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抽油泵使用说明书.docx

    • 资源ID:35589435       资源大小:764.11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抽油泵使用说明书.docx

    抽油泵使用说明书一、抽油泵简介普通抽油泵又叫深井泵,是有杆泵采油装置中最重要的井下部分。它是通过抽油杆带动柱塞作上、下往复运动的井下泵。下井作业时,抽油泵安装在油管柱的下部,沉没在井液中。通过抽油杆柱传递动力,直接抽汲井内液体。二、抽油泵的分类抽油泵按其结构和在井中的安装原理不同可分为管式泵和杆式泵两大类。1、 管式泵 管式泵又叫油管泵,特点是把外筒、衬套和吸入阀在地面组装好并接在油管下部先下入井中,然后把装有排出阀的活塞用抽油杆通过油管下入泵中。管式泵结构简单,成本低,在相通油管直径下允许下的泵径较杆式泵大,因而排量大。但检泵时必须起下油管,修井工作量大,故适用于下泵深度不大,产量较高的井。2、 杆式泵杆式泵又称为插入式泵,其中定筒式顶部固定杆式泵的特点是内外有两个工作筒,外工作筒上装有锥体座和卡簧,下泵时把外工作筒随油管先下入井中,然后装有衬套、活塞的内工作筒接在抽油杆的下端下入到外工作筒中并由卡簧固定。杆式泵检泵时不需要起出油管,而是通过抽油杆把内筒拔出。杆式泵检泵方便,但是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在相通油管直径下允许下的泵径较管式泵小,适用于下泵深度较大,产量较小的油井。抽油泵的型式与基本参数基本形式公称直径柱塞长度m加长短节长度m连接油管外径(in)冲程长度范围m泵常数m3/d连接抽油杆直径(in)杆式泵320.60.91.21.51.82.10.30.60.91.900,,2-3/81.2-61.1405/8382-3/8, 2-7/81.2-61.6423/4442-1/21.2-62.2353/4563-1/21.2-63.6943/4633-1/21.2-64.5607/8管式泵320.60.91.21.50.30.60.92-3/8,2-7/81.2-61.1405/8382-3/8, 2-7/81.2-61.6425/8442-3/8, 2-7/81.2-62.2355/8562-1/21.2-63.6943/4703-1/21.2-65.5187/88340.6-67.7077/8954-1/20.6-610.2617/8漏失量计算值公称直径mm试验压力MPa间 隙 代 号12345最大漏失量Ml/min27.0101703506451050162031.82004157601245191038.12355009101495229044.527558010601745267045.228059010751770271550.831566512101990305057.235574513602240343563.539083015102490381069.9550117021403530541095.37501600292048107380注:1、当试验用柱塞长度不是1.219m时,最大漏失量值按下式进行计算: ml/min式中:Qs新计算的最大漏失量值(ml/min) QB表中查得的最大漏失量值(ml/min) Ls试验用柱塞实际密封长度(m) 2、当用户对配合间隙有特殊要求时,其漏失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Q= ml/min式中: Q抽油泵泵筒与柱塞的漏失量(ml/min) D抽油泵公称直径(mm) 抽油泵单边间隙值(mm) P 试验压力,取P =1×107(Pa) 试验介质即10号轻柴油的动力粘度,在20时,取=4.25×10-3 Pa . S L抽油泵摩擦副密封段长度mm 水平井注采一次管柱泵使用说明书辽河石油勘探局总机械厂1 用途 水平井注采一次管柱泵适用于大斜度、水平稠油井蒸汽吞吐后直接从油井中抽吸井液,改变了常规抽油泵要等注汽停喷后,起出注汽管柱才能下泵转抽的状况,减少了作业量,充分地利用了热能和有效采油期,防止了油层和井场的污染,达到了增产降耗的目的;正常生产时具有防砂排砂、防气的功能;检泵时,可起到泄油器的作用,且更安全可靠。2. 结构原理及特点2.1 结构原理 该泵游动阀、固定阀均为机械式开启阀,取代了常规式球阀。环形固定阀在泵体上部,当柱塞放到泵底时,工作光杆上端有一缩径接头置于环形阀当中,留出注汽通道,同时柱塞下部游动阀也与柱塞脱开,形成通道,此时泵上下贯通,即可注汽,转抽时,只需上提杆柱,调好防冲距即可。2.2 技术特点2.2.1 充分利用注汽后地层热量,不动管柱直接转抽,亦可实现反复注汽转抽过程。2.2.2 由于泵可上下贯通,即能实现注汽,又可实现普通泵不能实现的正洗,灵活实用。2.2.3 由于固定阀在泵的上部,正常抽吸时,泵上油管中的砂子将不会沉入泵筒与柱塞间隙内,而随油流排出井口,避免了砂卡,延长了使用寿命。2.2.4 泵阀均为机械式强开强闭阀,开启关闭速度快,并且不受气体影响,从而提高了泵效。2.2.5 检泵时,该泵可起到泄油器的作用,且更安全可靠。3. 基本参数表泵公称直径 mm70 83 95柱塞与泵筒配合间隙 mm0.050 - 0.113泵冲程 m3;5联接油管外径 mm88.9联接抽油杆直径 mm22 25 254. 施工要求4.1 下泵前准备工作4.1.1 检查泵筒有无弯曲,所有螺纹是否上紧,柱塞在泵筒内拉动与转动应灵活无阻滞。4.1.2 拉泵要用长挂车,慢速、不剧烈颠簸,泵在井场放平,不得撞击,甩滚,以防变形弯曲。4.1.3 作业现场整洁, 避免砂子或其它物品掉入井内。4.1.4 隔热管要用蒸汽刺净,检查是否有断裂及弯曲,并逐根通管,以免杆柱下不去而返工。4.2 下泵要求4.2.1 按油井送修书要求进行。4.2.2 脱节器下体连在泵的拉杆上,脱节器上体连在第一根抽油杆上。4.2.3 要准确丈量油管、抽油杆,保证下泵、杆的准确性,油管、抽油杆各联接螺纹一定要旋紧上满,防止断脱事故。4.2.4 杆柱下到底后碰泵3-5次,确定到位后,起出最上一根抽油杆,将杆柱下放到底,关闭热采井口上闸门(或上提一根抽油杆,用高温抽油杆悬挂器于井口悬挂抽油杆柱,旋紧悬挂器上盖)后即可进行注汽。4.3 转抽要求注汽停喷后,加装光杆,下放抽油杆柱至井底,连续碰泵3-5次,上提防冲距超过常规值90厘米即可转抽。4.4 再次注抽要求再次注汽转抽时可重复4.2.4 - 4.3的过程。单 位:辽宁省盘锦市辽河石油勘探局总机械厂 XXd1/ d2TH(C)反馈式抽稠油泵使用说明书 国营第三八八厂一、型号及其表示方法 反馈式抽油泵表示方法及意义如下图所示:XX - d1/d2 T H XX - XX - XX (C) 抽油泵特征代号 加长短节长度(m) 无加长短节时无此代号 柱塞长度-柱塞长度不等时为: 上柱塞长/下柱塞长 泵筒长度-泵筒长度不等时为:上 泵筒/下泵筒 泵筒型式-厚壁泵筒(用于金属柱塞)管式泵 公称直径(mm)-双柱塞为:上泵筒 直径/下泵筒直径 油管尺寸一、 用途和适用范围该产品是为从事石油井中抽汲粘度较高的原油而专门设计的一种特殊泵筒管式泵,在原油粘度小于4000mpa·s(50)的油井中使用时,可直接开采。同时,当原油粘度较高时,能实现不起杆柱和管柱注蒸汽、正洗井或进行降粘处理等其它措施,还能在起泵时起自动泻油作用。二、 主要规格及基本参数泵径规格25-175/12525-225/15030-275/15030-275/175公称泵径(mm)44.5/31.857.2/38.169.9/38.169.9/44.5柱塞长度(ft)上柱塞2(或3、4)下柱塞2(或3、4)泵筒长度(ft)923泵常数(m3/d)1.092.053.883.28联接抽油杆螺纹(in)3/43/47/87/8联接油管螺纹(in)2 7/8 8EU2 7/8 8EU31/2 8EU31/2 8EU最大外径(in)(m m)3 5/8 (92.1)3 5/8 (92.1)4 1/2 (114.3)4 1/2 (114.3)注:抽油泵理论排量 Q=K S N K泵常数 (m3/d) S冲程(m) N泵冲次 (1/min)推荐泵筒与柱塞配合间隙:级(0.050.113mm)注: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加工其它等级间隙四、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见结构简图)该泵主要由上泵筒、上柱塞、下泵筒、下柱塞、中心管、进出油阀、抽油杆接头及泵筒接头等组成管式泵,上、下柱塞由中心管连接,上、下泵筒由泵筒接头连接,进出油阀均装在柱塞中。上行程时,出油阀关闭,上柱塞以上油管内的原油被排出,上下柱塞之间的环形腔容积增大,形成低压腔,进油阀打开,环形腔充油,下行程时,进油阀关闭,承受整个油管柱油液的重量,帮助抽油杆下行,环形腔容积减小,形成高压腔,高压环形腔中的原油顶开出油阀,进入油管内。该泵主要靠抽油杆带动上、下柱塞运动,引起环形腔容积变化而分别形成低、高压腔、使进、出油阀迅速打开或关闭,下行程时,油管液柱重量座在进油阀上,形成液压反馈力,帮助抽油杆下行,解决了抽油杆在稠油井中下行困难这个问题,也提高了泵效,克服了球阀滞后关闭现象。五:运输、装卸与储存5.1抽油泵的柱塞总成外表面,泵筒总成内表面应涂防锈油。裸露螺纹均应旋上护帽。5.2应对抽油泵的所有开口处加以包裹或采取其它保护措施,以免外来物质进入泵内损伤泵内高光洁度的密封面。5.3 在运输该泵时,可按结构简图。从中间泵筒接头处拆为两段,泵筒接头及下接头与下泵筒相连接,上接头与上泵筒相连接,即只可拆上接头与泵筒接头之间的螺纹扣,上、下柱塞可单独分别与中心杆拆开装运,其它不可随意拆卸挪动。当该泵采用汽车发运时,可采用简易运输架;当该泵采用火车发运时,可采用包装箱包装发运。 5.4起吊、装卸、人工搬运抽油泵时,要小心谨慎,慢起轻放,起吊平稳。严防碰撞、摔落。5.5搬运抽油泵时,必须避免抽油泵遭受由于弯曲、撞击、掉落或与其它物体相撞所产生的机械损伤。抽油泵若有轻度的弯曲或错位,都会对泵造成损害。在用轻型卡车或带边架的汽车运输长4.8m8.5m(16ft28ft)的抽油泵时,应使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排列支承点。对于长度超过8.5 m(28ft) 的抽油泵,即应使用平板拖车搬运。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避免泵端的过度悬空。应将抽油泵牢牢固紧在每根支承垫木上,以免发生摆动,在使用其它设备运输抽油泵时,最好使用专用包装箱,以防止其损伤。5.6运输或装卸抽油泵零部件时,必须要有防护措施,以防高精度加工面、密封面和螺纹等损伤。5.7抽油泵一定要放于干燥、洁净、通风的库房,严禁室外长期放置。 5.8平放抽油泵应非常小心,它们应被放置在平表面或间隔小的支承垫上,泵筒长度大于4.8m者,支垫应不小于三处。储存抽油泵时,应将泵分层摆放并水平放置,以防止抽油泵产生塑性变形。六:操作及使用6.1下泵前必须查看泵上的出厂标记及合格证,确认是本油井所需的抽油泵,并仔细的对泵筒、柱塞、各球阀作外观检查,检查有无弯曲、碰伤等现象,柱塞拉动是否正常,联接部位有无松动。 6.2 对库存一年以上的抽油泵,下泵前应清洗柱塞及泵筒,往复拉动柱塞,手感应轻快均匀,转动灵活,无阻滞时方可使用。6.3 下井前,油管、抽油杆必须清洗干净。油管内应无盐、蜡、垢等污物,并用规定尺寸的通径规对每根油管进行检查,以防止因油管弯曲、压扁而下不去抽油泵。抽油杆也必须洁净、无蜡、无污物,抽油杆联接处应保证不会松动,严禁使用弯曲、歪脖或外部损伤的抽油杆。6.4 下泵作业的井场均须保持整洁,防止砂石或其它物下井时掉入井内影响泵的正常抽油。下泵前应进行最终检查。以确信护帽、堵头等防护缠绕之物全部被拆除。6.5 下泵当中要使用扶正器时,其最下面的扶正器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抽油泵,以保证泵和油管的对中,从而减轻泵的磨损。6.6当本产品的柱塞不能出泵筒时,柱塞必须随泵筒一起下入井中,因此,必须配用脱接器,下泵时,脱接器的下部分与出油接头相联接后随泵一起下井,脱接器上部分与第一根抽油杆下端相联后下井。对接时,即当靠近泵筒时,放慢下井速度,靠抽油杆在液体中的自重对接,为使脱接器对接牢靠,可再上提34米,以稍快的速度落下,即可对接好,在碰泵状态下调好防冲距即可正常开抽。 需要注蒸汽时,只需将抽油杆上提一个距离(至少冲程S+1.5米),上柱塞全部进入油管内,油管柱就与井底形成连通,此时,可实现注蒸汽、洗井、泻油等多项功能。6.7抽油泵工作期间,应定期检查其产量变化和所有井下设备状况,通过示功图分析井下抽油泵的工作情况。6.8 泵挂超过一千米时,应装油管锚,以提高泵效 。6.9 为使泵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应根据油井的实际情况,对泵径、冲程、冲次等进行合理匹配。七:检修与维护 7.1当抽油泵在井下不能正常工作时,应及时起出予以检查、保养。7.2从井下取出的抽油泵应清除外部油污,结蜡等污物。清除污物时,只许用蒸汽或热水刺化,严禁火烤、敲打,应置于专用支架上,切勿随地乱放。7.3拆卸旧泵时,应采用不致咬伤金属表面的摩擦钳或专用扳手进行操作。严禁敲打、锤击。对涂有螺纹锁固胶的螺纹联接部位,在清洗干净后,用喷灯加热至2500c左右后拧下。7.4 拆卸后,对泵的各零件进行检修,易损件磨损时应及时更换。7.5 零件装配前必须清洗干净,各配合面和密封不允许有磕碰伤痕。组装时,对柱塞、泵筒、游动阀及固定阀等零件进行检查,(其中,阀球和阀座应100%按规定的标准进行真空密封试验);总装完后,将柱塞涂防锈油放入泵筒,往复拉动,应轻快均匀,转动灵活。7.6组装时,必须保证螺纹连接有合适的扭矩,扭矩的大小可参照SY/T5188-1996规定,螺纹最终上紧时必须涂上优质螺纹润滑剂,需要时须涂上螺纹锁固胶。7.7检修后的泵,按规定的标准进行保压及漏失量试验。试验合格的泵必须签发合格证。八:成套设备清单 (1) XXd1/d2TH(C)稠油泵 (2) 产品合格证 (3) 产品安装、维护、使用说明书(可每箱一份) (4) 装箱清单九 附图分抽混出抽油泵说明书一、适用范围该泵适用于对两个油层实施分层开采作业,且两油层压差较大的油井。二、结构原理该泵采用直径不同的两台泵串联,大泵在上,小泵在下,形成双泵单作用形式的抽油泵,如图所示。作业时,用封隔器将两油层分开,避免层间差异的影响。上行程时,两个油层的液体分别经不同的固定阀通道被吸入各自泵腔;下行程时,两泵腔内的液体经各自游动阀及柱塞内孔通道,压入油管内混合,并排出。三、特点1、可实现对两个油层的分层开采,避免层间差异的影响,提高产液量。2、与传统分抽泵相比,上泵改环阀式固定阀为单阀结构,安装方便,运行可靠,油流阻力小。3、根据泵径及强度情况,上下泵筒均采用过桥式加强结构,保护泵筒免受拉压变形。四、主要规格与参数公称直径mm柱塞长度系列m柱塞冲程范围m连接油管外径mm连接抽油杆直径mm泵常数m3/d最大外径mm44/320.91.20.6-6.073.0192.2358957/3873.0193.6948970/4488.9225.51810783/44101.6227.707114五、作业注意事项1、该泵发货时共分三部分:上泵筒总成、下泵筒总成、柱塞总成。作业时,大泵筒总成在上(无固阀的部件),小泵筒总成在下,连接后下入油井,按大泵筒总成、小泵筒总成表面所示标识号一致性配套使用。2、运输及作业过程中,注意保护柱塞总成,避免磕碰、划伤及弯曲变形。3、泵下接尾管及封隔器(机械式),将上下油层隔开。分抽混出泵总装示意图: CYBd1/ d2TH(FH)分抽混出泵使用说明书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一、 型号及其表示方法管式抽油泵型式代号表示方法及意义如下图所示:CYB一d T X XX一XX一XX (FH) 分抽混出泵特征代号 普通泵不标注加长短节长度(m),代号柱塞长度(m)柱塞长度不等时为:上柱塞长/下柱塞长 泵筒长度(m泵筒长度长度不等时为:上泵筒长/下泵筒长 泵筒型式L组合泵筒(用于金属柱塞); H厚壁泵筒(用于金属柱塞); P后壁筒(用于软密封柱塞) 管式泵 公称泵径(mm)双柱塞泵为:上泵筒直径/下泵筒直径 抽油泵代号 二、 用途和适用范围该产品是为石油井中抽汲有多层原油而专门设计的一种特殊泵筒管式泵,它能消除油层之间压力的相互影响,提高油井中原油的采收率。三、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见结构简图)该泵主要由上泵筒、上柱塞、出油阀、上泵出油阀、上泵进油阀、中心连管、下泵筒、下柱塞、下泵出油阀、下泵进油阀及泵筒接头等组成,上、下柱塞由中心连管连接,上、下泵筒由泵筒接头连接。该泵为双泵单作用式抽油泵,上、下泵同时工作,上泵利用上下两柱塞之差所形成的环形腔室工作,上层油经上泵进油阀进入环形腔室,下层油由下泵进油阀进入下泵筒,然后从下泵的出油阀排出,经上泵出油阀与上层油混合后一起排出地面。四、主要规格及基本参数泵径规格56/3856/4470/5670/44柱塞长度(m)1.2泵筒长度(m)上泵筒3.3-7.2下泵筒3.6-7.5冲程范围(m)2.1-6.0泵常数(m3/d)3.543.545.545.54联接抽油杆规范CYG19.1CYG19.1CYG25CYG25联接油管规范(in)21/221/233最大外径(m m)116注:抽油泵理论排量 Q=K S NK泵常数 (m3/d) S冲程(m) N泵冲次 (1/min)五、运输、装卸与储存5.1 抽油泵的柱塞总成外表面,泵筒总成内表面应涂防锈油。裸露螺纹均应旋上护帽。5.2 应对抽油泵的所有开口处加以包裹或采取其它保护措施,以免外来物质进入泵内损伤泵内高光洁度的密封面。5.3 在运输该泵时,如果泵太长,应根据产品装配图所示位置将泵分为两体,保证上、下泵的产品编号一致,并分别装好防护零件,以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损伤。当该泵采用汽车发运时,可采用简易运输架;当该泵采用火车发运时,可采用包装箱包装发运。 5.4 起吊、装卸、人工搬运抽油泵时,要小心谨慎,慢起轻放,起吊平稳。严防碰撞、摔落。5.5 搬运抽油泵时,必须避免抽油泵遭受由于弯曲、撞击、掉落或与其它物体相撞所产生的机械损伤。抽油泵若有轻度的弯曲或错位,都会对泵造成损害。在用轻型卡车或带边架的汽车运输长4.8m8.5m(16ft28ft)的抽油泵时,应使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排列支承点。对于长度超过8.5 m(28ft) 的抽油泵,即应使用平板拖车搬运。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避免泵端的过度悬空。应将抽油泵牢牢固紧在每根支承垫木上,以免发生摆动,在使用其它设备运输抽油泵时,最好使用专用包装箱,以防止其损伤。5.6 运输或装卸抽油泵零部件时,必须要有防护措施,以防高精度加工面、密封面和螺纹等损伤。5.7 抽油泵一定要放于干燥、洁净、通风的库房,严禁室外长期放置。 5.8 平放抽油泵应非常小心,它们应被放置在平表面或间隔小的支承垫上,泵筒长度大于4.8m者,支垫应不小于三处。储存抽油泵时,应将泵分层摆放并水平放置,以防止抽油泵产生塑性变形。六、操作及使用6.1 下泵前必须查看泵上的出厂标记及合格证,确认是本油井所需的抽油泵,并仔细的对泵筒、柱塞、各球阀作外观检查,检查有无弯曲、碰伤等现象,柱塞拉动是否正常,联接部位有无松动。 对于分开运输的抽油泵必须保证产品编号一致,然后将泵筒及柱塞进行组装。 6.2 对库存一年以上的抽油泵,下泵前应清洗柱塞及泵筒,往复拉动柱塞,手感应轻快均匀,转动灵活,无阻滞时方可使用。6.3 下井前,油管、抽油杆必须清洗干净。油管内应无盐、蜡、垢等污物,并用规定尺寸的通径规对每根油管进行检查,以防止因油管弯曲、压扁而下不去抽油泵。抽油杆也必须洁净、无蜡、无污物,抽油杆联接处应保证不会松动,严禁使用弯曲、歪脖或外部损伤的抽油杆。6.4 下泵作业的井场均须保持整洁,防止砂石或其它物下井时掉入井内影响泵的正常抽油。下泵前应进行最终检查。以确信护帽、堵头等防护缠绕之物全部被拆除。6.5 下泵当中要使用扶正器时,其最下面的扶正器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抽油泵,以保证泵和油管的对中,从而减轻泵的磨损。6.6 该泵由于是分层采油,所以必须下封隔器,封隔器的位置应下在油井中上、下油层之间,使上泵位于上油层抽汲上部原油,下泵通过油管进入到下油层抽汲下部原油(见结构简图)。6.7 当本产品的柱塞不能出泵筒时,柱塞必须随泵筒一起下入井中,因此,必须配用脱接器,下泵时,脱接器的下部分与出油接头相联接后随泵一起下井,脱接器上部分与第一根抽油杆下端相联后下井。对接时,即当靠近泵筒时,放慢下井速度,靠抽油杆在液体中的自重对接,为使脱接器对接牢靠,可再上提34米,以稍快的速度落下,即可对接好,在碰泵状态下调好防冲距即可正常开抽开井。 6.8 抽油泵工作期间,应定期检查其产量变化和所有井下设备状况,通过示功图分析井下抽油泵的工作情况。6.9 为使泵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应根据油井的实际情况,对泵径、冲程、冲次等进行合理匹配。七、检修与维护7.1 当抽油泵在井下不能正常工作时,应及时起出予以检查、保养。7.2 从井下取出的抽油泵应清除外部油污,结蜡等污物。清除污物时,只许用蒸汽或热水刺化,严禁火烤、敲打,应置于专用支架上,切勿随地乱放。7.3 拆卸旧泵时,应采用不致咬伤金属表面的摩擦钳或专用扳手进行操作。严禁敲打、锤击。对涂有螺纹锁固胶的螺纹联接部位,在清洗干净后,用喷灯加热至2500c左右后拧下。7.4 拆卸后,对泵的各零件进行检修,易损件磨损时应及时更换。7.5 零件装配前必须清洗干净,各配合面和密封不允许有磕碰伤痕。组装时,对柱塞、泵筒、游动阀及固定阀等零件进行检查,(其中,阀球和阀座应100%按规定的标准进行真空密封试验);总装完后,将柱塞涂防锈油放入泵筒,往复拉动,应轻快均匀,转动灵活。7.6 组装时,必须保证螺纹连接有合适的扭矩,扭矩的大小可参照SY/T5188-1996规定,螺纹最终上紧时必须涂上优质螺纹润滑剂,需要时须涂上螺纹锁固胶。7.7 检修后的泵,按规定的标准进行保压及漏失量试验。试验合格的泵必须签发合格证。八、成套设备清单(1) CYBd1/d2 TH(FH)分抽混出泵 (2) 产品合格证 (3) 产品安装、维护、使用说明书(可每箱一份) (4) 装箱清单九、 附图上冲程 下冲程斜井抽油泵使用说明书斜井在采油井中占有很大比例,常规泵在斜井中使用常出现以下问题:、 阀球关闭滞后影响泵效;、 泵筒倾斜时,泵筒弯曲,柱塞与泵筒摩擦力增大,并产生偏磨。一、斜井抽油泵结构及工作原理a) 斜井抽油泵结构 该泵由泵筒、柱塞、旋转活动接头、游动阀、固定阀、外管、旋转管塞、泵筒接箍等部件组成。结构见简图。b) 斜井抽油泵工作原理上冲程:抽油杆带动柱塞上行,游动阀关闭,此时工作腔体积增大,形成低压腔,固定阀打开,泵腔进油。下冲程:柱塞在杆柱带动下下行,工作腔体积减小,形成高压腔,游动阀打开,同时固定阀关闭,泵腔出油。与常规抽油泵相比,柱塞下部增加了旋转管塞,在抽汲过程中,依靠井液的冲击作用力产生的分力带动柱塞旋转,柱塞上部与抽油杆采用活接头连接实现柱塞的自由旋转。解决了斜井中柱塞泵筒偏磨现象。工作原理: 泵筒 旋转活动接头 柱塞 游动阀 旋转管塞 固顶阀斜井泵抽油泵结构简图三、 斜井抽油泵的特点 该泵增加了外工作筒,提高了泵筒的刚度,改善了受力状况,避免了泵筒的弯曲变形; 采用了具有导向筋结构的流线型阀罩,解决了抽油泵以较大倾斜角安装时阀球关闭滞后的问题; 增加了柱塞旋转器,使柱塞在抽汲过程中相对于泵筒自动旋转,消除了柱塞与泵筒之间的偏磨现象。 泵筒采用45钢整体镀铬处理,镀层硬度HB66-72;镀层厚度0.08mm/单边,镀层致密,耐磨损、耐腐蚀;柱塞采用45钢外表面喷焊处理,硬度53。此种泵筒和柱塞的组配摩擦系数最低,磨损寿命最长,适合于斜井、含砂、稠油、高光杆速度的需要。为提高入座泵效,阀副组合采用硬质合金球和不锈钢阀座。 主要用于斜井、定向井、侧钻井中,可在倾斜角小于45°的油井中使用。 三、 主要技术参数公称直径mm冲程m泵筒长度m柱塞长度mm间 隙连接油管in连接抽油杆mm泵常数m3/d最大外径mm387.510.512202级(也可按用户要求提供)2-1/2平式CYG191.64108442-1/2平式CYG192.23108572-1/2平式CYG193.69108703 -1/2平式CYG225.51115四、使用说明1、工作原理:该泵工作原理与常规管式抽油泵相同。2、作业方法:作业方法与常规管式抽油泵相同。 渤海石油装备新世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大港区油田幸福路 电话:022-25965573 CYB-dT(X)常规斜井抽油泵使用说明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国营三八八厂一、 用途此种斜井泵主要用于斜井、定向井、侧钻井中,可在倾斜角小于45°的油井中使用。二、 规格及基本参数泵径规格2832384456708395柱塞长度(m) 0.8 0.9 1.2泵筒长度(m) 3.3-7.5 3.3-12.0冲程范围(m) 1.8-6.0 1.8-10.0泵常数(m3/d)0.891.161.632.193.545.547.6910.21泵阀直径(mm)游动1619252935455055固定31.7538505560连接抽油杆规范CYG19.1CYG22.2CYG25.4连接油管规范(in)2, 2寸半2寸半33寸半4最大外径(mm)89590107114.3118132.5注:抽油泵理论排量 Q=KSN K泵常数(m3/d) S冲程(m) N泵冲次(1/min)三、 产品特点和适用范围 该泵的游动阀及固顶阀均有导向,从而解决了在斜井中阀球不易坐封的现象,显著提高了泵效及泵的使用寿命,改泵适用于各种井斜的定向井及水平井。四、 结构简图及工作原理该泵主要由泵筒、柱塞、上下游动阀、固顶阀和泵筒接头等组成。上行程时,抽油杆带动柱塞向上运动,游动阀关闭,泵腔体积减小,压力增大,固顶阀打开,井下油液进入泵腔。下行程时,抽油杆带动柱塞向下运动,固顶阀关闭,泵腔体积减小,压力增大,游动阀打开,泵腔内油液排到泵上油管中。如此柱塞不停地上下运动就实现了从原油井中抽出原油的目的。 五、操作及使用1、下泵前必须查看泵上的出厂标记及合格证,确认是本油井所需的抽油泵,并仔细的对泵筒、柱塞、各球阀做外观检查,检查有无弯曲、碰伤等现象,柱塞拉动是否正常,连接部位有无松动。2、对库存一年以上的抽油泵,下泵前应清洗柱塞及泵筒,往复拉动柱塞,手感应轻快均匀,转动灵活,无阻滞时方可使用。3、若多接缸套的组合泵因搬运震动发生错位现象,使柱塞卡死阻滞碰撞,需将泵拆开重装,装缸套时应选用合适的对泵杆。4、下井前,油管、抽油杆必须清洗干净。油管内应无盐、蜡、垢等污物,并用规定尺寸的通径规对每根油管进行检查,以防止因油管弯曲、压扁而下不去的抽油泵。抽油杆也必须清洁,无蜡、无污物,抽油杆连接处应保证不会松动,严禁使用弯曲、歪脖或外部损伤的抽油杆。5、下泵作业的经常均保持整洁,防止砂石或其他物下井时掉入井内影响泵的正常抽油。下泵前应进行最终检查,以确认护帽、堵头等防护缠绕之物全部呗拆除。6、下泵当中要使用扶正器,其最下的扶正器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抽油泵,以保证泵和油管的队中,从而减轻泵的磨损。7、抽油泵工作期间,应定期检查其产量变化和所有井下设备状况,通过示功图分析井下抽油泵的工作情况。8、泵挂超过一千米时,应装油管锚,以提高泵效。9、为使泵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应根据油井的实际情况,对泵径、冲程、冲次、等进行合理匹配。 尾部进液热采偏心抽油泵使用说明书一、概述针对稠油蒸汽吞吐开采井中所用抽稠泵存在的进液通道小且长、进液阻力大、泵效低、易砂卡、不适合在斜井中应用的问题,开发出尾部进液热采偏心抽油泵。二、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热采偏心抽油泵采用上大下小串联柱塞结构,泵的固定阀采用偏心阀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标记说明:1上接头、2游动阀罩、3游动阀、4游动阀座、5游动阀压紧接头、6上泵筒、7上柱塞、8下游动阀罩、9进液接头、10偏心阀体、11偏心阀球、12偏心阀座、13偏心阀压紧接头、14密封垫、15限位销、16下泵筒17下柱塞、18引流管、19偏心支撑环、20引流管固定接头、21稳钉、22偏心下接头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分为抽油和注汽两个过程。在抽油过程中又可分为上冲程和下冲程两个阶段,它是这样实现的: 上冲程,上柱塞7、连通接头9、下柱塞17随抽油杆柱向上运动,偏心阀球11和游动阀球3之间的容腔容积增大,腔内压力下降,游动阀3在油管内液柱压力作用下关闭,偏心阀球11在沉没压力作用下打开,井液沿偏心下接头22内孔、扇形流道J,从偏心阀压紧接头13、偏心阀座11、偏心阀球10经偏心孔C进入吸液腔,完成吸液过程。下冲程,上柱塞7、下柱塞17随抽油杆柱一起向下运动,偏心阀球11和游动阀球3之间的容腔容积减少,腔内压力增大,偏心阀球11关闭,游动阀球3打开,井液通过连通接头9的G通道进入内通道F内,然后经游动阀座4、游动阀球3进入油管,完成排液过程。在上冲程过程中,由于游动阀3关闭,因此,抽油泵的液柱载荷为上柱塞7横截面积与上游动阀3上液体压力的乘积,也就是说,该泵上冲程液柱载荷等于同泵径的普通常规管式泵的液柱载荷。在下冲程过程中,由于游动阀3打开,偏心阀球11关闭,下柱塞17的上端面作用了向下的液压作用力,帮助下柱塞17下行,克服下行阻力。注汽过程是这样的:当油井产量低,需要注汽时,上提抽油杆,此时,上柱塞7、连通接头9、下柱塞17随抽油杆柱向上运动,其中上柱塞7完全进入上泵筒6上部的油管内,下柱塞17完全滞留在上泵筒6内,蒸汽从油管、油管与上柱塞7环形空间、下柱塞17与上泵筒6环形空间、下泵筒16、偏心下接头22进入尾部油管后,再注入地层,由于蒸汽通过下泵筒16产生一定的压力损失,偏心孔C内蒸汽压力高于扇形流道J内的压力,偏心阀球11关闭,蒸汽不会从扇形流道J进入偏心孔C,同时由于密封垫15的密封作用,蒸汽也不会进入引流管外。当需要转抽时,下放抽油杆,此时,上柱塞7、连通接头9、下柱塞17随抽油杆柱向下运动到碰泵位置,此时上柱塞7达到上泵筒6底部,下柱塞17完全滞留在下泵筒16内,然后上提一定的防冲距,即可抽油。三、施工过程(一)、工具检查下井前必须对泵进行仔细检查,在确保完好时才能下井,检查内容如下:1、所有工具两端连接螺纹(27/8

    注意事项

    本文(抽油泵使用说明书.docx)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