管理模式,并把实训基地建立看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中之重8。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有实训基地的高职毕业生踏实务实、责任心强、工作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强,凸显了高职院校的特色9。 4. 组织学生到校外企业实习。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前通常会被安排到各企业单位进展实习,实习方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并以顶岗实习为主。顶岗实习对学生的要求比拟高,需要学生独当一面,以个人的能力去履行该岗位的所有职责,因而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很多锻炼,同时也能获得一线的企业文化体验以及增加知识技能。实习单位招进实习生后可以从中择优,录取可用之才。校企合作通过此契合点可推动长期合作,并形成良性互动。 我国是开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国民整体素质比兴旺国家相对落后。在此国情下,我国的高职教育与兴旺国家选择的路径是不一样的。我国职业教育的立足点是提高劳动者整体的职业素养,因此,国内以企业文化增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仍是以学校为主导者。企业作为经济市场上的主要单位,在企业文化传播途径上主要起支持或辅助作用。 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引入企业文化的优化建议 当前我国主要实行学校主体式的高职教育,做好教学设计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功能表达。企业文化如何走进高校、课堂,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结合国内外典型培育模式的路径分析提出以下三点优化建议。 首先,课堂教学以企业真实案例为模板。高职学生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均已根本到达成人水平,他们比中职学生重视课堂内容的实践性。在专业课教学上,以就业为导向,以案例为主导,通过具体事例分析、情境模拟、任务驱动、现场示范和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和工作态度。在公共课教学上,如职业素养课可以通过实际案例传播企业文化中的爱岗敬业、诚信务实、团结合作等优秀理念。这样双管齐下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逐渐领悟到企业文化的内涵,标准自身的职业行为,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其次,教学目标以考取职业岗位证书为导向。高职院校在引导学生系统学习理论技能的同时,要催促学生通过考证获得一定的职业资质,完成职业性过渡,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例如,假设学生考取了导游证、会计证、外贸业务员证、电工证等职业证书,在求职就业时特别是投递简历和面试时就可给用人单位留下该应聘者拥有一定职业能力的良好印象,会在无形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另外,准备考证的持续学习过程能够逐渐培养学生会学习爱学习的良好习惯,也能够为其将来的职场打拼奠定扎实的根底,成为其个人成长和职业成长的动力。对于没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学生,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门槛,如把岗位证书与毕业证书挂钩,以此来催促他们完成考取岗位证书的学习任务,提升个人的职业能力。 最后,日常管理以企业标准为准那么。一方面,根据学生的生活作息习惯来进展企业文化的推广。如在宿舍按照企?I的“5S标准进展管理,或在推行校园平安文化宣传的同时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来开办平安主题讲座,这样既可生动地传播平安知识,又可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学校各项赛事中参加企业文化元素,如开展“航空礼仪小姐竞选、“会计从业人员守那么知识竞赛、“物流技能大赛等知识性、技能性强的比赛,能强化学生的职业标准。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调研或者假期到工厂车间参观学习,与企业人员面对面交流,加深对企业的认识。另外,还可以通过“文明宿舍评比等活动加强学生职业品德的培养,提高其责任感和忠诚度,以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塑造合格的职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