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卫生经济学——老师给的重点(20页).doc

    • 资源ID:35933979       资源大小:483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卫生经济学——老师给的重点(20页).doc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 卫生经济学老师给的重点-第 21 页第五章 卫生经济学概论1. 经济学的两大方法(辨析、了解、不用背)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实证经济分析-研究“是什么”的问题或实际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即对事实的描述;规范经济分析-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实际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价值判断”-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首先表现在怎样对待“价值判断”?所谓价值判断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和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规范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是以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b.“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c.具有客观性和没有客观性.实证经济学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因此实证经济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即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所得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规范经济学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处于不同阶级地位,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作出截然相反的评价。实证和规范举例:实证:根据Becker的报道,香烟的价格上升10,导致香烟消费数量下降6。规范:政府应该增加则香烟的税收用以防止人们吸烟。实证:一项研究估计治疗艾滋病患者的年平均成本是38 300美元。规范:联邦政府在预防艾滋病方面发挥了比较积极的作用。实证:在美国,按人头的国家卫生服务支出比加拿大高。规范:为了控制卫生服务支出,美国应该采用像加拿大那样的国家健康保险计划。2卫生经济学的概念(n)卫生经济学(Health Economics)是经济学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目的是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3. 卫生保健领域的几种经济关系提供者消费者;卫生机构政府;卫生机构保险机构;卫生机构卫生人员4. 卫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简答) 1.卫生服务市场2 卫生服务提供体系3 卫生资源的筹集、分配与使用4 卫生 经济学评价5. 医疗保障制度6 卫生机构的经济管理7 药品经济学5. 卫生经济学产生的时期(时间)20世纪50年代Myrdal G 瑞典 卫生经济问题 经典文献;60年代1966 赖斯(美国)计算疾病成本人类生命的经济价值里程碑式的代表作。第二章 卫生服务需求1. 卫生服务需求、需要的概念(n)需求(Demand):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物品或服务(卫生服务)数量;需要(Need):实际状况与理想状况(或愿望)之间存在差异所致的应获得的物品或服务量。卫生服务需要(Health Service Need): 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客观需要,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2. 需要和需求的区别和联系需求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购买愿望 + 支付能力。两类需要:由需要转化而来的需求,没有需要的需求。卫生服务需要的特点:不考虑支付能力医学专业人员判定的 + 个人察觉到的。3. 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了解选择) 1消费者信息缺乏-医疗服务消费的特点asymmetric information信息不对称。 2 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消费者信息缺乏使得消费者在利用医疗服务的种类 和数量等方面的选择性相对较小;医疗服务供需双方存在着救援与被救援的关系。3 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正效益外在性和负效益外在性一些卫生服务的利用具有正效益外在性。4 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产生卫生服务需求不确定性的原因:卫生服务需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个人、医疗保险(消费信用)、政府、单位等。结果:卫生服务消费者者不需按照实际的卫生服务价格支付费用,从而改变了消费行为和供给行为。4. 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这是需求量与价格的一般依存关系。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5. 影响需求的因素(简答)1. 一般的经济学因素-展开: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商品: 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一种欲望。汽车X与汽油Y Py涨价,Qy 减少,QX减少,Py 与QX 呈反方向变动;替代商品: 两种商品可以互相代替满足同一种欲望。牛肉X与羊肉Y Py涨价,Qy 减少,QX增加,Py 与QX 呈同方向变动。)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嗜好;货币储蓄;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2 健康状况3 人口文化社会因素4 供给状况5 医疗保障制度6 时间成本7 供给者的双重身份举例:A.吸烟有害健康,如何减少人们吸烟的数量呢?使香烟的需求曲线左移 方法: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等等。 目的: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时减少香烟的需求量提高香烟的价格 方法:政府对香烟制造商征税 目的:较高的价格减少香烟的消费量。B医生的双重身份:病人选择医疗服务的代理人、医疗服务的提供者7. 医生诱导需求理论(n)需求的创造(Induced demand)8需求弹性的表现(展开)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分类:(图)需求完全无弹性、E = 0 价格无论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急救药需求完全弹性、E = 无穷 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黄金需求单位弹性、E = 1价格变动的比率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需求缺乏弹性、E < 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富有弹性、E > 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奢侈品。有代表性的需求弹性举例:如果沙特王国认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供给增加会增加石油销售总收益,那么沙特人就一定相信石油的需求(C )A收入缺乏弹性B收入富有弹性 C价格富有弹性D价格缺乏弹性解释:石油的供给增加会降低石油的均衡价格水平,增加均衡交易量。根据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可知,如果降低价格而总收益会增加,产生“薄利多销”,则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一定是富有弹性的。而与需求收入弹性无关。2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收入变动的比率之比。其公式是: E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收入变动的比率 = (Q/Q) / (I/I) = (Q/I) · I/Q 弹性系数:1弹性系数E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该商品即称为正常品。正常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可等于1,大于1小于12弹性系数E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反而下降。该商品即称为劣等品。那些低档的日用消费品,就可能具有负的收入弹性,因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会更多地购买高档的消费品取而代之。3弹性系数E0,E1(必需品),缺乏弹性。由此也就可以说明,为什么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开支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所谓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全部支出)可以反映一国或一个家庭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4弹性系数E>1(奢侈品),富有弹性。举例:根据1993年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我国农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0.1656,价格弹性-0.4779,城市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0.33,价格弹性-0.4845。问题:2. 城市和农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价格弹性近似反映了什么?3.城市和农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收入弹性相差一倍反映了什么?2.反映城乡对价格变化反映的一致性,对国家制定价格政策有重要意义。3.反映即使农民收入有一定幅度的增长,由个人口袋里的钱支付医疗服务的量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预示着改善农村医疗工作的艰巨性。(1)提高健康意识,让农民在收入增加时愿意花一定的钱。(2)要开展适宜的、负担的起的项目。(3)国家应增加对农村医疗的投入,保障农民能获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3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是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Exy=x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率/y商品价格变动的比率=(Qx/Qx)/(Py/Py)=(Qx/Py) · Py/Qx 弹性系数:1.弹性系数Exy 0弹性系数表示随着Y商品的价格的提高(降低),X商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减少)。则x、y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为互替品。其弹性系数越大,替代性就越强。:2.弹性系数Exy 0表示随着Y商品的价格的提高(降低),X商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减少(增加)。则x、y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为互补品。其弹性系数越大,互补性就越强。3弹性系数Exy = 0说明X的需求量并不随Y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动。x、y既非替代品亦非互补品,它们之间没有什么相关性,是相对独立的两种商品。9. 消费者行为理论(n)概念: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两种方法分析:a基数效用论(cardinal utility theory)- 边际效用分析法总效用TU - 指人们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MU -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程度。物品的边际效用,是指该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减)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MU = TU/X MU=dTU/dX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也在下降。.b序数效用论(ordinal utility theory)-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用来表示X,Y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完全替代品 指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变的情况 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常数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完全互补品 指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的情况 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是直角形状10实现最大化的条件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商品所支付的单位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单位货币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MU1/P1=MU2/P2=MUn /Pn第三章 卫生服务的供给1. 供给(n)供给是指厂商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愿意- 供给欲望”“能够- 供给能力”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供给。2. 卫生服务工给的特点(简答)1即时性2不确定性3专业性和技术性4垄断性5无误性和高质量性6供给者的主导性7效益外在性8非抗争性和非排他性服务供给的短缺性展开:私人产品的特点 抗争性:增加消费者就要增加商品数量,边际成本不为0。排他性:按照商品价格支付了货 币者拥有了对该物品的排他性消费权 公共产品的特点 如路灯广播国防 非抗争性 非排他性 “免费搭车”3. 供给定理向右上方倾斜,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4影响供给的因素(对应需求看)1一般的经济学因素:厂商的目标;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商品- 反方向变动。 汽车X与汽油Y Py涨价,Qy 需求减少,QX需求减少,Px降价,QX 供给减少。替代商品- 同方向变动。牛肉X与羊肉Y Py涨价,Qy 需求减少, QX需求增加, Px涨价, QX 供给增加。);商品本身的价格;生产技术的变动; 生产要素的价格;政府的政策; 厂商对未来的预期等。2卫生服务价格和成本3需求水平4卫生资源5医疗保障制度 6社会经济发展水平。5.供给/需求变动的表现(量的变动、水平的变动)1量的变动: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而其他因素不变,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2水平的变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成本变化)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成本上升,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供给减少。成本下降,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供给增加。6. 供给价格弹性(价格、成本、交叉)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同需求价格弹性计算方法相同供给弹性的点弹性公式为:Es =(Q/P)·P/ Q(dQ/dP)·P/Q 供给弹性的弧弹性公式为:Es =(Q/P)·(P1 + P2)/(Q1 + Q2)不同之处在于求出的弹性系数是正值。供给交叉弹性:一种商品供给量的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供给成本弹性:一种商品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与该种商品成本相对变动的比值。7. 供给者行为理论(缺)1生产理论(产量最大化)2成本理论(成本最小化)成本既定,产量最大;产量既定,成本最小。生产者均衡原则: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 即,MPL / PL = MP k/ Pk 举例: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2/3K1/3,劳动的价格w=2,资本的价格r=1。求:(1)该企业的最优要素组合。(2)当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的均衡值。(3)当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和C的均衡值。8. 成本(n、选择)会计成本(accounting cost):反映在会计账册上,用来反映为生产一定量产品厂商必须支付给生产要素所有者的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是历史成本)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指一定经济资源因用于某种特定用途而放弃了该资源在其他用途使用中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举例:1小王邀请小李参加他的婚礼,小李接受的邀请。下面哪一项不是参加小王婚礼的机会成本(BC )A 小李给小王买了100元的礼物B 小李在一周前理发花了10元C 小李在前往小王家的途中吃午餐用了20元D 为了参加婚礼小李放弃了听一次哲学讲座A是机会成本,因为用这100元买礼物就放弃了其他可能的用途。B不是机会成本,因为理发不是为了参加婚礼,在不参加婚礼时也有这笔支出。C不是机会成本,应为无论是否参加婚礼,午餐不能不吃。D是机会成本,因为是为了参加婚礼而放弃的哲学讲座。2当政府用某些资源去修建一条大坝时,这些资源就不能用于修建高速公路。这说明了(C)A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B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C 机会成本的概念D 最优化的概念机会成本指的是:为了X而放弃的Y的数量就是X的机会成本,所以为了修建大坝而放弃的高速公路就是它的机会成本。外显成本(explicit cost)就是会计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含成本(implicit cost)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举例:1.一小型亏损企业欲租赁,租金为一年20万元。此外,为进行正常的经营还需投入周转资金5万元。现有A,B两厂意欲承租。A厂用自有资金25万元可直接投资;B厂以年利率10%向银行贷款。举例:从显性成本看, A厂为25万元,B厂为25*(1+0.1)=27.5万元 从隐性成本看, A厂为2.5万元(存款利息),B厂为0元 社会成本(social cost)是从社会整体看待的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 ;私人成本(private cost)是厂长等私人承担的成本。固定成本(fixed cost):在一定产量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沉没成本:已经投入不能再收回的成本(不能再用于其它用途) 如:电影票, 蜡烛,送礼等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短期内企业根据其所要达到的产量,只能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数量而不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所以短期成本有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长期内所有要素都是可变的,因此长期成本没有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9.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2个条件)1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 (MR=AR=P)2损失最小化原则(进行生产) ARAVC(短期) PAC (长期)第四章 医疗服务的价格1. 均衡价格(n)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与其市场供给相等时的价格,或者说,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其市场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2. 供求定理的定义衡价格由需求和供给决定,所以,需求的变动(不是需求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不是供给量的变动),就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发生变动。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就是供求定理: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3. 价格的功能和作用在市场经济中:第一、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是传递信息、提供刺激,并决定收入分配。第二、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第三、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需求。第四、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供给。第五、价格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第六、促进技术进步,降低社会平均生产成本4.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的概念(n)在现实中,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价格调节并不一定能达到理论上的完善境地。而且,从经济的角度看,也许价格的调节能达到那种理论上完善的境地,但从社会或其他角度看,不一定是最好的。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市场失灵”。5. 价格的影响因素(展开)三大类:市场价格;政府管制价格;补贴与税收政策1市场价格生产成本 利润 = 价格 - 成本需求水平 购买意愿+支付能力需求弹性 薄利多销 谷贱伤农市场性质 医疗保险与价格 信息与价格 信息不对称弱化提供者间竞争 价格诱导需求与价格 最高限价(限制价格-生活必需品,尤其是垄断性很强的公用事业的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农产品)绝对控制;双面管制3. 补贴与税收政策政府支持,最低限价、补贴政策补贴政策:降低了成本,价格市场调节。最低限价:价格干预,弱化市场机制。政府限制,最高限价、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提高了成本,价格市场调节。最高限价:价格干预,弱化市场机制。税收负担(补贴收益) 部分落在消费者身上,部分落在生产者身上。6. 卫生服务定价的方法(三大类展开、区别、计算)1以成本为中心的定价方法单价=单位完全成本+定额利润 (定额法)单价=单位平均成本×(1+加成率) (外加法)常用单价=单位完全成本/(1-利润率) (内扣法)举例资产报酬定价法:先:按照卫生服务提供者投资的总额确定一个目标收益率再:按目标收益率计算出目标利润额。后:根据总成本、计划销售量及目标利润额计算出产品价格。举例:某医院提供一项卫生服务的总固定成本为30 000元,单位服务项目的变动成本为20元。假定该医院预计提供2 000单位的卫生服务,总投资预计为100 000元,目标投资收益率为15,那么: 总固定成本 30 000元 总变动成本 2 000×20元=40 000元 目标投资收益 100 000元×15=15 000元 共计 85 000元 单位卫生服务价格=85 000元÷总收入-总成本最大 MR=MC2以需求为中心的定价方法(名称都知道)a.理解价值定价法 又称:需求价值定价法 b.差别定价法 又称: 区分需求定价法 ;需求差异定价法。3以竞争为中心的定价方法(区别b、c)a随行就市定价法b盈亏平衡定价法(计算)在某种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保本定价法。盈亏平衡总产量=企业固定成本/(单位产品价格 -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价格=(固定成本/总产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c变动成本定价法边际贡献=单位产品价格 -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价格 =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 边际贡献举例(老师说的):某医院开展某手术项目1 000人次,消耗变动成本10 000元,设备折旧、基本工资等固定成本9 000元,总成本为19 000元,边际贡献8 000元,其价格应定为:单位手术项目价格=(10 000元+8 000元)1 000=18元人次总收入=18元人次×1 000人次=18 000元毛利=18 000元一19 000元= -1000元显然,变动成本定价法无法保证卫生服务机构的正常利润。第五章 政府在卫生领域中的作用1. 政府在卫生领域中的作用(简答)(1)提高效率。反垄断策略、为公众提供或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消除外部影响的措施如征税津贴等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促进市场信息正确传递。(2)促进公平。税收政策调节收入不平等现象、社会福利政策转移支付调节收入不平等现象。(3)确保稳定。财政政策(收入、支出)、货币政策(供应量、利息率)、收入政策(工资、物价)。2.政府的作用干预具体手段 (1)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保健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投入。(2)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包括制定各种准入制度以控制进入市场医疗资源的数量 和质量,制定药品管理法、食品法等保护消费者利益。(3)直接投资和管理医院,以实现政府的社会目标。(4)通过财政政策进行转移支付,包括对需方的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以及对供方的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5)医疗服务的价格管制。3. 市场机制(3种)市场机制概念:各市场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内在机理,即所谓的市场机制,它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种调节作用的总称。包含了供求价格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4. 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殊性(理解10条)1.卫生服务产品是非物质产品 2.卫生服务市场不仅仅是一个市场,而是三个市场的组合。7.卫生服务市场经济主体的持殊性(买方患者、卖方医疗机构、第三方医疗保险机构)8.市场机制作用的局限性(价格弹性小、诱导需求)5.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n)市场机制发挥其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在不能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市场机制不仅不能够使资源达到有效配置,还会产生负作用,导致资源配置状况的恶化,称为市场失灵。第六章 卫生筹资和卫生总费用1. 卫生筹资的渠道(4个)a政府卫生筹资b社会卫生筹资c个人卫生筹资d健康保险2. 卫生总费用(n)卫生总费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卫生事业的货币总和,卫生总费用的核算期通常为一年。反映卫生筹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卫生部门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卫生总费用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区别开)来源法:卫生筹资总额分配法:卫生资金分配总额使用法:卫生资金使用总额1卫生筹资总额卫生筹资总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从全社会筹集到的卫生资金总额。根据政府、社会、居民个人等不同的出资者可将卫生总费用分为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居民个人卫生支出。2卫生资金分配总额卫生资金分配总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分配到各级各类卫生机构或不同卫生服务项目中的货币总额。为分析和评价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效率提供信息,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3卫生资金使用总额卫生资金使用总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为提供各种卫生服务而实际支出的费用总额。为进一步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提供依据。货币流出卫生领域,表现为卫生事业单位的费用支出,具体表现为卫生机构的人员经费、设备购置费、修缮维护费、业务公务费等各项费用支出,用来分析与评价卫生资源利用的经济合理性。3. 卫生总费用的影响因素1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口的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因素是导致卫生总费用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2物价上涨因素卫生领域中房屋、设备、材料、药品、劳务、能源及材料等各项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直接造成卫生总费用的增长。3疾病谱发生改变 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特点是:病程长、不易治愈、费用较高,疾病谱的变化是促成卫生总费用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4医疗科学技术进步和新药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设备逐渐应用到医疗领域,必然会造成卫生总费用的增长。同时,新药的研发与应用,是导致卫生费用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5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增长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呈现逐渐加大的趋势,人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原来可看可不看的病现在都要去医院就诊或去药店买药。另外,居民的健康投资意识也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增强,对保健品的消费较以往多得多。6管理体制方面某些弊端我国目前实施的按项目付费的后付制的支付方式,造成医疗机构为追求收入尽可能多地提供医疗服务和药品,加上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不尽完善,医疗机构会尽可能多地提供那些补偿高于成本的服务(如大型仪器设备检查)和新药、贵药,这些管理体制方面的弊端会间接造成卫生总费用的增长。4卫生总费用的评价指标(指标区别开、名称记住、计算忽略)(一)卫生费用总量分析卫生筹资总额 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百分比 人均卫生费用(二)卫生费用结构分析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百分比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百分比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百分比国家预算支出的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 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占卫生总费用的百分比 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百分比(三)卫生费用变化趋势卫生总费用年增长速度 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 卫生总费用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弹性系数 5卫生总费用的变化趋势(有印象)(一)卫生总费用水平及GDP比例变化2003年6584.1亿元,占GDP5.60,人均509.5元。2004年7553.0亿元,占GDP5.52,人均581.1元。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高于GDP年平均增长。(二)卫生总费用筹资主体发生变化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发生变化:政府卫生支出与社会卫生支出比重增加,扭转了长期以来的下降趋势;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下降,遏制了居民卫生支出持续增长势头。 中国卫生总费用及结构分析,可以看出: 卫生总费用总额和人均卫生总费用逐年上涨, 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呈现上升趋势。 卫生总费用筹资主体发生了改变: 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明显下降;而社会和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但仍然表现为政府、社会、居民个人三方参与的多元筹资格局。第七章 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1. 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n)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指卫生资源的配置适应居民对不同层次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使卫生资源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产生最佳的功能和效益。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求总量合理,结构也合理。2. 怎么理解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缺)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求效率和效益最佳的前提下,达到卫生资源的供需平衡,是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及最优化规划原则基础上进行的资源配置。满足了有效性和经济性的卫生资源配置,即所谓的卫生资源优化配置。3. 卫生资源配置的方式1.计划配置方式;-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机结合。4. 卫生资源配置的评价(指标理解)(1)卫生资金配置评价指标(2)卫生资源配置评价指标(实物形态的资本、卫生人力)(3)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指标5. 区域为市规划的概念(简答)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生态环境、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和不同的医疗卫生需要(或需求)等因素,确定区域的卫生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优化模式及相应的政策措施,从而统筹规划和配置卫生资源,进行医疗卫生各要素的调配、组合及结构调整,通过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干预和均衡发展战略,改善和提高区域综合服务能力,向全体居民提供公平、有效、经济的卫生服务,以增进人群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个目标可以用国际上公认的三大准则:“公平、效率、效果”来概括。案例:卫生资源区域配置不平衡 北医三院的门诊量长期在本市居首,仅一个院区平均每天的门诊量就超过6 000人。 如果是挂专家号,一个专家每天只能接待20名患者。曾有患者抱怨:“在北京看大医院太难了,暑假来北医三院挂号,等了整整一个暑假。还是挂不上专家号,只好挂了一个普通号。您看门诊大楼外面的人群,大多是提前20多天来挂专家号的。”住院部也不清闲,时常出现的“客满”现象使得备用床不再受冷落,不时就能夹杂在病房中发挥一下功用,有时甚至还要去楼道中尽职尽责。然而,一些城乡中的小医院,冷冷清清,病房里没几个患者,每个人都住上了“单间”。 比如:安徽省省级医院的床位使用率为90, 县级医院不足60,乡镇卫生院为347左右。1从目前患者流向来看,为何绝大多数患者愿意到二、三级医疗单位就诊?2,造成患者流向不合理现象的后果是什么?如何扭转这种不合理现象?分析提示:造成这种患者流向的原因是由于城市的高层级医院聚集了各种高精尖技术、高学历人才和高科技的设备,相比之下,城市基层和社区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卫生资源大多集中在高层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的资源数量少且质量不高。卫生资源的配置过于向城市集中,说明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合理。这种现象的结果会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和医疗费用的上 涨还会使基层和小医疗单位萎缩。 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卫生资源向更具成本效益的基层医疗机构倾斜,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引导患者更多地利用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6. 区域卫生规划的步骤(7步)形势分析;确定问题与重点;制定目标与指标;选择策略 (即活动项目);制定实施计划;编制预算;评价与计划的调整7. 倒三角案例的解释 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存在的问题突出地体现为卫生服务体系不合理。 卫生资源的配置在不同层级呈现“倒三角”的状态。城市的高层级医院聚集了各种高精尖技术、高学历人才和高科技的设备,相比之下,城市基层和社区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出现的“倒三角”与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正三角”的局面是不相适应的。 卫生资源大多集中在高层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的资源数量少且质量不高,而实际上大部分卫生服务需求是可以在基层社区卫生组织解决的。另外,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方面还存在着其它不合理现象。如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过于向城市集中。全国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第八章 疾病经济负担分析1. 疾病经济负担economic burden of disease(n)是指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给患者本人以及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由于预防治疗疾病所消耗的经济资源。2. 疾病经济负担的分类直接疾病经济负担-指由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所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包括两个部分。(1) 是指在卫生保健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包括病人在医院就诊住院等的费用,在药店购买药品的费用,国家财政和社会(包括企业)对医疗机构、防保机构和康复机构等的投入等各个方面。(2)是指在非卫生保健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包括有关社会服务费用、和疾病有关的科学研究费用、退休金或津贴、病人的额外营养费用、病人由于就医所花费的交通费用等。间接疾病经济负担-指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给患者本人和社会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间接疾病经济负担具体包括:(1)因疾病、伤残和过早死亡所损失的工作时间。(2)由于疾病和伤残导致个人工作能力降低而造成的损失。(3)病人的陪护人员损失的工作时间。(4)疾病和伤残对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所造成的沉重的精神负担等3.直接经济负担的计算(大体步骤)a.明确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测量范围b.确定样本,收集资料c.确定某地或某人群某疾病的发生数量d.计算某地人群某疾病经济负担的总值a计算过早死亡导致减少的有效工作时间(根据期望寿命)b将工作能力降低转化为有效工作时间的减少(根据伤残权重)c计算减少的所有有效工作时间d将工作时间的减少转化为经济损失(展开)1)现值法:西方经济学家常用工资标准来计算疾病的间接经济负担,其理论依据是均衡价格理论。工资标准也称“工资率”,即按一定的工作时间规定各个工资等级的工资额度。工资标准可以有小时工资标准、日工资标准、月工资标准、甚至年工资标准。具体的算法是:工资标准×因病损失的有效工作时间(人年)。2)人力资本法:根据劳动价值理论,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都是由劳动力劳动创造的,劳动力因病损失的有效工作时间,其经济价值应等于这一时间内劳动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所以,可以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来计算每人年工作损失所带来的间接经济负担。3)支付意愿法4)磨合成本法5)隐含法、培养法第九章 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1)固定成本(Fixed Cost)如: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职工工资等。(2)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如:材料费、药品费、计量服务工资等。(3)混合成本(Mixed Cost)卫生服务中有些成本兼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特性,属于部分固定、部分变动的成本,称为混合成本。1半变动成本(semi-variable cost)半变动成本通常有一个基数,一般固定不变,相当于固定成本。在基数基础上,卫生服务量增加,成本也随之成比例增加。如:水电费、燃料费等。2半固定成本(semi-mixed cost)半固定成本又称阶梯式变动成本。在一定服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是固定的,当卫生服务量超出这个范围时,成本总额就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新的一定服务量范围内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跳跃。如:救护车、某些设备等。3延期变动成本由于工作量(时间)超过预定工作量(时间)所消耗的成本。如:加班费、津贴等。3.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掌握

    注意事项

    本文(卫生经济学——老师给的重点(20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