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智能冰箱生产制造项目预算报告.docx
泓域咨询/成都智能冰箱生产制造项目预算报告成都智能冰箱生产制造项目预算报告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一、行业发展宏观环境分析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冰箱行业呈现飞跃式发展。国内冰箱生产企业已从当初的单纯引进和仿制为主转变为依靠自主研发、注重创新为主,冰箱产品在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质量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与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也不断缩小。<p>随着节能减排、消费升级、技术创新、“互联网+”带来的基础设施升级等因素的推动,冰箱市场产品结构升级的趋势更加明显,智能冰箱成为冰箱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p>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化也成为家电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智能电视、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等越来越多的智能家电产品“登堂入室”。在主力大家电产品中,彩电的智能化率最高,空调、洗衣机的智能化渗透率也在不断提速,唯独冰箱的智能化进程比较缓慢。<p>具体来看,2018年彩电的智能化渗透率高达93%,智能电视已普及;空调的智能化渗透率也高达45%,相信很快就会突破半壁江山;洗衣机的智能化渗透率也达到了24.5%,增长平稳;冰箱的智能化渗透率最低,仅有8.7%,两年来提升不到5个百分点。<p>一方面是冰箱业界对智能冰箱认知标准不一。例如一部分冰箱行业从业者认为智能冰箱需要联网配置大屏,另一部分认为智能冰箱具有自动感知和处理的能力。因此,在产品发展路线上,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侧重,导致外界感知到的智能冰箱并不多。<p>另一方面是冰箱业界更为注重保鲜能力的研发和宣传。近两年,主流冰箱企业集体回归保鲜能力的研发和宣传上,对于智能化的探索和推广,相对不是很积极。一些智能化的技术,也是为了提升保鲜能力而开发的。而诸如在线菜单、娱乐、采买等智能化的应用,在落地环节缺乏大量真实场景的支持。这些都导致冰箱相对其他品类,在智能化方面略显低调。<p>因智能冰箱的渗透率较低,且发展相对缓慢,因此智能冰箱市场规模在智能家电市场规模的比重较低。2018年,智能彩电市场规模占据智能家电市场的55%,其次为智能空调占比为24%,智能洗衣机占比为10%,智能冰箱占比仅为6%。<p>虽然冰箱智能化渗透率与大家电智能化渗透率相差较大且提升缓慢,不过智能冰箱发展态势还是强于整个冰箱行业的。<p>在2011年之前,在“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家电以旧换新”和“冰箱新能效国家标准”等政策的轮番刺激下,我国冰箱对内销量大幅增长,从2008年的2600万台跃升至2011年的5900万台,是白电中对需求提前透支最多的品种,也因此随后连续四年冰箱内销皆呈现小幅下滑。虽然印度、东盟以及拉美、非洲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家电需求较为旺盛,冰箱出口稳定增长,不过冰箱行业整体发展态势不容乐观。2018年,我国冰箱销量约为7413万台,较上年下降1.19%。<p>在市场规模方面,近年来智能冰箱销售额增速遥遥领先于冰箱行业整体增长速度。截止至2017年,智能冰箱销售额为163.4亿元,较上年增长55.5%。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智能冰箱销售额约为198.3亿元。<p>目前智能冰箱已经形成巨头瓜分的格局,格力、美菱、美的、海尔等品牌高度集中,边缘品牌很难再从中分得一杯羹。海尔是目前占比最高的企业,比例高达25%。<p>2018年是智能冰箱的加速发展之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智能成为冰箱行业首推和关注的热点。未来智能冰箱行业的边界将会进一步的被突破,健康化、个性化将成为智能冰箱的主要发展方向。<p>随着消费者更深层次的需求被释放,健康概念是消费者最为关注,也是厂商推广中力度最大的一类产品。目前在冰箱市场上,除菌概念、分类存贮等与健康高度相关的产品将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p>在家电消费市场上,消费者对产品的功能性和个性化等需求大大提高,未来智能家电产品的研发生产方向将从单一实用主义逐渐向个性化、可定制化发展,使得其成为带有消费者个性的家居用品,而非简单的家电产品。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家电产品在更多地嵌入具有互联网功能的模块,实现WIFI联网控制等智能化功能的同时实现家电的个性化,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冰箱的智能化创造了科研基础,整体社会的消费升级奠定了市场基调。最近几年压抑的市场环境,在2018年迎来重大突破。无论是市场数据,还是专家预测,2019年将成为智能冰箱全面井喷之年,已无疑问。<p>随着人工智能、保鲜技术的发展,2018年冰箱行业的消费升级呈现出高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包括美的冰箱在内的众多行业品牌,通过全新保鲜科技的推出,以“鲜”为核心,以“智”破局,争夺市场机会与份额。<p>新生代都市人群让“新鲜生活”成为主流追求,国内消费市场的升级趋势日益明显。针对新的市场形势,冰箱行业呈现出坚定不移的高端转型态度。以美的为首的内资冰箱品牌,通过创新保鲜科技,改善产品结构,加速高端转型步伐,争夺市场份额。<p>然而,单纯的智能交互为代表的大屏智能冰箱并未获得市场与消费者的足够认可。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各类型所谓智能型冰箱产品(大屏,wifi,泛娱乐化功能)的销售量并不出彩,反是其高位的价格、低频率的使用为消费者诟病。<p>回看行业发展道路,智能冰箱从机械保鲜到娱乐影音的智能大屏,各大品牌都在寻求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力的道路中各尽其力。同时,对于传统功能下的产品而言,其品牌格局已经基本稳定,冰箱市场份额的增长,只能寄望于新的赛道,因此,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智能化,显得尤其重要与迫切。<p>在过去,冰箱产品更强调价值与节能,甚至一度只强调“智能化”“娱乐影音化”,而忽视了冰箱的本质功能保鲜。2018年,冰箱行业逐步回归“保鲜食物”初心,各大冰箱品牌通过加大对保鲜科研的投入力度,让冰箱对食物的保鲜更为精准化、智能化、健康化,比如美的冰箱推出的微晶一周鲜黑科技等等。<p>2019年,将是智能冰箱获得飞速发展之年。极大的市场容量,吸引了各大品牌纷纷加大投入。竞争之激烈,同样是前所未有。当消费者对品质生活、对冰箱保鲜的理解到达新的层次后,靠花哨的外观,华而不实的娱乐功能,去诠释智能冰箱,很难赢得市场的高度认同。二、预算编制说明本预算报告是xxx(集团)有限公司本着谨慎性的原则,结合市场和业务拓展计划,在公司预算的基础上,按合并报表要求编制的,预算报告所选用的会计政策在各重要方面均与本公司实际采用的相关会计政策一致。本预算周期为5年,即2019-2023年。三、公司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中心,在品牌建设方面不断努力。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荣。公司不断加强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力度,通过开发新品种、优化产品结构来增强市场竞争力,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客户的好评;通过多年经验积累,建立了稳定的原料供给和产品销售网络;公司不断强化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健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ISO9000标准组织生产,并坚持以质量求效益的发展之路,不断强化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发展速度与产品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在结构调整中发展总量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面向未来发展,服务公司战略,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进行核心工艺和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了包括项目立项审批、实施监督、效果评价、成果奖励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管理机制。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面向未来发展,服务公司战略,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进行核心工艺和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了包括项目立项审批、实施监督、效果评价、成果奖励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管理机制。未来,公司计划依靠自身实力,通过引入资本、技术和人才等扩大生产规模,以“高效、智能、环保”作为产品发展方向,持续加强新产品研发力度,实现行业关键技术突破,进一步夯实公司技术实力,全面推动产品结构升级,优化公司利润来源,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巩固和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二)公司经济指标分析2018年xxx(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03.84万元,同比增长16.59%(925.57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5212.97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0.15%。2018年营收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1365.811821.081691.001625.966503.842主营业务收入1094.721459.631355.371303.245212.972.1智能冰箱(A)361.26481.68447.27430.071720.282.2智能冰箱(B)251.79335.72311.74299.751198.982.3智能冰箱(C)186.10248.14230.41221.55886.202.4智能冰箱(D)131.37175.16162.64156.39625.562.5智能冰箱(E)87.58116.77108.43104.26417.042.6智能冰箱(F)54.7472.9867.7765.16260.652.7智能冰箱(.)21.8929.1927.1126.06104.263其他业务收入271.08361.44335.63322.721290.87根据初步统计测算,2018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454.14万元,较2017年同期相比增长162.71万元,增长率12.60%;实现净利润1090.61万元,较2017年同期相比增长106.36万元,增长率10.81%。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6503.84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5212.97主营业务收入占比80.15%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16.59%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925.57利润总额万元1454.14利润总额增长率12.60%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162.71净利润万元1090.61净利润增长率10.81%净利润增长量万元106.36投资利润率31.97%投资回报率23.97%财务内部收益率29.57%企业总资产万元15593.24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37.97%流动资产总额万元5921.31资产负债率40.17%四、基本假设1、公司所遵循的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无重大变化;2、公司经营业务所涉及的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无重大改变,所在行业形势、市场行情无异常变化;3、国家现有的银行贷款利率、通货膨胀率和外汇汇率无重大改变;4、公司所遵循的税收政策和有关税优惠政策无重大改变;5、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营销计划、投资计划能够顺利执行,不受政府行为的重大影响,不存在因资金来源不足、市场需求或供求价格变化等使各项计划的实施发生困难;6、公司经营所需的原材料、能源、劳务等资源获取按计划顺利完成,各项业务合同顺利达成,并与合同方无重大争议和纠纷,经营政策不需做出重大调整;7、无其他人力不可预见及不可抗拒因素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五、市场预测分析随着经济发展,发达国家消费者对冰箱的更新换代需求增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带动了对冰箱的消费需求,全球冰箱市场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从全球冰箱生产格局来看,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产量较大,其中,中国是世界冰箱生产第一大国,中国冰箱企业也在全球冰箱行业中扮演重要角色。<p>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冰箱行业呈现飞跃式发展。国内冰箱生产企业已从当初的单纯引进和仿制为主转变为依靠自主研发、注重创新为主,冰箱产品在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质量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与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也不断缩小。<p>2005年以来,我国家用冰箱行业整体上保持快速发展,产量从2005年的3,105.58万台增长至2016年的9,238.3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为9.51%。特别是2009年至2013年期间,受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家电补贴等政策利好因素的影响,冰箱产销量保持快速增长。2013年以后,我国家用冰箱产量增速放缓,进入稳定期。<p>随着我国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消费者对于冰箱等日常家用电器的使用习惯和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大容量、智能冰箱的热销,多门、对开门高端产品比重的持续攀升,这些都已成为推动产品结构提升的主要驱动力。<p>我国冰箱市场规模由高速增长阶段逐渐趋于平稳。随着节能减排、消费升级、技术创新、“互联网+”带来的基础设施升级等因素的推动,冰箱市场产品结构升级的趋势更加明显。节能环保、大容积多门、风冷变频、智能冰箱将成为冰箱行业的发展方向。<p>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冰箱产品型号、零部件数量日益增多,模块化设计和生产提升了产品的通用化和标准化,可有效降低冰箱生产企业的成本,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门封行业主要生产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模块化设计和生产能力。<p>我国冰箱行业经过长期发展,行业内分工协作不断深化,冰箱行业整机生产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品牌运营、核心技术研发、整机装配等方面,一些非核心工序转移给配套供应商。配套供应商通过模块化设计和生产、规模化经营、专业管理,进一步降低非核心工序的成本,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p>冰箱生产企业对于供应商交货期的要求较为严格,大多采用零库存管理、即时补货,采购周期较短。因此,冰箱门封生产企业在选址上需考虑与冰箱生产企业的空间距离,以方便为客户提供就近服务,降低产品运输在途时间,满足下游冰箱生产企业对配套产品即时、大量供货的需求。<p>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冰箱智能化、节能化、美观化的趋势增强,以及国外新兴市场崛起带来的市场需求增加,我国冰箱行业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冰箱生产基地,冰箱行业参与者根据各自发展路径和拥有资源的情况实行不同的竞争策略。近年来日趋激烈的行业态势下,部分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被淘汰出局。<p>我国冰箱市场主要参与者有海尔、西门子、美菱、容声、新飞、美的海信、LG、松下、三星、星星、博世、康佳、东芝、TCL、荣事达、伊莱克斯、澳柯玛、扬子、约克、小天鹅、现代等企业。<p>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电冰箱产量为7993.23万台,2019年1-8月我国电冰箱产量为5736.48万台。<p>受国内主要生产商生产基地区域布局的影响,我国电冰箱生产主要集中在以安徽、浙江、山东、江苏为主的华东地区,以及以广东为代表的华南地区。<p>2019年1-8月华东地区电冰箱产量为3464.4万台,占同期国内电冰箱总产量的60.39%;华南地区电冰箱产量为1146.8万台,占同期国内总量的19.99%;华中地区电冰箱产量为619.4万台,占同期国内电冰箱总产量的10.80%。<p>冰箱功能主要为储存与保鲜食物。电冰箱的保鲜效果已成为消费者最为看重的要素。其中速冻保鲜、锁水保鲜、除菌保鲜等是食物保鲜的最重要的手段。<p>中国统计摘要2019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底全国居民冰箱保有量达到98.8台/百户。其中城镇居民冰箱保有量达到100.9台/百户,农村居民冰箱保有量达到95.9台/百户。<p> 2017年我国冰箱零售总量为3376万台,2018年我国冰箱零售总量下滑至3272万台,零售量同比下降3.08%;2017年我国冰箱行业零售金额为939亿元,2018年零售金额增长至958亿元,零售额同比增长2.02%;2018年我国冰箱产品销售均价为2928元/台,销售均价同比增长5.27%。<p>在销售渠道方面,我国电冰箱产品线上渗透率呈快速增长态势,2013年我国电冰箱产品线上销售额为61亿元,同期国内电冰箱产品零售额为948亿元,线上销售额占比仅为6.43%;到2018年我国电冰箱产品线上销售额为360亿元,同期国内电冰箱产品零售额为958亿元,线上渠道渗透率增长至37.58%。<p>随着德国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快速发展,设备改革势在必行,而智能化是发展改革的主要趋势。整体化智能家居成为时尚潮流,家用电器产业进入智能家电时代。<p>家电领域的代表设备冰箱成为智能化的主要落脚点。智能冰箱的发展主要是在传统冰箱的基础上,搭建网络系统,智能分析冰箱内食物状态,最大限度保证食物的可食用性,有效减少食物浪费;通过互联网完成自动下单,菜谱提供,使用户能够轻松做出可口的饭菜。2018年我国智能冰箱市场规模约为205亿元,占同期国内电冰箱零售市场规模总量的21.4%,相对高额的价格成为智能冰箱份额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p>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智能冰箱的进步,智能冰箱产品价格的亲民化,我国智能冰箱产品市场渗透率有望呈快速增长态势。到2025年我国智能冰箱产品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802.7亿元。六、预算编制依据1、营业成本依据公司各产品的不同毛利率测算,各项成本的变动与收入的变动进行匹配。2、财务费用依据公司资金使用计划及银行贷款利率测算。七、预算分析未来5年xxx(集团)有限公司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主要投资用途包括:新建研发生产基地、补充流动资金等。(一)固定资产预算2019年计划固定资产投资6133.4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表序号项目单位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及安装费其它费用合计占总投资比例1项目建设投资万元2389.761926.70182.116133.461.1工程费用万元2389.761926.706472.821.1.1建筑工程费用万元2389.762389.7632.38%1.1.2设备购置及安装费万元1926.701926.7026.11%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817.001817.0024.62%1.2.1无形资产万元922.70922.701.3预备费万元894.30894.301.3.1基本预备费万元409.20409.201.3.2涨价预备费万元485.10485.102建设期利息万元3固定资产投资现值万元6133.466133.46(二)流动资金预算预计新增流动资金预算1246.7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预算表序号项目单位达产年指标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1流动资产万元6472.823687.914509.676472.826472.826472.821.1应收账款万元1941.851262.201359.291941.851941.851941.851.2存货万元2912.771893.302038.942912.772912.772912.771.2.1原辅材料万元873.83567.99611.68873.83873.83873.831.2.2燃料动力万元43.6928.4030.5843.6943.6943.691.2.3在产品万元1339.87870.92937.911339.871339.871339.871.2.4产成品万元655.37425.99458.76655.37655.37655.371.3现金万元1618.201051.831132.741618.201618.201618.202流动负债万元5226.123396.983658.285226.125226.125226.122.1应付账款万元5226.123396.983658.285226.125226.125226.123流动资金万元1246.70810.36872.691246.701246.701246.704铺底流动资金万元415.56270.12290.90415.56415.56415.56(三)总投资预算构成分析1、总投资预算分析:总投资预算7380.1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133.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11%;流动资金1246.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89%。2、固定资产预算分析:本期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建筑工程投资2389.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2.38%;设备购置费1926.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11%;其它投资1817.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62%。3、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项目总投资=6133.46+1246.70=7380.16(万元)。总投资预算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占建设投资比例占固定投资比例占总投资比例1项目总投资万元7380.16120.33%120.33%100.00%2项目建设投资万元6133.46100.00%100.00%83.11%2.1工程费用万元4316.4670.38%70.38%58.49%2.1.1建筑工程费万元2389.7638.96%38.96%32.38%2.1.2设备购置及安装费万元1926.7031.41%31.41%26.11%2.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922.7015.04%15.04%12.50%2.2.1无形资产万元922.7015.04%15.04%12.50%2.3预备费万元894.3014.58%14.58%12.12%2.3.1基本预备费万元409.206.67%6.67%5.54%2.3.2涨价预备费万元485.107.91%7.91%6.57%3建设期利息万元4固定资产投资现值万元6133.46100.00%100.00%83.11%5建设期间费用万元6流动资金万元1246.7020.33%20.33%16.89%7铺底流动资金万元415.576.78%6.78%5.63%八、未来五年经济效益测算根据规划,第一年负荷65.00%,计划收入5736.25万元,总成本4738.00万元,利润总额-22013.02万元,净利润-16509.76万元,增值税192.28万元,税金及附加112.93万元,所得税-5503.26万元;第二年负荷70.00%,计划收入6177.50万元,总成本5015.47万元,利润总额-23335.22万元,净利润-17501.41万元,增值税207.07万元,税金及附加114.71万元,所得税-5833.81万元;第三年生产负荷100%,计划收入8825.00万元,总成本6680.30万元,利润总额2144.70万元,净利润1608.52万元,增值税295.82万元,税金及附加125.36万元,所得税536.17万元。(一)营业收入估算该“成都智能冰箱生产制造项目”经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智能冰箱行业设备相对价格变化,假设当年智能冰箱设备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项目达产年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8825.00万元。(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达产年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295.82万元。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序号项目单位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1营业收入万元5736.256177.508825.008825.008825.001.1智能冰箱万元5736.256177.508825.008825.008825.002现价增加值万元1835.601976.802824.002824.002824.003增值税万元192.28207.07295.82295.82295.823.1销项税额万元1412.001412.001412.001412.001412.003.2进项税额万元725.52781.331116.181116.181116.184城市维护建设税万元13.4614.5020.7120.7120.715教育费附加万元5.776.218.878.878.876地方教育费附加万元3.854.145.925.925.929土地使用税万元89.8689.8689.8689.8689.8610税金及附加万元112.93114.71125.36125.36125.36(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达产年经营能力计算,本期工程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6680.30万元,其中:可变成本5549.44万元,固定成本1130.86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所示。折旧及摊销一览表序号项目运营期合计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1建(构)筑物原值2389.762389.76当期折旧额1911.8195.5995.5995.5995.5995.59净值477.952294.172198.582102.992007.401911.812机器设备原值1926.701926.70当期折旧额1541.36102.76102.76102.76102.76102.76净值1823.941721.191618.431515.671412.913建筑物及设备原值4316.46当期折旧额3453.17198.35198.35198.35198.35198.35建筑物及设备净值863.294118.113919.763721.413523.063324.714无形资产原值922.70922.70当期摊销额922.7023.0723.0723.0723.0723.07净值899.63876.56853.50830.43807.365合计:折旧及摊销4375.87221.42221.42221.42221.42221.42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达产年指标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1外购原材料费万元4013.502608.782809.454013.504013.504013.502外购燃料动力费万元347.35225.78243.15347.35347.35347.353工资及福利费万元909.44909.44909.44909.44909.44909.444修理费万元23.8015.4716.6623.8023.8023.805其它成本费用万元1164.79757.11815.351164.791164.791164.795.1其他制造费用万元571.13371.23399.79571.13571.13571.135.2其他管理费用万元158.44102.99110.91158.44158.44158.445.3其他销售费用万元634.40412.36444.08634.40634.40634.406经营成本万元6458.884198.274521.226458.886458.886458.887折旧费万元198.35198.35198.35198.35198.35198.358摊销费万元23.0723.0723.0723.0723.0723.079利息支出万元-10总成本费用万元6680.304738.005015.476680.306680.306680.3010.1可变成本万元5549.443607.143884.615549.445549.445549.4410.2固定成本万元1130.861130.861130.861130.861130.861130.8611盈亏平衡点41.56%41.56%达产年应纳税金及附加125.36万元。(五)利润总额及企业所得税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综合总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补贴收入=2144.70(万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2144.7025.00%=536.17(万元)。(六)利润及利润分配1、本期工程项目达产年利润总额(PFO):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综合总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补贴收入=2144.70(万元)。2、达产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2144.7025.00%=536.17(万元)。3、本项目达产年可实现利润总额2144.70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536.17万元,其正常经营年份净利润:企业净利润=达产年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2144.70-536.17=1608.52(万元)。4、根据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可以计算出以下经济指标。(1)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9.06%。(2)达产年投资利税率=34.77%。(3)达产年投资回报率=21.80%。5、根据经济测算,本期工程项目投产后,达产年实现营业收入8825.00万元,总成本费用6680.30万元,税金及附加125.36万元,利润总额2144.70万元,企业所得税536.17万元,税后净利润1608.52万元,年纳税总额957.35万元。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序号项目单位达产指标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1营业收入万元8825.005736.256177.508825.008825.008825.002税金及附加万元125.36112.93114.71125.36125.36125.363总成本费用万元6680.304738.005015.476680.306680.306680.305增值税万元295.82192.28207.07295.82295.82295.826利润总额万元2144.70-22013.02-23335.222144.702144.702144.708应纳税所得额万元2144.70-22013.02-23335.222144.702144.702144.709企业所得税万元536.17-5503.26-5833.81536.17536.17536.1710税后净利润万元1608.52-16509.76-17501.411608.521608.521608.5211可供分配的利润万元1608.52-16509.76-17501.411608.521608.521608.5212法定盈余公积金万元160.85-1650.98-1750.14160.85160.85160.8513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万元1447.67-14858.78-15751.271447.671447.671447.6714应付普通股股利万元1447.67-14858.78-15751.271447.671447.671447.6715各投资方利润分配万元1447.67-14858.78-15751.271447.671447.671447.6715.1项目承办方股利分配万元1447.67-14858.78-15751.271447.671447.671447.6716息税前利润万元2144.70-22013.02-23335.222144.702144.702144.7017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万元2366.12-21791.60-23113.802366.122366.122366.1218销售净利润率%18.23%-287.81%-283.31%18.23%18.23%18.23%19全部投资利润率%29.06%-298.27%-316.19%29.06%29.06%29.06%20全部投资利税率%34.77%34.77%34.77%34.77%21全部投资回报率%2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