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表格(7页).doc
-
资源ID:35659267
资源大小:20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表格(7页).doc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表格-第 7 页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时间、地点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彼得格勒 领导人列宁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结果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列宁)时间1921年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重大成就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斯大林模式”形成时间1936年形成标志苏联新宪法的制定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作用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弊端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召开时间1919年1月操纵者美、英、法凡尔赛和约内容领土法国收回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的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军事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50公里范围内为非武装区,德国不得设防;殖民地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移给日本;赔款另外设立赔款委员会,另行确定德国的赔款总数和方式。华盛顿会议召开时间19211922年主导国美、英、日九国公约内容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质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国际新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慕尼黑阴谋内容1938年9月,英法等国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 “慕尼黑阴谋”。影响标志着英法等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同时,又加快了二战的爆发。二战的爆发与扩大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交战双方轴心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与反法西斯联盟(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规模扩大1941年6月,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扩大规模最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扩大到全世界规模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快了德国法西斯灭亡的进程。攻克柏林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 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标志欧洲战场结束。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标志二战结束经济大危机时间1929年1933年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影响人民群众深受其害;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危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虽然都是国家干预,但具体措施不一样:美国采用新政和改革的方法;德国采取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的方法。)罗斯福新政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中心措施加强对工业的调整,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作用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中的重要国际会议时间地点参加国家内容意义华盛顿会议1942年1月美国的华盛顿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为彻底战胜法西斯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苏联的雅尔塔罗斯福(美)丘吉尔(英)斯大林(苏)打败德国之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取代国联,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第四单元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时期战后的繁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危机和经济调整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发展原因二战后最富强,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高新技术成果,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技术;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经济发展中的弊端;经济危机的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改革社会经济;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主要表现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迅速,出现繁荣景象。70年代美国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经济缓慢回升,但仍受到制约。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全球化。日本经济的发展原因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美国的扶持;朝鲜战争爆发,美军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表现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欧洲联盟(欧盟)成立1993年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表现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作用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内容结果赫鲁晓夫改革经济(主要针对经济管理体制)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先以经济改革作为重点,后又进行政治改革。 经济方面没有成效,而政治方面,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苏联解体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结束、标志着冷战的结束。第六单元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印度独立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离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印度独立后的半个世纪中,工农业都有了巨大发展,科技领域的成就卓著。动荡的中东地区中东战争二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随着犹太人国家以色列的建立,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中东地区矛盾根源中东地区是欧、亚、非三洲交界处,是交通要道,其战略位置和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大国争霸干涉加剧了矛盾;当地水资源奇缺,加剧了双方的争夺;历史渊源较深,当地有着复杂的民族矛盾、尖锐的宗教斗争和领土争端等;几十年的斗争加深了双方的仇恨,并陷入连续不断的报复性行为的恶性循环之中。中东问题的关键巴以冲突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提出者美国总统杜鲁门内容“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影响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冷战局面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美国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苏联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表现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美国 ,多强-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实力科索沃战争事件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发动科索沃战争,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影响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它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世界经济全球化原因随着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国情不同,要求在经济上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国际分工不断加强;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995年)。影响利(1)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弊(1)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拉大。(2)有些跨国公司将本国不允许生产、又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这是非常不公平的。(3)进一步增加国际经济风险中国应对中国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注意保护环境资源;重视科技教育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现代音乐爵士乐是现代音乐的一个代表,它起源于非洲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发展起来,很快风靡全球,不仅影响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影响了古典音乐的创作。电影好莱坞是世界电影之都,是美国电影的代名词,代表着世界电影发展的最高水平。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主要发明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克隆技术、航天飞机等进入时代信息时代影响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科技进步使人类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启示第三次科技革命表明,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我国一定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