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规划(6页).doc

    • 资源ID:35945366       资源大小:124.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规划(6页).doc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规划展示您的当前位置: >>>>正文窗体顶端校园规划设计情况介绍     (点击: 3127)  太原科技大学于2012年9月25日通过招标委托同济大学设计院进行新老校区规划设计,新老校区位于西中环(窊流段)东西两侧。一、规划设计依据1.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3.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太原科技大学办学规模的批复晋教发20157号。4.太原市政府关于窊流东社片区局部(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用地控制性规划方案的批复并政函【2011】130号5.国家及地方其它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二、规划原则 1新老校区按历史科大、特色科大、现代科大三大板块进行布局。2校园整体规划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体现学校发展的文化积淀。注重科技、自然、人文、历史、文化、特色相结合,节能型校园、环保型校园、数字化校园相统一。3以人为本,建设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的校园环境,能引导和影响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行为,营造舒适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能给人们带来情感支持与心理满足。4整体体现简洁大气、主次分明、脉络清晰、疏密有致的布局特色。5建筑追求现代、简洁,明快,协调。简洁中有风格,形态上和谐,富有层次感,饰以统一的标志,在统一中有变化,体现教育、文化品位。6建筑的造型体现厚重、大气的特征,注重北方建筑的特点,将办学特色与区域经济社会、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三、规划目标: 1. 新老共生校园 新老校园有机衔接,合理进行学科布局,突出历史科大、特色科大、现代科大三大主题模块,既达成功能互补,又体现整体效应,展现学校多远融合、兼容并蓄的气质。 2. 交流共享校园 学术共享,促进学科集群发展;院落空间,构建多层次社交场所。 3. 特色人本校园 注重校园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强化装备制造学科的个性特色,创造厚重大气的整体建筑风貌与独具魅力的形象气质。以人为本,塑造人性化空间尺度。 4. 绿色生态校园 基于多元和谐理念,有机组合校园内绿地、水系、广场、庭院、步道等充满情趣的开放空间,形成不同级别、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同围合度、层次丰富的外部空间体系。 5. 可持续发展校园 节能环保,建设低碳的生态型校园;精明增长,保证学校可持续的自然发展。四、规划结构与布局 1. 规划结构 (1)两大片两校区总体“簇群”式布局: “两大片”即以西中环高速公路(原窊流路)为界划分的老校区与新校区。规划在总体布局上采用“簇群”式布局方式,利用西中环高速路分隔成新老两块校区,各自校区都具有教学,生活,体育等功能,校方在学科集群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好的分区规划。 老校区位于西中环高速公路(原窊流路)以东,总用地面积 25.20 万平方米。老校区重点建设传统特色学科,提升服务重型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新校区位于西中环高速公路(原窊流路)以西,总用地面积 43.21 万平方米。新校区倾力打造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智库”平台,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工科为主体、文理科为两翼、多学科综合与协调发展的格局。(2)一整体新校区“功能集中”式布局: 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用地由四块自然用地组成,同时又被漪汾街、倒渣东路十字交叉穿越分为四块。道路红线与用地红线没有关联,规划用地面积十分紧张。考虑到科大学科建设长期弹性发展的可能。现阶段,科大的教学科研既涵盖特色核心学科,又有新兴学科,其教学科研规模一直在持续发展变化,这也导致了每个学院、学科的学生数也在不断变化。为使学校在未来发展中具有灵活性和变通性,为利于学校弹性发展,在新校区的规划布局上采用了经典的传统模式“功能集中”式布局,即将教学区、行政办公区、生活区、体育运动区这四大区集中布局。 为解决“新校区各地块间车辆穿越漪汾街,干扰城市交通”的问题,在新校区四个地块的主入口附近,设置下穿隧道出入口,设 8 米双车道隧道,下穿漪汾街,使得漪汾街南北两侧相对地块可直接利用下穿隧道连通,同时,将倒渣东路两侧地块车行次入口相对设置,将新校区四个地块的车行系统相连接环通,形成地块间的环路。至此,新校区间车辆通行可在不干扰城市交通的情况下自成一体,便捷通达。 为解决“学生穿越规划市政道路”的问题,在规划设计中,于漪汾街南北地块校园人流较为密集的场所附近设置地下通道口部,在地下规划设置穿越漪汾街的地下通道。地下通道内设置文化廊等艺术设施,在地下通道口部附近设置小型商品售卖点,小型咖啡吧等休闲区域,以吸引学生人流通行。 同时在在学生食堂 I 与公共教学楼之间架设过街人行天桥,以分散地下通道的人流。该天桥在漪汾街道路两侧有楼梯可直接从室外进入,也可以直达公共教学楼和学生食堂内部,有效的解决了学生横穿漪汾街的问题。 考虑到倒渣东路在南端西山支线铁路处截止,是一条尽端路,因此,在新校区中部车流较少,考虑在未来建设中与交通部门协商,于东西四个两两相对的车行次入口附近设置红绿灯及人行横道线。作为东西两个组团的主要人行交通联系方式。(3)四纵轴: 四条南北向景观轴,平行布置。最东侧为老校区景观轴,从南向北串联图书馆、行政综合楼、教学实验综合楼、科大历史纪念园等标志性建筑及空间。 由东向西第二条景观轴为新校区线材厂地块景观轴,由南向北将科研中心、图书馆及周边学院楼串联为一个整体。从交通上设有地下通道联结南北。统领南北两个地块。 由东向西第三条景观轴为倒渣东路沿线休憩广场,成为新校区中间的重要休闲绿带。从交通上设有地下通道联结南北。 最西侧的轴线为南社地块景观轴,以一条南北向景观轴贯穿整个用地,一条联系南北的校内车行主干道设置其中,两侧分别设有步行道,由北至南依次设置各主要建筑及场地:共教学楼群、后勤公共服务平台、体育场、学生食堂 I、风雨操场等主入口广场,用这一条轴把整个用地的功能串联起来。同时在各主入口广场之间,间隔布置绿化景观,又使其成为一条生态绿轴,辐射整个地块。交通上设有人行天桥联结南北。 (4)双核: 即位于新老校区核心位置的两个公共资源共享区: 老校区的公共资源共享区南北向布局,由图书馆、行政综合楼、教学实验综合楼以及系列广场和绿地组成,形成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 新校区的公共资源共享区主要包括师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图书馆、行政楼、协同中心等公共性建筑,位于两条东西向联系轴之间,与周边功能区联系便捷。未来漪汾街建成后,公共资源区将成为道路沿线展现新校区形象的标志性建筑群。 2. 功能布局: (1)教学区 老校区图书馆及新校区图书馆: 老校区图书馆位于南北空间轴线南端,予以保留。 新校区图书馆设置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等综合功能,安排在东西向步行轴线与南北向空间轴线交汇点,位居整个新校区的核心部位。图书馆作为学校标志性建筑之一,总高10层,整体呈方形形态,周边围合绿化广场,其形象与装备制造业稳重、大气的气质吻合。 公共教学楼群: 老校区以 16 层的教学实验综合楼为主要的公共教学场所,保留 11 号教学楼和 18 号教学楼,同时在中心广场东侧新建 L 型教学实验楼,满足老校区公共教学要求。 新校区的公共教学楼位于漪汾街以北地块东侧,“日”字型布局,形成围合式组团,围合出有利于交流共享的庭院空间。 实验实训中心 老校区基础实验安排在 16 层的教学实验综合楼,并在其东侧新建实验楼以满足基础实验的要求,与保留的金工车间、工程培训中心一同成为老校区的实验实训中心。各专业实验空间及实训基地与学院教学楼组合设置。 新校区的实验实训中心是图书馆东北侧的实践教学楼。同时,各专业实验实训基地与各专业学院教学楼组合设置。 专业学院与专业实验室: 本设计在新校区安排了应用科学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外语学院、环境与安全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法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经济与管理学院等 11 个学院。规划首先根据学科的相似性,将相关或相近的专业学院组合为 4 个群落。每个学科组团均采用围合式建筑布局,并混合设置、教学、实验、研究、办公等综合功能,同时布置了科研中心,形成“教实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学术共享功能区。 (2)行政办公区: 老校区的校级别办公设置于行政综合楼,其西侧的礼堂也予以保留。老校区校门北侧新建学校档案研究中心,形成这个老校区行政办公区。 新校区文法教学楼设置于图书馆的东南侧,靠近西中环和老校区,便于对外联络。 (3)生活区: 学生公寓及生活服务设施 老校区保留校内 8 号、10 号学生公寓,并在老校区东南角、主环路外侧加建 L 型 13层学生公寓楼。在老校区东面的外环路西侧,南北各建一个食堂。另在新建 L 型 13 层学生公寓楼东侧,增设学生活动中心,内含浴室。 新校区学生公寓集中在西南角南社南地块及南侧窊流地块,与其北侧的、东侧两个食堂形成新校区学生生活区。 新老校区的新建食堂均考虑节能环保要求,设置太阳能系统,并在各地块设置中水处理系统。 (4)体育运动区: 体育馆与风雨操场 老校区体育场地块的现状体育馆予以保留。为避免重复建设,新校区不再另设体育馆,而是将风雨操场与浴室锅炉房相结合,作为学生休闲生活的一部分,设置于新校区西南侧学生生活区内。 室外运动场 老校区体育场地块的 400 米田径场及篮排球、网球场均予以保留。 新校区于窊流地快科研中心南侧设置篮球场,同时在南社地块西北侧沿街,配备 400米标准田径场,与其南侧风雨操场结合,便于生活区的学生就近使用。 后勤服务用房 后勤服务主要包括:收发室、门卫、配电房、仓库、锅炉房、维修、车库、水泵、消防水池、调压站、热力站等附属用房。 我们在新校区南社地块北侧,公共教学楼北面,设置后勤公共服务平台,主要用于事务办理及后勤办公。其余附属用房则在校区内分散布置。五、绿化景观设计 1. 景观体系 设计强调“景观生态网络”的建构。整体绿化结构以生态“绿色轴线”为核心。通过贯穿南北的绿化走廊向四周渗透与延伸,形成网络状绿化体系。充分考虑到太原的气候特点,通过点、线、面结合的绿化体系,选用常绿、针叶乔木和灌木、花草,以营造自然、清新宜人的校园环境。 (1)核心景观带: 新校区核心景观带位于新校区中部,沿图书馆到科研中心,南北向展开。 老校区核心景观带位于老校区中部,由北向南沿一系列广场及主要建筑,最后穿过历史科大纪念园,止于体育广场。 (2)沿街绿带: 沿街绿带位于位于市政道路侧校园沿街,并与核心景观带共同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沿街绿带不但是城市与校园之间的绿色缓冲区,同时容纳步行交通、休闲观景、交流共享等多重活动,场景丰富,充满活力。 (3)院落绿地 校园内各个功能组团通过建筑围合或半围合,形成组团级的办公共办私密院落绿地。院落绿地作为师生最佳的共享交流空间,重点强调场所感与归属感,注重室内外空间的穿插与灰空间的构建,并力求创造恬静精致的氛围。 2. 景观轴线“四纵”: 四条南北向景观轴,平行布置。最东侧为老校区景观轴,从南向北串联图书馆、行政综合楼、教学实验综合楼、科大历史纪念园等标志性建筑及空间。 由东向西第二条景观轴为新校区线材厂地块景观轴,由南向北将科研中心、图书馆及周边学院楼串联为一个整体。统领南北两个地块。 由东向西第三条景观轴为倒渣东路沿线休憩广场,成为新校区中间的重要休闲绿带。 最西侧的轴线为南社地块景观轴,以一条南北向景观轴贯穿整个用地,一条联系南北的校内车行主干道设置其中,两侧分别设有步行道,由北至南依次设置各主要建筑及场地:公共教学楼群、后勤公共服务平台、体育场、学生食堂 I、风雨操场等主入口广场,用这一条轴把整个用地的功能串联起来。同时在各主入口广场之间,间隔布置绿化景观,又使其成为一条生态绿轴,辐射整个地块。 3. 绿化设计 规划建设中遵循地带性原理及适地适树原则,充分利用优良乡土树种,并引用取得成功的外来优良树种,特别是彩色树种的规模化引种与选用,选择稳定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以丰富与稳定多样化的森林群落和形成特色化丛林风景。 (1)尊重现状 根据绿地范围内的土壤和区域功能特征,合理确定结构和分区,将人工生态景观与原生生态景观有机结合,并按照林木种植、生长、养护管理所需要的条件,对现状进行适当的地形整理。(2)适地适树 树种规划上,选择能够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地树木,以乡土树种为主,兼顾多样性的需要,种植能够适应本地生长条件的外来植物,以彩色植被为主。这样既能有利保证树木良好的生长态势,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树木养护的成本。 (3)功能优化 综合考虑绿地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游憩功能,科学合理的进行景观功能分区和植物群落规划设计,既能充分展示现代人的生态理念和自然生态观,也有利于后期的经营管理维护。 (4)景观多样 在功能分区、结构布局、生境类型、群落组合等方面塑造多样化的景观空间,规划设计以人为本,方便舒适,做到“林园相映,林水相依、林路相联”体现自然特色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 六、建筑布局与形态 1、总体建筑形态与风格 采用了新老对比共生的设计手法,在老校区规划中注重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将老校区的各个时期的历史建筑作为重要地标建筑节点加以烘托,又设置了历史科大纪念园等具有纪念意义的空间节点。在新校区规划中,主要以现代建筑为主,在建筑形态和立面意向上,注重厚实、稳重、有力、工业化的风格,以突出科大以“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学科为特色的特点,并且与科大“负重奋进,笃行求实”的校训所表达的意蕴相吻合。 2、建筑空间组合 在空间组织上强调学科的交叉和发展,采用院落式布局。建筑间的庭院、平台、连廊为师生提供了多层次交往空间。 教学楼组群相对集中,能在同一建筑群内实现多种教学活动以及师生的日常交流。建筑主体平面呈南北向布置,南向布置教室,北向布置各类附属用房,形成具有半开放式的交流空间。校园主要建筑群具有类似的空间单元特征,形成自身的显著特征。大部分的建筑控制在五、六层高,使之充分满足教学活动的特点并有利于增强人们户外活动的频率。 建筑群体呼应场地,学生宿舍南北向布置,整齐统一,在立面处理上,力求简洁大方,营造一个温馨的生活氛围。 图文信息中心作为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现代、简约,建筑极具雕塑感和整体感。 3、建筑色彩和细节 建筑设计追求现代简约、开放灵活,色调以橘红色为主,结合白色色的穿插体量所形成富于雕塑感的建筑,通过面砖和玻璃组成富有质感变化的墙体,创造出独具特色、富于现代感和人文气息的建筑群体,犹如乐谱上跳动的音符,活泼而富有旋律,灵活而充满畅想。 建筑细节应是含蓄内敛、古朴淡雅、愈久弥新。因此,在选材上采用橘红色毛面面砖、素钢与玻璃,使其成为校园历史永恒的见证。 4、有文化特点的建筑空间围合式院落 校园是满载难忘岁月的载体,用现代的手法演绎传统的校园空间,体现了校园的文化氛围。新校区建筑空间延续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精髓,各建筑组群均以围合或半围合手法形成开放的建筑院落;使各个建筑空间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与领域感-即“场所”精神。七、规划设计指标总建筑密度19%,总容积率0.89,绿化率34.3%,机动车停车位1271个,非机动车停车位18000个。八、建设规模南社部分:南社部分主要由食堂及后勤用房、教学楼、风雨操场以及体育场三大块组成。南社项目建设指标一览表名称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层)建筑总高(m)层高单体总建筑面积()食堂11544871315.75各层层高均为5.1m,室内外高差0.45m12415后勤公共服务平台5153520.25首层层高4.2m,2-5层层高均为3.9m,室内外高差0.45m5153洗浴用房174029.2首层层高5m,2层层高为4.2m,室内外高差0.45m1740锅炉房62015层高5m,室内外高差0.45m650公共教学楼建筑3725210000521.60首层层高4.5m,2-5层层高均3.9m,室内外高差0.45m47252经济与管理学院13288523.20首层层高4.8m,2-5层层高均为4.2m,室内外高差0.45m13288风雨操场11670417.60首层层高5m,2-4层层高均4.2m11670体育场(看台)242022420线材厂部分:线材厂部分由图书馆和专业教学楼组成。线材厂项目建设指标一览表名称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层)建筑总高(m)层高单体总建筑面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72984725地上6层(局部 4层),地下1层24.40地下室层高4.0m,首层层高4.2m,26层层高均3.8m22023多功能阶梯教室8088321.55首层层高4.5m,2层层高3.6m,3层层高3.5m8088环境与安全学院16213523.70各层层高均为4.5m16213计算机科学及技术学院22255.50地上5层(局部2层)25.80首层层高4.8m,2-5层层高均为4.2m22255.50外国语学院10922520.00各层层高均为4.0m10922实践教学楼1750011(局部3层)49.401-3层层高均为5m,4-11层层高均为4m,设备层层高2.4m17500文法教学楼145282279地上5层,地下1层25.80地下室层高4.0m,首层层高4.8m,2-5层层高均为4.2m16807艺术学院14090526.50各层层高均为4.5m14090应用科学学院247793181地上6层(局部4层),地下1层24.40地下室层高 4.0m,首层层高4.2m,2-6层层高均为 3.8m27960图书馆273864252地下1层,地上10层49.1地下层高4.0m,地上各层高4.8m31638窊流部分:窊流部分建设内容为科研楼、食堂、宿舍。窊流项目建设指标一览表名称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层数 (层)建筑总高(m)层高单体总建筑面积()科研中心133004523.2首层层高4.8m,2-5层层高均为4.2m,室内外高差0.45m13300学生公寓54831561821.6各层层高均为3.6m,室内外高差0.45m58431学生食堂8215315.75各层层高均为5.1m,室内外高差0.45m8215 【】 窗体底端中国·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窊流路66号邮编:030024晋ICP备11007549号 Copyright 2015-2018 太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第 6 页-

    注意事项

    本文(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规划(6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