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七年制)教学计划.docx
-
资源ID:35621440
资源大小:38.9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七年制)教学计划.docx
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七年制)教学计划一、前言根据教育必须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那么,按照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要求,贯彻“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指导思想,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到达中医临 床医学专业硕士水平。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中西医学的基础知识,并依此建立临床医学思 维模式,到达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水平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需要学习中西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专业实践技能,成 为医德高尚、基础宽厚、医术精湛,具有适应能力及竞争创造意识的人才。具体培养要求1、具有坚定的信念,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尚的医德医风和为公共卫生事业献身的精神,身心健 康,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强化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生命科学知识,良好的人文素 养、生理和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健全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具有独立处理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 掌握急、难、重症的处理原那么;具有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的能力。4、具有较高的古汉语水平,能顺利阅读中医古典医籍、文献。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读、写专 业外文资料。5、掌握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到达国家规定的大学体育合格标准。6、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参加科技竞争能力和较大的开展潜力。三、指导性修业年限修业年限7年(允许延长至9年)。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中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西医外 科学、生理学实验技术、分子生物实验技术等课程。五、课程设置和基本要求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分为两大类:即必修课类与选修课类(包括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基本要求1、贯彻德育放在首位的原那么,加强理论教育,系统开设政治思想教育、行为科学教育课程,同时积极运用形势报告、专题讲座、参观考察等教学方式,组织相关社会实践活动。2、积极稳妥地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各门课程都要着力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精选与更 新教学内容,提高讲课水平,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3、加强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克服理论与实际脱离的弊端,根据教学时间安排,系统组织学生早 临床、多临床,在具有相当中医学理论水平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辩证思维和临床实践。4、打好必要而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以交通大学为依托,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理科的优势。在新生 入学后,以两年时间集中组织好数、理、化、外语及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医学基础课的教学,并充 分注意与后续的现代医学知识与实验课程的协调配合。5、加强现代医学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尤其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开设综合性实验,各门课 程要努力创造条件,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设计实验和操作,加强对学生初步科研 能力的训练。6、加强古汉语和外语、计算机应用教学,通过古汉语与中医文献课的系统学习,具备顺利阅读中医 古典医籍的能力。外语教学坚持七年不断线,要求学生除了通过外语课程教学的要求外,需到达国家大学 英语考试六级以上水平,后三年有条件的专业课程,应结合本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专业外语课程训练。 计算机教学应着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7、加强素质教育,除设置一定数量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进入教学计划的必修或选修课程系列外,同 时开展课外多种形式的素质教育,并进行考核。诸如在课余举办系列讲座、专题报告,向学生开列各类推 荐书目、指导学生阅读,定期举办学生艺术节、学术节、传统保健体育节和开展各类社团活动等。六、教学安排和时间安排(见表)七、成绩考核及学位授予年 级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第五学年第六学年第七学年军训2周入学教育1周 第一学期第一学期第一学期第一学期第一学期临床实习专科实习及课教教学18周教学18周教学14周教学14周教学14周52周题设计44周考试2周考试2周考试1周考试1周考试1周学第二学期第二学期第二学期第二学期第二学期安教学18周教学18周教学14周教学14周教学14周排考试2周考试2周考试1周 第三学期考试1周 第三学期考试1周 第三学期教学4周教学4周教学4周实践4周实践4周实践6周机动2周机动2周合 计43周40周40周40周40周52周44周为了检查教学效果,衡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应加强 提问、练习、实验、见习等平时成绩考核,可举行定期测验。各门课程均在规定时间进行考核,不同要求 的课程,考核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临床实习期间,各科实习结束时,必须进行成绩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临床基本思维、实践操作技能、职业态度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临床毕业实习第二年进行毕业专题实习,在科研训练选题后撰写毕业论文,实施论文辩论考核。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到达规定的学分者准予毕业。同时到达规定的绩点要求 及各类综合考试、毕业论文合格,申请学士学位者外语到达学校规定的国家大学英语考试四级的合格 分数线,申请硕士学位者外语到达学校规定的国家大学英语考试六级的合格分数线,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学位工作条例的规定,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医学硕士学位。八、指导性教学进程见附表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七年制) 指导性教学进程学时分配各学年学分分配课程课程课程课程编码课程名称理论 实验 指导一 二三 四 五 六 七分类学分学时讲授 见习自学08.042.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636208.037.0.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37254183础08.025.0. 1 基本原理25436182公 08.041.0.3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 39054363重要思想概论共 08.057.0. 1 形势与政策(一)23636208.057.0.2 形势与政策(二)236362基 14.005.7. 1高等数学81441448专14.006.7. 1 大学物理610810833础 14.008.7. 1 无机与分析化学354543科14.009.7. 1有机化学590905临课14.011.7. 1 大学语文354543实14.012.7. 1大学英语16288216728814.013.7. 1 计算机文化基础47227454床 习14.007.7. 1 物理实验354541.51.5及14.010.7. 1 化学实验118181实01.071.7. 1医占义5706375课08.031.0. 1医学伦理学1.521211.5合计(17 门)69.512971029261738.5 24.551.5习题14.014.7. 1细胞生物学5905436514.015.7. 1生物学概论354543设专14.016.7. 1 遗传学2362610214.017.7. 1 免疫学236362计业 14.018.7. 1 生物化学5905436514.019.7. 1 微生物学59045455基 中医基础理论811290814801.031.0.3 中医诊断学7989087础 03.091.0.3 中药学6.591916.503.094.0.2 方剂学570705课 正常人体解剖学6846321601. 161.0. 1组织胚胎学3.549281473.501. 151.0. 1生理学68463147601. 171. 7. 1病理学6847014603. 022. 7. 1药理学4564412401.094. 0. 1中医经典导读456564合计(16门)781180934218282230.525.5中医内科学(一)570705中医内科学(二)57070509. 031.0. 1诊断学基础7.510590157.5专影像诊断学2.536362.509. 033. 0. 1西医内科学79884147业课09. 041.0. 1中医外科学68470146西医外科学总论5705812509. 071.0. 1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5705812509. 061.0. 1中西医结合儿科学5705812502. 035. 0. 1针灸学57058125合计(10门)53743652911736艺术类限选课2经济管理类4727222专14. 020. 7. 1计算机高级语言设计2. 57227452.514. 037. 7. 1中外文学史(一)236362临科限14. 037. 7. 2中外文学史(二)236362选14. 038. 7. 1美学概论236362实公14. 039. 7. 1社会学概论236362床共14. 023. 7. 1环境的生物评价236362习基14. 026. 7. 1生命科学进展236362实及础14. 028. 7. 1人文科学文化素质472724课14. 29. 7. 1科学技术史354543课14. 030. 7. 1军事理论23618182习01.201.0. 1普通心理学2.536362.5题01.078. 7. 1古代汉语228282合计(13门)325865236310.5174.5设01.231.0. 1科研思路与方法2.536362.5限01.073. 0. 1中医文献学456564计选12.011.0. 1医学实验动物学2.53624122.5专01.035. 0. 1医用电子学2.53626102.5业01. 183. 0. 1临床病原生物学2.53626102.5基01.202. 0. 1医用心理学2.536362.5础01.041.0. 1中国医学史2.536362.5课03. 024. 7. 1中药药理学2.536362.501. 175. 5. 1病理生理学45656101. 112. 0.2局部解剖学4562828101. 154. 5. 1生理学实验技术*34242301.213. 7. 1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22828201. 192. 0. 1医用统计学2.536362.501. 143. 5.2医用分子生物学2.536362.501. 191.0. 1预防医学概论45640164合计(15门)43.5618472146819.516内经选读456564限选伤寒论选读456564经曲金匮要略选读456564课程温病名著选读456564中医各家选读45656401.062. 0. 1金匮要略(二)34242301.083. 0.3各家学说(二)342423合计(7门)2636436481809.011.0. 1中西医结合导论22828209. 091.0. 1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57058125限09. 182. 0. 1急救医学456564选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3.54937123.5专专中西医结合眼科学3.54937123.5业西医外科学各论57058125科课04. 028. 0. 1推拿学456564,康复医学45644124实09. 193. 0.2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45644124临合计(9门)35190418721322习限选英语(五)3.549493.5外语英语(六)3.549493.5床及课05.012. 0. 1中医英语3. 549493.505. 006. 0. 4医学英语3.549493.5课05. 008. 0. 5英语听说3.519193.5合计(5门)17.5245245710.5实10. 005. 0. 1基础护理228282题10. 005. 0. 2基础护理实践28080210.018. 0. 1中医基础综合实验228282习设10. 004. 0. 1中医佶息检索228282小10. 008. 0. 2中药房实践280802计学10. 008. 0. 3中药饮片识别考试11期10. 008. 0. 4中药理论知识临床应用11实考试践10. 009. 0. 1中内实践(一)48080410. 003. 7. 2西医基础综合实验*22828210.010. 0.4中内实践(二)7140140710. 025. 7. 1预防医学实践48080410.010. 0.5方剂学临床应用考试11合计305722854481012科室轮转4848毕10. 002. 0. 2岗前培训22业10. 304. 0. 1基础理论考试22实10. 302. 0. 2技能考试22习病例程序考试22合计5656专科10.013. 7.3专科实习4141实习 及课10. 306. 7. 2论文设计开题11题设10.311.7. 1课题中期检查11计10. 309. 7. 2论文辩论11合计4444注:1、有者为第三学期选课周开设。2、“大学语文”入学时考试通过后可免修获得该课程学分。3、艺术类限选课中课程的具体名称与代码每年予以公布。各学年计划学分课程分类门数学分总学时应修 学分分配 比例各学年学分分配*"4四五六七必 修 课公共基础课1769. 51297200.543. 6%38. 524.551. 5专业基础课167811802230. 525.5专业课10537431736实 践 课体育课61416034. 8%446军事理论与军训22小学期实践3081012毕业实习5656专科实习及课题设 计4444毕业实习讲座1414限选课公共基础课133258669.521.6%10专业基础课1543.561817.5经典课72636416专业课93549017外语课517. 52457艺术类课22任选课3030 (在交大任选课不少于15学分)毕业总学分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