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环境污染附答案.docx
-
资源ID:35666428
资源大小:14.5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环境污染附答案.docx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环 境污染附答案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环境污染忧天,人类才可自救。不必援引枯燥的数据,不必借用古老的格言,我们只需用肉眼仰望一下头顶的天空,就应 当惊愕地承认:它早已不是天的原稿,已经被“现代文明”的烟尘复印得浑浊而模糊。“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那四种颜色一一黄、翠、白、青,为什么那样清 晰,只是因为那时的“天”是“原天”,清澈、透明得近乎庄子笔下的“无”一一无尘、无 垢、无形、无秽。今天全世界每年有56万吨矿物燃料变成烟灰,滞留在大气中。老实说,我们既失去了 “原 天”本身,此外又失去了原云、原霞、原雨、原雪、原气不必讳言,在人类的生存空间中和视野中,已无一块净土:珠峰的雪样中含汞含锦,大西 洋海底有铅、倍沉积,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在加浓变酸。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于流星撞击和地球产生的有毒烟尘,今天呢?今天,地球上每天平均灭绝27种生物,死去4万名儿童,有400万人患上各种环境病。 和“龙”比肩的物种一一“虎”,九个亚种现已灭绝四个;仅仅50年,亚洲的虎总量就由6 万只锐减为2000只,中国境内的虎则由2万只暴减为不足100只。人类惟一的生存场一一地球,已在呻吟,在呼喊:“我好痛”.第段画线句子中,“它”指代什么?1 .下文中有一句话是对“天的原稿”的解释,这句话是哪一句?2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从哪几方面进行说明?3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令我们深感忧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呢?请就此简要谈点 自己的看法。五年级答案:1 .“它”指头顶的天空。2 .这句话是“那时的天是原天',清澈、透明得近乎庄子笔下的无'一一无尘、无垢、 无形、无秽”。3 .环境污染。主要从大气污染和动物数量减少两方面来说明。比如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水资源、减少废气排放等等,言之有理即可。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它 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一个高傲的动物!”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鹅的叫声,单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 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 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 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 非但不让,竞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 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 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 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1)第一自然段中的“这姿态”是指;第三自然段中的“此”是指 o(2)鹅吃饭需要三样东西,分别是。(3)用“”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4)作者在描写鹅的步态时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白鹅的高傲?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五年级答案:(1)白鹅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2)水、泥、草(3)鹅的叫声,单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4)对比(5)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河马是世界上稀有的动物之一河马的鼻孔、眼睛和耳朵全生在脸的上部,几乎成了一个平面,因而当它把身体潜入水中的 时候,眼、鼻、耳还能露在水面上。它的一对大门牙,不是向上长,而是向前方平行探出, 好像两把铲子一样。它的嘴比一般动物都大,当它张开大嘴时,一个人如果跳进去,恐怕还 填不满它的嘴呢。有人曾经亲眼看到河马把一条小船咬成两段。五六厘米粗的芦苇秆子,它 咬起来,就好像人们吃韭菜那样容易。河马不但嘴大,胃口也大。据说它的胃能容纳100千克左右的食物。在动物园里,因为不光 是喂草,以喂大麦、燕麦、小麦、胡萝卜等精料,所以每天的食量可以减少到30千克左右。 在它的故乡非洲,河马几乎日夜泡在水里,吃芦苇、水草过活。(1)河马的身体构造有什么特点?(2)写出这篇文章的过渡句。(3)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五年级答案:(1)河马的鼻孔、眼睛和耳朵都长在脸上;河马的嘴比一般动物都大。(2)河马不但嘴大,胃口也大。(3)略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和氏璧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 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 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 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以欺 君之罪,砍掉了卞和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哭了三天三 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 都没有这样痛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 ”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 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人欺骗的罪名J文王于是 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 也是秦王不惜以15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鉴定:罕见:至宝:(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奉献_ 欺骗_戏弄_ 来历一(3)卞和把玉献给厉王、武王,为什么他们砍掉他的脚?(4)为什么将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5)从卞和献玉这件事,看出卞和具有怎样的特点?五年级答案:(1)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等。;难得见到,很少见到。;最珍贵的宝物。(2)贡献;蒙骗;捉弄;来源(3)因为他们请人鉴定的结果是石头,厉王、武王都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4)这块宝玉是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在楚山中所得,卞和为了献玉,先后被两位君王砍掉双 脚,后来楚文王发现这块“石头”果真是美玉,为卞和的忠诚所感动。于是把这块宝玉命名 为“和氏璧”。(5)忠贞、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