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ppt

    • 资源ID:35819333       资源大小:828.50KB        全文页数:6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ppt

    关于古代诗歌鉴赏形象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68页1.理 解 B2.分析综合 C3.鉴赏评价 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古代诗歌鉴赏题考查内容的地位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68页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卷别体裁作者题材注释考点全国1 诗南朝刘孝绰咏物言志 有形象内容 手法全国2 诗宋欧阳修写景抒怀 有情感手法新课标卷诗南朝江总边塞征战 有形象语言情感表达技巧北京诗唐李白写景抒怀 有情感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68页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卷别体裁作者题材注释考点上海散曲元王恽山水田园 有内容情感四川词宋向子湮写景抒怀 有语言情感天津诗司空曙雍陶赠友送别 有形象情感手法安徽诗唐杜甫写景抒怀 有情感表达技巧 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68页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卷别体裁作者题材注释考点山东诗晋阮籍咏物言志 有形象情感 手法广东词宋黄庭坚羁旅思乡 有语言手法江苏诗唐王昌龄赠友送别形象情感手法江西诗宋陈与义赠友送别 有形象情感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68页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卷别体裁作者题材注释考点浙江诗宋王安石写景抒怀 有手法情感湖北词宋范成大写景抒怀 有情感手法湖南词宋陆游写景抒怀 有语言情感福建诗宋郭祥正写景抒怀 有语言形象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68页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一览表卷别体裁作者题材注释考点辽宁诗宋陈与义写景抒怀 有内容情感手法重庆词清郭麟山水田园语言内容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68页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综合分析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综合分析一、体裁上,诗歌大增,词曲减少。一、体裁上,诗歌大增,词曲减少。 诗歌由诗歌由2009年的年的9首增加到首增加到13首,词由首,词由2009年的年的9首减至首减至5首,曲与首,曲与2009年一样选年一样选1首首 。 19首诗歌中涉及唐诗的试题首诗歌中涉及唐诗的试题4套,宋诗套,宋诗5套,套,宋词宋词4套,元曲套,元曲1套,清词套,清词1套,魏晋南北朝诗套,魏晋南北朝诗3套。累计套。累计13套试卷涉及唐宋诗词。律诗、绝句、套试卷涉及唐宋诗词。律诗、绝句、词仍是重点。词仍是重点。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68页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综合分析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综合分析二、题材多样,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之作二、题材多样,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之作为多。为多。 题材上,咏物言志、山水田园、边塞征题材上,咏物言志、山水田园、边塞征战、羁旅思乡都有涉及,但以情景交融的战、羁旅思乡都有涉及,但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之作为多。写景抒怀之作包含两写景抒怀之作为多。写景抒怀之作包含两类:一种以写景为主,抒情较含蓄;一种类:一种以写景为主,抒情较含蓄;一种景、事、情交织,抒情议论较明显。景、事、情交织,抒情议论较明显。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68页2010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综合分析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综合分析三、考点全面,侧重诗歌感情内容、手法语三、考点全面,侧重诗歌感情内容、手法语言、意象的鉴赏。言、意象的鉴赏。 2010年年18套试题中,涉及考查情感或套试题中,涉及考查情感或内容的有内容的有16套,考查手法与表达技巧的有套,考查手法与表达技巧的有11套,考查形象的有套,考查形象的有7套,考查语言的套,考查语言的6套。套。考查重点仍然是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考查重点仍然是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情感,赏析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情感,赏析诗歌手法,品味诗歌语言仍是诗歌考查的核心手法,品味诗歌语言仍是诗歌考查的核心要素。要素。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68页考点透视鉴赏形 象 评价语 言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68页象境情A描写了什么 形象B营造了什么 意境C抒发了什么 情感D 运用了什么 语言E 运用了什么 技巧怎样写的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如何入诗境如何品诗情考点透视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68页看题目看作者看意象看情感词语看注释看前人评价六看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68页诗歌的形象(诗歌的形象(优化优化P117) 1.人物形象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别于小说中的“我我”(非作者本人)。(非作者本人)。2.景象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意”的形象,即的形象,即“意象意象”。3.物象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鱼花鸟虫鱼)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68页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68页人物形象考查答题指要人物形象考查答题指要 提问方式提问方式(优化优化P123二二) 1、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提问方式:分析诗或词中诗人所塑造的形象提问方式:分析诗或词中诗人所塑造的形象 答题思路:答题思路: 1、总:什么形象(、总:什么形象(特征特征+身份身份) 2、分:形象的具体特征、分:形象的具体特征结合诗歌的具体词语进行结合诗歌的具体词语进行分析论证。融入分析论证。融入表达技巧表达技巧。 3、总:形象在诗中的、总:形象在诗中的作用作用(主旨、思想感情主旨、思想感情)即作者通过)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形象表达感情。感情。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68页 答题步骤:答题步骤:优化优化P123 P129、八、八 第一步:第一步:人物特点人物特点+身份地位身份地位 (特点如:不慕权贵、豪放(特点如: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身份如:英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身份如:英雄、美人、游子、宫女、思妇(少妇)、隐者、征人、悲雄、美人、游子、宫女、思妇(少妇)、隐者、征人、悲士、知识分子、诗人)士、知识分子、诗人) 第二步:第二步:结合诗句翻译、分析其特征(表达技巧)结合诗句翻译、分析其特征(表达技巧) 第三步:第三步:情感、作用情感、作用。 答题范示答题范示:本诗刻画了:本诗刻画了 形象。诗中形象。诗中 词句体现了词句体现了 这一特点,表现了诗人这一特点,表现了诗人 的情感。的情感。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68页方法归纳方法归纳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理 、年龄等、年龄等 3、注意细节、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作用。、注意细节、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作用。 4、诗中作者的评论。、诗中作者的评论。(优化P117 1、2)作业优化P124、2、3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68页 寻陆鸿渐不遇寻陆鸿渐不遇僧皎然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陆鸿渐:即茶圣陆羽。陆鸿渐:即茶圣陆羽。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析。(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2)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68页贫女贫女 (唐)(唐) 秦韬玉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敢将十指夸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注注】(1)俭梳妆:奇形怪状的穿着打扮。)俭梳妆:奇形怪状的穿着打扮。“俭俭”通通“险险”,怪异。,怪异。(2)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金线:用金线刺绣。沈德潜说这首诗沈德潜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士写照语语为贫士写照”(唐诗别裁卷十(唐诗别裁卷十六),近人俞陛云指出:六),近人俞陛云指出:“此篇语语皆贫女自伤,而实此篇语语皆贫女自伤,而实为贫士不遇者写牢愁抑塞之怀。为贫士不遇者写牢愁抑塞之怀。”(诗境浅说)(诗境浅说)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68页 要点:整首诗流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叹。要点:整首诗流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叹。(1)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寒士举荐无人的苦闷;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寒士举荐无人的苦闷;(2)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孤高情调;(3)“谁爱风流高格调谁爱风流高格调”两句,俨然是封建文人独清两句,俨然是封建文人独清独醒的寂寞口吻;独醒的寂寞口吻;(4)“为他人作嫁衣裳为他人作嫁衣裳”两句则抒发了寒士久屈人下、不两句则抒发了寒士久屈人下、不为世用的不平。为世用的不平。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68页例题解析(10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访隐者(十年高考P32、6)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坞:山坳。 山翁:此处指隐者。(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68页 1 1、20082008【湖北卷湖北卷】1414、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 8分)分)临江仙临江仙 宋宋侯蒙侯蒙(十年高考十年高考P178P178、29)29) 未遇未遇行藏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据宋人洪迈夷坚志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至宰相。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合词作予以简析。(4 4分)分)行藏:为官出仕和退隐 。说我没有得遇贤君高中仕途,而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相信呢?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68页 【答案答案】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形貌的人为“良匠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嘲讽。 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蟾宫”折桂。折桂。 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有成时,“看我看我”怎样在怎样在“碧霄中碧霄中”自由自由驰骋!驰骋!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68页 2、(、(2009年全国卷年全国卷)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答问题。(8分)(分)(十年高考十年高考P177、13)次石湖书扇韵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时。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的的“人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说明。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68页 答案:(答案:(2)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人”是指势利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失势后的世态炎凉。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68页 3、(、(2009年北京卷)年北京卷)1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题。(10分)(分)(十年高考十年高考P176、11) 西江月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霓裳,准拟岳阳楼上。,准拟岳阳楼上。 注: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注: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亦善戏矣。”波神:水神。波神:水神。 准拟:准定。准拟:准定。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68页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析。 答案:答案: 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波神留我波神留我”、“露宿何妨露宿何妨”、“准拟岳准拟岳阳楼阳楼”均表现了词人的乐观、豁达的面对均表现了词人的乐观、豁达的面对风雨的情怀。(考生只要调动联想和想象,风雨的情怀。(考生只要调动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使词人的形象跃然心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使词人的形象跃然心头,不难归纳出来。)头,不难归纳出来。)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68页景物形象景物形象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68页 景物类型:景物类型: 1、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3、色彩描写。、色彩描写。 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68页作业作业十年高考十年高考P49、13 P175、4 P177、10、16优化优化P124、1 提问方式提问方式 第一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十年高考十年高考P174第一种模式或第一种模式或优化优化P123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2)这首诗(或某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这首诗(或某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样的情怀? 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68页 答题步骤答题步骤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时间时间+ +地点地点+ +特征特征)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感伤伤”。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68页 第二种类型:第二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这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首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 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1、看写景的顺序:高低、远近、内外、整体局部;俯视、看写景的顺序:高低、远近、内外、整体局部;俯视、仰望、远眺、近观等词语。仰望、远眺、近观等词语。 2 2、看描景的角度:或形、声、色兼俱,或视觉、听觉、嗅觉、看描景的角度:或形、声、色兼俱,或视觉、听觉、嗅觉综合运用,使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和谐感,体现出综合运用,使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和谐感,体现出“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的特点 3 3、看手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看手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表现手),表现手法(衬托、对比、动静结合、情景结合、虚实相生、法(衬托、对比、动静结合、情景结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侧面描写点面结合、侧面描写)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68页十年高考十年高考P178P178、26 0826 08辽宁辽宁 正宫正宫塞鸿秋塞鸿秋 浔阳即景浔阳即景 周德清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注1 1周德清(周德清(127712771365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2 2淀:即蓝靛,蓝色染料。淀:即蓝靛,蓝色染料。2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简要赏析。顺序: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句则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飞流,是动态的。 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68页注意:景物特点和景物描写的特点不同注意:景物特点和景物描写的特点不同 十年高考十年高考P177、16(09湖北湖北) 题西溪无相院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分)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68页 (2006年高考天津卷)年高考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张籍凉州词(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注:碛(q)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无数铃声遥过碛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答案:这里的“铃声”即驼铃,是沙漠中的特有景象,借代驼队。整个诗句表现了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的边塞风光。黄昏时分边塞城镇阴雨连绵,雁儿在阴沉沉的暮雨中低飞的荒凉萧瑟的景象。安西都护府辖境为吐蕃控制,“丝绸之路”早已闭塞阻隔,骆驼商队在不能到达安西,“应”写出诗人辛酸沉痛的感情。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68页诗的前两句写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的前两句写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 (2006年高考山东卷)年高考山东卷) 晓上空泠峡王闿运晓上空泠峡王闿运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王闿注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王闿运运 (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排斥,于是绝意仕途,归而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排斥,于是绝意仕途,归而授徒。授徒。 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68页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下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本诗前两句描写佛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 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在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谓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68页10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十年高考 P3、8)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注】 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榆溪:指边塞。陇西:在今甘肃东部。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这首诗描写了寒冬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首联破题,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为下文营造了特定的氛围。 颔联承接首联,进一步写出了边塞的荒凉景象。 颈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边地的寒冷、阴暗、萧条与士卒压抑、沉闷的心情融合在了一起。 漫漫:广远无际。 愁云:云气阴霾暗淡。 苍苍:空阔辽远。 别路:离别家乡之路。 迷:迷失。尾联总结全诗,点出了戍卒思乡这个主题。正因为有了这个主题,则前几句诗的萧条之景也找到了落足点。“愁云”和“迷”,不只是自然景象的反映,更是戍卒内心情绪的传达。 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68页09全国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军城早秋 严武(十年高考P177、14)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点出意象概括意境特点(时间+地点+特征)。秋风从昨天夜里自西北方向吹来,汉关,是一种泛指,就是诗人戍守的唐朝边隘。“更催”、“莫遣”二词,语势斩截,有振雷走霆之力,表现了主将果断刚毅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必胜信心,洋溢着边防将士保疆卫国的奋发激昂的爱国热情。 朔,北方;边,边塞;满,笼罩。随着秋风夜来,寒云冷月,笼罩边塞关山。两句写自然景色突变,寓示着环境肃杀,军情紧急。 在前两句环境描摹的基础上,诗歌后两句写局势行动。飞将军,原指汉代名将李广,这里代指迅捷勇猛的得力将领。追骄虏,表明骄横一时的敌军已经败退。 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68页09全国1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诗歌描绘了一幅夏季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等景物。概括意境特点(时间+地点+特征)。点出意象次石湖书扇韵由注释可知,石湖代指范成大。“次韵”,按照某韵写诗。诗歌题目的意思是:按照石湖居士范成大题写在扇子上的一首诗的原韵作。 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68页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一派春意盎然、清新秀丽的乡村景象。田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一派春意盎然、清新秀丽的乡村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这些都是新鲜的、富有生命力的景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这些都是新鲜的、富有生命力的景物,表达词人对农村风物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物,表达词人对农村风物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09海南、宁夏海南、宁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题)题 鹧鸪天鹧鸪天 代人赋代人赋 辛弃疾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分)(十年高考十年高考P175、4)用了一个“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似乎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 “鸣”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 “点”状乌鸦或飞或栖,有如一团墨点,这是确切的写实,早春的寒林没有树叶,所以黑色的乌鸦,在林中历历可见 ,表明作者是在欣赏一幅天然的图画。下片进一步描写农村风情的优美欢愉,自在闲适。末尾二句,将“城中愁风畏雨的桃李”与“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相对比,意谓桃李之娇弱不如荠菜之顽强,言外之意,也就是城市生活不如田园生活 。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对质朴平凡而生命力旺盛的荠菜花的赞颂,也体现了词人顽强进取的人生观和崇尚自然朴素的美学观。 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68页 (09年重庆卷)年重庆卷) (P177、17)12、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分) 【折桂令折桂令】问秦淮问秦淮 孔尚任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分) 这风声,潮声反衬了人声寂寂,一片萧条冷落。 作者用富有特征性的“粉黛”、“笙箫”、“灯船”、“酒旗”,写尽了昔日秦淮河畔繁华竟逐的景象。 而现在,歌女逃散,丝竹不闻,秦淮河无有当年的遗风余韵了。即使适逢节日,也是“端阳不闹”,“重九无聊”。“端阳”、“重九”代麦了南方的重大节日,“不闹”、“无聊”突出了一片冷落凄清。 “不闹”从环境气氛说,虽是佳节,却无热烈欢悦的氛围。“无聊”从情绪说,写出人们没有兴致,无心无绪的委顿精神状态。 作者将人物和节日情况作今昔对比,突出今日秦淮河无人无乐无节日佳庆的空寂。 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68页1、诗句描绘了秦淮初秋的景色,主要写了小鸟在白云端自由飞翔、秦淮河绿水滔滔、河岸红叶似火、鲜嫩的菊花初绽,蝴蝶飞逐等景物,呈现出一派万物争自由、生机勃勃的景象,这繁茂、永恒的自然界与萧条没落的秦淮社会形成了强烈对照 。2、“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写出了江山依旧,人事不存,黄花、红叶无人赏的冷清寂寞。既然是重访,对比以前灯红酒绿、游人如织的秦淮河,歌唱者自然会心生昔盛今衰的感慨。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68页 第三种类型:第三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描写的景物(或景物的特点)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描写的景物(或景物的特点) 有何作用?有何作用?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写景的目的是什么?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描写某一景物有何好处?描写某一景物有何好处? 1.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2.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环境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环境 3.衬托人物的气节、品质、性格衬托人物的气节、品质、性格 4.奠定感情基调奠定感情基调 5.为下文做铺垫为下文做铺垫 6.借景抒情、以景衬情。借景抒情、以景衬情。 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68页(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寄远 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答: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也以景写情,烘托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68页 【08海南、宁夏卷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题李世南画扇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注】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地方。这里指山坞。势周围高而中央低地方。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分)画面大概是:这画面呈现出的是秋季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68页 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 6分)分)1“水潺潺”声音的描写,2“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3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4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的好处是:1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2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68页题画诗是画家或诗人在观赏画面时,心灵受到震颤,从而爆发出诗的灵感,在不违背画形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想象,并题诗加以概括,升华画的意境的结果,其特色是:1它能写出画面未展示出的意蕴。2它能使静止的画面更显更活,内涵更丰富。3它有题画者的神,即阐发题画者的志向,寄寓题画者的情怀。 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68页 (09年辽宁卷年辽宁卷十年高考十年高考P176、10) 晚泊岳阳晚泊岳阳 欧阳修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8.诗中有三处写到诗中有三处写到“月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请就此作简要赏析。失江路:失江路:意谓江水苍茫,看不清江上行船的去路。清意谓江水苍茫,看不清江上行船的去路。清辉:皎洁的月光。一阕:一首乐曲。辉:皎洁的月光。一阕:一首乐曲。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空江”二字,固然指洞庭湖口空旷开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时的一片茫然之情,天地的空阔正显出了孤舟(即诗人)的渺小孤独无助。 但月亮却是有情有义的,能及时而来,与诗人默然相对,为诗人排解贬谪夷陵的失意情怀。空江明月”正是为写“失江路”做好了铺垫。 江月似乎看出了诗人心中的迷茫,于是故弄清辉,照明诗人高洁澄清的本心,提示诗人要坚守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 “一阙声长听不尽”,这阙渔歌里含着无穷的意蕴,仕途的失意?人生的操守?思乡抑或归隐?复杂的思想,矛盾的心情,此后的人生之路该如何走?“轻舟短楫去如飞”,一切尽在不言中。卸下思想的重负,让自己旷达的步伐响彻于天地之间。 现在学

    注意事项

    本文(古代诗歌鉴赏形象.ppt)为本站会员(石***)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