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工业智能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docx
-
资源ID:35791963
资源大小:130.86KB
全文页数:1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景德镇工业智能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docx
泓域咨询/景德镇工业智能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景德镇工业智能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8一、 主要壁垒8二、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0三、 对接融入国家开放发展战略11四、 搭建创新平台11第二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3一、 公司基本信息13二、 公司简介13三、 公司竞争优势14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16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16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16五、 核心人员介绍16六、 经营宗旨18七、 公司发展规划18第三章 市场预测20一、 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0二、 风电行业25第四章 项目绪论34一、 项目概述34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35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37四、 资金筹措方案37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37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38七、 环境影响38八、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38九、 研究范围39十、 研究结论40十一、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4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40第五章 建设方案与产品规划42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2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2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2第六章 建筑工程方案44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4二、 建设方案45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6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6第七章 法人治理48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8二、 董事53三、 高级管理人员58四、 监事60第八章 运营模式分析62一、 公司经营宗旨62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62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63四、 财务会计制度66第九章 发展规划72一、 公司发展规划72二、 保障措施73第十章 环境保护分析76一、 编制依据76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76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6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80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81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81七、 环境管理分析82八、 结论及建议83第十一章 节能可行性分析85一、 项目节能概述85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86能耗分析一览表86三、 项目节能措施87四、 节能综合评价88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89一、 人力资源配置89劳动定员一览表89二、 员工技能培训89第十三章 工艺技术说明91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91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93三、 质量管理94四、 设备选型方案95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96第十四章 投资计划97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97二、 建设投资估算98建设投资估算表100三、 建设期利息10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0四、 流动资金102流动资金估算表102五、 总投资10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3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0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5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106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0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7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08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0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1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1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3三、 偿债能力分析114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5第十六章 招投标方案117一、 项目招标依据117二、 项目招标范围117三、 招标要求117四、 招标组织方式118五、 招标信息发布121第十七章 总结122第十八章 附表附录12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4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5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9建设投资估算表130建设投资估算表13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3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32流动资金估算表13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3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35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一、 主要壁垒1、技术壁垒风电叶片生产技术逐渐从原先的手糊生产复合材料工艺,发展到如今的自动化混胶、自动化真空灌注工艺,在技术层面上实现了人工到机器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的升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良品率,降低了环境污染,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在技术升级过程中,保证风电叶片质量是风电叶片生产商的技术重点,也是风电叶片生产商在选择生产设备时首要考虑的因素。风电叶片具有一套完整而复杂且对工艺要求极高的生产制造流程,且直接关系到风电机组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同时随着叶片向大型化、轻量化不断发展,制备过程中对脱泡、混胶、灌注、腹板工装、打磨、切割等环节要求亦不断提高。相关生产设备均需研发先进的技术工艺并根据长期积累的专业领域技术经验才能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高效率以及智能化,从而帮助客户提升整体制造水平,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降低废品率,进而减少人工成本、降低原材料耗用、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实现智能工厂的转型。对于新进企业来说,由于缺乏研发和技术储备,工程经验不足,无法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存在较为明显的技术壁垒。2、经验壁垒我国风电叶片生产技术发展较晚,相应的风电叶片智能制造设备行业在起步前期也较国外发达国家相对落后,早期相关设备基本由国外厂商主导。部分国外知名企业,如海德里希、德派、2KM等均成立于20世纪60、70年代,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其开始逐步在国内设立子公司。在发展初期,国内风电叶片生产商的技术来源主要通过收购国外风电叶片公司、购买风电叶片技术、购买生产许可证、自主研发等方式。在风电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我国对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不断重视,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风电叶片生产企业及相关设备制造企业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及研发经验,这些经验是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与客户不断的交流反馈、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中总结而来,后进入者很难获取一手的生产经验,难以迅速占领市场。3、客户资源壁垒风电行业近几年在国内发展较快,且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风电叶片厂商已经逐渐建立了稳定的上下游客户关系,形成了较稳定的生产装备采购模式及渠道来源。对于下游客户而言,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般不会轻易改变供应商。因此,获取稳定的下游风电叶片客户资源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4、高端专业人才壁垒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在中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行业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瓶颈。智能制造装备行业需要具有机械、电气、电子、复合材料、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跨领域多学科知识综合和集成运用的能力,目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主要依靠企业在项目中的培养。据数据分析预测,2020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预测750万人,人才缺口预测300万人;到2025年人才需求预测900万人,人才缺口预测450万人。作为工业智能设备提供商,由于一般为非标定制化生产,除上述专业技术人才外,还需要大批对客户需求、产品特征、生产工艺乃至关键核心部件深入了解,具备丰富项目管理经验和专业化的技术型市场营销人员。二、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日益融入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的全过程,推动产品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主要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均把智能制造作为新一轮发展的主攻方向,一些跨国企业也纷纷加大对智能化改造、先进机器人研发的投入力度,传统制造加速向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转变。全球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呈现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等重要趋势。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达到2,147亿美元,我国约占五分之一左右,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据将增至3,848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4%。三、 对接融入国家开放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主动策应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面向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加强与沿线地区在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的“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重要组成部分。深度融入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主动对接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全方位开展合资、合智、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和创新要素辐射。四、 搭建创新平台顺应由要素推动到创新驱动转变、由量的积累到量质双升转变的发展新阶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贡献度。(一)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能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立足创新创业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定位,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把洛客设计谷、三宝文创中心等打造成区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支持景德镇陶瓷大学、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中心、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发展成为区域内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培育和引进一批陶瓷技术研发机构。(二)建设众创空间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推广创业苗圃、创业社区、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模式,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培育一批省、市级众创空间。加快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加速器,为孵化企业提供更大的研发空间、更完善的技术支撑和商务服务。第二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方xx3、注册资本:62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2-2-27、营业期限:2012-2-2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9、经营范围:从事工业智能设备相关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二、 公司简介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服务、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及服务。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 公司竞争优势(一)工艺技术优势公司一直注重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设备,不断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力度,形成较强的工艺技术优势。公司根据客户受托产品的品种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技术参数,以满足客户需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二)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优势公司围绕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依托科技创新,注重从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的优化来减少三废排放,实现污染的源头和过程控制,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和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保障清洁生产,提高三废末端治理水平,保障环境绩效。经过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公司已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三)智能生产优势近年来,公司着重打造 “智慧工厂”,通过建立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自动输送系统,将企业的决策管理层、生产执行层和设备运作层进行有机整合,搭建完整的现代化生产平台,智能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公司的订单管理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在确保满足客户的各类功能性需求的同时缩短了产品交付期,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增强了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四)区位优势公司地处产业集聚区,在集中供气、供电、供热、供水以及废水集中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源配套优势明显。产业集群效应和配套资源优势使公司在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以及环保治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五)经营管理优势公司拥有一支敬业务实的经营管理团队,主要高级管理人员长期专注于印染行业,对行业具有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对行业的发展动态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对产品趋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瞻能力。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公司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8530.296824.236397.72负债总额4668.173734.543501.13股东权益合计3862.123089.702896.59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26551.8821241.5019913.91营业利润5391.614313.294043.71利润总额4894.633915.703670.97净利润3670.972863.362643.1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670.972863.362643.10五、 核心人员介绍1、方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2、张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3、钱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4、胡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5、夏xx,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2018年9月至今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6、黎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7、刘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8、薛xx,中国国籍,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六、 经营宗旨加强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采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经营管理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新产品,并在质量、价格等方面具有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使投资者获得满意的利益。七、 公司发展规划(一)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公司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二)措施及实施效果公司立足于本行业,以先进的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满足产品日益提升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进步要求,为国内外生产商率先提供多种产品,为提升转换率和品质保证以及成本降低持续做出贡献,同时通过与产业链优质客户紧密合作,为公司带来稳定的业务增长和持续的收益。公司通过产品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与产业链企业深度融合,建立创新引领、合作共赢的模式,再造行业新格局。(三)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公司始终秉持提供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和技术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公司在技术以及膜工艺技术的扎实基础及创新能力,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在近期的三至五年,公司聚焦于产业的研发、智能制造和销售,在消费升级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领域积极布局。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中高端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在未来的五至十年,以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为核心,利用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利用独立创新、联合开发、并购和收购等多种方法,掌握国际领先的技术,使得公司真正成为国际领先的创新型企业。第三章 市场预测一、 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行业面临的机遇(1)整体风电行业需求旺盛,带动制造设备行业发展随着风能发电规模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风电叶片作为风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根据中欧能源合作平台2019年信息简报,风电叶片成本占整机制造成本的20%。国际咨询公司GlobalData报告表示,全球风电市场容量在2018年达到964亿美元,且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1,245亿美元。按照数据推算,2018年全球风电叶片市场容量约为192.8亿美元,到2023年预计大约为249亿美元。风电整体行业的快速增长,将直接带动风机叶片市场的扩张。中国风电行业在2019年的新增装机量贡献了全球新增装机量的43.3%,陆上新增装机量及海上新增装机量均位列全球贡献率第一,是全球风电高速发展地区,国内风机叶片的需求量也随着行业的扩张而增长,带动风电叶片设备制造行业的持续发展。(2)海上风电持续增长,制造设备行业迎来新机遇相比较于陆上风电项目,海上风电目前占比较少,主要制约于过去海上风电技术门槛高、建设难度大、维护成本高等因素。但全球风电行业呈现海上项目逐渐增加的趋势。海上风电项目具备先天的自然资源优势,海上风速通常高于陆上风速,发电量较高,同时海上风电不占用土地、单机装机容量较大、通常靠近用电负荷重心,消纳能力较强,因此全球风电场建设开发呈现逐渐从陆地向近海发展的趋势。在技术进步推动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全球风电行业将继续维持高增长的态势,其中海上风电建设增速加快,海上风电的渗透率预计将进一步提升。2009-2020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实现了23.5%的复合增长率。随着度电成本的降低、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深化,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开发优势逐渐凸显。GWEC预计,海上风电市场将从2020年的6.1GW增长至2025年的23.9GW,未来五年海上风电项目将新增70GW装机容量,复合增长率将达31.4%,占全球风电项目新增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将从7提升至21%。根据CWEA中国风能协会统计数据,中国海上风电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9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588台,新增装机容量249万千瓦,同比增长44.1%,五年复合增长率为62.2%,远超同期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增速。截至2019年底,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703万千瓦。鉴于海上风电项目风速高、距离用电负荷近、消纳能力较强、不受土地用地限制等优势因素,未来中国的海上风电建设将进一步加快。从产业升级角度,海上风电技术壁垒高、配套产业链长,有助于带动高端材料、机械制造、海上电缆、特种船只等多产业发展,符合海上风电需求的相关制造设备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3)风电成本下降支撑行业长期发展风能发电成本的下降加速了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自2010年以来,成本下降一方面是由于装机成本中陆上风力涡轮发电机的价格下降了55-60%,另一方面是因为单机容量的增加。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在2019年从17,000个项目中收集的成本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的平均度电成本分别下降了39%和29%。在2019年投产的项目中,陆上和海上风电的成本均同比下降约9%,分别降至0.053美元/千瓦时和0.115美元/千瓦时。预计到2021年,陆上风电的价格可能会降至0.043美元/千瓦时,比2019年再次下降18.87%。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的预测,预计到2020年,我国陆上风电平均度电成本将下降至0.287元/千瓦时-0.539元/千瓦时,到2025年我国陆上风电平均度电成本将下降至0.421-0.447元/千瓦时。长期来看,风电成本的降低对于全球风电行业在未来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而通过风电设备的技术进步降低风电成本、提高发电效率,实现风力发电的市场化竞争已经成为风电平价上网最为重要的实现途径。未来,风电行业为了实现进一步的降本增效,对智能化的制造设备需求将不断增强。(4)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国产制造设备潜力巨大由于我国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起步较晚,许多工业制造企业仍旧是劳动密集性企业,自动化生产水平较低。随着全球工业进入智能制造时代,我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方针,新一轮的智能化科技革命在工业的各个领域开始普及。当前风电行业正处于从人工加工到自动化加工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整体风电行业正积极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对于风机叶片制造企业来说,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帮助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智能制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国产设备有望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占领一席之地。2、行业面临的挑战(1)整体智能制造技术有待提升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能够帮助用户实现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我国智能制造行业起步较晚,产、学、研的整体科技水平与美日欧等先进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智能化的软硬件缺乏自主研发技术,高端传感器、操作系统、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智能制造的发展。我国智能制造业企业的整体智能制造技术有待进一步提升。(2)储能技术尚不完善随着风电等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能源逐渐被替代,电网的消纳能力将受到考验。新能源发电普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例如受天气影响较大、发电时间不稳定,间歇性明显,而且发电量不稳定、电能质量也不稳定,这些都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一定冲击。在风电资源更为丰富的三北地区,由于电力系统、政策等原因的限制,多余发电量无法上网又形成资源浪费。储能技术可以通过自身吸收释放能量从而实现高效调峰调频的功能,来应对电力系统调节和电力供需关系中存在的不匹配问题。然而,我国储能产业起步较晚,相较于发达国家早已形成的成熟的运行机制,目前我国的储能行业尚未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技术方面,大多储能技术处于研发、示范阶段,且部分关键技术及材料尚未突破,依然依赖进口。市场方面,储能市场仍处于培育期,相关领域对于储能技术的接纳程度有限;储能的多重价值未在当前价格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储能的价格补偿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储能等灵活性资源市场化交易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的建立仍需一定时间。产品方面,储能产品的成本和安全性等方面,仍需继续改善。(3)风电行业设备更新迭代加速,行业研发支出较高风电叶片生产企业在对叶片进行大型化、轻量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对自动化设备的要求不断提升,产品更新迭代加快,研发支出相应较高,且目前处于行业转型升级的初期阶段,该趋势将持续对相关设备制造类企业带来影响。由于风电行业在我国发展较晚,在装备技术方面可以学习借鉴的先进技术较少,主要依赖风电叶片生产企业提出自动化设备需求以及自主研发能力,装备产品定制化程度较高,导致行业内企业普遍研发成本较高。二、 风电行业1、行业概况风电产业链可以分为原材料、制造设备、零部件、风电整机、风电场运营等,其中风电整机由塔架、叶片、齿轮箱等零部件组成。风电叶片将空气的动能转化为叶片和主轴的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叶片的尺寸、形状、质量等是决定整机成本、发电效率、利用小时数等风电性能的关键要素。因此,风电叶片在风机整机中处于核心地位,是风电机组关键的零部件之一。由于风电机组在工作过程中,叶片要承受惯性力、重力以及空气动力等风载荷、气体冲刷、砂石粒子冲击、紫外线照射等复杂的外界作用。近年来,随着风电装机量的提升,风电叶片的损伤现象也逐渐频繁,诸如开裂、断裂、折损等事故对风场运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直接带来叶片更换、风机停止运行等高额成本。根据叶片失效案例统计的结果显示,制造失误是造成叶片失效的最大因素。风电叶片的外形、铺层、生产工序复杂,其制造过程包括车间环境控制、模具、铺层、灌注及固化等壳体成型工艺、腹板制作、合模粘接、前后缘补强、后固化、脱模、切边打磨、前后缘外补强、叶片打孔、螺母、螺栓、法兰及人孔板安装到最后的称重、配重等,是一套完整而复杂且对工艺要求极高的流程。其中,风电叶片制造主要设备包括模具、混胶机、灌注机、脱泡机、打磨机、铺布机、切割机、转运车、腹板工装等等,用于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作为风电机组最基础和关键的部件,风电叶片可靠的质量、优越的性能是保证风电机组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以混胶机、灌注机等为代表的风电叶片制造设备的精细化、智能化极为重要。2、市场空间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风电叶片的需求不断增加,风电叶片智能制造设备的市场空间广阔。(1)作为低碳经济和绿色能源的重要支柱,风电开发潜力巨大在全球各国发展低碳经济、倡导绿色能源的环境背景下,新能源开发利用成为各个国家的战略重心和投资热点。风电作为新能源发电中重要支柱之一,在各国战略层面的地位举足轻重,世界各国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本国风电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发展。在过去二十年间,全球风电行业增长态势迅猛。风能发电在全球能源占比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力来源,占全球全年发电比例5.9%。随着风能发电成本下降,风电项目规模经济逐渐显现,未来风能发电趋势将愈加明显。中国风电产业也在政策鼓励及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登上规模扩展的快车道。GWEC预计未来五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量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83%,到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将达到112.2GW。从全球电力来源结构来看,风能发电在过去10年间占比逐渐上升,且增速高于其他可再生能源。根据REN21机构2010-2021年度全球新能源报告RenewablesGlobalStatusReport,2009年以来非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及核能)呈明显下降趋势,可再生能源快速上升,截至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发电量比例为29%左右。风电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从2013年占全球发电量比2.9%增长至2019年占比5.9%,七年间上升了3个百分点。其他可再生能源占比也有所增加,但增幅相对较小。风能是全球第三大电力来源,占比5.9%。随着风能发电成本下降(包括陆上及海上风电项目),风电项目规模经济逐渐显现,未来风能发电趋势将愈加明显。根据国家气象中心的测算,我国风电目前在100米、120米和140米高空技术可开发量分别为3900GW、4600GW和5100GW。近海水深5-25米和25-50米海域内,100米高度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合计为400GW。国家气象中心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成果显示:通过灵活的区域电力交换可提高风光渗透率,在这种情境下风光电力渗透率可达到67%,对应风电装机2500GW。截至2020年底,国内并网风电2.81亿千瓦,约占风电潜在开发量的十分之一,开发潜力巨大。(2)“平价上网”促使风电行业步入健康发展新阶段由于我国风电行业起步时间较晚,相关设备及技术积累欠缺且早期主要设备依赖进口,导致发电成本相对较高,盈利较弱。因此在发展初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及法规对风电上网电价进行补贴,以促进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及相应技术水平的提升,风电建造成本下降,我国开始逐步减少及取消补贴,积极推进风电“平价上网”。2019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及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正式开启了风电项目补贴退潮、平价上网时代。政策规定“2018年底之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自2021年1月1日开始,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因此,国内大多数风电企业加快施工建设,2019-2020年出现了风电“抢装潮”。2020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7167万千瓦,创历史新高,超过去三年之和。随着风电“平价上网”时代的来临,风电行业将步入发展新阶段,逐步摆脱对补贴政策的依赖,不断提高风电在各类能源中的竞争力,促使行业迈入市场化的长期健康发展路径。因此,下游企业对于能够有效提高其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自动化及智能化生产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强。(3)“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实施,促使风电行业长期繁荣从短期来看,“抢装潮”带来了风电行业的快速增长,从长期来看,风电行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规模。2020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400多家风电企业联合发布了风能北京宣言,提出践行国家碳减排目标的风电发展路线图,“十四五”期间,风电必须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2020年12月12日,我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承诺,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相当于未来十年,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年均新增规模至少要达到7400万千瓦。2020年12月22日,中国能源政策研究年会2020暨“中国电力圆桌”四季度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已经提出了“2021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1.2亿千瓦”的目标。标志着我国新能源行业年度新增装机规划将首次突破1亿千瓦。相较于“十三五”期间年均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的规划,十四五规划增长了四倍以上。(4)特高压建设促进消纳,弃风限电问题改善明显我国风电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装机量迅猛增长,随之带来了部分地区无法完全消纳生产出的风电资源,产生了“弃风限电”问题。国家能源局数据披露,2016年弃风率最高达到26%。2017年起政府安排了多种机制解决弃风限电问题,弃风问题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包括拓宽输电通道、保障性收购、增强调峰能力、调整能源结构和市场化竞价等等。2020年,我国弃风电量166.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8%,弃风率下降至3.5%。原红六省中,黑龙江、吉林和宁夏三个省份的弃风率已经低于全国平均弃风率,剩余三个省份弃风率于2020年下降显著,其中甘肃弃风率为6.4%、蒙西弃风率为7%、新疆弃风率为10.3%,分别同比下降1.3、1.9、3.7个百分点。2021年1-6月,全国弃风量约126.4亿千瓦时,弃风率3.6%。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到2020年建成“五纵五横”特高压骨干网架和27回特高压直流工程,能满足5.5亿千瓦清洁能源送出和消纳的需要。根据国家能源局在2020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中披露的情况来看,2020年22条特高压输送电量53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57%,其中可再生能源电量2441亿千瓦时,同比提高3.8%,占输送电量的45.9%。特高压建设将有效缓解风资源和电力需求区域错配的问题,促进“三北”等风电资源区弃风问题的解决,推进大规模风电的消纳。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统计,2020年风电利用率96.5%,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3、发展趋势(1)大型化风机叶片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重要部件之一,捕捉风能量主要取决于风机叶片。因此风机容量的增加,意味着叶片长度也随之加长,发展大型化叶片有助于提高风机的性能和发电效率。目前我国已基本掌握兆瓦级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2019年我国新增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2,454KW,同比增长12.4%,风电机组单机容量逐年增长。从近十年风电机组新增装机容量变化看,单机容量为2.0MW以下机组新增装机占比逐年下降,而单机容量在2.0MW及以上风电机组新增装机占比逐年增长,特别是近五年3.0MW以上风电机组装机容量明显增加。具体来看,2.0-2.9MW风电机组装机容量从2009年的8%增长至2017年的85%,3.0-3.9MW风电机组装机容量从2017年的3%增长至2019年的18%,4.0MW及以上机组从2015年的1%增长到2019年的9%,2.0MW以下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占比从2009年的91%下降至2019年的1%。国家已把超长风电叶片列为风电技术创新重点研发的目标,风电机组的风轮直径不断增大。2016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下发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提出以研究研发100米级及以上风电叶片为重点任务之一,“十三五”计划中也提出加快发展高塔长叶片、智能叶片、分散式和海上风电专用技术等。2019年我国风电机组平均风轮直径为129米,较2018年增长了9米,是2009年的1.8倍。从历年吊装的机型看,120米以下的风轮直径在逐年减少,而近两年大于130米的风轮直径增长显著,占比从2015年的1%增长至2019年的60%以上。截至2019年底,风轮直径最大为184米。(2)轻量化随着风轮直径的扩大,平衡风电叶片的长度和重量成为叶片生产厂商新的挑战,因此风电叶片轻量化发展趋势也逐渐明显。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是目前风电叶片制造的主要材料。但随着叶片加长、载荷增大,碳纤维复合材料能提高叶片性能,降低叶片重量,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风电叶片材料的改变,对风电叶片生产设备特别是混胶机、灌注机等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章 项目绪论一、 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景德镇工业智能设备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扩建4、项目建设地点:xxx5、项目联系人:方xx(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公司以负责任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符合法律规定与标准要求的产品。在提供产品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其对消费者的影响,确保产品安全。积极与消费者沟通,向消费者公开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努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产品升级,为行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解决方案,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