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docx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1 .对应收账款不按时进行对账清理有些企业不能定期与相关单位核对账目,给催款、清理 带来了困难。有些名存实亡的往来账款长期挂账,不及时处 理等,致使往来账款账目混乱,特别是对已销账的往来款管 理不善。例如:广州市的兴盛公司对于规模大的修理厂和4s店, 汽车零配件经营企业多采用批次押货销售,即第一批产品给 客户赊销使用,在客户购进下一批产品后,结清上一批货款, 且下一批次进货量大于上一次进货量。换言之,这些客户进 货频率不高,但每次的进货量多,一次会进几个月的货。循 环进货客户的应收账款数额大,导致回款速度慢,公司资金 周转困难。应收账款数额增加,说明被客户占的资金在增加, 机会本钱增加,收账费用增多,假设减少收账费用,那么坏账损 失增加,销售企业为此承当着巨大的应收账款管理本钱。2 .失职渎职造成大量”呆死账“有些企业在销售商品、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中, 对对方既不做资信调查,也不做可行性研究,给一些不法商 人欺诈行骗造成可乘之机,形成大量的呆坏账。例如:上海的一家小型农业机械公司,他们的许多小客 户每月的应收账款在200-5000之间不等且不均衡,销售人 员认为是一个小数目,不值得去催收。当业务员觉得款项够 多去催收的时候,客户已养成了几个月结一次款的习惯,就 一拖再拖了。因而让公司形成了大量的呆坏账。3 .借重组改制之机,甩”包袱“造成大量账款无人看管。 有的企业借深化改革、改制和资产重组之机,把下属企业的 大量应收账款或”呆死账”集中收上来束之高阁,美其名曰:” 不良资产包袱我背着”对改制企业进行扶持”对企 业资产进行优化,使其轻装前进”等,结果使上下级单位之 间对应收账款没人管、没人问。4 .为”小团体”的利益,任意核销”呆死账”.有的企 业和单位,对于长期形成的不良账款,不是积极想方法采取 有力措施催收,而是千方百计想方法动脑筋,找上级领导核 销。有的甚至借此机会,多冲销几笔,算单位的盈利发奖金, 造成大量资金违规流失。5 .债权、债务双方串通一气,谋求私利。有些单位领导 或管理层干部以及业务员、推销员为给自己谋私利,与购货 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串通一气,到达个人从中谋私的目的。 有单位的领导为了到达其”曲线“购买小车的目的,故意说 账收不回,把买回的小车说成是抵账的。(二)造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原因.管理体制上弱化虽然近年来企业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转换了经营机制, 扩大了自主权,但在经营、企业管理、财务制度等方面没有 建立一套健全的制度,对业务人员和业务活动缺少必要的监 督和制约。因此,既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又不能妥善解决问 题,一些单位管理水平低和业务人员素质差也是造成让他人 钻空子的直接原因。近年来,过分强调市场开拓,忽略了市 场的复杂性和对风险的防范;过分强调和追求产值和账面利 润,放松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对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 位进行资信调查在某些企业没有制度化,业务过程中随意性 大等,都是造成大量应收账款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汽车零配件销售企业为扩大销售范围,增加市场 占有份额,一味地扩张销售,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表现在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及收账政 策等的制定过于宽松,导致公司的大量资金被应收账款占用, 资金因不能及时回笼而运转困难。如一些汽车零配件销售应 收账款最高限额都为3000元,没有严格的信用期限。没有 根据不同的销售合作对象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1 .企业专职监督流于形式,审计监督制度不健全。对企 业的厂长、经理未坚持年度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未能客观 公正地反映企业国有资产经营效益。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者的 升迁未与其管理效益相挂钩,因而他们对账款的流失,抱着 都与己有关的态度,无承当风险之忧,任其资产流失,甚至 参与瓜分,这样就必然导致企业大量债权和权益的失去。职 工群众监督渠道不畅。例如:某公司专职监督流于形式,审计监督制度不健全, 销售大多根据销售经验和以往的回款率为标准决策销售行 为,而对客户的销售情况、资金运转情况、人事变动、经营 策略等影响因素的变动分析缺乏,加之缺乏合理的考核标准。 总认为对方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于是降低赊销门槛,盲目扩 大了应收账款规模。正是这一乐观思想,致使公司产生大量 应收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