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3.doc
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武夷山市余庆小学 刘青 【摘要】 音乐教学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既蕴含着美的继承和传播,更有着美的创造和增值。在素质教育要求下的音乐教育观念,应当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在当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向的过程中,坚持这一音乐教育基本观点尤为重要。本文拟从小学音乐教学中多种现代教学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音乐课堂实践环境,从而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充分调动、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体现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关键词】 音乐教学,现代教学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能力,创造性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普及教育的目的,决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再以音乐作为职业的孩子们着想。鼓励和帮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的种类人才,使他们在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并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其创造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音乐素质教育,大力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想象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创造音乐。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传统小学音乐教育方式,是以基本音乐知识的传授和基本音乐技能的培养为主,强调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在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音乐课堂上,教师比较满足于唱歌教学标准化、模式化。教师一遍一遍教,学生一遍一遍学,毫无生气,教师死扣教材,学生机械模仿。忽视了学生自己动脑创造实践,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笔者曾在某刊上看到一个音乐课堂教学实例,教师演示了一副穿着彝家服饰的娃娃的图片后提问:这个娃娃脖子上挂着什么东西?”一些学生回答说:“银项圈。”教师表情一愣,忙纠正道:“是银项链!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念银项链。”全体学生重复:“银项链。”课后,有人问这位老师:“学生们说的项圈时,你为什么要纠正呢?”况且图片上的娃娃确实戴的是项圈呀?教师的理由是“教材中的歌词是银项链。”问学生“你们从图片上看出的是银项圈了,为什么还跟着老师念银项链?”学生的回答令人惊异:“老师总归是对的”。此教学案例给人的启示是:学生跟着老师跑,老师跟着书本跑,学生依附老师,老师依附课本,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长此下去,师生都不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不会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许多音乐教师往往在理论上同意音乐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在实践中却习惯于用自己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研究知识、发现知识,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超越现有知识范围的问题,培养独创能力。但从根本上说,其教学过程是充满了创造性的。严格细致的程序和统一的模式与标准,意味着艺术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死亡。那种把音乐课堂教学时间划分为严格的小单位,为每个单位时间布置不同的任务,组织教学几分钟,复习歌曲几分钟,综合练习几分钟,导入新课几分钟,教授新课几分钟,巩固处理以及表演歌曲几分钟等等,与工厂里的固定流水线没有什么不同,还怎么可能有创造性可言?音乐不存在整齐划一的体验,表达与理解方式,更不应有统一的答案和结论。音乐学习的关键是需要学习者自身的感受与体验,而“统一结论”和“标准答案”恰恰在这个最核心的问题上有悖于音乐学习思维过程的独特性,新颖性和多样性。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创造的同时,应当把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为此,在教材的歌唱,演奏,欣赏等常规教学中要加强探究性,创造性活动,应当把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为此,在教材的歌唱,演奏,欣赏等常规教学中都有“编创与活动”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1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奔放的幻想激情和出色的表现能力。“教师要给予学生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去表演。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于创设创新的氛围,营造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创造美。在想象的基础上动手、动脑、动肢体。激励其创新的精神、勇气和能力”。 2在音乐欣赏课堂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以尝试运用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1.运用网络图片信息,创编音乐故事,创设情节,发展思维音乐的产生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过程。学生的欣赏过程也是音乐的第三度创作,必然伴随着丰富的联想,想象以及创造性的表现,学生的创造性行为无一例外的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所有领域。而思维想象力在创新思维活动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没有思维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上网下载图片,让学生运用丰富的联想,创编音乐故事,创设情节,发展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展想象思维,我们可以设计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创造一些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想象的机会,教师可以参考如下课例:如上课开始,学生走进教室,可根据本课教学的内容把教室黑板上挂上很多上网下载的果园图片,当作“果园”“动物园”,学生可以随着音乐“采着果实”进教室(果园),也可以想像开着汽车,或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小兔子,灰太狼,喜洋洋走进教室(动物园)这些有趣的形式可以一下把学生带入生动形象的音乐环境里,引导学生积极的开展思维活动,让学生主动获取更多的知识,使他们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多想,甚至可以“乱想”。 3教师可以给学生听一段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中由网络下载的曲子,然后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理解,发挥想象,想象曲子所描述的意境,这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另外一个优秀的课例也可以说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设情节,发展思维的可行性:“人教版二年级第六单元下雪啦欣赏歌曲江雪,我以冬天为主线贯穿始终,并制作课件,让学生从视觉、听觉、古诗、歌曲四个角度感受冬雪的画卷。当点击课件,雪花飞舞的图片呈现在屏幕上时,学生们的目光立即被吸引了。从而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孩子独自去感受乐曲,去想象,去判断,同时鼓励孩子表达。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创新性,对于某种情节他们能想出各种不同的发展情况。因此,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多让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编传故事情节。4人教版小学音乐一、二册教材中有很多课都是要求用声音编织故事的活动课,是有完整情节的。如在教唱人教版小学音乐大鹿这课时,为给学生创设一种情景,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课件手段把学生带入一个茂盛的大森林,而森林里一只小动物也没有。这时,学生便会猜想各种原因。随后课件出现一只兔子奔跑的画面,紧追其后的是一位猎人,在危急时刻,兔子被站在窗子观望的大鹿给救了。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产生丰富的联想,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表演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对歌词进行创编。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兴致自然被激发出来了。例如在管弦乐龟兔赛跑赏析课中,也可以采用以上的教学法,激发学生想象力,对乌龟和小白兔的音乐描写,主要以单簧管和大管阐述,分别表现了兔子和乌龟的形象,学生通过辨别乐曲中出现的乐器音色,想象故事情节,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角色演一演,编一编,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到音乐里,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让他们爱动、爱玩、爱想象的天性得以发挥。并及时表扬一些表现出色的小朋友,这样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总之,没有思维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运用丰富的联想,创编音乐故事,创设情节,发展思维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具有重要意义。2.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网络搜索歌曲体会创新,让学生大胆表演在音乐教育中,创新教育最重要是在于创设创新的氛围,营造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教师通过挖掘教材内容,利用各种多媒体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创造美,在幻想的基础上动手、动脑、动肢体,激励其创新的精神、勇气和能力。教学中应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能纵横千里,乐此不疲。”5 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与学生平等交流;对学生宽容与了解。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与学生平等交流,笔者认为可以尝试运用这几种方法:如把学生请上讲台或展现自己优美的舞姿;或展现自己清脆的歌喉;或描绘歌曲表现的意境;高年级的学生都偏爱流行音乐,教师可每隔两周让各班同学分组在课前上网收集、整理和归纳流行歌曲,然后教师与学生互换角色,让他们来当“小老师”,自主介绍、欣赏和交流。许多同学对通俗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得到了部分同学的认同和响应,同时也将深深地感染了教师。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培养了他们的参与和创造能力。从这一方面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胆量和自我表现意识,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思维。6 另外,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有了自信,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在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应注意评价策略,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和学习热情。教师应以掌声和简短的语言赞扬学生的每一次回答,使学生增添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进而诱导学生发挥想象、释放潜能、尝试创新,即使是答非所问、甚至不对题,也要给予鼓励、谅解。或用延迟评价的办法,给学生一个再认识、再理解、再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因为对学生做出过早、过急的评价,都会抑制思维、禁锢想象、扼杀创造。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创新”,我们才能发现:任何一个创新成果,都是学生思考、探索的结果,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自己创新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充分挖掘、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在某一方面体会到成功,品尝成功的滋味,使他们感到无比喜悦和自豪,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热情。对于某些音乐敏感性不是很强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积极勉励他们:“没关系,你能行,你真了不起,你很棒。”让每个学生永远充满自信。只有这样与学生交流,使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民主宽松的思维空间中,才会敢想敢做,敢于探索,他们的创新火花才会不断迸发出来。对于音乐之美,各人有各人的感受,同样的乐曲在不同的人听来,具体表现的内容各有不同。“所以,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这样才能投入到美妙奇异的音乐大世界中。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动,去实践,去玩!在玩中感受音乐,并同时培养肢体协调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的个性。” 7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大胆表演,我们可以通过课件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参考如下课例:在如低年级的快乐的小司机这节课,教师有意识的将学生的座位设计成十字路口,让学生模仿生活中各种车的声音,如汽车等,然后再用打击乐器模仿车得声音,这些活动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然后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形象直观的认识了解直行,左转弯,右转弯,信号灯,斑马线等交通标志。此时,教师扮演“交警”的角色,把交通指挥手势创编成“律动表演”,再配上欢快的歌曲小司机,为学生做精彩的表演,此基础上,带领全体学生一起进行模仿表演。8教师的精彩表演,将营造班级表演的热烈气氛,能极大的感染带动学生,强烈的唤起学生的模仿表演欲望,使师生关系更为通恰,又大大的鼓舞了学生大胆的表演,学习效果更佳。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对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总之,在音乐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下充分发挥想象,积极创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大胆表演的肢体协调性将取得很大进步。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勇气都将获得提高。3以音乐技能和音乐实践为基础,运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创造生活的音乐美生活中包含着各种节奏,教师可根据平时身边听到的声音,让学生自己发现节奏,把生活中形象鲜明的声音,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让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轻松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低年级的节奏很简单,主要是通过形象的实践模仿,掌握其基本特点和应用能力。在音乐课堂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以尝试运用以下教学实例,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让学生在音乐实践的基础上创造生活的音乐美:“教师设计一个具有情节故事的场景,让学生根据形体动作的提示创造节奏:在音乐活动课上,教师请一位学生扮演了魔法大师,披上黑披风,手拿魔法棒,另一位学生便要成为魔法棒下的“变物”。 当音乐响起,魔法师挥舞着魔法棒,音乐停止,另一位学生则要随意变成一种“动物”(用形体模仿),然后魔法师任请几名同学模仿这动物的叫声,由他们自己找出这些动物的叫声的特点,教师归纳出小鸡叫X X X;小鸭叫X X;鹅叫X;等等,然后可以根据这些节奏做各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和运用节奏。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 心脏声:2/4 × × | × × | 钟表声:2/4 × × | × × 等生活中的 咚 咚 咚 咚 嘀 嗒 嘀 嗒 各种节奏,这样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不会显得那么单调。 9中高年级的音乐具有一定复杂性,同样是学生自己创造,但是过程可以反过来,“例如:教师把节奏念出来,请生想想,这像什么声音?嘀 嘀 ;达达达达 ;红通通;知. 了 ; 等。这样的比喻即贴切,又生动,学生在碰到这种节奏不会念时,自然会想起自己创造的这些词语,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甚至还可以延伸成为一个乐句的节奏也用语言来解决,如:2/4 知. 了 |知. 了 |夏 天| 已来 到|让学生自己创造语言,不仅能解决问题,而且更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歌曲的音乐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生活情境,让书本知识呈现出鲜明的生活状态,音乐问题生活化,课堂问题生活化,既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10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我们可以将歌曲的音乐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生活情境,让书本中的音乐知识呈现出鲜明的生活化,这样既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参考如下课例:如在学习童话故事与节奏乐这节课上,即通过观察 ,分析,判断,选择等方式,为故事选配音乐的交流活动。教师提供给学生一段故事,出示各种乐器:(鼓,三角铁,碰铃,双响筒,手铃,蛙音筒,小军鼓等)。引导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互相讨论,自由分析,探讨各个人物的形象和情节的描述,用各种打击乐器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并总结各种各样的研究结果。针对不同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感受,评价等教学手段做近一步的研究,探索。最后,全体学生分为四个创作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人物或情节进行即兴的创作表演,集体合作共同为童话故事编配打击乐。”11本节课力求使学生参与体验,主动探索,创设积极实践的条件,通过角色模拟,情节演绎,自由创编等活动。赋予其自由,自主的发展个性和想象的空间,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技能,情感和创造能力。总之,音乐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可以极大地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当一首歌学会后,教师可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开动脑筋,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如尝试运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等。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才能充分展现自身独特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才能。可见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充分调动,发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潜能是如此重要。每一个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与需要,音乐教师应紧紧的握住学生善于求异,喜爱探索的心理特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表现,勇于创新。综上所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必要而有效的。笔者认为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前提,在完成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运用各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研究知识,发现知识,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超越现有知识范围的问题,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参考文献:1 尹爱青.主编,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J.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2 王善西.创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意义J.音乐天地,2008.5(456):16-18.3 郭声健. 艺术教育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4 孙美兰. 艺术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陈平.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J.音乐天地,2008.5(456):32-346 赵慧颖. 试论音乐兴趣培养J.艺术教育, 2006,(03)7孔繁洲. 音乐素质教育手册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8 唐军琳.谈音乐教学中的兴趣激发与培养J.艺术教育, 2006,(07)9 邓名华.创意,引起教与学的共鸣J.中高音乐教育,2009,1(175):25-2810本社编.中小幼音乐教育研究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