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一日常规洗手环节案例.docx
南新城幼儿一日常规洗手环节案例 保育老师:马玲爱背景:小班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弱,在幼儿园经常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洗手时往往会出现洗手马虎、玩水、洗手方法不正确、拥挤等现象。在了解孩子的这一情况后,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我对案例进行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策略,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案例实录一:洗手时间到了,我在旁边观察孩子们洗手的情况,李雅琳打开水龙头,将双水在水中淋了几秒钟,接着关上水管,跑开了。案例实录二:洗手时,孙祺雨和一个小朋友在争抢位置来洗手。我说:“祺雨怎么了?”孙祺雨说:“老师我要先洗手。”“那你是后面来的,你应该排队,小脚站在小脚印上的。洗手我不挤,小脚站脚印,一个跟着一个洗。”后来孙祺雨发现地上的小脚印就站在了小脚印上排队洗手。案例实录三:最近发现我们班有的小朋友洗手的速度很慢,很久后才出来,于是我在小朋友洗手时就发现王佳鑫在玩水,而且玩的很开心,杨浩轩上好厕所后看见佳鑫在玩水,也很开心的过去玩。这时我走过去后说:“你们在干嘛呀,别的小朋友都洗好去吃水果了。”他们听了我的话后就依依不舍的去用毛巾擦小手去了。案例分析:很多时候,幼儿是为了执行老师的命令才洗手,没有真正意识到洗手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常常处于被动状态。由于幼儿认知发展的限制,缺乏对卫生、细菌、疾病等相关概念及因果关系的认识,加之病菌特殊的存在方式,导致幼儿对手的卫生与疾病的引发等关系认识不清,常常觉得洗手麻烦而不认真洗。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喜欢与同伴争抢,同时喜欢模仿,不能用简单的说教。小班的幼儿刚从家庭中走出来,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不懂得谦让,所以在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会发生为了一个洗手会争抢,案例中孙祺雨还没养成良好的秩序感,不知道前面有人要排队的意识,而我给她的帮助是环境暗示法,让她知道前面有人要排队,排队是小脚站在脚印上。教育策略:1、通过实验,增强幼儿洗手的意识。首先,我告诉孩子们有一些传染病的病菌就是通过口腔传染的,如果不勤洗手,就很容易把病菌带到口腔里,然后进入体内,我们就会生病。让幼儿知道手上的细菌是很小的,一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看上去不脏的手也需要洗干净,这使幼儿容易接受,就明白了为什么手看上去不脏,也要洗手后才能吃东西的原因,从而有了自主洗手的意识。 另外,我还和孩子们做了搓泡沫游戏。孩子一起玩搓泡沫,看谁把泡沫变黑或变多,同时有意识地与孩子讨论“为什么脸盆的水变黑了”,使孩子由于感到有趣逐渐过渡到自觉地去做,原来复杂繁琐的事情,也可以在快乐中完成。 2、依据洗手的步骤和要求,通过朗朗上口的洗洗小手真干净童谣儿歌:“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洗洗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间指缝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洗净了”。让幼儿学习并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把枯燥的洗手变成了有趣的游戏,孩子们边念儿歌边洗手,洗得非常干净。让洗手环节趣味化、游戏化,通过动作表现歌曲内容,表达自己对歌曲欢快的感受,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另外,幼儿去洗手之前先给幼儿复习洗手的步骤,并在复习过程中讲清洗手的常规,强化他们的意识。让幼儿知道洗手不玩水,排队我不挤,一个跟着一个洗。在幼儿洗手的过程中,我也不断的对幼儿讲:“洗手不玩水,排队我不挤,一个跟着一个洗。”在不断的反复巩固中,幼儿洗手玩水的的问题改善了不少。3、 小班的幼儿模仿能力是很强的,针对这一问题,我的做法是:榜样激励法。利用幼儿洗手本领大的,给幼儿贴五角星,在给幼儿贴五角星前强调:“这个宝宝洗手的本领很大,他呀会排队洗手,也不玩水,所以老师给他一个大五角星,我来看啊,谁的洗手本领大呀,我就给他一个大五角星,洗手玩水、不排队的宝宝是没有的。”在经过几次的反复后,幼儿玩水的现象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