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听力音频).docx
-
资源ID:35978578
资源大小:49.78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试题(含答案+听力音频).docx
鄂州市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历史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局部。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工程填写清楚。3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古希腊人从埃及人那里学到了制作青铜铸像、雕刻石像和用石料进行建筑的工艺,从拙劣的模仿到创造出自己独特风格的高超艺术作品,只用了 100多年。此后,雕塑成为古希腊人最卓越的成就之一。据此可知()A.古希腊文化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埃及人曾经征服过希腊C.文化交流利于促进文明的进步D.古代雕刻艺术开展迅速1 .奥斯曼人从10世纪接受伊斯兰教之后,就以“苏丹一哈里发”制为国家的根本制度,经济上采用拜占 庭帝国完整的税收制度,宗教上构建了划分四种信仰臣民的“米勒特”制度,并吸收了欧洲的治理结构和 方法。这种国家治理模式()A.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的特点B.完全继承被征服地区的制度C.反映出奥斯曼成为东西文化的桥梁D.充分表达了政教别离的特征.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4块中国明代瓷器碎片,其中两块大的可以识别出是青瓷大花瓶 的底座局部,底圈中央有用青釉绘制的“大明成化年制” 6个字。据此可知()A.郑和下西洋到访了非洲B.中非间存在贸易往来C.津巴布韦文明高度兴旺D.非洲制瓷业技艺精湛2 .下面是16世纪英国农产品及地租价格指数变化表(15001519年均定为100)。材料反映的现象会导致年份15301539155015591570157915901599小麦123253288455羊毛110171202262新地租202308435548C.市场需求刺激了技术革新【答案】CD.工业革命是一次较为完整的社会变革【解析】【详解】根据“但是这些纯粹由贸易利益促成的发现和侵略,终归还是对工业起了很大的反作用:只是由 于向这些国家输出的需要,才创立和开展了大工业。'可得出材料强调英国海外市场不断扩大,传统的手 工劳动不能适应与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要进行技术革新,c项正确;材料强调市场扩大,而不是殖民掠 夺,排除A项;材料强调技术革命的原因,而不是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表达工业革命的性质,排除 D项。应选C项。8 .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在公报中先后公布了 361件他们在会议上讨论的不涉及军事秘密的各 种问题;止匕外,各级领导人还积极参加选民大会、群众集会和俱乐部活动,向选民报告工作。这说明巴黎 公社A.注重发挥工人主人翁精神B.践行民主集中制原那么C.建立了新型社会主义政权D.坚持社会公仆的原那么【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巴黎公社坚持对外公布讨论的不涉及军事秘密的问题,各级领导也积极参加选民大 会、群众集会和俱乐部活动,这都表达了巴黎公社委员以人民公仆自居的原那么,D项正确;材料表达的是 巴黎公社的社会公仆的原那么,不是发挥工人主人翁精神,排除A项;材料内容表达的不是民主集中制原 那么,该原那么是中国共产党的原那么,排除B项;巴黎公社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并没有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 政权,排除C项。应选D项。9 . 1823年,美国在“门罗宣言”中提出,美国要尽量防止与欧洲国家的冲突,同时也要防止卷入欧洲国家 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坚决实行“不干涉原那么”,并力求建立“美洲体系”,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 洲”。这说明美国这一时期的对外政策()A.实现了对拉丁美洲的直接控制B.具有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的双重性C.阻断了美洲和世界的经济交流D.意在支持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门罗宣言”旨在将拉美从欧洲列强的势力范围中挣脱出 来,以便于自己对拉美的干预和控制,并建立相对独立的“拉美体系”,这既表达了该宣言的孤立主义, 又反映了其扩张主义,B项正确;该宣言加速了美国对拉美的干预和控制,并未实现对拉美的直接控制, 排除A项;该宣言旨在实现美国对拉美的控制而非阻断拉美与世界的交流及帮助拉美实现民族独立,排除C、D两项。应选B项。10 .下表为局部德国学者对一战的评价。由此可知()人物评价马克思韦伯德国无论胜负,这场战争都是伟大而精彩的恩斯特巴拉赫战争将人们从关心自我的个人主义中解放出来,是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升华弗里德里希迈内克我体验到了我生命中最美好的片段之一A.德国发动一战具有一定的正义性B. 一战爆发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C.民族主义是一战爆发的重要诱因D. 一战有利于促进社会思想的解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图表中的德国学者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民族主义色彩,都赞同德国发动一战, 故可推知,民族主义对一战的爆发起到一定推动作用,C项正确;一战具有正义性与史实不符,排除A 项;材料只涉及德国学者,不能代表整个德国社会,排除B项;材料与思想解放无关,排除D项。应选C 项。11 .苏联历史上某一经济政策在当时遭到了一局部人的强烈抵抗,他们认为这种政策是“对十月的背叛”, 是一种“退却”,在经济上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了",“改良主义政策只能削弱无产阶级的意 志”。这一政策()A.清除了工农之间的分歧与矛盾B.尝试建立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政权C.动摇了刚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D.利用了市场和商品关系开展经济【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在当时遭到了一局部人的强烈抵抗” “改良主义政策只能削弱无产阶级的意志”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新经济政策,其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建设社会主义 经济,所以材料中的“改良主义”实质是指新经济政策,D项正确;此时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缓解工农之间 的分歧和矛盾,并非“清除了工农之间的分歧和矛盾”,排除A项;1917年的十月革命已经使俄国建立起 了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政权,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巩固了苏俄的社会主义制度,排除C项。应选D项。 12.1942年,中国参加26国华盛顿会议,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联盟;1943 年,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参加了开罗会议,共同商讨对日作战计划。中国在二战期间参与国际会议说明()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等国同等的国际地位B.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实力加强D,英美等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42年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不断提高,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牵制 了大量的日军,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B项正确;此时中国仍然处于弱国,地位仍在美苏英法 等国之下,排除A项;材料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实力、英美对华政策无关,排除C、I)两项。应选B项。13 .二战后初期,联合国奉行“大国一致”原那么,常任理事国享有一票否决权。在联合国成立的最初10 年,苏联使用了 80次否决权(至苏联解体前共使用110次);美国于1970年首次使用否决权,截至2019 年3月共使用81次;英法两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使用否决权的次数也开始上升。这一现象()A.说明联合国具有帝国主义的强权色彩B.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开展趋势C.反映出二战后国际力量的对抗与变化D.破坏了战后国际和平与世界平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欧美国家投反对票的变化过程大致为:苏联、英法、美国,这一变化对应了早期 两极格局、美强苏弱,欧洲走向联合、逐渐复兴,美苏争霸、苏攻美守的这一国际局势的变化,c项正 确;材料无法表达强权色彩,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际局势的变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无关,排除B 项;材料无法表达该类行为对战后国际和平与世界平安的破坏,排除D项。应选C项。14 . 20世纪70年代起,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严重威胁着以英国为首的欧洲福利国家,加之人口老龄化 危机,福利政策维系艰难,导致民粹主义强势兴起。这一现象说明()A.国家宏观调控存在严重缺陷B.社会再分配未能消除社会矛盾C.福利政策直接引发经济危机D.西方国家的贫富差距逐步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美等兴旺国家虽然实行较为完善的福利制度,但仍难以防止各 类社会危机,社会矛盾在一定时期甚至呈现激化状态,这反映了欧美等国虽然通过福利制度这一社会再分 配的手段,仍然难以消除社会矛盾,B项正确;材料与国家宏观调控的缺陷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 福利制度仍难以消除社会矛盾,而非引发经济危机,排除C项;材料与国家贫富差距无关,排除D项。故 选B项。15 .下面是2010年和2020年金砖国家、美国、欧盟三大经济体GDP占世界比重情况表。这反映了当今()(单位:%)金砖国家美国欧盟2010 年17. 4422. 6621.982020 年24. 5924. 6615 19GDP增速78.2539. 364. 47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B.全球经济稳定性面临挑战C.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D.世界南北差距的日益扩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表信息可知,中俄等金砖国家的GDP增速远超传统的欧美兴旺国家,其经济实力和影响力 不断增强,并不断冲击着传统国际经济格局,A项正确;材料与全球经济稳定性面临挑战、区域集团化及 南北差异无关,排除B、C、D三项。应选A项。16.2020年11月,美国宣布退出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巴黎协定,不再履行相关义务;而到了 2021年1月,又宣称重返巴黎协定。这一现象反映出A.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开始显露B.全球合作治理模式有待完善C.联合国在当今世界的作用被削弱D.兴旺国家大国责任感的缺失【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美国退出和重返巴黎协定表达了随意性,而全球气候问题需要全球各个国家协 同治理,由此可知全球合作治理模式有待完善,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弊端,排除A 项;题意没有涉及联合国的作用,排除C项;仅根据美国的行为不能说明兴旺国家大国责任的缺失,排除 D项。应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 题12分,共52分。).【古希腊城邦与中世纪城市】材料一 一般来说,城邦综合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而赋有“邦”或“国”之意,每个城邦都是由 一个中心城区,加上周围的农村地区构成。亚里士多德指出:一个城邦最适当的人口限度是大到足以自给 生活之所需,小到观察所能普及。在城邦中,公民通过抽签形式产生管理者,公民大会与公民权力一步一 步地得到加强,形成了特有的政治体制,这也催生了希腊思想领域的繁荣。古典时代(公元前54世纪 中叶)希腊城邦开展到达极盛,与爱琴海的早期国家相比,政治制度与国家形式开展水平更高,到了马其 顿统治时代,城邦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仍继续存在。摘编自张广智略说古希腊的城邦文明材料二 随着经济的开展,在紧邻古代城市、城邦、修道院的地方或村庄的郊区,开始出现商人聚集 地。由商人组织成的经济活跃中心周围很快聚集了一批手艺人,而成群的工匠的手工业产品流传到远距离 的他地就必须依靠商人。商人们保证了商品流通,促进了经济的专业化和城市中心人口的集中,因此其阶 级权力不断上升。这些城镇由领主建立并保护,旨在招徒自由地租保有者,鼓励他们缴纳货币地租,也有 一些领主让渡一些权利,如让与土地保有权,以有利于市镇开展。西欧中世纪将分封制、庄园制等作为其 主要标志,城市那么成为“封建海洋中的一片孤岛二 由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成为最早的反封建的力 量,他们作为摧枯拉朽的力量源泉,不断噬咬着封建社会的内部肌体,孕育着自由和斗争精神,最先在封 建体制内部唱响了资本主义的赞歌。摘编自朱明重新审视西欧中世纪城市的“自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城邦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封建城市兴起的原因及意义。【答案】(1)特点:小国宴民;自给自足;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轮番而治;城邦重视人的价值;城邦不 断开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任答三点即可)(2)原因:生产力的开展;地区间商业联系的建立和远距离贸易的开展;城市人口数量增加,需求膨胀; 封建领主的保护。(任答两点即可)意义:推动了西欧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商品货币经济开展,庄园制和农 奴制日趋瓦解);西欧社会的阶级关系和政体形式发生变化(君主专制产生,资产阶级开展);促进了西欧文 化的开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任答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根据“城邦综合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而赋有“邦”或“国”之意,每个城邦都是由一个中心城区,加 上周围的农村地区构成。”“大到足以自给生活之所需,小到观察所能普及“可知小国宴民;自给自足;根据 “公民通过抽签形式产生管理者”可知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轮番而治;根据“形成了特有的政治体制,这 也催生了希腊思想领域的繁荣”“城邦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仍继续存在。”可知城邦不断开展,具有强大 的生命力。【小问2详解】原因:根据“随着经济的开展,在紧邻古代城市、城邦、修道院的地方或村庄的郊区,开始出现商人聚集 地”可知生产力的开展;根据“由商人组织成的经济活跃中心周围很快聚集了一批手艺人,而成群的工匠的 手工业产品流传到远距离的他地就必须依靠商人”可知地区间商业联系的建立和远距离贸易的开展;根据 “经济的专业化和城市中心人口的集中,因此其阶级权力不断上升''可知城市人口数量增加,需求膨胀;根 据“这些城镇由领主建立并保护,旨在招徒自由地租保有者,鼓励他们缴纳货币地租,也有一些领主让渡 一些权利,如让与土地保有权,以有利于市镇开展”可知封建领主的保护。意义:根据“由商人和手工业者 构成的市民成为最早的反封建的力量,他们作为摧枯拉朽的力量源泉,不断噬咬着封建社会的内部肌 体,”可知中世纪欧洲封建城市兴起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开展和庄园农奴制日趋瓦解;有利于西欧社会的 阶级关系和政体形式发生变化;根据“孕育着自由和斗争精神,最先在封建体制内部唱响了资本主义的赞 歌。”可知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开展,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条件。17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材料一 “人的觉醒”与“人的发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在中世纪一千多年的漫漫长夜 里,基督教神学将人的主体与目的颠倒,压抑和摧残人性,而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从神本理性的束缚中挣 脱出来,发现了自己的能力与潜力。人文主义作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歌颂人,赞美人,认为“人是宇宙的 精华,万物的灵长”,对人的理性、力量、仪表、举止和行为都进行了颂扬与肯定。与上帝相比,人类毫 不逊色。人对自我的发现,不仅使得西方社会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巨人,而且在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一批人 文主义的“巨人”形象。摘编自肖四新论人文精神的张扬与反思材料二 从18世纪末开始,伴随着自然科学体系的不断完善,科学精神也得以不断丰富,这也为理 性主义精神取代宗教迷信思想奠定了基础。正如李醒民所说:“启蒙运动也是科学的实证和理性两大 精神支柱完美地珠联壁合,并且逐渐从科学界扩散和渗透到知识界直至普通群众之中。“用理性来解决一 切、衡量一切的思想从自然科学渗入到社会科学,直至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始终相信理性可以被自己所 拥有,可以被自己掌握,并且相信人类的本质可以被理性思索分析。在理性主义的引导下,国家和社会发 生了深刻的变革。摘编自赵恩燔政治理性主义批判及其当代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开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内涵:强调个性自由,反对禁欲主义;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2)特点:依托自然科学精神;批判宗教迷信思想;由知识界向群众拓展;由欧洲向世界推广。(任答两点 即可)影响:有利于启蒙思想家破除迷信,用理性来解决一切问题;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开展;促进了自然科 学的研究;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任答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内涵:根据“人的觉醒”与“人的发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基督教神学将人的主体与目的颠倒, 压抑和摧残人性,而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从神本理性的束缚中狰脱出来,发现了自己的能力与潜力”可知 文艺复兴强调个性自由,反对禁欲主义;根据“人文主义作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歌颂人,赞美人,认为“人 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人的理性、力量、仪表、举止和行为都进行了颂扬与肯定。”可知文艺复 兴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小问2详解】特点:根据“伴随着自然科学体系的不断完善,科学精神也得以不断丰富,这也为理性主义精神取代宗教 迷信思想奠定了基础。”可知依托自然科学精神,批判宗教迷信思想;根据“并且逐渐从科学界扩散和渗透 到知识界直至普通群众之中”可知由知识界向群众拓展;根据“用理性来解决一切、衡量一切的思想从自然 科学渗入到社会科学,直至世界的各个角落“可知理性主义由欧洲向世界推广。影响:根据“在理性主义的 引导下,国家和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可知启蒙运动宣传理性主义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启蒙运动宣传理性主义有利于启蒙思想家破除迷信,用理性来解决一切问题,推动了社会科学的 开展,促进了自然科学的研究等。1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实际上,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是英国社会、经济、政治开展的结果。同时它也和欧洲其他 国家的影响有关,反过来,它又促使欧美一些其他国家也先后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英国的传统羊毛手工 工场受到旧的传统、老的行会行规等限制,阻碍了新技术的开展,相较之下,新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更适 合率先采用机器生产。英国90%以上的机器都是英国人自己创造制造的,而汽船、净棉机等美国的创造也 很快被引进来。随着机器的大量投入使用,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得到确立,与之相关的资本主义雇佣 劳动制度也开展起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经常在饥寒交迫中忍受煎熬的人民开始看到了苦难尽头的曙 光。但是,英国的工业革命与政治革命交织,引发社会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动的同时,也使得社会日益分 裂、贫富悬殊、物欲横流等问题出现,在闪闪发光的金钱面前,一切都黯然失色。摘编自吴于廛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二 英国工人运动一直是以手工业工人为主力军,随着大工业的起步,直到宪章运动后期,这一 状况才发生改变。1811年,英国卢德运动开始形成高潮,其工人斗争起源于经济目的,他们的破坏行为不 受任何系统理论思想的指导,完全是对机器大生产的下意识对抗,且是一种分散的个人行为。1832年议会 改革后,各工业团体成立“全国各行业总工会”,成为与国家议会并存的“产业议院”,之后英国工人阶级 的大规模发动宪章运动开始了。宪章运动中人民宪章六原那么男性普选、平均选区等,所具有的鲜 明的政治色彩不言自明。而到了 19世纪后半叶,一系列工人阶级的组织和政党建立起来,在科学社会主 义等崭新思想理论的影响下,英国工人运动展现出新的面貌。摘编自郭春生试论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特点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工人运动的变化。【答案】(1)特点;开始时间早;在多种因素推动下发生;从棉纺织等轻工业开始;注重解决动力问题;以 本国创造创造为主;注重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任答两点即可)影响:促进生产力迅速开展;推动生 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推动了英国议会制度的改革;推动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崛起,造成社会阶级结构变 动;导致贫富分化加剧等。(任答两点即可)(2)变化:由以手工业工人为主力到以工厂工人为主力;组织性不断加强;由盲目斗争到有科学理论的指 导;由维护经济利益到争取政治权利。(任答三点即可)【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实际上,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是英国社会、经济、政治开展的结果''可 知,开始时间早、在多种因素推动下发生;根据材料“相较之下,新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更适合率先采用 机器生产”可知,从棉纺织等轻工业开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注重解决动力问题;根据材料“英国90%以 上的机器都是英国人自己创造制造的,而汽船、净棉机等美国的创造也很快被引进来“可知,以本国创造 创造为主、注重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促进生产力迅速开展;根据材料 “随着机器的大量投入使用,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得到确立,与之相关的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也发 展起来。”可知,推动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根据材料“英国的工业革命与政治革命交织”可知,推动 了英国议会制度的改革;根据材料“引发社会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动的同时,也使得社会日益分裂、贫富悬 殊、物欲横流等问题出现,在闪闪发光的金钱面前,一切都黯然失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了工 业资产阶级的崛起,造成社会阶级结构变动、导致贫富分化加剧等。(2)变化:从运动的主体看,由以手工业工人为主力到以工厂工人为主力;根据材料“1832年议会改革 后,各工业团体成立全国各行业总工会',成为与国家议会并存的产业议院',之后英国工人阶级的大规模 发动宪章运动开始了”可知,组织性不断加强;根据材料“1811年,英国卢德运动开始形成高潮,其工 人斗争起源于经济目的,他们的破坏行为不受任何系统理论思想的指导”“而到了 19世纪后半叶,一系列工 人阶级的组织和政党建立起来,在科学社会主义等崭新思想理论的影响下,英国工人运动展现出新的面 貌”可知,由盲目斗争到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根据材料“宪章运动中人民宪章六原那么男性普选、平均选 区等,所具有的鲜明的政治色彩不言自明”可知,由维护经济利益到争取政治权利。19 .【跨国公司的演变】材料 如果把一家跨国公司看作一种生物,全球经济体系就是由各个物种构成的“生态系统生物 进化论认为,物种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处在不断的演化过程之中,生态系统的结构也随之变化。跨国公司 源于工业革命前殖民时代的海上贸易,当时的跨国公司实际上通过远洋贩运来组织。到19世纪,随着西 方国家工业体系的建设完成,帝国主义时代到来,跨国公司也演化成在殖民地直接投资的现代公司。二战 后的全球化时代,由于运输、通信等现代技术的开展,跨国制造成为可能,作为超国界生产组织的现代意 义上的跨国公司出现。摘编自贾晋京跨国公司的“物种”演化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跨国公司的演变”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点 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例如:论题:跨国公司的演变反映了全球经济体系的演变。阐述:跨国公司起源于殖民贸易时代,以东印度公司为代表的早期跨国公司的业务主要是“新航路”上的 海上贸易,这些公司在其贸易目的地拥有王室授予的独家垄断权,并且兼有一定行政职能,殖民公司在西 方殖民史上扮演了具体的操作者的角色。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力的不断提升,西方国家的对外扩张 能力得到极大加强,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在开展过程中进一步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和利息对国外进行投资和贷款,因此这一时期的跨国公司开始直接在 殖民地投资设厂,进行资本输出。到了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跨国公司面貌发生了巨大改 变:从跨国公司转变成跨国制造,即不再仅仅是在一国范围内制造商品销售到另一国,而是产品的制造过 程在不同国家进行,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实现了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综上所述,从殖民时代的海上贸易公司到现代化的跨国制造,跨国公司成为全球经济开展的表达,它见证 了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体系的演变历程。【解析】【详解】论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跨国公司的演变''为主题,可以设定论题为“跨国公司的演变 反映了全球经济体系的演变,“跨国公司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等。阐述: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开始 了早期殖民扩张,建立以东印度公司为代表的早期跨国公司进行海上贸易和殖民殖民侵略。随着工业革命 的开展,生产力的不断提升,西方国家的对外扩张能力得到极大加强,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 阶段,开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和利息对国外进行投资和贷款,这一时 期的跨国公司加快在殖民地投资设厂,进行资本输出。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跨国公司面貌 发生了巨大改变:从跨国公司转变成跨国制造,即不再仅仅是在一国范围内制造商品销售到另一国,而是 产品的制造过程在不同国家进行,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实现了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综上所述,从殖民 时代的海上贸易公司到现代化的跨国制造,跨国公司成为全球经济开展的表达,它见证了新航路开辟以来 世界经济体系的演变历程。王室地产地租116142146147A.各国推行自由主义政策B.英国阶级结构发生变动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5.有学者说:“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用科学的规律和语言,圆满地解释了天体的运动,从太阳系和茫 茫太空中排除了上帝的干预,即星体依靠本身的动量,按照自身的运动规律在那里,不息地运动。”该学 者的这一言论旨在强调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A.推动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改变B.莫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C.拉开了近现代实验科学 序幕D.动摇了宗教上帝创世说的根基6.12世纪、英国设置陪审法庭,此后“法律来源于人民而非国王臆定”的原那么被保存下来:1215年贵族联 合教士、骑士和市民发动叛乱,强迫国王签订自由大宪章,确立了国王不经议会批准不得征税的原 那么:都铎王朝时期,有限专制制度确立,王权受到议会限制和监督;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 法,英国正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对材料解释合理的是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推动了英国革命进程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极具曲折性C.君主立宪制度确实立符合世界开展趋势D.英国宪政传统影响政治体制的选择7,恩格斯曾说“英国人侵占印度,目的是要从印度输入,谁也没有想到要向那里输出。但是这些纯粹 由贸易利益促成的发现和侵略,终归还是对工业起了很大的反作用:只是由于向这些国家输出的需要,才 创立和开展了大工业。”恩格斯旨在说明A.殖民掠夺推动了工业革命B.技术革新导致东方对西方的依附加深C.市场需求刺激了技术革新D.工业革命是一次较为完整的社会变革8.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在公报中先后公布了 361件他们在会议上讨论的不涉及军事秘密的各 种问题;此外,各级领导人还积极参加选民大会、群众集会和俱乐部活动,向选民报告工作。这说明巴黎 公社A.注重发挥工人主人翁精神B.践行民主集中制原那么C.建立了新型社会主义政权D.坚持社会公仆的原那么9.1823年,美国在“门罗宣言”中提出,美国要尽量防止与欧洲国家的冲突,同时也要防止卷入欧洲国家 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坚决实行“不干涉原那么”,并力求建立“美洲体系”,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 洲”。这说明美国这一时期的对外政策()A.实现了对拉丁美洲的直接控制B.具有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的双重性C.阻断了美洲和世界 经济交流D.意在支持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0 .下表为局部德国学者对一战的评价。由此可知()人物评价马克思韦伯德国无论胜负,这场战争都是伟大而精彩的恩斯特巴拉赫战争将人们从关心自我的个人主义中解放出来,是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升华弗里德里希迈内克我体验到了我生命中最美好的片段之一A.德国发动一战具有一定的正义性B. 一战爆发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C.民族主义是一战爆发的重要诱因D. 一战有利于促进社会思想的解放11 .苏联历史上某一经济政策在当时遭到了一局部人的强烈抵抗,他们认为这种政策是“对十月的背 叛”,是一种“退却”,在经济上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了",“改良主义政策只能削弱无产阶 级的意志”。这一政策()A.清除了工农之间的分歧与矛盾B.尝试建立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政权C.动摇了刚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D.利用了市场和商品关系开展经济12.1942年,中国参加26国华盛顿会议,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联盟;1943 年,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参加了开罗会议,共同商讨对日作战计划。中国在二战 期间参与国际会议说明()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等国同等的国际地位B.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实力加强D.英美等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13.二战后初期,联合国奉行“大国一致”原那么,常任理事国享有一票否决权。在联合国成立的最初10 年,苏联使用了 80次否决权(至苏联解体前共使用110次);美国于1970年首次使用否决权,截至2019 年3月共使用81次;英法两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使用否决权的次数也开始上升。这一现象()A.说明联合国具有帝国主义强权色彩B.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开展趋势C.反映出一战后国际力量的对抗与变化D.破坏了战后国际和平与世界平安14.20世纪70年代起,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严重威胁着以英国为首的欧洲福利国家,加之人口老龄化 危机,福利政策维系艰难,导致民粹主义强势兴起。这一现象说明()A.国家宏观调控存在严重缺陷B.社会再分配未能消除社会矛盾C.福利政策直接引发经济危机C.福利政策直接引发经济危机D.西方国家的贫富差距逐步扩大15.下面是2010年和2020年金砖国家、美国、15.下面是2010年和2020年金砖国家、美国、欧盟三大经济体GDP占世界比重情况表。这反映了当今()(单位:%)金砖国家美国欧盟2010 年17. 4422. 6621.982020 年24. 5924. 6615. 19GDP增速78.2539. 364. 47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B.全球经济稳定性面临挑战C.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D.世界南北差距的日益扩大16.2020年11月,美国宣布退出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巴黎协定,不再履行相关义务;而到了 2021年1月,又宣称重返巴黎协定。这一现象反映出A.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开始显露B.全球合作治理模式有待完善C.联合国在当今世界的作用被削弱D.兴旺国家大国责任感的缺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 题12分,共52分。)17 .古希腊城邦与中世纪城市】材料一 一般来说,城邦综合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而赋有“邦”或“国”之意,每个城邦都是由 一个中心城区,加上周围的农村地区构成。亚里士多德指出:一个城邦最适当的人口限度是大到足以自给 生活之所需,小到观察所能普及。在城邦中,公民通过抽签形式产生管理者,公民大会与公民权力一步一 步地得到加强,形成了特有的政治体制,这也催生了希腊思想领域的繁荣。古典时代(公元前54世纪 中叶)希腊城邦开展到达极盛,与爱琴海的早期国家相比,政治制度与国家形式开展水平更高,到了马其 顿统治时代,城邦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仍继续存在。摘编自张广智略说古希腊的城邦文明材料二 随着经济的开展,在紧邻古代城市、城邦、修道院的地方或村庄的郊区,开始出现商人聚集 地。由商人组织成的经济活跃中心周围很快聚集了一批手艺人,而成群的工匠的手工业产品流传到远距离 的他地就必须依靠商人。商人们保证了商品流通,促进了经济的专业化和城市中心人口的集中,因此其阶 级权力不断上升。这些城镇由领主建立并保护,旨在招徒自由地租保有者,鼓励他们缴纳货币地租,也有一些领主让渡一些权利,如让与土地保有权,以有利于市镇开展。西欧中世纪将分封制、庄园制等作为其 主要标志,城市那么成为“封建海洋中的一片孤岛”,由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成为最早的反封建的力 量,他们作为摧枯拉朽的力量源泉,不断噬咬着封建社会的内部肌体,孕育着自由和斗争精神,最先在封 建体制内部唱响了资本主义的赘歌。摘编自朱明重新审视西欧中世纪城市的“自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城邦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封建城市兴起的原因及意义。18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材料一 “人的觉醒”与“人的发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在中世纪一千多年的漫漫长夜 里,基督教神学将人的主体与目的颠倒,压抑和摧残人性,而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从神本理性的束缚中挣 脱出来,发现了自己的能力与潜力。人文主义作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歌颂人,赞美人,认为“人是宇宙的 精华,万物的灵长”,对人的理性、力量、仪表、举止和行为都进行了颂扬与肯定。与上帝相比,人类毫 不逊色。人对自我的发现,不仅使得西方社会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巨人,而且在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一批人 文主义的“巨人”形象。摘编自肖四新论人文精神的张扬与反思材料二 从18世纪末开始,伴随着自然科学体系的不断完善,科学精神也得以不断丰富,这也为理 性主义精神取代宗教迷信思想奠定了基础。正如李醒民所说:“启蒙运动也是科学的实证和理性两大 精神支柱完美地珠联壁合,并且逐渐从科学界扩散和渗透到知识界直至普通群众之中。”用理性来解决一 切、衡量一切的思想从自然科学渗入到社会科学,直至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始终相信理性可以被自己所 拥有,可以被自己掌握,并且相信人类的本质可以被理性思索分析。在理性主义的引导下,国家和社会发 生了深刻的变革。摘编自赵恩燔政治理性主义批判及其当代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开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一实际上,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是英国社会、经济、政治开展的结果。同时它也和欧洲其他 国家的影响有关,反过来,它又促使欧美一些其他国家也先后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英国的传统羊毛手工 工场受到旧的传统、老的行会行规等限制,阻碍了新技术的开展,相较之下,新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更适 合率先采用机器生产。英国90%以上的机器都是英国人自己创造制造的,而汽船、净棉机等美国的创造也 很快被引进来。随着机器的大量投入使用,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得到确立,与之相关的资本主义雇佣 劳动制度也开展起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经常在饥寒交迫中忍受煎熬的人民开始看到了苦难尽头的曙 光。但是,英国的工业革命与政治革命交织,引发社会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动的同时,也使得社会日益分 裂、贫富悬殊、物欲横流等问题出现,在闪闪发光的金钱面前,一切都黯然失色。摘编自吴于厘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二 英国工人运动一直是以手工业工人为主力军,随着大工业的起步,直到宪章运动后期,这一 状况才发生改变。1811年,英国卢德运动开始形成高潮,其工人斗争起源于经济目的,他们的破坏行为不 受任何系统理论思想的指导,完全是对机器大生产的下意识对抗,且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