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课件.ppt
关于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8页一、认识电路1.什么是的串联?把几个导体元件依次首尾相连的方式把几个元件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2.什么是电路的并联?把两端接入电路的方式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8页I0 = I1 = I2 = I3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同2.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二、电流特点01231.串联电路:I0 = I1 + I2 + I30123讨论:如果有更多的导体串联或并联,结论如何?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8页U03=U01+U12+U23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三、电压特点01231.串联电路:U01=01各点的电势与各点之间的电势差有什么关系?U12=12U23=23比较电压关系?U03=03电压之和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8页U=U1=U2=U3 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的电压相等三、电压特点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2.并联电路:0123456比较0、1、2、3点的电势关系?比较4、5、6点的电势关系?比较电压关系?U讨论:如果有更多的导体串联或并联,结论如何?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8页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三、电阻特点1.串联电路:12UUU12UUUIII1212UUUIII12RRR讨论:多个电阻串联呢?12nRRRRR1R2UU1U2I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8页三、电阻特点1.串联电路:12nRRRR2.并联电路:UR2R1II1I212III12IIIUUU1212IIIUUU12111RRR讨论:多个电阻并联呢?121111nRRRR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8页三、电阻特点1.串联电路:12nRRRR2.并联电路:121111nRRRR讨论:R1和R2并联后R=?n个相同电阻(R1)串联或并联,其总电阻R=?不同阻值的电阻串联,总电阻与其中最大电阻有何关系? 三个电阻并联呢?不同阻值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与其中最小电阻有何关系? (若R1远大于R2,R=?)并联电路中,某一电阻增大,总电阻如何变?并联电路中,支路增多,总电阻如何变?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8页四、串并联电路特点1.串联电路12nRRRR121111nRRRR2.并联电路12nIIII12nUUUU12nIIII12nUUUU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8页如图,已知R2 100 ,R4100,UAC150V,UBD70V,则UAE VABCDER1R2R3R4练习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8页R1R1R2R3R3ABCD如图,AB两端接入100V时,CD两端为20V;当CD两端接入100V时,AB两端为50V,则R1:R2:R3之比为 。练习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8页VA导体ABPABP导体本节课中导线的电阻忽略不计.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8页有四盏灯,接入如图的电路中, 1和2的电阻均为484,3和4的电阻均为1210, 把电路接通后,四盏灯的电流之比I1:I2:I3:I4= .L1UL2L3L4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8页一平行板电容器C,极板是水平放置的,它和三个可变电阻及电源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今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悬浮在两极板之间静止不动,要想使液滴上升可采用的办法是( )A.增大R1B.增大R2C.增大R3D.减小R2R1R2R3C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8页三个阻值都是12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成电路,总电阻值可能为( ) A.4 B.24 C.8 D.18课堂练习:ACD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8页U1UR2R1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1211UIRRUIR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8页RUcdUabcd当ab之间的电压为U为,c、d之间的电压为多少?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8页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 电路中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法:降压限流式接法,如图,变阻器起限流作用。连接方式可以概括为“一上一下”的连接 (1) 接法简易 (2) 但Rx 上电压、电流调节范围较小分压式接法,如图,变阻器起分压作用。连接方式可以概括为“一上二下”的连接 (1) 接法较复杂 (2) 但Rx 上电压、电流调节范围较大,而且可以从零开始连续调节。 SRxRSRxR为了安全以上两种电路在开关S闭合前滑动触头应分别置于何处?S合上前触头应置于最左端S合上前触头应置于最左端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8页SRxRSRxR滑动变阻器连接的常见的错误错误连接正确连接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8页(2) 分压电路与限流电路分压电路:最佳电阻搭配用电器电阻远大于分压器电阻限流电路:最佳电阻搭配用电器电阻与限流电阻阻值接近 总结:(1) 选用滑线变阻器要保证安全,使电流值不超过额定值,还要使变阻器能有效地调节被测电阻的电流和电压,让电流、电压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些,这样既调节方便,读数也比较准确。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8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8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8页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二) 第四节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8页五、电流计1.作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2.原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3.连接:串接4.内阻:电流计本身的电阻6.量程:满偏电流(Ig)、满偏电压(Ug)5.电路图符号:G7.读数:也可读电压8.测量实际电流、电压的困难0123mA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8页六、电压表1.用电流计来改装 2.例1: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10,满偏电流Ig=3mA。要把它改装为量程为03V的电压表,要串联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的电压表内阻多大?IgRgRUUgURVU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8页 例2.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25,满偏电流Ig=3mA。要把UIRgIgIRRAUI七、电流表把它改装为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要并联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的电流表内阻多大?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8页RxAV如图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是U=10V和I=0.1A,那么待测电阻RX的测量值(U/I)比真实值 ,真实值为 。(电流表的内阻为0.2)练习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8页一个电压表由表头G与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14-7-6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压表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可能加以改进( )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分析:题中明确指出此电压表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说明在电压表两端所加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压表支路中的电流总是偏小校正的方法是适当减小电压表的内阻,而表头的内阻Rg,是确定的,所以只有适当减小分压电阻R在R上串联电阻是不行的并联一个电阻时,由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可见不能并联小电阻,否则分压电阻的改变会很多,误差会更大,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D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8页有一只量程为1mA的电流表,刻度盘共有50格,若给它并联一个10-2的电阻,则可将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 A的电流表若要把这个量程为1mA的电流表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V的电压表,应在电流表上串接一个_的电阻将这个电压表接在某段电路上,指针偏转40格,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是_V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38页)II (RRIggg99.9gR)RR(IUgg01.9990)99. 91010(3ggRIURgI5040VUU854分析:将电流表并联一分流电阻,可改装成一较大量程的电流表,设量程为I,则得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则需串联一分压电阻设为R,则得当电压表指针偏转40格,即表明这段电阻两端电压答案:9990 8V时,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38页一个电流一电压两用表的电路如图14-7-7所示,小量程电流表G的量程是0.001A,内阻是100,两个电阻的阻值是R1=9900,R2=1.01问: (1)双刀双掷开关接到哪边是电流表,接到哪边是电压表?(2)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各是多大?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38页当开关接到c、d上时,电阻R2与小量程电流表G并联,原电路可简化如图14-7-8所示 A099. 0A0111000010RRI I2gg.A10A)09900010( IIIg.小量程电流表满偏时,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所以作为电流表时的量程为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38页V10V)9900100(0010)Rr (IU1gg.当开关接到a、b上时,电阻R1与小量程电流表G串联,原电路可简化如图14-7-9所示小量程电流表满偏时,加在小量程电流表和电阻R1上的总电压为:所以作为电压表时的量程为10V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38页平时怎样测量一个电阻?平时怎样测量一个电阻?1、安培表外接法、安培表外接法VARxI总IvIR2、安培表内接法AVRxU总URUAV=VR RRRR测=+ARRR测R真R真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38页系统误差分析 误差原因:因为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有分压分流的作用,它们本身的内阻会给电路造成影响从而带来误差电流表外接法R测= =R并= U测I测U测I总R RvR+Rv= R1+(R/Rv)当R RV时,R测 R 用 “外小 ” 两个字归纳: 即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的电阻远小于电压的内阻时结果较准确,而且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RR测= =用“内大”两个字归纳: 即用电流表内接法测量的电阻远小于电压的内阻时结果较准确,而且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当RRA时,R测 R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38页现欲测一阻值约为10的电阻,所用电压表内阻10K,所用电流表内阻1,那么应采用哪种测量电路?,VxxARRRR若采用电流表外接;,VxxARRRR若采用电流表内接。安培表外接点触法也可用来判断安培表的内外接:(1)接在a和b时伏特表示数有明显变化,则宜采用外接法;(2)接在a和b时安培表示数有明显变化,则宜采用内接法.比值比较法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38页感谢大家观看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