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普洱市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押题卷含解析.docx
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前须知: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古诗里有很多文化常识,如“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中的“南冠”指“囚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指“史册”,“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中的“桑麻”是指“家乡”。B.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 朋友叫“君子之交”。C.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如“觥筹交错”中“觥筹”,“而歌者”中“配',"衔觞赋诗”中“觞”,“金 樽清酒斗十千”中“樽”都是“酒杯”的意思。D. “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如“江 阴”“洛阳”因分别位于长江、洛河的北岸、南岸而得名。1 .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端的一项为哪一项()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A. “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妻子(友人)相见的无奈。B.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C.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妻子(友人)促膝长读的深切期盼。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3.以下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岳阳楼记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指“因罪贬官”,同样表示官员罢免降职意思的还有:迁、谪、除、 罢、免、黜、陟。B.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皇帝年号纪年,“壬戌”是天干地支纪年。C.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自号醉翁,北宋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D.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记”大多以记 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4.语言运用一以下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点睛】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 写题不管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 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 要对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6、(1)第一次,和玫瑰离别,因为他们相爱却不懂得如何相处。第二次,和狐狸离别,因为狐狸主动让他驯服,使他 惟得了玫瑰于他独一无二的意义。第三次,和飞行师离别,因为他希望可以通过“蛇”的魔法,让他早日回到玫瑰的 身边,对花儿负责。(分别答出玫瑰、狐狸、飞行师或蛇三个要点即可)(2)一方面孙悟空和赭八戒之间经常打闹取笑。孙悟空喜欢恶作剧,猪八戒也经常骂他,甚至推掇师父念紧箍咒。另 一方面两人又是兄弟关系,关键时刻还是会互相帮助。(答出两种关系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 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阅 读小王子西游记,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1)小王子的生命中经历的三次重 要的离别:和玫瑰离别;和狐狸离别;和飞行师离别。(2)题干问如何理解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的关系的。西游记 中,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关系是一条十分关键的主线。它经历了从因势利导、争勇斗狠,至最后惺惺相惜的一系列变化, 从而丰富了孙悟空、唐三藏等人物的形象,饱满了唐三藏一行四人、连马五口的取经情节,升华了孙悟空的大闹天宫 的情感历程,从而为世人所称颂。两人是可以戏谑的朋友,又是兄弟关系。二、阅读7、1. (1)松弛;(2)有的人;(3)佩服;(4)根本。2. B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3. (1)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2)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啬头颅来报答陛下吗?【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 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弛”,本义即为“松弛”;“或”,古今异义,今 义为“或许”,古义为“有的人”;“服”,一词多义,有衣服、佩服、服从等意,这里意为“佩服”;“本”,本 义即为“根本”。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1 .此题考查辨析文言虚词的能力。文言虚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内容,要特别注意重点虚词的用法。作答此题时,首 先要把握“之”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例句和B项中的中“之”,意思都是“助词,的”;A项中的“之”, 意为代词;C项中的“之”,意为“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D项中的“之”,意为“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无实义”。应选B。2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 标志性词语断开比拟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 些特征巧妙断句,比方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本句是一个主谓句,要注意谓语动词“格”和虚词“其”都应用于句首,另外“人服其先见”是一个主谓句,所以应在“格” “其”和“人”前断开。3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 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 “补”的方 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到达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 有:(1)引,拉;上,皇上;毕,完。(2)岂,难道;首,头颅;报,报答。参考译文:陈禾,字秀实,明州勤县人。考中元符三年进士。天下长久太平,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陈禾请求增加守军、 修补城墙,用来防范不测。有人指责这是无端生事,搁置起来不予批复。后来盗贼闹事,人们才佩服他的预见能力。 当时童贯的权势越加扩张,和黄经臣一起执掌大权,内外呼应做坏事,士大夫因畏惧而不敢正视。陈禾说:“这是国 家安危的根本啊。我所处职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我的本职了。”他首 先上书直言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依仗恩宠玩弄权势,在朝廷同列中夸耀自己。常常说诏令都出自他的手中, 说皇上将任用某人,举行某事,不久诏书下达,都跟他所说的相同。那发号施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降免昏庸官吏 和提拔贤明之士,是天子的大权,怎么能让宦官参与其中? ”陈禾论奏还没结束,皇上就恼怒地拂衣而起。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衣袖被撕落,皇上说:“正言 撕破我的衣服啦。”陈禾说:“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惜头颅来报答陛下吗?这些人今天得到富贵的好处, 陛下将来会遭受危亡的祸患。”陈禾的言辞更加激烈,皇上改变了脸色说:“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 虑呢? ”内侍请皇上换衣服,皇上回绝他说:“留着破衣表彰正直的大臣。”8、1. (1)同“娴”,熟练(2)府地(3)邀请(4)曾经.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2 . (1)叛军攻陷长安洛阳,皇帝出逃,王维随从护驾,行程中落伍,被叛军擒获。(2)长期吃蔬菜,穿朴素衣服,死了妻子也不再娶,孤独地过了三十年。3 .有文学才华,是出色的画家,擅长音乐,艺术修养高;吃素信佛,生活朴素,淡泊名利;长期在山林生活, 亲近自然,描写自然景物。(回答任意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 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方 此题中的“闲”同“娴”,熟练;“延”是古今异义词,“邀请”的意思。1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 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 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的意思是:临终前,写信辞别亲友,停下笔就坐化 了。据此,正确的句读是: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 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 到位。(1)句中的“贼(叛军)、出幸(出逃)、为(被)”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素(白色,这里指朴素)、 孤(孤独)”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3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从文章内容来看,王维“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说明他是一 个既有文学才华,又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艺术修养高;从“维诗人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 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可以看出王维把诗和画结合,诗画一体;从“别壁在蓝田县南福川,亭馆相望。尝自 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可以看出王维长期在山林生活,亲近自然,描写 自然景物,是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创作的基础;最后还有王维其人吃素信佛,生活朴素,淡泊名利,这也是他 的诗作能到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的原因之一。据此理解作答。【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那么。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 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 尽量到达完美。参考译文:王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就能撰写诗文。尤其擅长草书隶书,娴熟音律。岐王非常看重他。王维将要参加科 举考试,岐王对他说:"你的诗清秀拔俗,可抄录几篇,配上琵琶新乐,能谱写一支曲子,我们一起到九公主府第。" 王维按照岐王的话去做。这一天,几个伶人簇拥王维独奏新谱的曲子,九公主问是什么曲名,王维回答说:"这是郁 轮袍。"王维于是拿出诗卷。九公主说:"这些都是我经常诵读的(诗作)。我以为是古人之作,竟然是你的佳作啊!"于 是请王维到上座说:"京城能得到这个读书人作解元,实在荣幸啊!"九公主因此全力推荐王维。开元十九年王维考取状 元,提拔做右拾遗,不久升迁给事中。叛军攻陷长安洛阳,皇帝出逃,王维随从护驾,行程中落伍,被叛军擒获。他 服药假装不能说话,但安禄山爱惜他的才华,他仍被逼迫至两京之一的东都洛阳任原来的职务,并被拘禁在普施寺。 叛军在凝碧池设宴,全部召见梨园乐工合奏各种器乐。王维痛悼赋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 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在皇帝驻留的地方传诵。叛乱平定以后,但凡在叛军中任伪职的,朝廷都定了罪,只因皇 上知道了王维在凝碧池吟诗所表露出的心迹,他才得以幸免。王维后来又官至尚书右丞。王维的诗被列入妙品上上等, 他的画的构思也是这样。至于(王维)山水(画)中的平旷深远的意境、云彩的情势、山石的颜色,都是他卓越的天赋才 能到达的,并不是(别人)能学来的。他自己曾作诗道:”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世人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 有诗”,确实如此啊。有一个客人把按乐图给王维看,王维说:”这是霓裳第三叠最初的节拍。”客人一对照原 来的曲子,果真是这样。晚年,王维诚心信奉佛教,长期吃蔬菜,穿朴素衣服,死了妻子也不再娶,孤独地过了三十 年。王维的别墅在蓝田县南面的耦川,亭馆相对。王维曾经描写那里的景物和奇特的风光,每天与丘为、裴迪、崔兴 宗等文人学士游历览胜,写诗,弹琴饮酒,自得其乐。后来上表,请求把自己的住宅变为佛寺。临终前,写信辞别亲 友,停下笔就坐化了。代宗寻求王维的文章,他的弟弟王缙将他的诗文编纂成集共十卷,献给皇上,他的诗文至今流 传于世。9、1. A. B2 .A【解析】A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改为: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确实,实在。整句翻译: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1. B对文中句子的翻译有误。“虽欲言,无可进者”译为: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提了。2. A ”敢说真话的故事”对甲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甲文没有规劝齐王“敢说真话”的内容。【点睛】(一)译文: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镜子,对他妻子说:“我 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最美的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第二 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 又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 黄昏,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赞美 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 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 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 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 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 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 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 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二)译文: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这实在是国家危 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这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 的知遇之恩,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广泛的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 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过分的看轻自己,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为非作歹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 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 法不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老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所以先帝把他们选 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 得很多的好处。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平正,通晓军事,从前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 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 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 都是忠贞老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10. 1. (1)在上海看电影,明白了灯在墨西哥文化中的意义;(2)回湖南奔丧,觉得自己手里擎着一盏灯;(3)扫墓 后,最后离去,和表弟都愿为外婆再点一盏灯。2 .引出“灯”的意蕴,并点题;以读者熟悉的电影文化开篇,引起阅读的兴趣;点明文章主题;为下文外婆的去世和 为她点灯做了铺垫,推动情节的开展;增强作品的文化气息和感染力。3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照应上文,扫墓的习俗;突出为外婆扫幕后的惨淡场面,渲染悲凉压抑的气氛;烘托“我” 的悲哀思念之情;也与上文的扫墓习俗相照应。4 .心上的人,是指脑子记不起,但心里却定记得的人;是家人;是外婆永远惦念的人,是外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5 .黑暗中的灯,会照亮外婆回家与我们团聚的路,会让外婆在另一个世界好好活着,会使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外婆。灯, 寄托了我的哀思,也象征对生死的体悟。【解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本中记叙的事件即可。结合“在上海看 了动画片寻梦环游记。背景是墨西哥,里面亡灵世界都由灯光统治。原本古今中外所有的鬼都只怕阳光,不怕灯, 因为灯没什么攻击性,只是静静地照亮不大扰人,又如同人的灵魂有生有灭,但那电影最重要的意思是说在墨西哥人 眼中,死亡才是生命最高意义,生与死互为补充才组成完整生命。因此,每年亡灵节,墨西哥人会祭奠亡灵,却绝无 悲哀,甚至载歌载舞,通宵达旦,与逝去亲人共同欢度这一年一度的团聚时刻。”概括出:在上海看电影,明白了灯 在墨西哥文化中的意义;结合“连夜赶回奔丧,一路忍不住对着飞机舷窗外的黑暗流泪,二十年朝夕相处的往事纷至 沓来。泪眼中看见自己模糊变形的倒影,一直觉得手上擎着一盏灯光微弱的灯。在心底说,外婆,我会一直记得你。 我是你心上的人呀。”概括出:回湖南奔丧,觉得自己手里擎着一盏灯;结合“怕引发山火,表弟一边在坟头专心找 那些尚有火星的纸马踩踏,一边低声说:年年,你一个人在山上冷清,给你烧点纸,过年也热乎热乎。他并不知道我 在等他。更不知道我听见他的话,当即转过身去泪如雨下。他也记得她。给外婆点灯的人又多了一个。”概括出:扫 墓后,最后离去,和表弟都愿为外婆再点一盏灯。1 .要求学生一般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结构上的作用,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点明题目,作为线索,埋 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内容上,暗示主题,强化情感,激发读者兴趣。结合本文分析。结构上:引出“灯”的意蕴, 并点题;为下文外婆的去世和为她点灯做了铺垫,推动情节的开展;内容上:以读者熟悉的电影文化开篇,引起阅读 的兴趣;点明文章主题;增强作品的文化气息和感染力。2 .要求学生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环境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环境描写主要是为 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二是渲染气氛;三是烘 托人物性格;四是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结合本文具体分析,照应上文,扫墓的习俗;突出为外婆扫幕后的惨淡场面,渲染悲凉压抑的气氛;烘托“我”的悲 痛思念之情;也与上文的扫墓习俗相照应。3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上下文分析。结合“我八月时候还和妈妈回去看过地一次,那时她已不认识任何人了, 身边亲友问她,我们是谁。”分析:心上的人,是指脑子记不起,但心里却定记得的人;是家人;是外婆永远惦念的 人,是外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4 .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灯”的内涵。结合“而每年亡灵节,只要有亲人记得为自己点一盏灯,便可渡过生死桥与 家人团聚;他也记得她。给外婆点灯的人又多了一个。”分析得出:黑暗中的灯,会照亮外婆回家与我们团聚的路, 会让外婆在另一个世界好好活着,会使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外婆;结合“外婆一定可以回家。”分析得出:灯,寄托了 我的哀思,也象征对生死的体悟。11、 1. DC2. (1)敢于直面问题是总结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勇敢面对难题、善于剖析自我、学会总结得失,才能增长心智、提升 认知,更好地适应当下和未来;(2)总结是客观的观察,也是高度的概括、智慧的结晶,必须保证“含金量”;(3)保持清醒、善于钻研、提高认识,才能知兴替、明得失,用理性之光照亮前行之路。【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本文是一篇运用事实和道理来证明“善于总结是一种智慧”的立论文, 不是驳论文。故答案为D。1 .试题分析:考查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论据所表达的内容要紧扣论点。C项 所讲的是曹雪芹在生活贫困的境遇下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不能证明文章的论点。故答案为C。2 .试题分析:主观性试题。解答此类试题一般采用“观点+理由”的格式,即言简意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再用“比 如"“例如”之类的词语,结合题目的相关要求,结合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归纳总结即可。答案不 唯一,只要切合文题要求,言之成理即可。三、应用12、(1)秦怡一生塑造众多经典人物形象,高龄仍在高海拔坚持拍摄;王亚蓉长期从事纺织品考古,让丝绸遗产得以 复兴和传承;杨恒金创造了多元的中华建筑风格,凭借“匠人”精神将建筑作品做到完美。(2)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 很多,比方书法、篆刻、刺绣、川剧例如:我最想拍摄的是剪纸艺术。因为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 一,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 更加热烈。剪纸艺术能给人视觉上透空的感觉,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3)例如: 秦怡老师,您好,我是XX学校的学生XXX,我校将于本月20日在校体育馆举行“走近中国文化”记录片展播活 动,我们真诚地邀请您作本次活动的点评嘉宾,期待您能光临现场!【解析】(1)题干要求分别概括他们能成为“2016中华文化人物”的原因。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 案的范围,从前向后精读材料,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 答案。如材料一可提取“成功地塑造了 林红'芳林嫂等40余个经典人物形象”“且在高海拔无人区无替身拍 摄”等句分析整理;材料二可提取“王亚蓉,从事纺织品考古近半个世纪”“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复兴并传承 不绝”分析整理;材料三可提取“杨恒金,创造了一种多元的中华建筑风格样式”“他正是凭借这种匠人'精神, 将建筑作品做到完美”分析整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2)题干要求写出你要拍摄的文化遗产的原因。首先要根据你对文化遗产理解,选出你最熟悉、印象最深、对你影响 最大且最有说话的一项文化遗产,然后说清楚理由即可。如: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二组建筑连接起来。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 和外坛。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 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一一丹陛桥,把这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兴旺水平。天坛公园,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 筑群。(3)首先要有适当的称呼,然后介绍自己,陈述你邀请她作“走近中国文化”记录片展播活动点评嘉宾的缘由。要以 请求的口吻,恳切的语气,谦虚的态度,以征得对方心灵的共鸣。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阳光下的生命之痕向日葵穿透时光的长廊,斑驳的花间,与清晨镀金的阳光相纠缠。那向阳的笑脸,仰望如水的天空,生命之花在 绽放。而我就是那一朵朵葵花中的一朵吧。又是一个芳馥的早晨,阳光穿破氤氤的雾气。曾经的家旁,站着一排排娇小的葵花。我喜欢这样的花,所以我总 摘一些回家,放在书桌前。它们从不低头,总向着有阳光的窗外,它们的花瓣很薄,却散发着浓郁的气息,就像一杯 热腾腾的牛奶里加上蜂蜜。有人说,它们身世凄惨,在最热的时候绽放,但它们永远仰望着高处,即使阳光多么刺眼,刺得它们的眼睛疼, 但它们仍向上拉扯,希望有一天能冲向阳光。而我就是一朵那阳光下的葵花。曾经的我是一朵直视太阳的向日葵,傲视群芳含苞怒放。刚进初中的我是那么的骄傲,在一次小小的成功后我便 飘飘然了,扬言一定要考到年级第一,我轻蔑地抬起头,藐视一切。而我没想到,看似温和的阳光刺伤了我,在第二次考试,我失败了。拿着不堪的成绩的我,走在阴天的柏油路上, 对那一朵朵灿烂的葵花视而不见,而自己就像那朵摘下放在桌上的已经打焉的葵花。难道太阳的光辉不再照亮我?我不甘心。我相信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一定是属于我的。明知道阳光的炙烤如此难熬, 明知道仰望太阳多么刺眼,可向日葵们依旧为了更快成长向上拉扯着,希望能留住这灿烂的阳光,这也许就是我这朵 葵花存在的意义吧。阳光会记住我,我依旧向着我既定目标努力,哪怕学习再苦,我也坚持下来了。在懈怠的时候,我也总会看看窗 边的葵花,何必畏惧阳光呢?在笑得正灿烂的阳光中,我跟随它们脚步向上向上。我悄悄摘一片葵花瓣留在口袋里,那是我向着阳光挑战的见证。那是跳跃的阳光,勇敢的葵花,不羁的我,是我留给世界的一抹与众不同的痕迹。【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前面有一段提示性的语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含义,翻开写作思路。此题有一定的难度。题 目“阳光下的生命之痕”中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阳光下”,说明事物或事件的环境;二是“生命之痕”,即生命 留下的痕迹,也就是给人的印象,给社会的影响。“生命的痕迹”有很多,如小花小草等自然植物,小狗小猫等动物, 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可以写他们顽强的生命力,写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写他们的无私大 爱,只需积极向上,能传达给读者正能量即可。所谓“痕迹”,可以理解为记忆,一般最美的记忆就是生命在时光中 留下来的最美的痕迹。此文写成记叙文最为适宜。【点睛】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 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 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A.请愚兄你别拿着比我高的成绩,还跟敝人说没有考好啊!B.家父常教育我,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C.我至今还惠存着您送我的“翰墨书香,家国天下”这幅书法作品。D.学生我认真读过老师您的拙作,对您在文章中的一些高见十分佩服。5 .古诗文默写填空。山河破碎风飘絮,o (文天祥过零丁洋,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晴川历历汉阳树,0 (崔颖黄鹤楼),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面尘灰烟火色,。(白居易卖炭翁)假设 夫,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范仲淹岳阳楼记征人远戍边关,别妻离子。“,"既能表达他们想要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又可表达对家乡深沉思念的矛盾心情。6 .名著阅读。小王子的生命中,一共经历了哪三次重要的离别?请简述。西游记中许多最富于喜剧性的故事情节 常常发生在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根据下面的文字和你的阅读体验,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的?那呆子捆在地下,气呼呼的道:“闯祸的泼猴子,无知的弼马温!该死的泼猴子,油烹的弼马温!猴儿了帐,马 温断根! ”孙行者在油锅底上,听得那呆子乱骂,忍不住现出了本相。赤淋淋的,站在油锅底道:“慎糟的夯货,你骂那个 哩!”唐僧见了道:“徒弟,唬杀我也!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行者按落云头,厉声高叫道:“八戒不要忙,老孙来了! ”那呆子听得是行者声音,仗着势,愈长威风,一顿把, 向前乱筑。那妖精抵敌不住,道:“这和尚先前不济,这会子怎么又发起狠来? "八戒道:“我的儿,不可欺负我! 我家里人来也! ”一发向前,没头没脸筑去。第八十五回心猿妒木母魔主计吞禅二、阅读7.阅读与赏析陈禾陈禾,字秀实,明州邺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 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措绅侧目。禾日:“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 舍,那么非其职矣。”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 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日:“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 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日:“卿能如此,朕复何忧? ”内侍请上易 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增戍:增加防守兵力。格:搁置。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措绅:同 “缙绅”,士大夫的代称。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抗疏:上书直言。宦寺:宦官。曹:辈,等。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武备宽弛,东南尤甚 或指为生事人服其先见 此国家安危之本也 2.以下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A.渔人甚异之B.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C.宋何罪之有 D.公将鼓之 3 .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三处)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禾引上衣,请毕其说。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王维传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 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都轮袍。”因出 诗卷。主日:“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 ”延于上座日:“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开元 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拾遗,迁给事中。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至 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贼平后,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仕至尚书右丞。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 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后人评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哉。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 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对曲果然。笃志奉佛,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别墅在蓝田县南辆 川,亭馆相望。尝自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后表请舍宅以为寺。脸经作 书辞亲友停笔而化。代宗访维文章,弟缙集赋诗等十卷上之,今传于世。(选自唐才子传)1.解释以下句中的加点词。(1)闲音律 (2)同诣九公主第(3)延于上座日(4)尝自写其景物奇胜 2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2)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4 .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王维的诗为何能到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甲)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日:“君美甚,徐公 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 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 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 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 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 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 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乙)出师表 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 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 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假设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 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 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那么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诚:老实面刺:当面指责以:以致。良实:指忠良信实的人。诚:老实面刺:当面指责以:以致。良实:指忠良信实的人。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群臣吏民能面刺人之过者。 C.以塞忠谏之路也。D.此皆良实,志虑忠钝。 .下面对文中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一一又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自己远远比不上徐公。B.虽欲言,无可进者即使有人想说话,也不敢说了。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一一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听取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D.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一一定能使部队团结一心,把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安排得当。2 .下面对两篇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甲乙两文都是写古代臣子向君主进谏的文章。甲文写的是邹忌规劝、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除弊纳谏、敢说真话 的故事;乙文写的是诸葛亮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大业的故 事。B.甲乙两文中的主人公都有着高超的劝谏艺术。邹忌用现身说法,先以家中小事谈体会,然后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谈 到国家大事,委婉进谏,使人易于接受;乙文中诸葛亮用恳切的言辞,向后主奏表,议论、叙事和抒情相结合,感情 真挚,令人感动。C.甲乙两文中的主人公劝说自己君主的目的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都希望自己的君主能广开言路,接受意见,都希 望自己的国家能实行大治。D.邹忌和诸葛亮两人相同的地方在于都能为君主分忧,劝君主开怀纳谏,他们都是人臣的楷模,都是以国家为己任, 敢于进谏的忠臣形象。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灯文珍年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