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虹吸专项施工方案(35页).doc
-倒虹吸专项施工方案-第 30 页新安县金水大道建设工程(上河村至鲍庄村段)二标段K12+830(2-3.0×2.0)钢筋砼倒虹吸施工专项技术方案编制单位:山东天诚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日 期: 二一五年十二月 目 录1 工程概况11.1 倒虹吸设计1 1.2 倒虹吸与综合管廊之间相对关系11.3 地质条件2 技术保证条件32 编制依据42.1 建质200987号文42.2 设计图纸42.3 有关条例及规范42.4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53 施工计划5 进度计划5 主要工程数量6 人员计划6 机械设备计划74 施工工艺技术7 总体施工方案7 工艺流程8 基坑施工9 基坑概况9 施工方法9 基坑监测13 倒虹吸施工15 钢筋施工15 模板施工18 混凝土施工22 止水带和防水层施工26 涵背回填施工285 安全保证措施30 组织保障305.1.1 组织要求30 5.1.2 安全管理体系30 5.1.3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31 技术措施32 应急预案33 应急工作流程图33 危险源的辨析34 应急资源34 应急组织机构34 应急响应35 基坑坍塌的预防及应急措施356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37k12+830(2-3.0×2.0)钢筋砼倒虹吸施工专项技术方案1 工程概况1.1 倒虹吸设计K12+830倒虹吸位于新安县南部规划水城区域内,结构形式为2-3×2m箱涵,与路线交角90°,设计荷载城-A级,基底承载力要求不小于250kPa。倒虹吸长度64m,基坑开挖深度为8.5m13.9m,填土高度7.86m,进出口形式为竖井。倒虹吸箱节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基础采用C20混凝土,井身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的抗渗等级P8,垫层采用砂砾垫层,地基承载力要求250kPa。洞身具体结构尺寸见下端面图。K12+830倒虹吸洞身断面图1.2 倒虹吸与综合管廊之间相对关系K12+830倒虹吸结构顶面位于综合管廊垫层下方1.25m处,结合位置中间用砂砾填充压实,横向与管廊成90°相交。具体位置关系见立面图及平面图。K12+830倒虹吸立面图K12+830倒虹吸平面图1.3 地质条件根据地勘资料显示,K12+830倒虹吸处地貌单元属于涧河一级阶地,地貌形态单一,地形较为平坦开阔,交通较为便利,地面标高在251256.4m之间,基底标高为242.5m,地层上部为第四系人工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1+p1)黄土状粉质黏土、卵石,场地内上部3.54m范围内下伏基岩为新生界第三系洛阳组(N)砂岩。勘察期间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具体情况见下钻孔柱状图。QLZK005钻孔柱状图1.4 技术保证条件以下内容载自有关规范中强制性条文,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1.4.1 施工中必须建立技术与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作业前主管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与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1.4.2 钢筋应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1.4.3 当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1.4.4 模板及支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设计,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并应保证其整体稳固性。1.4.5 混凝土细骨料中氯离子含量,对钢筋混凝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0.06%。1.4.6 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及凝结时间进行检验。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应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应为一批。1.4.7 浇筑混凝土和砌筑前,应对模板、支架和拱架进行检查和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1.4.8 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严禁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浇筑。2 编制依据2.1 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文)2.2 设计图纸2.2.1 第一册道路工程2.2.2 第三册桥涵工程2.2.3 第九册岩土勘察报告2.3 有关条例及规范2.3.1 豫建201025号河南省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2.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6号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3.3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61号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3.4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2.3.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3.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2.3.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2.4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新安县金水大道建设工程二标施工组织设计3 施工计划3.1 进度计划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和施工总体部署,本标段倒虹吸在施工总体安排上优先安排施工。本工程计划由一个班组流水作业施工,施工时间88天,具体进度安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K12+830倒虹吸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序号施工项目时间(d)10d20d30d40d50d60d70d80d90d1基坑开挖72砂砾垫层23基础施工24涵身施工455竖井施工156防水层施工77涵背回填103.2 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部位材料单位数量1开挖基坑土石方m³271852箱涵基础C20砼m³涵身C30砼m³HRB400钢筋Kg砂砾垫层m³防水层3竖井C20砼m³HRB400钢筋kg4台背回填碎石土m³27393.3 人员计划现场施工人员计划见表“人员计划配置表”。人员计划配置表项目岗位人数职责备注基坑施工项目经理1工程全面负责项目副经理1协助项目经理开展工作技术负责人1技术全面负责专职安全员1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施工员2现场施工管理、监督测量员2测量、放线、复核资料员1负责资料收集、整理、报签材料员1负责材料采购与后勤保障特种作业人员19从事施工现场特殊种类作业技术工人30现场施工总计593.4 机械设备计划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见表“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计划表”。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计划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PC220台2土石方工程2装载机ZL50辆1土石方工程3自卸汽车CQ3253台6土石方工程4压路机LSS220B台1垫层、回填5立式污水泵6PWL台2施工排水6钢筋调直机GTJ4-4/14台1钢筋加工7钢筋切断机CQ50-1台1钢筋加工8钢筋弯曲机GJB-40B台1钢筋加工9电焊机BX7-500-1台3钢筋10汽车起重机20T辆1吊装11万能木工圆锯MJ225台1木工加工12细木工带锯机MJ318台1木工加工13木工平面刨MB504台1木工加工14混凝土搅拌站120m3/h套1混凝土集中搅拌15混凝土运输车12方辆4混凝土运输16混凝土泵车60m3/h辆1混凝土入仓17插入式振动器ZX-50台2混凝土工程18平板式振动器ZW-90台1混凝土工程19蛙式夯HW-60台1涵背回填20洒水车10T辆1土方工程、混凝土4 施工工艺技术4.1 总体施工方案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箱涵倒虹吸与综合管廊交叉施工时的施工顺序为:箱涵倒虹吸施工回填压实综合管廊施工其他。基坑按分段、分层、对称、均衡的原则,开挖坡度按1:2放坡,采用挖掘机开挖、装车,自卸汽车运输,人工修整基坑、边坡的施工方法;钢筋施工本倒虹吸距离钢筋加工场较近,钢筋采用加工场内集中成批下料、制作,并尽可能地制成钢筋网片,运至现场拼装成型。4.1.1 模板施工4.1.2 支架施工4.1.3 混凝土工程倒虹吸结构所需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供应,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至施工现场,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料斗或溜槽等方式浇筑入模,机械振捣。4.2 工艺流程倒虹吸施工工艺见下图。不合格,处理至合格施工基坑外防排水开挖基坑修整基坑,施工积水井地基处理,检查地基承载力铺设砂砾垫层立模板,现浇基础砼安装底板侧墙钢筋立模浇筑涵身底板安装侧墙钢筋安装内支架、侧模、顶模安装顶板钢筋安装外侧模、外支架浇筑涵身侧墙和顶板测量放线竖井施工防水层施工,检查验收涵背回填合格倒虹吸施工工艺流程图4.3 基坑施工4.3.1 基坑概况K12+830倒虹吸涵底标高为243.900,基坑开挖量27185m³,开挖深度,拟采用1:2坡度放坡开挖以保证基坑稳定。倒虹吸的北口附近有房屋建筑,需拆除后才能进行放坡开挖;东侧有运粮铁路,铁路桩号为k12+862.5,轨道顶标高为254.100,与倒虹吸涵底高差10.2m,根据现场测量结果,放坡开挖不会对铁路运营造成影响,但需挖除部分铁路路堑边坡。施工过程同时加强对铁路的监测,确保安全。倒虹吸平面位置图如下:K12+830倒虹吸平面位置图4.3.2 施工方法1 场地清理1) 对包含细根须、草木植物等表层有机土壤及乱石的表土进行原地面下30cm的清理。清理的方法是用挖掘机清理成堆,装载机装车运输。2) 表土的堆放按照弃渣场规划有序进行堆放,拟计划堆放在K13+000处弃土场,具体情况视存土场场征地情况再行确定。2 土石方开挖开挖顺序:拟采用两台挖掘机从倒虹吸两端分别向中间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23m,如土质松散可减小每循环开挖深度。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同时拉槽开挖K12+740K12+830段90m长的管廊基坑作为运输通道,坡度12%,现场基坑开挖布置见下图:基坑开挖布置图边坡的确定:采用自然放坡大开挖,依据地勘资料,坡率1:2,开挖断面如下:倒虹吸基坑开挖断面图分层开挖:挖掘机挖土自卸车配合运输,个别地方装载机配合,实行分层分段放坡开挖,每层开挖两侧临时排水沟始终领先于开挖土层,保证土方开挖旱地施工。开挖土方运至指定弃土位置,整齐堆放。开挖同时经常检查中线和标高,以保证开挖边坡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根据地勘资料显示,倒虹吸基底持力层为砂岩,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250kPa。岩性:褐红色,强风化,中细粒结构,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裂隙发育,裂隙面有锈色,强度差,锤击易碎。砂岩部分基坑采用浅眼松动爆破开挖,爆破工艺见管廊石方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土方分层开挖示意图边坡开挖:开挖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施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坡面上要预留适当厚度的保护层,最后进行刷坡处理。机械开挖的同时辅以人工配合,特别是基底以上30cm的土层以人工开挖为主,以减少超挖、保持坑底土体的原状结构。开挖至基底标高后,对基底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试验,达到容许值后立即施工砂砾垫层和混凝土基础,减少基底暴露时间。3 基坑排水为了疏导施工用水、大气降水等地表水,防止场地被水浸泡,开挖土方时,基坑顶面设置挡水墙,基坑底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排水系统的做法为:在基坑顶周边设置300×120mm挡水墙, 基坑底周边设置300×500mm排水明沟,在基坑南北两端各设一个0.8×0.8×集水井。排水沟、集水井均采用5mm厚M10水泥砂浆抹面。集水井井底填以20cm厚碎石或卵石,水泵抽口包装过滤网,以防止泥砂进入水泵。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确保配备足够的抽排水设备,在集水井处设置自吸式抽水机,随时将基坑内的积水抽排。4 基坑开挖注意事项1) 开挖基坑发现地裂、局部上层滞水或土层有较大变化时,尽快采取措施处理后,方能继续施工。2) 采用分段快速作业法,施工过程中避免基坑曝晒或泡水;雨季施工必须采取防、排水措施。3) 挖方作业由坡上方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开挖23m。4) 土方开挖前,联系监测队伍对基坑进行原始监测,收集原始记录,为基坑开挖时信息化数据指导施工做准备。5) 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有管线的范围和管线埋深的可能深度范围内,采用人工小心挖掘,以免破损、损坏管线,确保在施工期间所有地下管线的安全和正常使用。6) 基坑四周及时搭设高1.2m的安全栏杆,栏杆用钢管搭设,并挂安全网和安全标志。7) 挖掘机的把杆旋转区域内严禁站立人员,当挖掘机司机视线不清时采取加强措施或停止开挖。8) 基坑边坡施工要求(1) 基坑边坡放样时,充分考虑施工误差及施工便道宽度等因素后自行调节。(2) 基坑边2m范围内严禁堆载,2m外的堆载(包括土方、施工机械等)不大于15kPa;基坑周边严禁行走汽车。9) 基坑开挖期间若出现基坑变形过大或其它紧急情况,采用机械或人工对基坑进行局部回填,然后进行加固处理,待处理完毕后再分层向下开挖。5 基底检查及处理1) 检查基底地质情况、土质与承载力是否与设计相符,若有变化立即请监理、设计单位现场调整处理,以满足设计要求。2) 基底超挖在30cm以内时,用原状土回填压实,密实度不得低于原状土,或用砂砾回填压实。基坑开挖质量验收标准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检查方法基坑基槽挖方场地平整管内地(路)面基层人工机械主控项目1标高-50±30±50- 50-50水准仪检查2长度、宽度+200-50+300-100+500-150+100-经纬仪、钢尺3地基承载力250kPa重型触探仪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20205020202m靠尺和楔形塞尺2基低土性设计要求观察或土样分析注:项目允许偏差值单位(mm)4.3.3 基坑监测监测的目的:充分掌握整个深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及雨季施工时坑壁土体、邻近道路管线及建筑物的变形动态、变形大小及特征、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等,以达到预警效果,确保整个基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基坑监测及时提供施工信息,相应调整施工方案,及时采取合理的应急应变措施。1 观测点的布置:在坡顶上每隔10m左右布置一个监测点。2 观测精度要求:满足国家三级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水平误差控制<;垂直误差控制<。3 观测时间的确定:基坑开挖每一步都应作基坑变形观测。观测时间间隔:每天监测2次,位移及变形稳定后每天监测1次。基坑开挖完成7天后,监测数据无异常时可由每天1次到3天1次,15天后每周观测一次,直至基础工程施工结束。遇到特殊情况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遇到特殊情况是指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如报警值等)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4 观测方法基坑周边地面的位移观测采用准直线法,观测时使每段观测点与两端工作基点布成一条准直线,将仪器设于一端工作基点上,后视另一工作点,确定各观测点相对于准直线的垂直偏移量。沉降观测采用往返闭合观测法。5 监测仪器位移观测仪器采用2”全站仪,沉降观测仪器采用N3水准仪和钢尺。6 场地查勘与记录:1) 施工前对场地的临近道路管线及建筑物进行全面调查, 查清有无原始裂缝和异常并作记录,照相存档。2) 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3) 每次观测结果详细记入汇总表并绘制沉降与位移曲线。7 注意事项1) 每次观测应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线路。2) 观测其间使用一种仪器,一个人操作,不能更换。3) 加强对基坑的沉降、变形观测。若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报告项目部负责人及公司相关职能部门。8 监测报警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本工程基坑侧壁的保护等级为二级:即地面最大沉降量<0.2%H,基坑支护水平位移最大偏移量<0.3%H,H为基坑开挖深度。当地面最大沉降量和基坑支护水平位移达到上述报警值时,应立即停工,撤离所有作业人员到安全区域。同时启动应急预案,报告项目经理和工程技术负责人,并上报公司职能部门,经相关部门会商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9 基坑周围原有建筑的监测在基坑周围有房屋、铁路等建筑,为防止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影响。为了区分责任,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应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这些原有建筑进行监测,在基坑施工前对这些建筑物进行全面调查, 查清有无原始裂缝和异常并作记录,照相存档。4.4 倒虹吸施工倒虹吸结构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工艺流程: 钢筋加工 砼拌和系统供料 施工准备钢筋绑扎安装拼装模板砼浇筑成型砼养护 模板加工倒虹吸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图4.4.1 钢筋施工1 钢筋的材质选择及检验本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用的钢筋采用符合热轧钢筋主要性能的要求的钢筋。每批钢筋均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检验单。在使用前,分批进行钢筋机械性能试验:钢筋分批试验,以同一炉(批)号、同一截面尺寸的钢筋为一批,取样的重量不大于60kg;根据厂家提供的钢筋质量证明书,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表质量,并测量每批钢筋的代表直径;在每批钢筋中,选取经表面检查和尺寸测量合格的两根钢筋中各取一个拉力试件(含屈服点,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试验)和一个冷弯试验,如一组试验项目的一个试件不符合监理人规定数值时,则另取两倍数量的试件,对不合格的项目作第二次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产品。2 钢筋的加工1) 钢筋外观钢筋的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漆污染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不使用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2) 加工尺寸钢筋加工选用技术高超的技术工人进行加工,尺寸符合施工图纸要求。钢筋的弯钩弯折加工应符合条的规定。3) 钢筋安装(1) 一般要求钢筋安装质量标准项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间距两排以上排距±5同排梁、板、拱肋±10基础、锚锭、墩台、柱±20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10钢筋骨架尺寸长±10宽、高或直径±5绑扎钢筋网尺寸长、宽±10网眼尺寸±20弯起钢筋位置±20保护层厚度柱、梁、拱肋±5基础、锚锭、墩台±10板±3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大小的尺寸均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绑扎施工。在已经绑扎好的钢筋,集中架空堆放,避免粘有泥土、有害铁锈、松散的铁锈、油漆、油脂或其它的有害物质。现场焊接或绑扎的钢筋网,钢筋绑扎网的纵横向钢筋的每个交叉点均用铅丝绑扎。钢筋绑扎使用的铁丝采用2022#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其中22号铁丝只用于绑扎直径12mm以下的钢筋。双向受力的钢筋 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时,采用八字扣绑扎,保证钢筋不产生位移。禁止跳扣,避免网片歪斜变形。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强度不低于结构设计强度的混凝土垫块。垫块要埋设钢丝并与钢筋扎紧,垫块互相错开、分散布置,垫块间距1m,梅花形布置。钢筋施工完毕后经项目质检员及监理检查验收,并符合施工详图要求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2) 底板结构钢筋绑扎清理基础标画钢筋位置线绑扎下层钢筋绑扎上层钢筋绑扎竖向钢筋及预埋筋绑扎垫块工艺流程: 底板钢筋工艺流程图清扫基础表面的杂物,并在模板上用粉笔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的位置线,并在位置线上标出钢筋的编号及直径,以确保钢筋位置及间距的准确。 按画好的间距,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上层钢筋则相反),预埋件、观测设备预埋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钢筋搭接长度和位置安照规范要求施工。两层钢筋之间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钢筋马凳直径16mm,间距1.52m,排距1.52m,梅花型布置。最后在下层主筋下垫与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垫块。(3) 边墙及中间隔墙钢筋绑扎水平主筋采用焊接连接,竖向筋采用绑扎连接,绑扎水平筋时在主筋上画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于下部、中部及上部各绑两根横筋固定好位置,并在横筋上画好分档标志,然后绑其余竖筋,最后绑其余横筋,横筋绑在竖筋的内侧。(4) 顶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清理基础标画钢筋位置线绑扎下层钢筋绑扎上层钢筋绑扎竖向钢筋及预埋筋绑扎垫块顶板钢筋工艺流程图模板清理顶板模板上画线顶板下层受力钢筋绑扎顶板上层钢筋绑扎模板清理:清理顶板模板上的杂物,并在模板上用粉笔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的位置线,并在位置线上标出钢筋的编号及直径,以确保钢筋位置及间距的准确。 按画好的间距,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上层钢筋则相反),预埋件、观测设备预埋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钢筋搭接长度和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两层钢筋之间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钢筋马凳直径16mm,间距1.52m,排距1.52m,梅花型布置。最后在下层主筋下垫与混凝土同标号砂浆垫块。支撑马凳要绑扎牢固,防止操作时钢筋被踩变形、发生位移。必要时,支撑马凳可以点焊在下层钢筋的主筋上。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的搭接要相互错开,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要符合图纸要求及规范规定。钢筋绑扎完成后,不准施工人员在上面行走踩踏。浇筑混凝时另铺凳子、跳板,并派钢筋工值班,专门进行维护,保证钢筋的正确位置。4.4.2 模板施工倒虹吸涵身段内模采用定型钢模板,其余模板采用55系列组合钢模板,局部采用木模进行拼装。1 底板模板倒虹吸管身段底板混凝土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支立,倒角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支立,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倒角模板支立牢固、位置准确。底板两边的侧模板为钢模板组合。模板底部不平处,采用砂浆找平堵缝。通过模板底部拉杆和基础预埋锚筋来定位模板底部,在模板外侧采用脚手管加固。2 侧墙及顶板模板在底板成形后进行侧墙及顶板的准备工作,钢筋安装过程中同时进行顶板底模支撑承重支架的搭设,并作为侧墙模板的内侧支撑系统。之后进行模板的拼装并做临时加固。利用混凝土底板外露的拉杆头及预埋的钢筋等有利条件做好侧墙模板外侧模板的外支撑系统。在整体模板完成拼装后,进行调整测量,复测合格后逐一进行模板与支撑系统各接点的检查加固,使之整体稳定牢固。堵头模板采用木模板加工制作。墙身模板支立采用内顶、外拉。侧墙两边的侧模板对拉螺栓间距为75cm、排距为60cm。竖向围檩为双钢管围檩(48*3.5的钢管)间距75cm。横向围檩为双钢管围檩(48*3.5的钢管),间距为60cm。模板的内撑为18的螺纹钢,间距50cm,梅花型布置。模板与钢筋对撑之间用混凝土垫块支垫。顶板底模下面的支撑系统由48*3.5钢管满堂架+方木梁组成。满堂支架横向间距0.8m,纵向间距0.9m,步距1.2m,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沿全高设置剪刀撑,主节点处必须设置横向水平杆,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上下分别安设顶托、底座,便于拆除顶模及排架,涵身内排架顶帽木采用80×100mm方木,横背带采用2根48钢架管组拼,竖背带采用50*70mm方木组拼,垂直交叉设置。脚手架、模板支立完毕应由技术人员会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共同检查几何尺寸,加固情况,自检合格后上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3 模板安装及调整新模板在二次安装前进行表面灰浆处理打磨,达到平整光洁。在模板拼缝处夹设粘贴海绵胶带。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及测量放样数据,确定出结构物尺寸边线。模板安装时先利用水准仪进行地层找平,然后就位底层模板,并利用14mm的“U”型小卡环连接每块模板,再利用对拉螺栓将模板与横竖围檩连接成整体,并加固。模板安装后根据测量放样数据,利用线锤对模板进行调整,合格后进行加固定位。模板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放线模板安装调整检测校核固定检查测量检验 4 模板检测及标准要求模板制作与安装的误差保证设计及监理文件对结构物外观质量的要求。除设计与监理文件有特殊规定外,模板的制作与安装允许误差遵照表下表。项目允许偏差(mm)木模板制作模板的长度和宽度±5不刨光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3刨光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1平板模板表面最大的局部不平刨光模板3不刨光模板5拼合板中木板间的缝隙宽度2支架尺寸±5榫槽钳接紧密度2钢模板制作外形尺寸长和宽+0,-1肋高±5面板端偏斜连接配件(螺栓、卡子等)的孔眼位置孔中心与板面的间距板端中心与板端的间距沿板长、宽方向的孔板面局部不平1板面和板侧挠度±1模板、支架制作质量标准模板、支架安装质量标准 项目允许偏差(mm)模板高程基础±15柱、梁±10墩台±10模板尺寸上部构造的所有构件+5,-0基础±30墩台±20轴线偏位基础15柱8梁10墩台10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高程+2,-5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模板表面平整5预埋件中心线位置3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10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10,-0支架纵轴的平面尺寸跨度的1/1000或305 模板拆除与保养拆除模板的期限及保养,遵守下列规定:1) 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3.5MPa以上,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予以拆除;2) 顶板的承重模板,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后,才能拆除。3) 拆模时,根据锚固情况,分批拆除锚固连接件,防止模板坠落。拆模使用专业工具,避免混凝土及模板的损伤。4) 拆下的模板、围檩、扣件、螺栓等配件及时清理、维修,并分类堆存,妥善保管。清除模板板肋上粘结的混凝土块,并检查板肋焊点完好情况,相应进行维修;模板面刷机油保养不被锈蚀。4.4.3 混凝土施工1 混凝土材料选购及检验1) 水泥(1) 水泥品种:按施工图纸的要求,配置混凝土所需要的水泥品种,各种水泥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现行标准。(2) 发货:每批水泥出厂前,应对水泥的品质进行检查复验,每批水泥发货时均应附有出厂合格证和复检资料。(3) 运输:水泥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其品种和强度等级不得混杂,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泥受潮。(4) 贮存:到货的水泥应按不同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批号,袋装或散装分别贮放在专用的仓库,防止因贮存不当引起水泥变质。袋装水泥的贮藏日期不应超过3个月,快硬水泥不应超过1个月,袋装水泥的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0袋。2) 水(1) 均使用饮用水,决不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2) 拌和用水所含物质不应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和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以及引起钢筋和混凝土的腐蚀。(3) 水的pH 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磷酸盐、硫化物的含量应符合规范的规定。3) 骨料(1) 混凝土骨料按设计要求的级配及规格进料,对含有活性成分的骨料必须进行专门试验论证,合格后方可使用。(2) 不同料径的骨料分别堆存,严禁相互混杂和混入泥土;料场设置隔离墙,并标明标识。(3) 应选用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砂料。(4) 混凝土采用二级配,其配合比由具有试验资质的实验室出具试验资料。4) 配合比(1) 各种不同结构类型的混凝土用量必须通过试验选定。(2) 混凝土用量设计 按施工图纸要求,通过室内试验成果进行混凝土用量、水灰比设计。 水工混凝土水灰比的最大允许值符合设计规定。 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钢筋含量、混凝土运输、浇筑方法和气候条件决定,尽量采用小的坍落度。(3) 施工过程中要经常定期检验原材料,进而调整用量。5) 混凝土取样试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出机口和浇筑现场进行混凝土取样试验,提交以下资料:(1) 选用材料及其产品质量证明书。(2) 试件的配料、拌和试件的外形尺寸。(3) 试件的制作和养护说明。(4) 试验成果及其说明。(5) 不同水灰比与不同龄期的混凝土曲线及数据。(6) 不同掺和量与强度关系曲线及数据。(7) 各种龄期混凝土的密度、抗压强度、抗渗强度,极限拉伸值、弹性模量、泊松比、坍落度和初凝、终凝时间等试验资料。2 混凝土拌和1) 本工程混凝土拌和在本标段设置的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和。工程开工前对拌和系统进行标定及试运行。2) 混凝土配料时,严格按照试验配合比施工,经常检查衡器准确性,保证混凝土各组分称量偏差在规范范围内。3) 混凝土拌和时设专人负责,拌和时间控制在2.0分钟,每班抽查混凝土坍落度并做好试件拌制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严格遵守试验室提供并经批准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配料单。4) 因混凝土拌和及配料不当,或因拌和时间过长而报废的混凝土弃置在指定的场地。3 混凝土运输本工程混凝土的运输使用12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施工道路经常维修保持路况良好,提高车速,缩短运输时间,掺普通减水剂的混凝土运输时间在炎热的夏季不超过45min;1020天气,混凝土运输时间不超过120min,0天气,混凝土运输时间不超过180min,混凝土已初凝或已失去塑性的,作废料处理。严禁在运输途中和卸料时加水。4 混凝土浇筑1) 施工准备:建筑物地基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仓面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但不限于):(1) 隐蔽验收合格;(2) 施工用电全部接通;(3) 施工用水准备充足;(4) 仓内清理干净;(5) 振捣器具运转正常且有备用;(6) 人员配备齐全;(7) 平仓工器具准备充足。2) 混凝土入仓方式倒虹吸管身段全箱分两次浇注,第一次浇至底板及内壁以上30cm侧墙,第二次浇筑剩余部分。本工程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泵车输送入仓。从低处开始下料,向高处推进。混凝土浇筑前,要详细检查有关准备工作,包括基层(缝面处理)处理情况,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模板、钢筋、预埋件(止水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记录。新老混凝土施工缝面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先铺一层同等级的砂浆,保证新混凝土与老混凝土施工缝面结合良好。3) 铺料方法和允许间隔时间管涵浇筑是从一端推进到另一端,分层下料振捣,竖井混凝土分层多次浇筑到顶,要严格控制浇筑速度,使混凝土边浇筑边凝固。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上一层,以此类推直至完成。混凝土浇筑应保持连续性,无故不得中断,浇筑过程中允许间歇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掺普通减水剂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气温2030时90分钟;1020时135分钟;510时195分钟。如因故超过允许间歇时间,但回填、混凝土能重塑者,可继续浇筑。如局部初凝,但未超过允许面积,则在初凝部位铺水泥砂浆或小级配混凝土后可继续浇筑。现场操作的判定 “能重塑者,可继续浇筑”。混凝土能重塑的标准是,将混凝土用振捣器振捣30s,周围10cm内能泛浆且不留孔洞。4) 平仓振捣入仓的混凝土要及时平仓振捣,不得堆积。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时,要均匀地分布至砂浆较多处,但不能用砂浆覆盖,以免造成蜂窝。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要从低处开始,浇筑面要水平,在倾斜面受仓面应与倾斜面垂直。人工平仓使用铁锹从出料口处将多余的混凝土铲到低凹处,粗骨料堆积时,人工及时分散到砂浆较多处。原堆积处加强振捣,使混凝土泛浆并排除气泡。混凝土浇筑要先平仓后振捣,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在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要避免欠振或过振。振捣设备的振捣能力应与浇筑机械和仓位的客观条件相适应,本工程使用75型软轴振捣器。振捣器插入混凝土的间距,应根据试验确定并不超过振捣器有效半径的 1.5倍。振捣器要垂直按顺序插入混凝土。如略有倾斜,则倾斜方向应保持一致以免漏振。振捣时应将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左右。严禁振捣棒直接碰触模板、钢筋及预埋件。在预埋件特别是止水片、止水片周围,应细心振捣,必要时辅以人工捣鼓密实。浇筑块第一层、卸料接触带和台阶边坡的混凝土应加强振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在仓内加水;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必须采取加强振捣的措施;仓内的泌水必须及时排除;应避免外来水进入仓内,严禁在木板上开孔赶水,带走灰浆;应随时清除粘附在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表面的砂浆。5)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1) 混凝土收仓面应浇筑平整,在其抗压强度未达到2.5MPa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仓面准备工作。(2) 混凝土施工缝应无乳皮,微露粗砂。(3) 毛面处理采用人工凿毛方法处理,毛面处理的开始时间由试验确定。结构物混凝土达到设计顶面时,应使其平整,其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6) 混凝土收面及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