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案例分析.docx
户外自主游戏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自主游戏是教师在户外规划假设干个游戏区域,创设各种游戏内容的环境,幼 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地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材料、玩伴、自发交流、 积极主动进行创造性游戏活动的过程。课程指南中指出“旨在满足幼儿自主自发性活动的需要,开展幼儿想象力、 创造力和合作交往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开展。”幼儿园工作规程 中明确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开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教育家陈鹤琴也曾 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由此可见,游戏在幼儿教育 中的无可替代的地位及重要价值。二、案例实录片段1:在游戏的起点处,虽然有大树、牵引绳等辅助幼儿爬上绳子的工具, 但是由于绳子比拟长,一碰就晃晃悠悠,对孩子们来说要爬上去还是有一定难度。 穿白裤子的男孩子小心翼翼的试了好几次,比方两只手抓牢下面的绳子、一只脚 爬到绳子上,或者一只手扶着树,另一只手抓着绳子,但是都没能成功的爬上去。 站在一旁的牛仔裤男孩看他爬上去比拟困难,主动过来抱起他的腰,帮助他稳住 身子,白裤子男孩终于抓住牵引绳爬了上去。片段2:穿花裤子的女孩是第三个爬上去的,看她的动作就知道她玩这个游 戏比拟熟练。别的小朋友都是两只手紧紧的抓住上面的绳子,小心翼翼的向前挪, 但是她却时而反手握绳,时而腾出一只手给客人老师来一个花式表演,玩起来得 心应手。而且她的脚步也与别的孩子不同,别的孩子都是横着一步步的在绳子上 挪着,但她却敢直着走。三、行为分析通过视频自主游戏的观察,我最大的感受是,幼儿在游戏中玩得如此快乐。 他们不仅获得了一些认知的丰富,而且更重要的是身心的愉悦,以及交往能力的 提高。(1)在视频中,我们发现游戏是有难度的,因为绳子的特性,使得在绳子 上行走和在平地上是完全不同的,很大程度上挑战了孩子们的平衡能力。但是孩 子们在这个游戏中玩得很开心,不管是否走到终点,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洋溢着笑 容的。穿白裤子男孩和花裤子的女孩子都只走到中间就掉了下来,可是两人依然 笑嘻嘻的重新回到起点继续挑战,在他们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意识:胜不 骄败不馁。快乐是游戏的真谛,如果游戏失去了快乐的本意,那游戏也就失去了 意义。(2)俗话说:聪明的孩子会玩。户外游戏不仅仅满足孩子“好玩”的天性, 更重要的是“幼儿会玩” 了。游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从玩中发挥想象、玩出 创意。穿花裤子的女孩子的游戏程度高一些,她能玩出反手握绳往前走、花式走 等新玩法,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平衡能力、胆量,也发挥了想象力。(3)在游戏中,孩子们不仅体验游戏快乐,更体会到有朋友的重要性。游 戏种孩子需要同伴的支持和配合,让孩子学会友好相处与合作。牛仔裤男孩帮助 能力弱一些的白裤子男孩,这些动作是自然而然的,并没有作秀的成分。让老师 们在游戏中看到同伴互助与友谊的可贵。四、案例推进1、为儿童创设一个“充足的游戏时间”,体验游戏是自由自在的,促进儿 童的心理健康。游戏时间是开展儿童游戏的保证,游戏时间的多少直接影响游戏的数量和质 量。儿童游戏时间的长短不同,所开展的游戏类别不同,儿童开展的自发性游戏 不少于三十分钟,时间的充足使儿童可以更有创造性的游戏,更多的产生积极的 情绪,如果游戏的时间短,儿童往往刚开始游戏就不得不停止游戏,久而久之使 儿童只会选择玩简单的游戏而放弃复杂的游戏。我们只有在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 的前提下,才能够让儿童在游戏中自由自在开展,得到满足,这才是促进儿童良 好个性的必经之路。2、为儿童创设一个“可选择性的环境”,体验游戏是快乐的,使儿童拥有良 好的个性。游戏环境是儿童开展游戏的基本条件,为儿童创设的环境,应包含游戏的空 间、开放的游戏区域、提供游戏的各种材料,结构的、主题角色的、科学探究的、 美术手工的、玩沙玩水的。而且要提供一段较长时间的自由活动,任儿童自行选 择,使儿童能随时随地地进行自发游戏,儿童往往是在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心理健 康开展的。3、为儿童创设“均等的游戏机会”,体验游戏是自愿、自主的,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个性。自愿、自主是游戏的最基本属性,儿童权利公约明确指出:儿童有权自 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游戏的愿望,可以自由选择同伴。自主性游戏就是让儿 童拥有自由选择游戏的权利和可能,允许儿童在此时此刻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内 容,反之,如果让教师来导演儿童游戏,让儿童来完成教师的意愿,服从教师的 安排、遵循教师的指派、受限于教师固有的教育模式,即使儿童在充满趣味的游 戏中,我们认为儿童只是在与教师机械地互动,缺乏思想的自由和创造的乐趣, 也就丧失了游戏的自主性。我们深刻地了解儿童、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认知和发 展潜能,为儿童自主性的发挥创设机会。让每个儿童都有选择、体验游戏的可能, 游戏活动的机会是均等的。4、为儿童创设“融入社会的机会”,体验游戏与人交往的快乐和成就,是儿 童良好个性的有力保证。游戏既源于儿童的生活,又融入儿童生活。儿童的游戏大都需要他人的配合, 个人游戏不多,即便是单独的个人游戏,有时也有假象的游戏伙伴。游戏是儿童 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为儿童融入社会、融入游戏群体,提供了机会,使儿童逐 步学会认识同伴,并能够正确地处理自己和同伴之间的机会自主性游戏是促进儿童良好个性开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坚持以“儿童为本” 让儿童在自主性游戏的自主、自愿、自由、快乐中主动学习、主动内化、主动发 展,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