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国学启蒙《三字经》教案(45页).doc

    • 资源ID:35848851       资源大小:126.50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学启蒙《三字经》教案(45页).doc

    -国学三字经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及教材简析以传统国学幼学教材三字经为教学内容。三字经全文1128字,它言简意赅,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讲述历史,介绍知识,鼓励学习,它采用三言韵语,朗朗上口,便于记忆,通俗易懂,有“袖里通鉴纲目”之称。二、教学目标1. 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基本的人文常识、历史知识、人物典范。2. 通过教学进行阅读积累,培育高尚的审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三、教学重点三字经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解意蕴,反复诵读,了解文史常识,学习人物典范,并在生活学习中以古代典范人物为榜样指导自己的行动。四、具体措施认真备课上课,不应付,不走过场,把国学教学落到实处。在读原文的基础上,引入历史故事,联系当今社会生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本课程上成一门学生喜欢上、积极学的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积累。帮助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忆,进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多背。对朗读也进行专门指导。要求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学习中以之指导自己的行动。五、课时安排 1、人之初习礼仪 2课时 2、香九龄应乎中 2课时 3、曰水火人所同 2课时 4、凡训蒙迁夏社 2课时 5、汤伐夏与高齐 2课时 6、迨至隋若亲目 2课时 7、口而诵勉而致 2课时 8、犬守夜宜勉力(+小测验) 2课时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3、理解三字经前八句的内容。4、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教学重点: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典故:孟母三迁、燕山教子。 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学难点: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授课基本内容  1、三字经相关背景介绍。 2、本课时授课内容如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3、详细讲解课程内容,贯穿与内容相符的小故事,提高可听性,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拓展思维。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288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祖籍是河南开封的。他在南宋作了很大的官,但是他为人非常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人和事,因此得罪了其他人,所以后来他就不做官了,回了老家。在老家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一家人在山林里过得非常快乐。后来他的小孙子们逐渐长大了,他必须要让他们学习知识,所以他为了教育他的子孙就编写了一本歌谣,都是三个字一句,很押韵,容易朗读,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等。渐渐的,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因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所以就叫它三字经了。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哪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二、诵读新句子: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三字经人性本善的说法,来自于孟子的思想。人性的三种理论:孟子“性本善”、 荀子“性本恶”、 孔子“性无善无恶”。刚出生时,每个人都像洁白的麻,没有任何思想和天性,随着后天的影响,逐渐才有了善恶,就像把麻放进不同颜色的染缸,会染出不同颜色的布。  通过故事,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没有好的生活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那么,怎么才能保证我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呢?我们看看三字经怎么说。苟不教,性乃迁。“苟”,假如,如果;“教”学习,受教育,管教;“乃”,就会;“迁”,变化。这句的意思是:假如不学习,不接受教育,良好的品性就会发生变化。  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这句的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学任何一样东西都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我们学习也是一样。要想学习好,除了专心之外,还需要有好的学习环境。为什么我们不在家里学习,学校为什么不和菜市场放在一起?这都是为了有更利于学习的环境。有了好环境,我们才有成长的土壤。 古人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了吗?我们来看看。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昔”以前,古时候;“择”选择;“机杼”织布的梭子。请一个同学讲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断机杼的故事、五子登科的故事。大家讨论:孟母为什么要三迁?母亲是每个人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她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古时候女人不识字,现在,我们的母亲也一般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对孩子道德的养成,对生活习惯的培养,人格的塑造,母亲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父亲是一家之主,从古到今,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父亲的责任。我们来看看,父亲在教育中的作用: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义方”做人应该遵守的规矩法度。养不教 , 父之过。 教不严 , 师之惰。子不学 , 非所宜 。 幼不学 , 老何为: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2、释词与译文: 养:生养,养育。 过:过错,罪过。 惰:懒惰,这里指没有尽到责任。 非:不是。 宜:应当。生养了儿女而不教育,是父母的过错。教育学生但不严格要求,就是老师的懒惰了。孩子不好好读书学习是不应该的。一个人如果小时候不学习,长大以后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到老了就什么也做不成了。玉不琢 , 不成器 。 人不学 , 不知义。为人子, 方少时 。 亲师友 , 习礼仪: 1、父母应该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老师应该从严教育学生。那么。学生又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和老师的教育呢?2、释词与译文:琢:琢磨。 器:器皿。 方:正当。玉石不经过打磨雕刻,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人不读书学习,就不懂知识和道理。做儿女的从小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向他们学习为人处事的礼节和道理。四、复习: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五、总结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变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听父母的话。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老师教育学生应该从严要求,否则学生就学不到什么知识。而学生更应该人应该听从父母和老师的教诲,通过努力读书学习,懂得知识和道理。作为学生,他的中心任务就是读书学习。附故事:孟母三迁孟子,名柯。战国时期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的故事。 孟母断机杼 对于孟子的教育,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被后人称为“”。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三字经9-16句内容,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3、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学重点:1、教育学生懂得孝悌和感恩。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2、了解典故:黄香温席、孔融让梨。3、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学难点:教育学生懂得孝悌和感恩。授课基本内容:1、讲解三字经第一段916句内容,重点是从孝悌教育孩子们心怀感恩。2、授课内容如下: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3、组织学生朗读。教学过程一、背诵三字经前面内容,并提问:1、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2、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二、学习新内容:1、提问:每周父母花多长时间陪你们?(如果,假设你的爸妈很少陪你,你会有什么想法呢?)我们看看古代的一个同龄人是怎么做的。2、讲解:“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讲黄香的故事)讲解:“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讲孔融的故事)备注: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3、提问: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是什么在驱使他们?父母,兄长为你做过什么?(善,恩)引入:感恩。4、释词与译文: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温:温暖。 执:把握、遵守。 首:首先。 次:其次,第二弟:通“悌”,尊敬兄长。 见闻:看见、听见东汉人黄香,九岁就知道替父母暖被窝。这是每个孝敬父母的人都应该效仿的。汉朝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这种尊敬谦让的道理,是从小就应该知道的。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多看多听古今做人的道理。学习算术可以知道数量,学习文章可以知道古今道理。从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是从十到百,从百到千,从千到万。5、深讲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讨论: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最先要做到的。6、孝悌了,就可以做善事了吗?我们还需要做什么:讲解后两句联想:学无止境(数学教育的发展)科技兴国:请同学们为了理想好好学习各科文化知识。7、 三才者 天地人:“才”在这里就是“最基本的东西”,这一句意思是: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    “三才”这个概念,来自于周易的说卦。易经里讲,“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天,地,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板书“天人合一”),现在,随着科技智能的发展,人类逐渐丧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和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从而遭受自然的惩罚,因此“天人合一”在现代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应着“三才”,我国古代还有“三大”(板书:“三大” )一说,请大家猜猜是什么?(答案:天大,地大,人大)。讨论:人真的能有天地那么大吗?    雨果的一句诗:“世界上最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 人的心灵可以比天地更广阔,人的志向也可以比天地更远大,那么:你的远大志向是什么呢? 8、三光者 日月星: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提问:日月星辰有哪些重要作用?(光有什么作用?)人会“发光”吗?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什么叫“纲”?“纲”实际上最早的意思是渔网上面那根最粗的绳子。打鱼的网撒下去,有一根最粗的绳子,下面串着一根根网眼线。拎着这根绳子一撒,网就撒出去了,一收就能把网给收回来了。“三纲”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后面十义会提到,此不作详细讲解)9、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四季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多彩,对于自然我们也要心怀感恩之心(与上节课的“感恩”主题相呼应)补充:黄帝制历法:黄历。 二十四节气歌 数九歌10、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如果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动,方向也跟著改变。四、朗读背诵今日所学。 五、小结: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和师长有恩于我们,我们应该要懂得感恩,懂得孝敬尊重他们。让我们胸中常怀感恩之心吧!从“三”开始,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中“三才” “三大” “三光” “三纲”“四季”“四方”的重要概念,了解到“天人合一”的思想。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遍地走。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的新句子:“曰水火,木金土”至“此十义,人所同”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几个概念: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五常,五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五伦、十义。 3、引导学生体会其中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扬民族文化。教学重点:1、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学习古人做人的五项原则“五常”。2、背诵本节课所学的原文。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古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授课基本内容: 诵读三字经里的新句子:“曰水火,木金土”至“此十义,人所同” 解释 五行 十天干 十二地支 五常 五谷 六畜 七情 八音 九族 五伦 十义课前准备:本节课讲授的新句子教学过程:一、导入: 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了解孩子们对上次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导入:<<三字经>>讲完“三”和“四”,自然要接着讲“五” “六” “七“八”“九”“十”二、诵读新句子:要流畅的诵读出来三、解释概念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起源于非常朴素的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古人用五行的观念来解释变幻无穷的一切事物,对传统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影响非常大,现在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比如福娃的设计就包含五行的元素)。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还对应一定的时间段。 五常:为人处世方面五种最重要的东西:仁指仁爱宽容,义指得体,礼指中正谦虚恭敬,合乎规范,智指有才能明道理,信指专一守信。智和信要以仁、义、礼为前提,才可以成为优秀的品质,所以说“不容紊”。这五种品质现在仍然重要吗?(可以请孩子们联系实际生活讲一讲,补充故事:情同朱张) 六谷:人们种植的几种粮食作物:稻:即大米;梁:高粱,小(粟);菽:大豆;黍:黄米(粘的);稷:黄米(不粘的);麦:大麦,小麦;人们常说的“五谷”是更早的提法,没有包括稻,因为很古的时候北方没有稻子。现在人们讲“五谷”指稻、黍(小米)、菽(豆类)、麦、稷。 六畜: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时期,根据自身生活的需要和对动物世界的认识程度,先后把马、牛、羊、 鸡、狗和猪进行饲养驯化,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成为家畜。补充故事:伏羲与六畜的来源。讨论:六畜的作用分别是什么?马的作用已减弱,其他几样还是很重要哦。七情:喜悦,愤怒,哀伤,恐惧,喜爱,憎恶,欲望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七种情感,要正确对待。请学生上台表演这种情绪,并说说感受到这七种情绪的事情。 八音:中国传统乐器的一种分类法,以制成乐器的材料为分类标准,始于周朝。匏:葫芦制作的吹奏乐器,比如笙;土:陶土制作的乐器,比如埙;革:皮革制作的乐器,比如鼓;木:木头制作的打击乐器,比如木鱼;石,玉石制作的打击乐器,比如磬;丝:通过丝弦发声的演奏乐器,比如琴,瑟;竹:竹制乐器,如笛子,箫。 吹牛皮的来历:牛皮与八音有关,是指鼓,吹牛皮就是指吹鼓,所以吹牛皮的本意是讲的事不搭调,是否夸大事实倒在其次。(补充:高山流水的故事) 九族: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关系: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古时候,一个人如果犯了罪,可能要株连九族。 五伦十义:五伦就是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古代,现代是首长与兵的关系),五种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前面三种是家庭关系,后面两种是社会关系,这是人与人之间不能脱离的最基本的关系。五伦之中每一伦都是一体两面,五对十面就是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也就是十条义理的意思。 1、“父子”字面意思理解为父亲和儿子,延伸的意思即是父母子女,也就是家庭关系,占一个恩字,父要念子之恩,子女是祖先的遗德,是自己的分身,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同样,子女要感父母之恩,父母有养育之恩,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的再造。父子双方都能知恩报恩,就是父慈子孝,这是自然的。提问:为什么先讲父母子女的关系? 教授百善孝为先的道理。 提问学生:你是如何孝顺父母的? 2、夫妇即是夫妻,夫妇之间是一体,占一个从字,两人不背逆谓之从,也就是论语里面说的“夫唱妇随,妇唱夫随”。如果夫妻之间没有原则性分歧,丈夫倡导的妻子一定要拥护,妻子倡导的丈夫也同样要拥护,特别是当着旁人(当着孩子或外人),夫妻一定要一致对外,不能拆台,有分歧、有意见回去再讨论。这是夫妻和合的基本原则。夫妻本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着外人贬低自己的配偶,别人一定看不起你。相反如果你能处处维护自己配偶的荣誉,别人一定尊敬你。这就是夫和妻顺。 提问:你的父母相处和谐吗? 3、兄弟之间是一体,原则是“兄友弟恭”,做兄长的要友爱、关心弟弟,(可以举学生中的例子)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长。兄弟之间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如能兄友弟恭,兄弟之间自然就会和睦友爱,父母看到必然欣慰欢喜。 4、朋友之间是一体,朋友之道讲究信与谊二字,彼此推心置腹,诚信有义,才是真朋友。但是朋友相处切记要知止,要恰到好处,要保持距离。并非朋友有错误,你也不指出他。所以孔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孔子在论语季氏篇中提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你交的朋友讲直话、能原谅人、知识渊博,就是益友;反之,你的朋友性格怪异、个性软弱、专门说你爱听的话,就是损友。 讲述一个半朋友的故事。一个父亲教育自己的儿子如何交朋友。 从前有一个仗义的的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他临终前对他的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 儿子纳闷不已。他的父亲就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我的这一个半朋友,朋友的要义你自然会懂得。”儿子先去了父亲认定的“一个朋友”那里。对他说:“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正被朝廷追杀,情急之下投身你处,希望予以搭救!”这人一听,容不得思索,赶忙叫来自己的儿子,喝令儿子速速将衣服换下,穿了这个并不相识的“朝廷要犯”身上,而让自己的儿子穿上“朝廷要犯”的衣服。 儿子明白了:在你生死攸关的时候,那个能与你肝胆相照,甚至不惜割舍自己的亲生骨肉来搭救你的人,可以称做你的一个朋友。 儿子又去了他父亲说的“半个朋友”那里,抱拳相求把同样的话说了一遍。这“半个朋友”听了,对眼前这个求救的“朝廷要犯”说:“孩子,这等大事我可救不了你,我这里给你足够的盘缠,你远走高飞快快逃命,我保证不会告发你”儿子明白了:在你患难时刻,那个能够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可称做你的半个朋友。 那个父亲的临终告诫,不仅仅让他儿子,也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交友的真理:你可以广交朋友,也不妨对朋友用心善待,但绝不可以苛求朋友给你同样的回报。善待朋友是一件纯粹的快乐的事,其意义也常在此。如果苛求回报,快乐就大打折扣,而且失望也同时隐伏。当然,偶尔你也会遇到善待你的人,你该庆幸那是你的福气,但绝不要认定这是一个常理。因为人生只有一个半朋友。 提问:学生认为该交什么样的朋友。 5、君臣之间是一体,原则是“君敬臣忠”,做领导的要尊重你的部下,做属下的要忠于自己的本位,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敬在内心,忠在行为,二者都不在嘴上,花言巧语没用。孟子在离娄篇中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五伦十义,就是做人的十条大道,也是支撑一个人命运的十根柱子。明道才能行道,行道才能立命,命轮竖立起来了才能运转。不明道、不行道,十根命柱都倒了,你的命运会是什么结局,就不言而喻了。再次集体诵读一遍 四、小结:这几句介绍了组成万物和为人处世的五种重要的东西,以及人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六种重要主食和家畜、人与生俱来的七种情感。 五、学生读背:背诵本节课所学原文。附故事情同朱张 :起初,与朱晖同县的张堪一直很有名气,曾经在太学见过朱晖,很器重他,把他当做朋友对待,于是就握着朱晖的手臂说:“我想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朱先生”。朱晖认为张堪是前辈,只是拱手没有敢应承,从此两人再也没有见面。张堪死后,朱晖听说张堪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前往探视,送去丰厚的钱款救济。朱晖的小儿子觉得奇怪,问道:“父亲,张堪和您不是朋友,平常也没什么往来,我们实在觉得奇怪啊”。朱晖说:“张堪曾经对我说过知己的话,我铭记在心上了。”附:高山流水的故事春秋时代,有一名琴艺十分高超的乐师,名为。有一位特别了解他的朋友,名叫。凡是听过他弹琴的人没有一个不赞叹不绝。但是很少有人能每次都准确地道出伯牙弹琴的心意,而唯独可以做到这点。 一天,弹琴给听。伯牙弹这首曲子时,心中想到了挺拔的高山,琴声就像一座雄伟的山川竖立在听者耳旁。钟子期陶醉在其中,听后拍手赞叹道:“伯牙,你弹得真是太好了,就好像巍峨挺拔的高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中想到流水,琴声犹如一条翻滚着的江水流进了听者的心中。钟子期听后高兴地说道:“真是妙极了!这琴声宛如的江河从我面前流过。”伯牙感叹道:“钟子期真是我的知音呀!” 可惜,这件事过去几年后,钟子期去世了,伯牙这世上唯一的知音去世了。伯牙泣不成声,悲痛欲绝。 钟子期死后,伯牙经常自己一个人在屋中弹钟子期生前最爱听的。听着自己弹的曲子,伯牙仿佛又听到了子期一句句赞赏的话语。伯牙想:“子期死了,谁又能说出我的心意呢?那弹琴又有什么意思呀!”想完,他又爱惜地抚摸着琴,心里暗暗地说:“老呀,跟随了我这么多年,一下子失去了你,心里还真有些舍不得,但是,子期已经去世了,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了解我了,留着你,也许没有什么用了,不如去陪我的知音吧!”说完咬咬牙,长叹一声,便把自己心爱的琴“啪”的一声摔碎,决定终身再也不弹琴。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四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凡训蒙迁夏社”的准确理解,每个字的确切解释; 2、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知道“三皇”来历,“炎黄子孙”的概念; 3、引导学生认知华夏子孙的归属感,民族荣辱的共同感。教学重点:了解四书五经,中华民族的世系沿袭历史,古老而美好的神话,读背本节课所学原文。教学难点: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含义。授课基本内容:凡训蒙,需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积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自羲农,至皇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听人提到四书五经,古人参加科举考试,四书五经是考试的主要内容,那么,它究竟是指哪四书哪五经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字经的相关内容。 二、诵读新句子能够熟练诵读 三、解释概念1、小学:宋代朱熹编写的一部书,适合初学者学习。2、“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3、“五经”:指诗书易礼春秋,加上后来的乐称六经。 这是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著作。4、三皇:伏羲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伏羲氏,制定文字,绘制八卦,文明之祖。第一位君王。神农氏:号炎帝,姜姓,太阳神,制作农具,始种五谷,开创了农业。黄帝:轩辕氏,姬姓,开始制作衣裳,制定各种礼仪规范。至今,全世界的华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就是由此而来。 5、尧舜禹:唐:尧,上古功德最高的帝王之一,后将王位贤让给舜。 虞:舜,皇帝的裔孙,后将王位让给禹。 禹:因治理洪水有功,受舜的禅让,当了夏朝的皇帝。 6、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帝(唐尧)、舜帝(虞舜)称为“五帝”。 7、汤:商汤王,他推翻夏朝后当了皇帝,改国号为商,史称商汤王。 8、周文武:继商朝之后的周朝,有文王和武王两个君王。 9、家天下:夏禹王把王位传给儿子,就是家天下,从此直到清王朝,中国的历代都是“家天下”四、讲释文意:凡训蒙,需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凡是教导刚刚入学的儿童读书,必须讲清楚每个字义,解释明白每句话,教会儿童读书时懂得断句。一个读书学习的人,求学的初期首先要把小学学透,然后可以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积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论语这本书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记载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孟子这部书共分七篇,内容讲的是品行修养、仁爱道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中”为不偏的意思,“庸”为不变的意思。大学的作者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读通了孝经,读熟了“四书”,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诗书易礼春秋,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自羲农,至皇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从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王,被后人尊称为“三皇”。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两位帝王,他们互相谦逊礼让,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人,两位帝王统治时代被称为太平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夏朝的开国君王是禹,商朝的开国君王是汤,周朝的开国君王是周武王,这几个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夏禹王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使天下成为一家的天下。夏朝延续了四百多年,最后被汤所灭。五、讲故事神农尝百草 黄帝战蚩尤 尧位传舜 三过家门而不入舜帝南巡:娥皇女英,湘妃竹。六、学生读背:背诵所学原文神农尝百草:上古时候,五谷和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啊! 老百姓的疾苦,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了,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向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才把野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身上被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神农摇摇头:“不能回!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然后,他看见几只,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爬过来。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能。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一直尝了七七,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来到回生寨,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从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弥漫。 为了纪念、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取名为“”。把神农升天的回生寨,改名为“留香寨”。湘妃竹的传说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饭吃不好,觉睡不安,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帮助百姓除害解难,惩治恶龙。 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她们虽然出身皇家,又身为帝妃,但她们深受尧舜的影响和教诲,并不贪图享乐,而总是在关心着百姓的疾苦。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家门,也是依依不舍。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欢欢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征服恶龙、凯旋的喜讯,日夜为他祈祷,早日胜利归来。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燕子来去了几回,花开花落了几度,舜帝依然杳无音信,她们担心了。娥皇说:“莫非他被恶龙所伤,还是病倒他乡?”女英说:“莫非他途中遇险

    注意事项

    本文(国学启蒙《三字经》教案(45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