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9课 鱼我所欲也 课前预习单.docx
-
资源ID:35989884
资源大小:12.4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9课 鱼我所欲也 课前预习单.docx
第三单元诵读经典9鱼我所欲也1 .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 同,意为(2)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 同,意为(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同 ,意为同 ,意为(4)乡为身死而不受 同,意为.古今异义。(1)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古义:_今义:(2) 一豆羹古义:今义:(3)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义:今义:(4)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今义:. 一词多义。(1)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2)而蹴尔而与之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3)为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那么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4)得故不为苟得也所识穷乏者,我与2 .词类活用。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活用为 ,.文学常识。孟子,名,字 ,战国时期邹人,思想家、政 治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后世常以“孔孟” 并称。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孟子一书是孟 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南宋朱熹把它和 大学中庸合为“四书”。3 .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文章开篇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2)作者是如何论述“义”重于“生”的?(3)作者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比照,有何作用?参考答案1. (1)辟 避躲避 (2)辩 辨 区分 (3)得德感恩、感激与欤语 气词(4)乡向先前、从前(1)能够 用来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2)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 形似高脚盘豆类植物 (3)古代的一种量器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 (4)益处增加(1)介词,表示比拟,相当于“比” 介词,对于 (2)连词,表修饰,可不 译 连同,表转折,含有“却”的意思 (3)介词,为了 动词,接受 动词,做(4)动词,取得动词,同“德”,感恩、感激名词动词感恩、感激2. 轲子舆亚圣论语(1)文章开篇运用鱼和熊掌设喻,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 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通过比喻论证自然地引出“舍生取义”的 观点。(2)甚于生者”指“义”,“甚于死者”指“不义”。作者先从这两个 方面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接下来从反面论述,用两个假设复句反 问,指出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从而表达出“义”比 “生”更珍贵;接着用“由是”开头的句子进行正面论述,说明事实上人能不贪 生、不避患;最后用“是故”句得出结论,证明“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 于死者”,因而能舍生取义。(3)作者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比照,按财富的数量来说,“万 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 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然而, 无论是“万钟”,还是“一箪食,一豆羹”,与“义”比拟起来都是次要的。两次 举例及在举例中比照论证的运用,再一次深刻地论证了 “舍生取义”这一论点。