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藤野先生》导学案及答案(校内公开课定稿).docx
-
资源ID:35610069
资源大小:19.7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藤野先生》导学案及答案(校内公开课定稿).docx
藤野先生导学案一、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1)(1)作者简介(2)背景链接(3)相关资料藤野严九郎(18741945)日本福井县人,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生。2、给加点字注音。绯红()宛如( 畸形()不逊( 诘责()挟着( ) 驿站()匿名()教诲()解剖()血管()杳无消息(油光可鉴(深恶痛疾() 瞥( 二、问题点拨1、1、朗读第一局部,想一想,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是什么?2、“东京也无非这样。” “无非”的意思是什么?表现出作者一种什么情绪?3、“油光可鉴” 一词中“鉴”的本义是什么?词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这里是什么 意思?4、“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土山。也有解 散辫子实在标致极了J这些话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三、合作探究1、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2、离开东京去仙台,一路上所见所闻必定不少,为什么作者只记得“日暮里”和“水 户”这两个地名?3、怎样理解“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这句话的意思?4、鲁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这能说明什么问题?5、作者在仙台的生活状况如何?在这样环境中求学表现作者什么思想?6、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来描写藤野先生?这些描写揭示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7、谈谈匿名信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8、匿名信事件说明了什么?四、交流展示交流展示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及互动答疑的内容五、抽测达标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角 jiao号角 角落 头角 群雄角逐 笼 long笼子 牢笼 笼屉 *烟笼雾锁 量 liang思量 打量 测量 量体裁衣 削xue剥削削减瘦削日削月割2、对下面一段话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 土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 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A.比喻借代夸张B.比喻夸张反语C.夸张反语拟人D.反语比喻比照3、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在班主任的教育下,韩志颖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B.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C.菜市场向居民供应青菜、萝卜、土豆、苹果等蔬菜。D.开展优质教学活动后,李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六、拓展延伸对于课文主旨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 程。七、学生感悟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和事迹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写一篇短文。(要 求:选自己熟悉的人来写,写前要认真观察,并能做出进一步的接触和深入了解。)参考答案一、2、fei wan yi pou jian ji xun ni xue wu jie xie hui ya o pie二、1、看到的盘着辫子的清国留学生成群结队地赏樱花,听到的是他们在中国会馆 学跳舞。2、无非,只不过。表达了作者对在东京留学日本学生中效忠满清王朝。醉生梦死状 况的失望情绪。3、鉴,本义是镜子,词性由名词转化为动词在这里是光照或反射出去光亮的意思。4、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而 这些清国留学生既要赶时髦,又要表示效忠腐朽的清王朝,于是只好盘起辫子。作者用 揶擒的口吻,对他们盘辫子进行明褒实贬的描写,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麻木的思想本 质,表达了对他们的厌恶之情。三、1、A.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肮脏、庸俗的生活;B.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C.受到仙台医专职员的优待;D.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E.弃医从文的思想的转变。2、因为“日暮里”让人想起屈原离骚中的“日忽忽其将暮”的诗句,使作者联想 到清王朝的衰败,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它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 士朱舜水客死的地方。记住这两处地名都透着作者的爱国情结。3、“大概”表示推测、估计。作者到达仙台后,受到免交学费的优待和生活上的关 照。对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予特殊待遇,反映日本人民善意的心地和友好情谊。 而作者却把这些善意统统推断为“物以稀为贵”,因为作者感受到的不是尊重,这里包 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内心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4、优待:“受到的优待是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反映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又隐约让人感受到弱国国民的辛 酸,这是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反映。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为下文中写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埋下了伏笔。5、蚊子多,“居然”睡得安稳;吃的是“难以下咽的芋梗汤”。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 求学,表现作者立志苦学,学成作实现医学救国的理想。6、写藤野先生,作者抓住了他的外貌特征(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举止(挟 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有顿挫)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将一个正直的学者形 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然后作者又从目睹到先生大大小小的书的情景和耳闻先生的衣着模 胡,来表现先生的严于治学和生活俭朴的崇高品德。接着又借留级生之口介绍藤野先生“穿衣服太模胡”“忘记带着结'冬天是一件旧 外套,寒颤颤的”“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二这些说明藤野先生穿衣“不修边幅”“生 活俭朴”的特点。7、起因:鲁迅上午解剖学考试成绩较好,一些同学疑心藤野先生向鲁迅漏题。经过:学生会干事翻检我的讲义,邮差送来匿名信。结果:我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 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8、(1)弱国的人民在国际上没有地位,遭受凌辱。(2)所谓的日本“爱国青年”对中国人怀有偏见。(3)鲁迅为了自己和祖国的尊严进行的斗争。四、略五、1、D 2、B 3、D六、略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