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九章工业化化和城市化.docx

    • 资源ID:35852163       资源大小:25.27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九章工业化化和城市化.docx

    第九章工业化与本章主要内容l 9.1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l 9.2 城市化l 9.3 中国的工业化l 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从不发达向发达的过渡之中,而工业化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经济不发达到发达的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l 工业化往往伴随着城市化,这两个过程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第一节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l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开始于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到20世纪中叶,发达国家已经进入成熟的高度工业化阶段。而发展中国家大多在二战之后才开始工业化的进程。l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发展中国家要借助工业化摆脱不发达的状态。l 那么,发展中国家要如何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理论探讨。一、工业化的含义及其模式l 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表明,生活水平与资源投入到工业部门的份额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经济由不发达到发达的转变必须要依靠工业化来完成。1、工业化的含义l 对于工业化的含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我们大致可概括为两种:(1)较窄的工业化定义。l 认为工业化就是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制造业活动与第二产业在国民收入与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l 因而,工业化就是一个国家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的过程。l 巴格奇,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工业化”:l “工业化是一种过程。下面是一种明确的工业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首先,一般说来,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与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或许因经济周期造成的中断除外。其次,在制造业与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在这两种比例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增加了。”(2)较宽的工业化定义。l 认为工业化并不一定是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转变,工业化实际上是整个经济的现代化。l 张培刚:“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 基本特征l 第一,工业化首要的与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即通常所说的机械化过程。l 第二,它包含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与发展。l 第三,工业化必然促成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与农业生产量的增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相对比重逐渐降低。2、工业化的模式l 各国进行工业化的历史条件、经济环境、社会制度都不尽相同,因而每个国家的工业化化道路都有其特殊性。l 但我们可以根据占主导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把各国的工业化划分为几种类型:(1)自由市场经济模式l 这是欧美发达国家经历过的工业化模式,如英、美,法等国。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l 第一,市场机制引导资源的配置,是促进工业化开始与演进的根本力量,政府的作用仅限于为工业化创造有利的环境。 l 第二,从工业化的进程上看,这种工业化大多是消费品导向的,从棉纺织工业起步,先发展轻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再到交通、运输与其他产业部门。 (2)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模式 l 这是工业化起步较晚的发达国家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采用的工业化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l 第一,市场机制仍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但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十分突出。 l 第二,这类模式的国家,其工业化的程序有所变化。政府投资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而私营企业依然采取从棉纺织工业起步,由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发展顺序。德国、日本的工业化道路l 德国政府在工业化过程中,特别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起了显著的积极作用。除了修建道路与运河外,政府在国家的煤矿与冶金行业引进英国的技术,大力支持与英国的技术交流,并实行政府主导的投资政策等,终于使德国在19世纪末期跻身于实力强劲的工业化国家之列。l 日本则是在明治维新后,通过明治政府的强力引导,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政府在18691885年,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聘用外国专家与技术人员,兴建了一批军工厂、民品工厂及采矿场,并通过保护与联合私人资本,控制了日本现代工业的命脉,还通过征税直接推动了资本积累。l 除了以上措施以外,德国与日本政府还实行保护贸易与对外扩张政策,也对本国的工业化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3)计划经济模式 l 这是一种通过自上而下的计划来配置资源的工业化模式,其典型代表是前苏联。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也曾采取这种模式。l 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采取国有化、集体化形式消灭私有制,在中央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下进行高积累,高速度地建立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体系。l 这种模式能在较短时间内集中资源,迅速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l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过度剥夺了农业积累,阻碍了农业发展;高积累与优先发展重工业,使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低,经济发展缺乏活力。二、工业化与经济发展l 工业化带来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收入的迅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的改变。1、工业化与经济增长l 传统农业社会的收入水平是十分低下的,并在千百年中基本维持不变。只有经过工业化才能使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 l 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来自工业本身的性质。l 传统农业是边际报酬递减的,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及人们对食物需求的有限性,不足以支持长期的经济增长。l 而工业增长则不受土地有限性与需求有限性的制约,能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l 当工业在GDP中的份额增加时,意味着资源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移,经济就能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工业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l 首先,当工业从边际报酬递减的经济活动中吸收资源的余地耗尽时,GDP的增长会放慢。l 其次,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对工业的需求主要来自农业部门;而在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对工业的需求主要来自出口部门。l 第三,工业化国家的出口与产出的快速增长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落后国家则处于恶性循环之中,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是很困难的。2、工业化与经济结构的变化l 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结构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1)工业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l 工业化就是工业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就是工业在国民收入与就业人口中所占的份额上升,并促进商业、服务业等其他行业的发展。l 因此,工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l 配第在政治算术中指出:“制造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制造业多得多。”l 在此基础上,克拉克进一步提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社会就业结构的重心有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推移的趋势。l 库兹涅茨收集整理了20多个国家的数据,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这两个方面,研究了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l 他的结论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都趋于下降;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致是上升的,但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变动不大;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是上升趋势,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变动不大。(2)工业化与工业部门内部结构的变化l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1931年出版的工业化的阶段与类型一书中分析了这个问题。l 他把工业划分为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把两者产值之比称为“霍夫曼系数”:l 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净产值/资本品工业净产值l 通过对近20个国家时间序列数据的研究,霍夫曼得出结论:在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l 根据霍夫曼系数的数值范围,可以把工业化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l 第一阶段,霍夫曼系数为5(±1);l 第二阶段,霍夫曼系数为2.5(±1);l 第三阶段,霍夫曼系数为1(±1);l 第四阶段,霍夫曼系数小于1。l 霍夫曼系数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不断下降,说明工业化以消费品工业为起点,逐渐向资本品转移,即工业结构趋向于“重工业化”。l 这被称为“霍夫曼定理”。l 霍夫曼定理受到不少经济学家的质疑,认为霍夫曼定理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 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l 1、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水平l 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制造业增加值(MYA)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来考察。l 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制造业的份额仍然很小。发展中国家制造业部门占GDP的份额 年 代 占GDP的百分比(%) 1960 15.6 1965 16.9 1970 18.1 1975 18.1 1980 18.1 1983 17.5l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考察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贸易额占全球制造业贸易额的比重。l 1984年,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11.6%,在20世纪6070年代,这一比重几乎没有变化,1995年,这一比重上升为20%。l 1986年,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贸易额占全球制造业贸易额的14%,比1963年增长了21.9%。l 由于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的不同,造成了各国的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2、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模式l 市场机制在工业化过程中尽管很重要,但在发展中国家却不能等待市场“自发地”推动工业化,而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l 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工业化初始条件与当年的发达国家有巨大的差别。今天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处于被动地位。l 而且,发展中国家不具备完善的市场体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受到许多阻碍。l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1970年认为,“政府不能够也不应该在工业扩张的过程中只起被动作用。计划已成为工业发展纲领中一个基本与完整的组成部分,因为市场力量自身不能克服发展中国家经济中那种很深的结构性僵化。”l 另一方面,工业化国家积累了大量的先进生产技术与工业化经验,发展中国家可以借政府之力来学习与引进,这样就可以少走弯路,有可能大大缩短工业化所耗费的时间。l 但是,政府对工业化的干预不能干扰、更不能取代市场的基础作用。韩国工业化的可喜成绩l 20世纪的后40年,韩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8%以上,创造了“汉江经济奇迹”,已经成为世界第十一大贸易国、新兴的工业化国家。l 工业化几乎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梦想。韩国不断增加它在制造业部门的投资,现在已经实现了全面工业化,农业产值下降到5%以下,制造业所占份额上升到30%以上,服务业则达到50%以上。l 最初在韩国经济增长中领先的是劳动密集型轻工业,特别是纺织业。此后是重工业与化学工业。现在,在不到两代人的时间内,韩国便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船舶、电子、半导体与汽车制造国之一。l 曾经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农业国之一的韩国,从1962年开始认真着手发展经济。韩国的第一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621966)的重点是为工业化打好基础,这一计划成功地开始并加速了韩国产业结构的调整。l 以出口为增长发动机的外向经济发展战略,大大地促进了韩国经济的根本转变。从1962年1997年,韩国国民总收入由23亿美元增加到4740亿美元,增长205倍;人均国民总收入由87美元增加到10307美元,增长117倍。 第二节 城市化l 工业化过程一般伴随着城市化,工业的扩张,工业人口的增多,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一、工业化与城市化l 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的过程,也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l 城市化水平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计算:l 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数/全国总人口数l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促进的。l 一方面,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l 另一方面,城市化又推动了工业化。聚集经济效益与规模经济效益l 首先,人口集中会减少雇佣劳动力,特别是减少技术工人与工程技术人员的成本;l 其次,基础设施可以集中建设并广为利用;l 第三,每个厂商可以从同在一个城市的其他厂商那里获得许多好处,容易获得许多必要的投入与服务,减少运输费用;l 最后,人口集中也意味着较大的市场。l 钱纳里与赛尔奎因在研究各个国家经济结构转变的趋势时,曾概括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l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城市化程度的提高。l 上表表明,制造业生产比重与就业比重的上升基本上是同步的,而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与生产比重的上升则表现出阶段性差别。 l 从发展的历史过程看,城市化进程大体呈现为“S”型,即由慢到快、由快到慢,直至停滞不前的曲线发展过程,是典型的“否定之否定”三阶段。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l 城市化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然现象,但并不一定与工业化水平相适应。l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l 1730年-1850年。英国在这期间完成了城市化,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50%的国家。l 1851年-1950年。在这期间欧洲与北美等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达到51.8%。l 1950年-1990年。全世界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城市人口的比重由1950年的28.4%上升到1990年的50%。1、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征l 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水平一般低于工业化水平,但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城市化速度也大大加快,甚至超过工业化水平,出现“超城市化”现象。 l 同发达国家相比,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有以下特征:l (1)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不仅在增长速度上大大高于发达国家,而且在绝对量上也超过了发达国家。 l (2)城乡人口同时增长。 l (3)超大城市现象日益突出。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影响因素l (1)人口的自然增长。l (2)净流入城市的移民大量增加。 l (3)城市行政区域的扩大。 第三节 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l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同样面临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任务。l 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 一、中国的工业化道路l 从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算起,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已经发展了一个多世纪。l 而真正意义的工业化运动开始于20世纪初。l 但是,由于外强侵略、内政腐朽,长年战乱、灾荒不断与半封建土地制度的严重束缚,民不聊生,工业化发展非常缓慢。l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以现代工业方式生产的产品产量还不到总产值的10%。l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具有以下显著特征:l 第一,以重工业为主。 l 第二,以国有经济为主。 l 第三,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l 第四,工业依靠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积累资金。 l 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工业化还是取得很大的进展,形成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体系,完成了基础工业的系统布局。l 到1978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的比例下降为28.1%,第二产业上升为48.2%,第三产业上升为23.7%。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的比例为24.8%,工业占的比例为75.2%。l 但是,由于工业化道路的特殊性,我国城乡社会结构并没有与工业化的进程同步转变。l 1978年与1952年相比,农业产值份额下降了20.7个百分点,而农业劳动力份额只下降了1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份额上升了27个百分点,劳动力份额只上升了9.4个百分点。l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工业化运动一个新的起点。 l 我国的工业化运动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l 第一,我国农村在推行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模式的乡镇工业发展机制。l 第二,由计划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形成了新型的工业化机制。l 第三,由封闭的工业化转变为外向型的工业化。l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推动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l 农业在GDP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28.1%,下降到2001年的15.2%,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者的人数由1978年的71.9%,下降到2001年的50%;非农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71.9%,上升到2001年的84.8%,非农业劳动力占人社会劳动者的人数由1978年的29.5%,上升到2001年的50%。l 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l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l 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与时代进步背景下,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战备部署:l 第一,这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做出的重大决定。 l 第二,这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l 第三,这是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 l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l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与不同时期,工业化的内涵与道路有所不同。 l 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与时代是紧密相联的,成功的工业化都是吸收与应用当时最先进技术的结果。 l 离开了信息化的工业化,不是现代化的工业化,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行不通;忽视工业化,离开了工业化的信息化,将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片面发展信息化的道路也走不通。 l 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加快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l 在工业化开始发动的50年代,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都很低。1950年,工业占国民收入比重为14.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1.2%。l 1978年,我国的工业化率已达到46.8%,城市化率却仅为16.6%。l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到2000年城市化率已经上升到36%,但仍然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l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相比要低约10个百分点,与同等工业化水平国家比要低约20个百分点。l 城市化水平的落后,严重地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l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人均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l 农民收入上不去,巨大的农村市场没有活跃起来,使市场购买力很低。l 根据国际经验,发达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后才出现买方市场,而我们国家2001年人均不到900美元就出现了工农业产品低水平过剩。我国农村实际人口占全国人口近70%,而金融资产不到30%,社会购买力不到40%。l 2012年,我国城市化率突破50%。l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市化的条件已逐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市化战略,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l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必然是结构多元的。 l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 复习思考题l 1、什么是工业化?工业化有哪些模式?l 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如何?l 3、比较改革前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有什么不同特征?第 17 页

    注意事项

    本文(第九章工业化化和城市化.docx)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