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二地理下册期中测试试题(选修自然灾害人教版).doc

    • 资源ID:35949081       资源大小:1.67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二地理下册期中测试试题(选修自然灾害人教版).doc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人教版选修自然灾害)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A地震 B火山 C泥石流 D洪涝2下列具有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和火山 B暴雨和泥石流 C洪涝和台风 D滑坡和沙尘暴李同学为撰写有关地质灾害分布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到网络查资料,他发现下表所列国家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请回答3题。代号国家冰岛伊朗土耳其墨西哥美国印度印尼新西兰中国日本3表中哪些国家位于环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AB C D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受干旱影响的地区较广,其中以西北地区的干旱、华北地区的春早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最为突出。回答45题。4关于我国上述地区干旱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性是造成上述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B气旋是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现象的主要原因C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是形成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D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是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5为缓解干旱对各地区农业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可行的是( )大规模进行海水淡化 采取人工措施,加快西部高山冰川的溶水速度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 推广节水技术,增加耐旱作物的种植面积ABC D右图为地震、火山、洪涝、干旱四种不同自然灾害持续时间对比图,据此回答6-9题: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表示火山 B表示洪涝C表示地震 D表示干旱7按灾害发生的持续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序,正确的是( )A BC D8河南省发生的自然灾害中,最多的是( )A B C D9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 BC D读右图回答10-12题。10图示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洪涝C地震 D滑坡11该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是( )A7-8月 B5-6月C9-10月 D12-1月12该自然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灾害B地形坡度陡,多泥石流和滑坡灾害C位于季风区,降水变率大,易产生洪涝灾害D夏季由于台风的北上,多狂风暴雨2007年8月9日至12日,受7号 “帕布”和8号“蝴蝶”热带风暴影响,广东雷州半岛、山东半岛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据此回答13-14题。13下图能反映热带风暴的气流特征的是( )14有关热带风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增长过程缓慢 B常出现于春秋季节C来势猛,速度快 D强度较小,破坏力不强2005年中国自然灾害比较严重。洪涝、台风、旱灾、风雹、地震、雪灾、低温冷冻、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全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475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570.3万人,倒塌房屋226.4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042.1亿元。与近几年相比较,2005年紧急转移安置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为5年来的最大值,因灾死亡人数仅小于2001年,因灾倒塌房屋仅次于淮河大水灾的2003年。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1519题。15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16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热带反气旋 B.主要发生在春夏之交C.在我国主要影响东南沿海地区 D.在北半球气流逆时针辐散17关于我国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西北地区不受台风影响 B.寒潮主要出现在秋冬C.寒潮影响范围小 D.对通讯交通不会造成影响18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泥石流      D洪水19.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地震台风雷暴     地震山崩泥石流暴雨山洪暴发海啸  寒潮沙尘暴大气能见度降低A. B. C. D.新民网2010年4月18日报道:据德国和英国媒体报道,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近日遭遇严重的蝗虫灾害。4月上旬以来,大批蝗虫席卷东南部的4个州,覆盖约5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专家预计,蝗虫灾害可能向内陆地区蔓延。因为有着良好的生存环境,昆虫大量繁殖。预计蝗群规模在四月份下旬还会继续扩大。蝗群吞噬大量作物。到4月18日为止,蝗灾已经吞噬掉了数千公顷的作物和牧草。据此回答2023题。20.造成澳大利亚蝗灾十分严重,与之相联系的另一种灾害是(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涝灾21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生物灾害是 ( )A.“蚂蚱” B.鼠害 C.棉铃虫害 D.松毛虫害22飞蝗的生活习性是( )A.群集和远距离迁飞 B.群集和近距离生存C.散居和远距离迁飞 D.散居和近距离生存23下列灭蝗措施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的是 ( )A.捕杀成虫 B.农药灭虫 C.点火焚烧 D.投放天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要求。据此回答2425题:24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积极发展国家工业C积极发展科技,开发新能源D治理污染2008081225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持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总量D改善生态环境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但是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阅读材料回答2627题:26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崎岖;河流众多 B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C光照弱,植被覆盖率低 D生物种类单一,数量少27如果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工作,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A改良耕作制度、实施围栏封育、轮封轮牧B大力实施以乔木为主的植树造林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C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灌溉,扩大耕地面积D引进物种,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绿色GDP”正成为当前人们热门的话题。所谓“绿色GDP”,是指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即“绿色GDP”=GDP总量一(环境资源成本十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据此完成28-29题。28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 )A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B转变经济增长方式C提高劳动生产率 D提高环境资源成本29目前,一些国家通过设置绿色壁垒、技术壁垒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对此,我们应该( )在产品环保、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接轨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当提高关税A B C D据报道,近些年来,日本一些科学家提出了“零排放”的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无用之物”,一切废物都能被利用起来,并把实施“零排放”的社会称为“循环型经济社会”,经政府、企业和科技界的共同努力,日本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材料回答3031题30日本政府认为的“循环型经济社会”应该是 ( )A完全不排放废弃物 B不开采自然资源C最佳生产、最少消费 D适量消费、最少废弃31下列行为符合“零排放”概念的是( )A秸杆燃烧后灰还田 B推广使用干电池C采富矿弃贫矿 D用牛粪培育20080812蘑菇3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告诫我们,在环境问题上,要正确处理的什么矛盾。 ()A资源的有效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D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被破坏。它是英国经济学家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性的经济模式。据此回答3335题:33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B围湖造田,开垦荒山C南水北调,发展生产D发展工业,污水排入江河34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A全球变暖B破坏性地震C酸雨危害D土地沙漠化35下列行为中,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D竭泽而渔,焚薮而田座号目前,我国石油储备一期四个基地(浙江镇海、浙江舟山、青岛黄岛、辽宁大连)已基本建成。正积极推进石油储备二期基地建设,据此回答3637题。36我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确保国家石油的不间断供给平抑国内油价的异常波动加快石油加工产业链的发展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的构成ABCD37首批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海运条件优越国防安全的需要接近消费市场石油工业发达的城市ABCD读图,回答3839题。38. 这幅漫画可以用来说明( )A. 骆驼是由羊进化来的B. 草原逐渐进化为沙漠C. 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其灭绝的主要原因D. 一个物种灭绝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生物多样性的消失39. 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进一步恶化B. 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C. 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沙漠进一步恶化D. 图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40.导致下列危害的主要原因与排放 NO2有关的是( )A.温室效应 B.臭氧空洞 C.酸雨 D.光化学烟雾第卷 非选择题(共40分)二.综合题:共40分41(9分)下图中(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判断回答:(1)我国位于 灾害带与 灾害带的交汇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2分)(2)根据自然灾害的分类,上图所示的自然灾害分别出现了哪几类?试举例说明。(3分)(3)根据各图判断, III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3分)(4)与其它地区相比,地区 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1分)42读“我国最大降温幅度分布图”(图15),完成下列各题。(8分)图15(1)观察图中降温幅度大于15的区域。说明该区域降温幅度大的主要原因。(2)图15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图16中,反映该自然灾害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选择填空)。ABCD图16(3)下列选项中,与该自然灾害有关的有(双选2分)。A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B交通事故频发C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D病虫害增多,不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4)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进行防灾、减灾。下列防灾、减灾活动中,采用遥感技术的有_(选择填空),采用GIS的有_(选择填空)。A通过政府网站获取成灾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料B从历史资料中查询同时期的气象情况C根据卫星云图、气象数据模拟灾害发展过程,进行灾害预报D从“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气象数据E集合相关数据,对灾区各县、乡进行准确而快速的损失评估43读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1)说出乙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并简述对该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4分)(2)说出丙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并说出综合治理中采取的措施。(4分)(3)丁地区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1分)44.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空1分)(1)圈层代表_;圈层代表_。(2)A表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环境中获取_和_;B表示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产生的_又要排放到环境中去。(3)C表示_ 作用于环境;D表示环境对人类的_作用。(4)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当人类向环境_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与其替代品的_速度,或者向环境_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5)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的箭头_表示,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可用图中_箭头表示;酸雨可用图中箭头_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箭头_表示。参考答案选择题1-5DACCB610DCAAB1115ACACC1620CACDC2125AADAD26-30BABAD31-35DCCBA36-40ADCAC41.(共9分)(1)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 环太平洋灾害带(2分)(2)气象灾害,如干旱;地质灾害,如泥石流;水文灾害,如风暴潮(3分)(3)干旱、洪水、风暴潮、台风、泥石流等(3分)(4)泥石流(1分)42.(共8分)(1)距离冷气团(冬季风)源地近(1分)(2)寒潮(1分) B(1分,多选不得分)(3)BC(2分,多选不得分)(4)D(1分,多选不得分) CE(2分,多选不得分)43.(共9分)(1)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2分) 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2分)(2)湿地破坏(1分) 加强湿地保护,建立湿地保护区;退耕还湿;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湿地恢复。(任两点给3分)(3)酸雨(1分)44.(共14分,每空1分)(1)人类社会 环境 (2)物质 能量 废弃物(3)人类 反馈 (4)索取资源 再生 排放废弃物

    注意事项

    本文(高二地理下册期中测试试题(选修自然灾害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