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次考核作业答案 .pdf
-
资源ID:35803893
资源大小:35.5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次考核作业答案 .pdf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 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C )。A.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唯心主义认识是不可知论B.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直观反映论,唯心主义认识论是能动反映论C.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认识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D.唯物主义认识论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唯心主义认识论不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2.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我党的思想路线的(B )。A.具体化B.理论基础C.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D.理论形式3.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C )。A.历史性的优点B.绝对性的优点C.直接现实性的优点D.相对性的优点4.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C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5.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D )。A.求知欲望B.好奇心理C.科学兴趣D.社会实践6.认识过程中意义更大的飞跃是(B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B.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C.从现象的认识到本质的认识的飞跃D.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7.感觉是(A )。A.客观对象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个别属性的反映B.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C.对许多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或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D.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8.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其主要依据是(B )。A.它具有客观实在性B.它具有直接现实性C.它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D.它具有社会历史性9.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犯了(D )。A.类似经验论的错误B.类似诡辩论的错误C.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1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B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普通联系的观点11.真正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C )。A.指出人们可能通过感觉反映世界B.指出本质和现象是同一的C.把科学的实践引入认识论D.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12.认识的客体是(D )。A.观念本身B.人的意识的创造物C.自然界的存在物D.进入实践领域并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13.感觉是认识的起点(D )。A.只是唯物主义的观点B.只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只是不可知论的观点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能接受的观点14.承认客观真理与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B )。A.理论前提不同的问题B.同一个意思的问题C.本质和现象的辩证统一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15.真理的发展是一个(D )。A.相对真理不断积累相加的过程B.主观真理客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C.真理和谬误相调合的过程D.真理和谬误相斗争的过程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B )。A.唯物主义真理论B.主观真理论C.客观真理论D.形面上学真理论17.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观点是(B )。A.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B.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C.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D.真理问题上的二元论18.任何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种观点是(D )。A.相对主义B.绝对主义C.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19.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A )。A.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的两重属性B.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C.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D.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20.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是因为(D )。A.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B.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C.它是有主观性的活动D.它是直接的现实性的活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 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段话说明了(AE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B.科学发展的动力是人们的主观要求C.理论科学不产生于实践的需要D.所有科学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E.所有科学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的需要2.列宁说:“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句话说明(BD )。A.感性认识对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全体是无关紧要的B.正确的理论才能更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全体和本质C.一切理论都能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全体和本质D.反映事物全体和本质的理性认识,更接近于客观真理E.感性认识本身也就是科学的抽象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因为(AC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B.理性认识就是感性认识的不断积累C.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D.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E.理性认识是抽象的、不可靠的,感觉经验才是唯一可靠的4.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ABCDE )。A.理论要服务于实践B.理论要指导实践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D.这次飞跃可以使精神转化为物质E.在实践中使理性认识得到检验5.“公有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在真理观上的错误是(AE )。A.否认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绝对性C.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否认真理的有用性E.否认真理的具体性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论、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相互关系是(ABD )。A.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B.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应用C.政治路线决定思想路线D.思想路线是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E.认识论是政治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7.劳动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BDE )。A.使类人猿建立群体组织,过群体生活B.使猿脑变为人脑,推动语言和意识的产生C.改变猿的生活方式,使其具有杂食习性D.建立起各种社会关系并从而形成人类社会E.使猿的前后肢分工,创造了人的手8.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BCE )。A.国家政权B.人口因素C.地理环境D.阶级构成E.生产方式9.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地理环境(BCDE )。A.不能影响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变化B.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C.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更替D.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E.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10.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是(ACDE )。A.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1.0 分,共 10.0分。1.对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2.对实践是指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3.对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4.错认识的主体是指所有的人。5.错概念、判断、推理是所有认识的三种形式。6.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我党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7.错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自然和社会的问题。8.错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自然条件的无可比拟的富饶。9.对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0.错把“否定之否定”称为“仿佛回到出发点的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