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发育生物学.(14页).doc
-动物发育生物学.-第 11 页动物繁殖技术简介摘要: 动物繁殖技术是畜牧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在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畜禽繁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综述了人工授精技术,体外受精技术,性别控制,胚胎移植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B-型超声波诊断技术等九个方面的动物繁殖技术的进展。关键词:人工授精;性别控制;胚胎移植;克隆;转基因Brief Introduction of Animal Reproductive TechniqueAbstract: The animal breeding technology is a key technology in the produc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occupying an important position modern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of high quality, high yield and high efficiency.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ique of animal breeding such as th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in vitro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sex control, embryo transfer technology, cloning, transgenic technology, b-type ultrasonic diagnosis, etc. Keywords: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Sex control; Embryo transfer; Clon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前言 动物繁殖技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分支。 动物繁殖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人工授精技术到20世纪70年代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似乎才真正开始动物繁殖技术的新纪元。动物繁殖技术在过去的50年里取得了显著进展,现代动物繁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同期发情、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嵌合、体外受精、克隆技术和性别控制等等,其中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人工授精技术,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并最有成效的繁殖技术1。这是一个以人工授精起始的连续过程。随着体外受精、精子分离和核移植克隆等技术的发展,这些连续性的繁殖技术将是目前和未来提高生产力的强有力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动物繁殖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繁殖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从常规的人工授精到胚胎移植和体外性控胚胎生产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家畜繁殖的速度更快,生产性能更高,繁殖准确性更好,给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竞争力2。繁殖技术由繁殖调控技术和繁殖监测技术两部分内容组成。繁殖调控技术包括调控发情、排卵、受精、胚胎发育、性别发生、妊娠维持、分娩、泌乳等生殖活动的技术,是提高动物繁殖效率、加快育种速度的基本手段3。例如,近期发展起来的显微授精和胚胎生物工程技术等,分别是提高公畜和母畜繁殖效率的重要手段。繁殖监测技术包括发情鉴定、妊娠诊断、性别鉴定、激素测定等技术,是促进繁殖管理、提高繁殖效率或畜牧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4。动物繁殖技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动物生殖细胞和胚胎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生物科学为基础,研究调控和提高动物繁殖性能、发掘动物繁殖潜能5。动物繁殖是动物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对动物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繁殖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动物繁殖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的人工授精到70年代的胚胎移植的应用,开始了新纪元。常规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性别控制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动物繁殖的速度更快、生产性能更高、准确性更好,给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其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竞争力。另外,分子生物学的某些突破使人们能够分离基因,并在体外进行重组6。这些突破迎来了动物繁殖技术发展的新时代。1 动物繁殖技术的种类1.1 人工授精技术自从20 世纪40 年代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和冷冻精液技术产生,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 已成为家畜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 尤其对养牛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7。人工授精技术是借助于专用器械,用人工方法采取公畜精液,经体外检查与处理后,输入发情母畜的生殖道内,以代替公母畜自然交配,使母畜受胎的一种繁殖技术。人工授精技术能充分利用优良公畜的繁殖性能,减少种畜的饲养量,降低生产成本;使优良基因的影响迅速扩大,可以极大地加快遗传改良的速度;能提高母畜的受胎率;使种公畜的精液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很好地在各地组织实施和交流。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普及了奶牛的新鲜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后,从1977年开始在全国推广牛的冷冻精液8。目前,全国各省区共有40多个冷冻精液站已具备年产近2 000万个剂量的牛冻精生产能力,奶牛人工授精已得到普及,黄牛每年杂交改良也在千万头以上。在养羊发达的北方省区已经普及人工授精,猪的人工授精在生产上也得到广泛应用,部分野生动物也广泛采用人工授精技术9。目前,人工授精作为家畜繁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在欧洲、北美及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普及率很高。法国经过后裔测定,优良种公牛遗传力的改进每年进展达20%。绵羊人工授精仅次于牛、猪的人工授精,近20 年来在很多国家也受到了重视。人工授精技术对于提高优良畜禽的配种效率;加快改良步伐,促进育种进程;保护品种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克服公、母畜体格悬殊造成的交配困难;防止疾病传播;提高母畜的受胎率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1012。1.2 体外受精技术体外受精技术自1982年以来,家畜体外受精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仅仅10年时间,就已从理论上、方法上得到充分的完善和发展,成为动物胚胎工程及细胞工程领域内的一个基本和重要的研究分支,并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进入应用阶段13。体外受精作为动物胚胎生物工程的一项重要技术,是通过人为操作使精子和卵子在体外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的动物繁殖新技术。在生物学领域中,将IVF 的胚胎移植后所获得的后代称为试管动物。它包括卵子的成熟培养、精子获能、体外受精、胚胎早期培养和胚胎移植等5 个连续过程。体外受精技术从其发展到现在, 对畜牧业生产、动物生殖机理的研究等及保护濒危动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和体外受精,可望得到大量质优、价廉的体外生产胚胎,充分挖掘优良公、母畜的繁殖潜力;可观察配子发育、成熟受精及胚胎发育等一系列现象,从而为探索配子发育调控机理等受精生物学积累一定的资料;利用体外受精技术,可评定家畜精子的质量,了解精子受精的能力,做到尽早防治不孕症,如公畜的少精、死精或无精和母畜的输卵管阻塞等。若将体外受精技术与其他生物技术, 如转基因技术、细胞核移植技术、基因敲除和基因修饰技术等生物高科技相结合,必将加快优良种畜的扩繁进程,促进畜牧业的迅速发展14。 1.3 性别控制性别控制是按照人们的意愿生产特定性别后代的动物繁殖新技术。20 世纪以来,人们对性别形成的研究已从形态学向配子发生和胚胎形成的过程深化15。日益进展的显微技术,使得人们通过对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和异型性染色体的研究认识到,Y染色体的存在与否是决定性别发育方向的关键因素;性细胞减数分裂中产生等量的X 和Y 单倍体染色体,是产生平衡性别比例的物质基础。现代遗传学的发展使人们对性别的认识提高到分子水平, 性别决定区域位于Y 染色体短臂的非同源区。目前家畜性别控制主要采用两条途径,即精子分离和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虽然使用流式细胞仪已成功分离了X、Y 精子,但其成本高,分离效率低,暂时还难以在实际生产中推广。而牛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随着胚胎移植技术的产业化推广,该方法也日趋发展成熟,特别是针对性别决定区特异性序列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发明和性别决定基因的发现,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成为目前最具实用价值的一项性别控制技术,使胚胎性别鉴定和控制进入新的发展水平16。1.4 胚胎移植技术胚胎移植也称受精卵移植或是卵移植。它是将优良种母畜配种后的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另一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体内,使胚胎在受体体内继续生长发育,最终发育成新个体。在生产实际中,如果发现具有优良生产性能的母畜,通过胚胎移植可以扩大优良母畜的数量。英国的Walter Heape于1890年从1只与纯种安哥拉公兔交配后32 h的安哥拉母兔体内取出2个4细胞的胚胎,然后将胚胎移植到一只生理状态相同的比利时母兔输卵管的上端,最终获得成功17。20世纪30年代胚胎移植在绵羊、山羊上取得成功,1951年牛、猪的胚胎移植事例也相继被报道,马的胚胎移植在1970年也获得成功。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先后在兔、绵羊、牛、马、山羊等方面试验成功。胚胎移植技术应用前景广阔1821。胚胎移植特别是牛的胚胎移植,在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生产领域已被很好地应用,并在奶牛的遗传改良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尽管这还有赖于奶牛品种的高产性。随着活体采卵、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体外培养技术的完善,体外生产胚胎的商业化应用会进一步提高,冻胚胎的使用率会越来越高,国际间的胚胎贸易也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而日益繁荣。在动物繁殖中应用胚胎工程技术不仅可增加良种的数量,而且还能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胚胎工程中的家畜胚胎移植技术,主要用于快速扩大优秀种公畜和核心母畜的数量。由于种公畜和种母畜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利用胚胎移植在育种方面可以获得全同胞或同卵双生家畜进行后裔测定等优势22。因此,该技术在种公畜的选育和优质核心母畜群的培育以及加快育种步伐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家畜胚胎移植主要是通过对优良供体母畜作超数排卵处理,和体内胚胎生产或体外人工受精的方法,以大量获得优良家畜胚胎后,再将其移植给普通代孕受体进行快速繁殖优良家畜的生物技术。胚胎移植技术主要用于快速扩大优秀种公畜和核心母畜的数量。由于种公畜和种母畜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供体种畜与受体母畜价格差较大,利用胚胎移植在育种方面可以获得全同胞或同卵双生牛进行后裔测定等优势,因此,该技术在种公畜的选育和优质核心母畜群的培育以及加快育种步伐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目前, 我国牛羊的胚胎移植技术在一些省区已进入了产业化应用阶段,对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进作用。全年胚胎移植数量已超过2 万枚,在发展中国家处于先进水平。技术水平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产奶牛超数排卵技术每头生产可用胚胎68 枚,鲜胚移植妊娠率达到60%,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为50% 以上。奶牛分割鲜胚移植受胎率可达到45%以上。对于马、驴、马鹿等大家畜,已建立了胚胎移植的方法,并均已获得了妊娠。由于胚胎冷冻技术的不断进步, 解冻后直接移植法的冷冻胚胎不再需要在显微镜下操作,使得移植操作不再成为胚胎移植技术大规模推广的瓶颈。而随着胚胎移植技术在广大农牧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受体牛组织和受体牛状况成为制约胚胎移植工作的主要因素。艰难的组织工作和受体牛的低可用率使胚胎移植的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普通农户甚至奶牛场利用ET技术的积极性23。从这个意义上说, 组织工作的难度和重要性要超过胚胎移植技术工作。只有科学、合理地做好胚胎移植受体牛的组织工作,认真挑选出足量、适合的受体牛,才能保证胚胎移植推广工作高效率进行并获得理想的结果。1.5 克隆技术“克隆”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就是无性繁殖。体细胞和受精卵一样都含有全部的遗传信息,因为从理论上来讲,从体细胞获得完整的动物个体是完全可行的。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Haberlandt通过研究发现植物的体细胞具有母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并具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的潜能,因而每个植物细胞经离体培养后。都可以像胚胎细胞那样再生成为完整植株这就是所谓的细胞全能性。Spreeman(1938)定义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是指将一个多细胞胚胎的卵裂球或细胞核通过显微手术和细胞融合的方法,移植到1个去核的卵母细胞或去核的受精卵中,构成新胚胎(克隆胚胎),然后移植给受体,获得与核供体胚胎基因型相同的后代(克隆动物)的生物技术。1958年,Steward将一个胡萝b细胞成功地进行了试管培养,使其发育并长成了株具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完整植株。1964年,利用毛叶曼陀罗的花药Guha Maheshwari成功地培育出了单倍体植株因此,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获得了充分的证实。但是由于动物细胞高度分化,它是否仍然保持发育的全能性,一直是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为了证明分化后的动物体细胞是有全能性的,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最初科学家们是从胚胎细胞的核移植开始的用两栖类动物进行的一些克隆试验表明,早期胚胎细胞核经移植可产生成熟的动物个体,而且在许多物种中胚胎分割及胚胎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已获得了成功。在动物育种方面动物克隆技术的应用可以加速育种进程利用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动物品种的体细胞作核供体。进行动物克隆。不仅可以避免自然条件下选种所受到的动物生育周期和生育效率的限制,而且还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在拯救濒危动物方面动物克隆技术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陈大元提出的利用动物克隆技术拯救大熊猫的计划,在国内外均引起了一定的反响2428。哺乳动物胚胎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先后取得了小鼠(1981)、绵羊(1986)、牛(1987)、兔(1988)、猪(1989)、山羊(1990)等哺乳动物胚胎细胞克隆的成功,目前该技术主要侧重于如何提高成功率并尽快使其产生效益,如克隆转基因动物扩大珍稀动物的种群等。在成功地进行了数例胚胎细胞核移植之后,科学家们即着手进行体细胞的核移植试验,1997年2月23日,英国科学家Wilmutt等获得了成年绵羊乳腺上皮细胞核的克隆后代,即成功运用体细胞核移植绵羊“多莉”(Dolly),这是生物学史上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领域内划时代的突破, 如同在科技界爆炸了一颗“原子弹”,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这一突破性成果为成年哺乳动物的完整复制打下了基础。“多莉”的成功首次证明了成年动物分化的体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并能维持核移植胚胎发育直至出生。这一成果不仅给人们的观念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而且由于它所蕴藏的商业和社会价值, 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29。当然,经济效益和遗传改良并不是克隆的唯一目的。动物克隆技术不仅对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生殖生物学中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关系、衰老、基因表达与调控等理论问题的解释有促进作用,而且可有效增加优良品种的群体数量, 为科学研究提供大量遗传性状一致的试验动物, 有望成为保护濒危动物和家畜遗传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手段, 为转基因动物的繁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1.6 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诞生于20 世纪70 年代,它被公认为遗传学领域中继20 世纪初的连锁分析、60 年代的体细胞遗传和70 年代的基因克隆之后的第四代技术。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使动物定向育种成为可能, 有望大幅度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如: 陈永福 等用构建的GH 基因表达载体进行基因转移, 所获得的转基因猪的生长速度提高11.8%14.2%,饲料利用率提高10%,瘦肉率也有所增加30。转基因动物生产技术将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及个体的发生、发育和衰老相统一,基因表达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相结合,开辟了一条用四维体系研究特定基因表达特性与功能的新手段,广泛用于新基因的功能鉴定,发育过程中基因时空调控机制的基础研究等。转基因动物技术还能将复杂的生物学问题分解为多个因素,分别进行研究,也能将涉及生物体内各种复杂的影响因素综合在一个生物体内进行研究,从而开辟了研究生命现象的新思路。因而成为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中最热门,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临床医学、畜牧生产与育种等各研究领域中,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7 B-型超声波诊断技术B型超声波诊断技术应用于动物的繁殖生产,可检测到胎儿或羊水,并能够确诊怀孕,可大大提早动物妊娠检查的时间,有利于缩短动物的胎间距,提高其繁育速度,加快育种进程。通过不孕和难孕诊断,治疗繁殖疾病,推动动物繁殖和胚胎移植产业化和规模经营,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比如将B-型超声波诊断技术应用于奶牛的繁殖生产,可大大提早母牛妊娠检查的时间,有利于缩短奶牛的产犊间距,提高牛的繁育速度,加快育种进程;通过不孕和难孕诊断,治疗繁殖疾病,推动奶牛繁殖和胚胎移植产业化和规模经营,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传统的直肠检查法妊娠诊断相比,B-型超声波诊断技术在授精或胚胎移植24d 后可检测到胎儿或羊水,并能够确诊怀孕。因此B-型超声波诊断技术在缩短奶牛产间距,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受到超声波诊断系统本身的价格、应用范围及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8 同期发情技术20 世纪70年代以来,家畜同期发情技术已成为许多国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种类繁多的孕激素药物,前列腺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及其它制剂的效能测定和投药方式,处理期限等。近年来由于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合成制剂的发展和释放激素合成制剂的应用,使家畜同期发情研究向广深发展。 反刍家畜的同期发情(主要针对牛和羊)(1) 孕激素法。根据用药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口服法、埋植法和阴道栓法。牛和水牛的处理时间均为912天,绵羊为14 16天, 山羊为l8天。牛的口服法一般用十六甲基甲孕酮(MGA),每日每头在饲料中添加O5毫升;羊的一般是每日每只12毫克甲地孕酮(MA)。埋植法和阴道栓法中,牛、羊的处理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药剂量有差别。以牛为例,埋植法是将36毫克的甲基炔诺酮(norgestomet)或2O4O毫克十八甲基炔诺酮与一定的载体混合,然后制成直径34毫米、长152O毫米的棒形,埋植于牛的耳背皮下。处理前肌肉注射46毫克雌二醇可加速自然黄体的消退31。羊埋植法所用的激素为3毫克甲基炔诺酮,埋植物也要比牛的小。羊的同期发情法以阴道栓法最常用,具体方法是把含有孕激素和雌激素混合物的硅橡胶放在PRID或CIDR型阴道栓内,然后放入阴道内。孕激素处理结束时,注射200500国际单位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对促进卵泡发育和发情的同期化有一定的作用。阴道栓法不适合水牛,因为放置阴道栓后,要在外阴部露出一小段引线,而水牛喜滚泥和泡水,污水易沿引线进人阴道而造成感染。(2) 前列腺素(PG)注射法。PG肌肉注射是最简便的同期发情方法,分一次注射法和两次注射法。牛肌肉注射一次PG的用量为203O毫克,二次注射方法和剂量相同,两次间隔时间1112天。目前, 生产中常用的是氯前列烯醇(PGC),其溶黄体的生物活性相当于PG的200倍,相当于l5一甲基前列腺素的10倍以上,由于其效果确实,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广泛应用于家畜同期发情处理。吴旧生曾用PGC注射液在奶牛上做过同期发情试验。结果表明,注射PGC组奶牛同期发情率均高于其他药物组和空白组,不同剂量PGC处理组中以O3毫克组效果最佳,O2毫克组次之。而30天不返情率以O2毫克组效果最佳,平均受胎率可达到43。这表明PGC不仅能较好的诱导奶牛发情,而且还能诱导卵泡生成、成熟并排卵。此外,PGC有宫内输入(UI)和肌肉注射(IM)2个途径,据韦英明、蒋如明报道,PGC宫内输入的效果比肌肉注射的效果好,可能是宫内输入给药可使PGC更易到达卵巢溶黄体。VanLieshoutJA、SchroderPJ等报道用PG分别处理奶牛和小母牛,奶牛的产奶量、产犊率以及小母牛的受胎率比未用PG处理组的高32。(3) 激素组合处理法。激素组合处理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热点,其组合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PG结合孕激素法。张寿应用18一甲基炔诺酮,按每只6O毫克加磺胺粉40毫克对青海半细毛羊进行耳背皮下埋植处理,5天后每只肌肉注射O1毫克PGC,921 的羊在5日内发情。BrownLN、OddeKG等用MGAPGF(2)和诺孕酮一雌二醇分别处理300只十周龄不同品种的小母牛,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分别为687 :406和573 :366,差异显著。促性腺激素结合孕激素法。马世昌、刘玉国等报道,用PG与PMSG结合CIDRS处理宁夏寒滩杂种绵羊母羊均可获得较好的同期发情效果,且PG结合CIDRS处理成本较低。因此,建议繁殖季节应选用PG处理方法,而非繁殖季节应选用PMSG处理方法,既可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又可降低羊同期发情处理成本。另据报道,由于用孕激素和PMSG处理的受胎率较高,国外试验所得的受胎率为34 一100, 国内张居农所得试验结果表明,大范围推广时此法也能得N8o的受胎率,因此孕激素和PMSG法目前被认为最适用于绵羊同期发情,是简便而效果好的一种方法。PG结合促性腺激素法。BrittJS、GaskaJ等将200只荷斯坦奶牛在不同的季节随机分为两组:Ovsynch(同期排卵)组在第0天肌肉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第七天注射PGF2,第八天第二次注射GnRH;PP组有明显的黄体,注射PGF2。Ovsynch组不进行发情鉴定,直接人工授精;PP组进行发情鉴定,只对发情奶牛人工授精。结果表明,Ovsynch组怀孕率和受精率明显高于PP组,而且Ovsynch组不需要发情鉴定,被视为是控制繁殖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国内关于用PG结合促性腺激素法进行同期发情的报道很少。韦英明、卢晟盛等报道应用PMSG和维生素ADE(VitADE)分别结合PG对129头母黄牛进行同期发情定时输精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MSG结合PG促使母黄牛同期发情的效果最好。孕酮栓结合PMSG和PG法。李俊杰、桑润滋、田树军报道,利用孕酮栓+PMSG+PG法对大群体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比较不同季节、地区、埋栓时间及品种对发情效果的影响,发现孕酮栓+PMSG+PG法对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在春、秋、冬季均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且以春秋两季的同期发情效果相对集中。其方法是:试验阴道埋植孕酮栓20天,将埋植日作为第0天,于孕酮栓埋植的第1O天,将第一个栓取出并重新放入另一个孕酮栓;于孕酮栓埋植的第18天,肌肉注射PMSG,在撤栓(第19天)时每只羊颈部肌肉注射PG。Bush .DC、Wilson报道,78只小母牛埋置孕酮拴(内含138克孕酮)23天,于孕酮栓埋植的第14天,肌肉注射PMSG100毫克,撤拴时(第23天)注射PG25毫克,7天后再用GnRH处理,可获得较高的同期发情率。高庆华、何良军报道,分别用海绵栓4-PMSG+PG、一次PG和口服孕酮处理母牛,48小时同期率和受胎率均以海绵栓+PMSG+PG组较高,且以海绵栓-I-PMSG-I-PG法成本最低3335。 1.8.2 猪的同期发情。猪对外源激素的反应与牛、羊等畜种不同,因此同期发情的方法也不同。由于PG只对母猪发情周期第12天以后的黄体才产生作用,因此,PG不适合诱导母猪同期发情。目前使用较多的有以下两种方法:(1)孕激素结合促性腺激素法。Schnurrbusch等认为,青年母猪用PMSG和GnRH处理的间隔短于78小时易造成尚未完全成熟卵泡排卵,而导致卵子的受精力和发育率下降。因此,对于青年母猪进行PMSG和GnRH处理的间隔应保持在80小,时;经产母猪处理间隔5572小时比较理想。(2)管理措施结合激素法。母猪一般在断奶后12周内便可正常的发情,但发情并不集中,如在断奶当天或次日注射1000国际单位PMSG,或400国际单位PMSG+200国际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使大多数母猪于断奶后48天内发情36。胚胎分割和融合(嵌合体技术) 胚胎分割胚胎分割技术是显微操作技术,分割胚胎内细胞团(囊胚)、28 个细胞卵裂球或晚期桑椹胚(32个细胞)。把分割的胚胎每一份直接移植到受体囊胚或与810 细胞时期的胚胎聚集,由此发育成的家畜个体为嵌合体。 细胞融合细胞融合是家畜育种的一项新技术,它是人为地用物理的方法使细胞融合,得到新的杂种细胞,是家畜育种的一项新技术。在融合细胞中有2核与3核,而4核以上的杂种难以增殖。当将两种细胞进行融合时,可出现同种细胞间融合细胞和异种细胞间融合细胞及不融合的细胞。细胞融合不仅在细胞核之间,在细胞质之间也发生混合。嵌合体的制作方法是,先将两个植入前的胚胎除去透明带,然后将其融合在一起。嵌合的胚胎在体外培养后,即可移入受体。嵌合体从每个胚胎得到一些组织,当一个胚胎在遗传上是雌性,另一个是雄性时,就产生一个性嵌合体。通常这种性嵌合体转化为雄性个体。可是,嵌合体的组织是随机地从每个胚胎发育而来的,将来有可能控制胚胎的相对作用,从而任意的混合基因型。把奶牛的乳房和肉牛的肌肉,或把瘤牛的皮肤、肝腺和不同品种肉牛的其它特性合并,可得到在遗传上变异很大的新的仔代,其公牛6 个月可完全成熟,母牛产奶量大大增加,一年可提供万磅牛奶3738。2. 总结及展望动物繁殖技术的应用对于增加群体数量、提高群体中优秀基因的比例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从应用角度获得最大益处,需要更广泛地、更切实际地研究和应用动物繁殖技术。将来,动物繁殖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会在现代动物繁殖和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关注着新的繁殖技术,并期望了解更多的新技术的安全性和进入食物链中的产品的安全性等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动物繁殖技术也会得到飞速的前进。我们相信,随着繁殖技术的发展完善,它将为人类建设美好的明天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十一世纪,将是生物工程技术迅速发展日益完善的世纪,它会对传统的繁殖技术带来新的飞跃。我们相信,随着繁殖技术的发展完善,它将为人类建设美好的明天做出更大的不可替代的贡献。参考文献:1 李青旺,胡建宏,王立强,等.哺乳动物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J.家畜生态,2004,25(1):4548.2 王达珍,郭继彤.免疫学方法鉴定小鼠早期胚胎性别的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5):912.3 罗应荣,刘云海,朱化彬,等.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奶牛胚胎性别和移植试验J.中国畜牧杂志,1994,30(2):3237.4 朱裕鼎,王大可,许罕华,等.利用PCR 技术鉴定牛早期胚胎性别的研究J.高技术通讯,1992,12:1214. 5 柏学进,薛建华,董雅娟,等.牛胚胎移植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阶段总结报告J.黑龙江畜牧科技,1999,(4):1417.6 付强,张明,卢克焕,等.家畜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6,162166.7 倪和民,郭勇,陈英.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研究进展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6,11(1):129134.8 郭志勤等主编.家畜胚胎工程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 温利华,王风武.性别控制与在畜牧业中的应用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0,7:2021.10 魏红芳,秦粉菊,徐照学,等.家畜性别控制与胚胎性别鉴定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2001,1:2728.11 李雪平,付春海,佘禄明,等.生物技术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7,34(8):5861.12 昝林森,田万强,梁宏伟,等.生物技术在现代畜牧业中的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4,4:3337.13 景乃禾动物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J生命的化学,2000,20(1):8-1114 李林春动物克隆技术的研究状况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l,ll(1):384115 张忠诚家畜繁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杜,200016 程乐平,景乃禾动物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J生命的化学,2000,20(1):8-1117 李光华。叶绍辉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J家畜生态学报,2006,27(4):1-518 冯登侦,冯梅秀哺乳动物克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10):626419 李拥军,薛慧文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的研究与应用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30(3):25926620 罗应荣,黄河,李鑫,等奶牛胚胎性别控制技术试验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5,32(6):323521 范彩云,李玉荣,赖双英,等家畜性别控制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4(5)13714022 杨国义牛胚胎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04,31(9):313423 胡明信牛胚胎性别鉴定及应用技术的研究J中国兽医学报,1994,14(2):939624 郭志勤主编家畜胚胎工程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678725 燕海峰,肖兵南,邓缘国内生物疫苗及其产业发展现状J中国畜牧兽医。2005,32(5):454726 王光亚, 段恩奎. 山羊胚胎工程 M 1 陕西杨陵: 天则出版社,1993. 2- 24127 Armstrong D T , Pfitzner A P, Warn es G M , et al1 Superovulation treatment s and embryo transfer in Angora Goats J1 J Rerod Fert ,1983, 67( 2) : 403- 410128 王光亚, 马保华. 腹腔镜技术在山羊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87, 15( 4) : 73- 77129 Pendleton R J, Youngs C R, Rorie R W1 The use norgestoment implant sand FSH for estrus synchronization and super ovulation in goats C1 Theriogenology, 1986, 25: 180130 张一玲, 渊锡藩, 尹海科, 等.山羊同期发情技术的应用 J. 畜牧兽医杂志, 2000, 19( 5) : 21- 23131 田树军, 桑润滋, 王保安, 等.不同处理方法对山羊同期发情效果研究 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2( 8) : 13- 14132 郑 铭, 宁守容, 刘谦. 雅安奶山羊( 下) J. 四川畜牧兽医,2000, 11: 42133 曾文先, 刘相模, 姚梦娟, 等. 成都麻羊发情排卵规律的研究 J .西南农业学报, 1995, 2: 90- 93134 冯炳志, 冯均凌. 简阳大耳羊 J. 四川畜牧兽医, 2000, 9: 46135 王维春. 南江黄羊繁殖性能的研究 J1 四川草原, 1994(4) : 38- 41, 45136 Brown J L, Reeves J J, 1983. Absence of specif ic 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in ovine, bovine and porcine ovaries J.Biol . Record . , 29( 5) : 1179- 1182.37 Coleman D, Bartol F F, Spencer T E et al , 1991. Effects of a potent GnRH against on hormonal profiles, synchronization of estrus and fertility in beef cattle1J. Anim . Sci . , 69( supp. 1) : 396.38 Cooper M J, 1974. Control of estrous cycles of heifer with a synthetic prostaglandin analogue J. Vet . Rec. , 95( 9) : 200-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